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Linux 7技术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Red Hat Linux 7技术大全
  • (美)Bill Ball,(美)David Pitts等著;马朝晖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040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16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Linux 7技术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Red Hat Linux——安装和用户服务1

第1章 Red Hat Linux简介1

1.1 Linux的优点2

1.2 Red Hat Linux的魔力3

1.3 Red Hat Linux与其他的Linux发布版的比较4

1.4 Red Hat和Linux内核有哪些新的特征5

1.5 版权和保证6

1.7 系统需求7

1.6 在哪里可以获取Red Hat Linux7

1.8 小结9

第2章 Red Hat系统的安装11

2.1 安装Linux前的准备11

2.2 选择安装方法13

2.3 GUI和基于文本安装的比较14

2.4 分区14

2.4.1 使用fdisk分区15

2.4.2 使用Disk Druid分区15

2.4.4 格式化分区18

2.4.3 理解交换空间18

2.5 创建启动盘19

2.6 启动网络安装20

2.6.1 启动NFS安装20

2.6.2 启动FTP安装20

2.6.3 启动HTTP安装21

2.7 PCMCIA和外部问题21

2.8 一步步地安装22

2.8.1 开始安装22

2.8.2 安装程序24

2.8.3 系统安装器25

2.8.4 配置LILO26

2.8.5 网络配置26

2.8.6 设置时区26

2.8.7 设置超级用户口令和用户账号26

2.8.8 创建启动盘28

2.10 登录和退出29

2.9.1 Red Hat软件包管理程序29

2.9.2 使用RPM安装和删除软件包29

2.9 安装完成后的配置29

2.8.9 完成安装29

2.11 小结30

第3章 LILO和其他引导管理器31

3.1 选择并安装一个引导管理器32

3.2 安装和配置LILO32

3.2.1 安装或重新配置LILO33

3.2.2 配置LILO34

3.4 LILO故障排除37

3.3 如何卸载LILO37

3.5 使用LOADLIN.EXE引导Linux38

3.6 安装并使用BootMagic38

3.7 小结40

第4章 配置X Window系统,版本1141

4.1 什么是X1141

4.2 XFree86或其他的X1141

4.3 XFree86 4.0.1的新特点42

4.4 选择配置工具44

4.4.1 XF86Config文件46

4.4.2 使用XFree86服务器47

4.4.3 使用Xconfigurator48

4.4.4 使用xf86cfg命令52

4.4.5 使用xf86config命令53

4.5 检查XF86Config文件59

4.5.1 XF86Config ServerLayout部分59

4.5.2 XF86Config Files部分60

4.5.3 XF86Config Module部分61

4.5.4 XF86Config ServerFlags部分62

4.5.5 XF86Config InputDevice部分62

4.5.6 XF86Config Monitor部分63

4.5.7 XF86Config Device部分64

4.5.8 XF86Config Screen部分65

4.6 使用startx命令来运行X1166

4.6.1 使用控制台和多个X会话67

4.6.2 .xinitrc文件67

4.7 使用xdm68

4.8 XFree86故障排除69

4.9 小结70

5.1 什么是窗口管理器71

5.2 GNOME X环境71

第5章 窗口管理器71

5.2.1 什么是GNOME72

5.2.2 GNOME安装组件73

5.2.3 使用GNOME或者其他显示管理器配置X1174

5.2.4 使用GNOME客户程序和工具77

5.2.5 使用GNOME Control Center配置桌面78

5.2.6 GNOME面板配置79

5.3 sawfish窗口管理器特性80

5.4 Enlightenment窗口管理器特性81

5.5 K桌面环境特性82

5.5.1 KDE安装组件83

5.5.2 使用kdm登录84

5.5.3 KDE桌面特性84

5.5.4 执行基本的桌面动作85

5.5.5 使用桌面面板85

5.5.6 使用KDE的konqueror或者K文件管理器86

5.6 使用KDE Control Center配置KDE87

5.6.1 使用显示管理器选项87

5.6.2 更改桌面墙纸88

5.6.3 更改屏幕保护程序89

5.6.4 更改键盘和鼠标设置90

5.6.5 更改窗口行为91

5.6.6 使用键盘控制光标92

5.6.7 控制KDE桌面边界92

5.7 fvwm2窗口管理器93

5.8 twm窗口管理器95

5.9 小结97

6.1 安装虚拟接口98

第6章 连接到Internet上98

6.2 PPP100

6.2.1 安装PPP101

6.2.2 安装PPP使用账户101

6.2.3 安装chat102

