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
  • 王哲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313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肿瘤(学科: 药物疗法 学科: 药物副作用 学科: 防治) 肿瘤 药物疗法 药物副作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细胞毒化疗不良反应概况1

第一节 不良反应分类1

一、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1

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2

三、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2

四、按毒性转归分类2

五、按毒性所致后果分类2

六、按毒性发生系统分类2

第二节 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因素2

一、Karmofsky分级3

第四节 不良反应分级标准3

第三节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

二、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级4

三、WHO分级标准4

四、美国分级标准4

第二章 抗癌药物安全应用基本策略8

第一节 细胞毒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掌握原则8

一、不良反应发生状况8

二、普遍性毒性和特殊性毒性8

三、影响毒性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8

四、毒性反应可能导致的后果8

二、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基本原则9

一、药物配制基本原则9

五、治疗目的在毒性认识中的地位9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安全应用基本原则9

三、血管选择基本原则10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剂量调整标准11

一、非血液毒性时剂量调整11

二、血液毒性时剂量调整12

第三章 常用抗癌药物基本特点14

第一节 烷化剂14

一、氮芥14

二、环磷酰胺14

三、异环磷酰胺15

六、噻替哌16

四、苯丙氨酸氮芥16

五、苯丁酸氮芥16

七、雌二醇氮芥17

八、卡氮芥17

九、环己亚硝脲17

十、甲环亚硝脲18

十一、嘧啶亚硝脲18

十二、白消安18

三、氟尿嘧啶19

二、健择19

一、阿糖胞苷19

第二节 抗代谢药19

四、脱氧氟尿苷20

五、甲氨喋呤21

六、6-疏基嘌呤21

七、6-硫鸟嘌呤22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22

一、更生霉素22

二、柔红霉素23

三、阿霉素23

四、表阿霉素24

五、光辉霉素24

六、博菜霉素25

七、链脲霉素26

八、丝裂霉素26

九、米托蒽醌27

第四节 抗肿瘤植物类药27

一、长春花碱27

二、长春新碱28

三、长春花碱酰胺28

四、诺维本29

五、紫杉醇29

六、紫杉特尔29

八、足叶乙甙30

七、鬼臼噻吩甙30

九、羟基喜树碱31

十、依莲洛特肯31

十一、拓扑特肯31

第五节 重金属及其他杂类32

一、甲基苄肼32

二、氮烯咪胺32

三、顺铂33

四、卡铂33

五、草酸铂33

七、羟基脲34

六、左旋门冬酰胺酶34

八、六甲密胺35

九、抗癌锑35

第六节 激素类36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36

二、三苯氧胺36

三、雄激素类37

四、雌激素类37

五、皮质类固醇类38

六、黄体化激素释放激素38

第七节 生物反应调节因子39

一、α-干扰素39

七、孕激素39

二、γ-干扰素40

三、白细胞介素-240

四、左旋咪唑41

下篇 各论43

第四章 细胞毒抗癌药物的刺激性毒性43

第一节 抗癌药物血管外渗漏43

一、与渗漏发生有关因素43

二、有关抗癌药物及其损伤发生机制43

三、防治对策44

一、有关因素及其发生机制46

四、护理对策46

第二节 静脉炎46

二、防治对策47

第五章 皮肤及其附件毒性49

第一节 皮肤反应49

一、过敏反应49

二、皮肤色素沉着50

三、皮肤角化51

四、光敏性增高51

五、放射追忆反应51

一、相关因素52

第二节 脱发52

六、其他52

二、再生状况54

三、防治对策54

四、护理对策55

第六章 过敏反应58

第一节 概论58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所致过敏反应各论59

一、铂类药物59

二、抗代谢药物59

六、左旋门冬酰胺酶60

五、抗肿瘤抗生素60

四、烷化剂60

三、植物碱类药物60

七、生物反应调节剂61

八、紫杉醇类药物61

第三节 防治对策61

第七章 倦怠感65

一、发生原因65

二、发生率65

三、临床表现66

四、分级66

五、防治措施66

二、发生机制68

一、概述68

第八章 消化道毒性68

第一节 恶心、呕吐68

三、5-羟色胺在化疗呕吐发生中的作用69

四、呕吐的分类和相关因素71

五、抗呕吐治疗的目的、原则和疗效判定标准73

六、急性恶心、呕吐的治疗对策73

七、迟发性呕吐79

八、预期性呕吐79

九、护理对策81

一、生理学基础82

二、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82

第二节 味觉改变82

三、防治和护理对策83

第三节 食欲不振84

第四节 口炎84

一、相关因素和作用机制84

二、直接性口腔毒性86

三、间接性口腔毒性88

第五节 食管炎90

一、概述90

二、防治对策90

第六节 腹泻90

一、概述90

二、相关因素91

四、护理对策92

三、治疗策略92

第七节 便秘93

一、概述93

二、防治和护理对策93

第九章 造血系统毒性97

第一节 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97

一、红细胞系统的增殖与分化97

二、粒细胞系统的增殖与分化97

三、巨核细胞系统的增殖与分化98

第二节 造血生长因子98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与感染的关系101

第三节 白细胞减少101

一、概述101

三、G-CSF的开发102

四、G-CSF和GM-CSF的临床应用104

五、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原则106

第四节 贫血106

一、概述106

二、防治对策107

第五节 血小板减少109

一、概述109

二、防治对策110

二、临床特征113

一、发生机制113

第六节 血栓形成113

三、防治对策114

第七节 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114

一、病理特点114

二、发生机制114

三、相关因素115

四、临床表现11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15

六、防治对策116

一、分类120

二、具有心脏毒性的抗癌药物120

第十章 心脏毒性120

第一节 概述120

第二节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121

