图书介绍

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
  • 彭丰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66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两汉时期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选题缘由1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国家”、国家认同的概念及其特点3

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及其主要特点3

二 “大一统”特色的中国古典国家认同概念及其主要特点10

第三节 研究情况简介13

一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3

二 研究资料与研究现状14

第四节 本书创新点17

第一章 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的初步形成与“天下一统”民族观念、国家观念的滥觞19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走进和融入华夏民族的历程19

一 秦人的族源记忆与春秋至战国初期秦人的族群身份认知21

二 秦人的发展壮大及其与华夏的交融互动27

三 战国晚期秦与诸夏的民族心理变化36

第二节 从蛮夷到华夏:楚人的民族观念与民族认同40

一 楚人的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形成演变40

二 楚国疆域扩张的历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演变64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天下”观念88

一 作为地理概念的“天下”88

二 作为政治概念的“天下”90

三 作为文化概念的“天下”95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国家”观念98

一 先秦时期的“国家”与“家”99

二 先秦时期的“国家”与“尊君”观念99

第五节 先秦时期的“夷夏”与“中国”观念102

一 先秦时期的“夷夏之辨”102

二 先秦时期的“中国”概念107

第二章 秦王朝的兴亡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意义113

第一节 秦王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治的行政、军事措施113

一 秦王朝巩固统治的行政措施113

二 秦王朝巩固统治的军事措施117

第二节 秦王朝巩固统治的思想文化措施119

一 宣扬和利用五德终始学说120

二 巡游封禅与刻石颂德123

三 焚书坑儒与思想钳制135

第三节 秦王朝速亡原因探讨及其历史启示140

一 秦统一事业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与政治认同危机140

二 关于秦王朝统治时期国家认同的历史评价与历史启示146

第三章 西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正式形成149

第一节 西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儒家政治指导思想的形成确立149

一 西汉前期黄老学说的兴衰150

二 西汉中后期儒家学说的发展壮大155

三 西汉王朝政治指导思想演变原因及其历史意义162

第二节 西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与巩固164

一 制造政治舆论164

二 加强中央集权172

三 推行安民政策175

四 开拓经略边疆民族地区178

第三节 西汉时期的民族观念186

一 “大一统”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187

二 民族对等意识与民族和平相处观念的初步萌芽190

三 “夷夏有别”民族观念的继续发展194

四 华夏民族认同的强化与汉民族意识的滥觞197

第四节 西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中国古典国家认同的正式形成203

一 中国古代“国家”概念的成熟与定型204

二 国家认同的理论表述:五帝三王世系理论与五德终始学说205

三 国家认同的情感表达:国家自豪感的表达与爱国仁人志士典型事迹212

四 国家认同的物质媒介:从九鼎到传国玺的演变221

第四章 两汉之际的政治局势与国家认同227

第一节 两汉之际的腐败统治与动荡政局227

一 西汉后期的政治腐败227

二 王莽政权的昏庸统治229

第二节 两汉之际国家认同理论的发展与调适231

一 古文经学的形成与五德终始学的发展232

二 符命学说的兴盛236

第三节 两汉之际国家认同状况与历史启示240

一 两汉之际的国家认同状况240

二 盛世西汉留下的历史启示247

第五章 东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发展巩固254

第一节 东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儒学政治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254

一 儒学在东汉前期的发展与白虎观会议254

二 儒学在东汉后期的发展与熹平石经的刊布259

三 东汉儒学的发展特点263

第二节 东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发展与巩固270

一 加强政治舆论引导271

二 实行安民抚民政策276

三 恢复政治、疆域的统一279

四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经略281

第三节 东汉时期民族观念的传承与发展287

一 “大一统”民族观念的进一步发展288

二 民族交往中诚信观念的初步形成292

三 “夷夏有别”观念的传承与强化296

第四节 东汉时期“大一统”特色的中国古典国家认同的进一步巩固302

一 文人儒生讴歌两汉王朝的典型文字303

二 使臣、边吏捍卫东汉王朝尊严与利益的典型事迹311

三 朝臣、儒生捍卫东汉王朝利益的典型事迹317

四 边疆各族依恋热爱东汉王朝的典型表现323

第五节 东汉王朝的衰亡及其历史启示330

一 东汉王朝的统治危机与灭亡330

二 东汉末年国家认同的复杂演变和“汉”意识的历史延伸336

三 两汉王朝兴亡的历史启示343

第六章 先秦两汉时期民族志资料中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以《史记》《汉书》民族志资料为中心的专题研究346

第一节 《史记》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346

一 “华夷共祖”、夷夏一体的民族观念347

二 “大一统”特色的中国古典国家认同350

三 《史记》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简析356

第二节 《汉书·西域传》的疆土意识与民族观念359

一 《汉书·西域传》正文所体现的疆土意识360

二 《汉书·西域传》赞论所体现的民族观念363

三 《汉书·西域传》疆土意识与民族观念的形成背景366

结语 关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思考——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中心371

主要参考书目376

课题研究期间已发表的阶段性成果目录381

后记3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