6.2.4 配置pppd103

6.2.5 chat和pppd的结合103

6.2.6 使用PPP脚本来安装PPP104

6.2.7 用Red Hat的Dialup配置工具安装PPP105

6.2.8 使用kppp客户安装PPP107

6.2.9 使用wvdial命令安装PPP112

6.3 安装DSL PPPOE连接113

6.4 安装SLIP116

6.5 安装拨号上网PPP服务器117

6.6 小结119

第7章 IPC、ICQ和chat客户程序120

7.1 talk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120

7.1.1 安装和配置talk120

7.1.2 与talk连接121

7.1.3 通过talk聊天122

7.2 IRC——在线聊天系统123

7.1.4 控制对你的终端的访问123

7.1.5 使用talk与多个用户谈话123

7.2.1 使用非GUIIRC客户程序——ircII125

7.2.2 xchat134

7.2.3 运行IRC服务器137

7.3 实时通信137

7.3.1 ICQ137

7.3.2 Licq138

7.4 小结142

8.2 常见的图形格式144

第8章 使用多媒体和图形客户程序144

8.1 Linux图形实用工具144

8.3 基本的图形编辑客户程序153

8.3.1 X11图形客户程序153

8.3.2 用import命令获取屏幕154

8.3.3 启用GNOME的图形客户程序154

8.3.4 KDE图形客户程序157

8.4 使用GIMP158

8.5 显示和打印图像160

8.6 配置声音162

8.7 播放音频CD165

8.8 播放mp3文件167

8.9 播放视频168

8.10 使用Web Cam169

8.11 小结170

第二部分 配置服务171

第9章 系统的启动和关闭171

9.1 引导进程171

9.2 初始化进程和启动脚本172

9.2.1 init和/etc/inittab173

9.2.2 /etc/inittab和系统状态175

9.3 linuxconf与管理服务179

9.4 关闭Linux系统181

9.4.1 shutdown181

9.4.2 halt与reboot183

9.5 当系统崩溃时183

9.5.1 以root身份运行184

9.5.2 创建引导盘184

9.5.4 文件工具箱185

9.5.3 误删除文档185

9.5.5 当系统不能引导时,Red Hat会来救援187

9.5.6 获取更多的信息187

9.6 小结188

第10章 SMTP和协议190

10.1 Internet电子邮件标准的历史简述190

10.1.1 sendmail介绍190

10.1.3 网际邮件访问协议191

10.2 SMTP和sendmail191

10.1.2 邮局协议191

10.2.1 网际邮件协议192

10.2.2 域名系统和电子邮件193

10.2.3 sendmail的工作196

10.2.4 sendmail的辅助文件197

10.2.5 别名文件197

10.2.6 设置sendmail198

10.2.7 sendmail.cf:配置文件201

10.2.8 自动生成sendmail.cf文件212

10.2.9 还有更加简单的方法214

10.2.10 测试sendmail和sendmail.cf216

10.2.11 常见的sendmail配置错误218

10.3 POP218

10.3.1 配置POP服务器218

10.3.2 配置ipop3d219

10.3.3 APOP如何工作220

10.3.4 设置APOP验证220

10.4 IMAP221

10.5 邮件获取222

10.5.1 为获取POP3或者IMAP邮件配置Netscape222

10.5.2 fetchmail224

10.6 小结225

10.5.3 为获取POP3或者IMAP邮件配置fetchmail225

第11章 FTP227

11.1 获取和安装FTP服务器程序227

11.2 FTP服务器的工作方式229

11.3 配置FTP服务器230

11.3.1 控制访问权——/etc/ftpaccess文件230

11.3.2 在传输时转换文件——/etc/ftpcon-versions文件240

11.3.4 FTP的日志文件——/var/log/xferlog242

11.3.3 配置主机的访问权——/etc/ftphosts文件242

11.4 FTP管理工具243

11.4.1 ftprestart243

11.4.2 ftpshut243

11.4.3 ftpwho244

11.4.4 ftpcount244

11.5 使用FTP客户程序244

11.5.1 使用wget命令获取文件246

11.5.2 autoexpect246

11.5.3 ncftp247

11.5.4 xtp248

11.5.5 gftp248

11.5.6 使用kfm命令249

11.6 小结250

第12章 Apache服务器251

12.1 服务器安装252

12.1.1 从RPM安装252

12.1.2 自己构造源代码253

12.2 运行时服务器配置的设置254

12.2.1 编辑httpd.conf文件255

12.2.2 .htaccess文件257

12.3 验证和访问控制259

12.3.1 使用allow和deny的访问限制259

12.3.2 验证260

12.3.3 关于访问控制的最后说明262

12.4 Apache模块262

12.5 虚拟主机267

12.5.1 基于地址的虚拟主机267