一、急性和亚急性毒性121

二、慢性心肌病122

三、防治对策128

四、常用蒽环类药物累积量掌握原则133

第三节 非蒽环类抗癌药物心脏毒性133

五、胺苯丫啶134

四、顺铂134

六、氟尿嘧啶134

一、环磷酰胺134

二、异环磷酰胺134

三、丝裂霉素134

七、紫杉醇135

八、干扰素135

九、其他抗肿瘤药物136

一、常用抗癌药物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和排泄部位143

二、肝脏损害的形式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十一章 肝脏毒性143

三、临床表现144

第二节 引起肝毒性的有关药物145

一、甲氨喋呤145

二、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145

三、氟尿嘧啶和5′-去氧氟尿嘧啶146

四、氮烯咪胺146

五、光辉霉素146

十一、亚硝脲类147

十二、长春碱类147

十、苯丁酸氮芥147

十三、阿糖胞苷147

十四、博菜霉素147

八、白消安147

七、环磷酰胺147

六、L-门冬酰胺酶147

九、苯丙氨酸氮芥147

二十一、顺铂与卡铂148

三、化疗后的随访监测148

二、化疗期间的定时观测148

一、化疗前对患者基本状态的了解148

二十二、其他148

第三节 防治对策148

二十、泰索帝148

十九、紫杉醇148

十八、足叶乙甙148

十七、丝裂霉素148

十六、阿霉素148

十五、更生霉素148

四、与非抗癌药物性肝损害的鉴别149

五、保肝药物的应用149

六、饮食调节149

七、剂量调整149

第十二章 肺毒性153

第一节 概述153

一、发生机制153

二、分子学基础153

五、临床特点和诊断155

四、相关药物和危险因素155

三、组织病理学特征155

六、防治对策156

第二节 常用抗癌药物肺毒性各论157

一、烷化剂157

二、抗肿瘤抗生素158

三、抗代谢药160

四、亚硝脲类161

五、长春碱类、甲基苄肼和CPT-11161

第三节 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对肺毒性发生的影响162

一、概述162

二、与放疗联用的化疗方案162

三、结语163

一、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主要因素167

第十三章 肾脏毒性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二、抗肿瘤药物的肾脏排泄168

三、抗肿瘤药物肾脏毒性发生机制168

四、临床表现169

第二节 具有肾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169

一、顺铂169

二、甲氨喋呤170

三、丝裂霉素171

四、异环磷酰胺171

五、环磷酰胺171

一、肾脏功能的评估172

第三节 防治对策172

六、亚硝脲类172

八、其他172

七、长春新碱172

二、尿酸性肾病综合征的防治对策173

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防治对策173

四、顺铂肾毒性的防治对策173

五、异环磷酰胺和环磷酰胺泌尿系毒性的防治对策174

六、甲氨喋呤肾毒性的防治对策174

七、肾功能异常时药物剂量的调整175

一、抗癌药物所致性腺机能损害机制17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毒性178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毒性178

二、影响性腺机能因素179

三、卵巢功能损伤的恢复180

四、治疗后妊娠对胎儿的影响180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毒性181

一、病理生理181

二、抗癌药物对性腺的影响181

三、对小儿睾丸的影响182

四、疾病类型与性腺机能的关系183

一、概述184

二、妊娠期间的药物代谢184

五、化疗与阳痿、性欲低下的关系184

第三节 妊娠期间抗肿瘤药物治疗184

三、抗肿瘤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85

四、处理原则186

第四节 防治对策186

一、抗癌药物和化疗方案的选择186

二、胚细胞的冷冻保存186

三、激素的作用187

四、维生素类187

一、具有神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191

二、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毒性的基本概况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毒性191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各论193

一、抗代谢类193

二、植物碱类194

三、烷化剂195

四、生物免疫制剂195

五、亚硝脲类195

六、其他195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所致脑神经、末梢神经、自主神经毒性各论195

一、长春碱类195

二、铂类药物196

三、紫杉醇类196

第六节 视觉系统毒性197

第五节 味觉和嗅觉毒性197

四、其他197

第四节 听觉和平衡感觉毒性197

第七节 防治对策198

一、一般防治策略198

二、常用防治措施198

三、剂量调整198

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毒性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影响内分泌功能的因素201

二、外科治疗201

三、放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治疗201

六、生物免疫制剂202

四、细胞毒化疗药物202

五、激素类202

第二节 内分泌功能评价及其防治对策203

一、垂体前叶功能低下203

二、垂体后叶系统203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203

四、副甲状腺功能低下203

五、肾上腺功能低下203

六、药物性糖尿病203

第二节 抗癌药物致癌性研究205

第一节 概述205

第十七章 继发性恶性肿瘤205

第三节 继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6

一、烷化剂性ANLL206

二、表鬼臼毒素性ANLL206

第四节 霍奇金病与第二原发癌207

一、霍奇金病治疗后发生SM的概况207

二、ANLL208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208

二、CTX与膀胱癌209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发生SM概况209

第五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与SM209

四、实体瘤209

三、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SM210

第六节 睾丸肿瘤与SM210

一、睾丸肿瘤治疗后发生SM概况210

二、睾丸肿瘤放疗后SM发生状况210

三、PVB方案与SM210

第七节 乳腺癌与SM关系211

一、对侧乳腺癌211

二、白血病211

三、TAM与子宫内膜癌212

四、结语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