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茂等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0614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88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编13
清初思想形势及哲学思潮13
第一章 清初程朱理学派诸家13
一 清初理学的三种类型13
二 熊赐履的理学思想14
三 李光地的理学学说19
四 陆陇其的尊朱黜王论23
五 张履祥的“顺应之道”33
第二章 理学与心学的最后争辩35
一 论争始末及内容概略35
二 关于“心即理”40
三 关于“格物致知”51
四 关于“知行合一”60
五 两家的总论63
第三章 清初社会批判思潮70
一 清初批判思潮的一般特征70
二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制的批判72
三 朱彝尊对道学的批判77
四 费密对道统论的批判79
五 阎若璩、万斯同等人经学的批判84
六 梅文鼎对占星说的批判90
第四章 清初学者对宋儒先天太极说的批判97
一 关于《易》象数学97
二 宋明学者对先天河洛说的怀疑与批评100
三 黄宗羲、黄宗炎、胡渭等对先天易说的批判105
四 清初学者考证《太极图》源于道教122
五 先天太极批判余论135
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传播141
第五章 西学宇宙论和几何学的影响141
二 宇宙天体论中的自然哲学问题146
三 《几何原本》逻辑方法的影响161
第二编169
清初诸大家的哲学及其影响169
第六章 王夫之气一元论的逻辑结构(上)169
一 生平与著述169
二 “气”——王夫之哲学的最高范畴170
三 “物”及其逻辑衍演175
一 “诚”及其逻辑衍演194
第七章 王夫之气一元论的逻辑结构(下)194
二 “德”及其逻辑衍演214
三 “生”及其逻辑衍演227
一 顾炎武和他的《日知录》234
第八章 顾炎武的原始儒学精神234
二 关于经学和道统237
三 对心学和理学的哲学评论239
四 复归原始儒学的宗旨249
第九章 颜元的实学思想和对理学的批判258
一 生平与著述258
二 性形不二、气质不恶的人性论260
三 习行经世的实学思想269
四 对朱陆两派的批判281
五 效法三代、“有以更张”的治世理论291
第十章 李塨对颜学的发扬与修订300
一 生平与著作300
二 对颜学的发扬303
三 对颜学的修订314
四 关于“颜李学派”的学术公案321
第十一章 唐甄的民生意识和心性哲学328
一 生平与著述328
二 抑君养民的民生思想330
三 “心运于中,不因乎物”的本体论341
四 “功不见,非性”的尽性学说346
五 “成、毁”说和辩证范畴论357
第十二章 朱之瑜与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362
一 生平与著述362
二 批判宋儒,倡导实学365
三 实学思想的基本内容372
四 哲学向实践的转化及其中介380
五 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历史地位388
第十三章 蕺山哲学传人——黄宗羲395
一 生平与著述395
二 论理气——气外无理、理气不二398
三 论心性——性者,心之理403
四 黄氏的创见——意为心之主宰412
五 论格致、存养——主静与向内417
六 论儒学与理学425
一 北方心学代表孙奇逢433
第十四章 清初北方心学的余波433
二 倡导理性独立与精神自由的李颙448
一 王学知与行、本体与工夫之内在矛盾463
第十五章 陈确哲学与王门心学463
二 心性说、理欲论和知行观471
三 陈确哲学与王门心学的终结487
一 著述及思想演变轨迹500
第十六章 方以智太极一元论的思辨逻辑500
二 “太极”——“所以”:绝对的本体504
三 “太极”本体之逻辑体系的展开508
四 思辨之逻辑结构517
五 “代错无穷”——辨证的运动与发展524
六 主客体“格通”的辨证认识逻辑528
一 理气观——“气在理先”551
第十七章 傅山哲学的批判精神551
二 批判理学——不“辨朱陆买卖”558
三 推崇子学——“有子而后有作经者”562
四 重“济事”的价值取向573
五 “天机”与“气运”兼重的美学思想575
一 清代考据学及其始创583
第十八章 考据学中的哲学583
第三编583
乾嘉学术与哲学思想583
二 考据学中的经验派和理性派两种学风592
三 考据学之由分而合、由实而虚、由述而作601
第十九章 戴震的人道哲学610
一 生平与著述610
二 自然观:气化流行的“天道”613
三 人性论(一)——命、性、才617
四 人性论(二)——自然与必然626
五 道德论:有物有则的“人道”630
六 理论批判与现实批判643
附:程瑶田的人性论656
第二十章 戴震哲学的反响663
一 戴震生前与彭绍升、陆耀的讨论663
二 来自理学方面的批评669
三 戴震学说的辩护者682
第二十一章 焦循的“时行”哲学691
一 生平与著述691
二 源于《易》学、算学的方法论692
三 社会哲学:“利”与“礼”696
四 政治哲学:“时行”与“变通”704
五 变通中的“定”716
第二十二章 阮元的仁学新义724
一 阮元学术要旨724
二 “太极”、“道器”之返虚为实729
三 以“节性”、“礼治”为中心的性命论734
四 以“相人偶”为释义的“仁”论743
附:凌廷堪的“以礼代理”说753
一 关于戴震学术的批判766
第二十三章 章学诚的历史哲学766
二 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776
三 文化史批判思想789
附:崔述的历史怀疑论794
第二十四章 今文经学之复兴与龚自珍的历史哲学804
一 今文经学的复兴及其主要代表804
二 魏源的经学思想813
三 龚自珍的经学与历史哲学819
结语839
附录:清代哲学大事年表859
后记885
热门推荐
- 727912.html
- 1153565.html
- 2606551.html
- 281285.html
- 27580.html
- 1765185.html
- 3304826.html
- 925706.html
- 1534664.html
- 2729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0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2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4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3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5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