12.5.2 基于名字的虚拟主机268

12.6 日志记录269

12.7 动态内容270

12.7.1 CGI270

12.7.2 SSI271

12.7.3 基本的SSI指令272

12.7.4 流控制274

12.7.5 PHP274

12.8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275

12.8.1 手动启动服务器275

12.8.2 /etc/rc.dhttpd脚本276

12.9 配置文件清单278

12.10 小结299

第13章 Internet新闻300

13.1 Linux与新闻组300

13.1.1 新闻供给点如何工作301

13.1.2 推/拉新闻301

13.1.3 下载新闻组的替代方法302

13.2 INN的硬件与软件要求302

13.3 INN介绍303

13.3.1 安装INN303

13.3.2 INN启动文件304

13.3.3 配置INN309

13.4 Leafnode+介绍310

13.4.1 Leafnode+如何工作310

13.4.2 下载和配置Leafnode+311

13.5 trn介绍312

13.6 小结312

第15章 域名服务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313

14.1 Internet历史简述313

14.1.2 /etc/hosts文件314

14.1.1 Hosts.txt文件314

14.1.3 BIND8315

14.2 本章例子的说明316

14.3 重要的DNS事实和概念317

14.3.1 DNS客户和服务器截然不同317

14.3.2 DNS术语317

14.3.3 DNS将名字映射到IP地址及反序操作318

14.3.4 前区和反区必须保持同步318

14.3.5 HUP信号和重启318

14.3.8 配置DNS客户:/etc/resolv.conf319

14.3.6 in-addr.arpa域319

14.3.7 主机命名方案319

14.3.9 DNS软件320

14.4 DNS服务器配置文件321

14.4.1 DNS引导文件:/etc/named.conf322

14.4.2 DNS区数据文件323

14.5 使用linuxconf配置resolv.conf327

14.6 普通的缓存DNS329

14.6.1 测试缓存DNS330

14.7.1 添加本地域解析332

14.6.2 缓存服务器小结332

14.7 配置DNS服务器主区332

14.7.2 添加虚拟域解析335

14.8 授权委托336

14.8.1 在Sylvia上添加subdomain.domain.cxm的授权337

14.8.2 测试subdomain.domain.cxm本地解析337

14.8.3 从mainserv委托子域给sylvia338

14.8.4 测试subdomain.domain.cxm委托338

14.9.1 在mydesk添加从区339

14.9 添加从DNS服务器339

14.9.2 在mainserv添加从域名服务器340

14.10 解决DNS问题341

14.10.1 使用脚本对DNS设置进行耐压测试341

14.10.2 使用转储和日志进行调试342

14.10.3 使用dnswalk检查DNS配置342

14.11 DNS资源343

14.12 使用DHCP自动配置客户344

14.12.1 配置DHCP服务器344

14.12.2 配置基于Linux的DHCP客户346

14.12.3 配置基于Windows的DHCP客户347

14.13 小结347

第15章 NIS:网络信息服务349

15.1 了解NIS349

15.1.1 NIS域350

15.1.2 不同的服务器350

15.2 安装软件350

15.3 配置主NIS服务器351

15.4.1 使用linuxconf配置NIS客户354

15.4 配置NIS客户354

15.4.2 手工配置NIS客户355

15.4.3 测试客户356

15.5 配置从NIS服务器357

15.6 在/etc/passwd文件中使用NISisms358

15.7 使用网络组359

15.8 解决问题的一些技巧360

15.9 小结360

第16章 NFS:网络文件系统361

16.2 启动和停止NFS守护进程362

16.1 NFS安装362

16.3 配置NFS服务器的客户363

16.3.1 设置etc/exports文件363

16.3.2 使用mount加载一个导出的文件系统364

16.3.3 卸载文件系统365

16.3.4 配置/etc/fstab文件以自动加载文件系统366

16.4 使用linuxconf导出文件系统367

16.5 完整的样本配置文件369

16.6 小结370

第17章 Samba371

17.2 实现一个简单的Samba设置372

17.1 安装Samba372

17.2.1 使用Linux客户进行测试373

17.2.2 使用Windows客户进行测试374

17.3 配置Samba377

17.3.1 [global]段377

17.3.2 [homes]段378

17.3.3 [printers]段379

17.4 使用linuxconf配置Samba文件服务器382

17.5 共享文件和打印服务382

17.6 优化Samba性能383

17.7 测试配置384

17.8 运行Samba服务器385

17.9 访问共享386

17.9.1 在Linux客户上使用smbclient386

17.9.2 在Linux客户上加载共享387

17.10 常用的smb.conf配置选项388

17.11 Samba资源394

17.11.1 Samba应用程序文档资料394

17.12 使用Samba作为登录服务器395

17.11.2 配置选项文档395

17.11.3 其他文档395

17.12.1 基本的Windows 9x登录验证396

17.12.2 启用服务器上的登录脚本397

17.13 Samba问题解决技巧397

17.13.1 尽早和经常使用testparm397

17.13.4 检查日志文件398

17.13.5 使用SWAT缩短smb.conf文件398

17.13.3 了解访问层次398

17.13.2 使用DIAGNOSIS.txt398

17.13.6 产生一个绝无错误的浏览器smb.conf文件399

17.13.7 保持清醒的头脑399

17.14 Samba安全399

17.14.1 SWAT防范措施400

17.14.2 特殊参数的考虑400

17.14.3 冰山的一角400

17.15 使用SWAT配置基于Web的Samba400

17.15.1 在服务器上激活SWAT401

17.16 使用Samba作为Linux迁移工具402

17.15.2 在浏览器上使用SWAT配置smb.conf402

17.16.1 创建数据目录共享403

17.16.2 早期的转换403

17.16.3 从文本文件中去掉讨厌的回车符404

17.16.4 迁移的最后阶段404

17.17 小结405

第三部分 系统管理407

第18章 Linux文件系统、磁盘和其他设备407

18.1 设备的基本概念407

18.1.2 块设备408

18.1.1 字符设备408

18.2 文件系统409

18.3 mount命令410

18.4 使用User Mount Tool安装文件系统413

18.5 设置文件系统413

18.6 创建新的文件系统415

18.7 使用fsconf和linuxconf在图形界面中创建和编辑文件系统416

18.8 修复文件系统419

18.9 各种硬件421

18.9.1 硬盘422

18.9.2 软盘驱动程序423

18.9.3 CD-ROM驱动器423

18.9.4 RAID424

18.9.5 回送设备426

18.9.6 其他块设备428

18.9.7 USB设备429

18.10 字符设备429

18.10.1 并行端口429

18.10.2 磁带驱动器430

18.10.3 终端431

18.10.4 串行通信433

18.10.5 公用的SCSI设备433

18.10.6 CD-ROM刻录机434

18.10.7 测试CD映像434

18.10.8 其他字符设备434

18.11 小结437

第19章 利用Linux进行打印438

19.1 打印机设备438

19.2 在Linux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打印机439

19.3 如何打印442

19.4 printtool——Red Hat Linux打印系统管理器444

19.4.1 远程Linux打印机444

19.4.2 本地打印机447

19.4.3 定制RHS打印机过滤器448

19.5 Linux的打印命令449

19.6 其他有用的打印机程序和过滤器451

19.6.4 HPTools452

19.6.3 LPRMagic452

19.6.2 magicfilter452

19.6.1 Apsfilter452

19.6.5 PostScript打印机453

19.7 对红外线打印机的支持453

19.8 其他的有用程序453

19.8.1 pbm工具453

19.8.2 gv454

19.9 排错和获取更详细的信息454

19.10 小结455

20.1.1 IP地址456

20.1 TCP/IP基础456

第20章 TCP/IP网络管理456

20.1.2 拆分网络457

20.1.3 TCP/IP协议集461

20.1.4 端口462

20.1.5 套接字462

20.2 网络配置462

20.2.1 配置文件463

20.2.2 配置程序469

20.3.2 网络服务控制475

20.3 网络守护进程475

20.3.1 独立的TCP/IP守护进程475

20.4 TCP/IP排除故障的工具477

20.4.1 ping477

20.4.2 traceroute478

20.4.3 tcpdump479

20.5 网络安全工具481

20.5.1 防火墙481

20.5.2 安全远程访问——SSH,安全的Shell488

20.6 小结492

第21章 Linux系统管理493

21.1 以root权限工作493

21.2 进行系统维护494

21.2.1 规划处理过程494

21.2.2 制定还原方案495

21.2.3 小幅度地进行修改495

21.2.4 制定测试方案495

21.2.5 及时有效地与用户进行通信495

21.3.1 安装499

21.3 使用RPM管理软件499

21.3.2 卸载500

21.3.3 升级500

21.3.4 查询501

21.4 使用Gnome-RPM502

21.5 使用linuxconf管理用户和组503

21.5.1 建立并修改用户503

21.5.2 使用linuxconf管理组504

21.6 利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户和组504

21.6.4 利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组505

21.6.3 删除用户505

21.6.1 增加用户505

21.6.2 更改用户口令505

21.7 使用linuxconf设置磁盘空间配额506

21.8 使用linuxconf创建特定的账号508

21.9 性能分析508

21.9.1 使用vmstat确定CPU的使用情况509

21.9.2 使用top识别问题511

21.9.3 使用free显示可利用的内存512

21.9.4 使用renice改变进程优选级513

21.10 理解你的安全职责513

21.11 获取帮助514

21.11.1 使用手册页514

21.10.1 选择好的口令514

21.10.2 了解新的安全问题514

21.11.2 访问Red Hat的邮件列表和讨论组517

21.11.3 访问其他讨论组和Web页面518

21.12 小结519

第22章 备份和恢复520

22.1 对成功备份的考虑520

22.3 选择备份介质521

22.2 优良备份的品质521

22.4 选择备份工具522

22.5 备份策略和操作523

22.5.1 利用tar和cpio执行备份524

22.5.2 使用taper脚本进行备份525

22.6 恢复文件526

22.7 了解存档中的内容527

22.8 小结527

23.1.1 安全性计划528

23.1 安全性审核528

第23章 系统安全性528

23.1.2 安全性工具529

23.1.3 知识的搜集530

23.2 危险,威尔·罗宾逊,危险531

23.2.1 以防万一531

23.2.2 suid和sgid532

23.3 文件和目录权限533

23.3.1 文件533

23.3.2 目录534

23.3.3 如何把suid和sgid置于权限字段535

23.3.4 文件或目录的默认模式536

23.4 再论口令536

23.5 相关的WWW站点537

23.6 小结537

第四部分 Red Hat开发和生产539

第24章 Linux C/C++编程工具539

24.1 C语言的背景539

24.2.1 使用C++编程:基本概念540

24.2 C++语言的元素540

24.2.2 文件命名541

24.3 项目管理工具541

24.3.1 使用make来构建程序541

24.3.2 建立大型的应用程序543

24.3.3 使用RCS和CVS来管理软件项目543

24.3.4 调试工具545

24.4 GNU C/C++编译器的命令行选项546

24.5 GNU egcs编译系统的新特征547

24.7 小结548

24.6 辅助资料548

第25章 Shell脚本编程549

25.1 创建和执行shell程序550

25.2 变量551

25.2.1 给变量赋值552

25.2.2 访问变量值552

25.3 位置参数552

25.4 内置变量553

25.5.1 双引号554

25.5 特殊字符554

25.5.2 单引号555

25.5.3 反斜杠555

25.5.4 反引号556

25.6 表达式的比较556

25.6.1 pdksh和bash556

25.6.2 tcsh560

25.7 循环语句563

25.7.1 for语句563

25.7.2 while语句564

25.7.3 until语句565

25.7.4 repeat语句566

25.7.5 select语句566

25.7.6 shift语句566

25.8 条件语句567

25.8.1 if语句567

25.8.2 case语句568

25.10 函数570

25.9.2 exit语句570

25.9.1 break语句570

25.9 其他语句570

25.11 小结571

第26章 任务的自动化572

26.1 第一个例子——自动化数据输入572

26.1.1 问题的解决方法572

26.1.2 脚本的分析573

26.2 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方法575

26.2.1 继续学习575

26.3.1 使用chstr改变文件中的字符串576

26.2.2 精心策划576

26.3 shell脚本576

26.3.2 WWW检索577

26.3.3 有关shell编程的结论578

26.4 用cron和at调度作业579

26.4.1 cron和find——探测磁盘的使用情况580

26.4.2 at:调度未来的事件581

26.5 其他的机制:expect、Perl等等581

26.5.1 expect581

26.5.2 perl582

26.5.3 其他工具583

26.5.4 内部脚本585

26.6 自动化的意义585

26.7 小结586

第27章 配置和构建内核587

27.1 Linux内核介绍587

27.2 理解内核588

27.3 理解内核源代码结构590

27.4 获取内核源代码591

27.4.1 检查新内核的复制592

27.4.2 修补源代码树593

27.4.3 升级和模块594

27.4.4 内核2.4中的新特性595

27.4.5 Linux2.5中将有的特性596

27.5 配置Linux内核596

27.5.1 为内核更新而准备lilo.conf597

27.5.2 用make进行配置597

27.5.3 选择配置选项598

27.5.4 CML2:下一代配置工具621

27.6 构建和安装内核623

27.6.1 构建内核623

27.6.2 新内核的故障排除625

27.7 从发生故障的内核恢复627

27.7.1 重复的重启628

27.7.2 不完全的LILO提示符628

27.7.3 装载时内核终止628

27.7.5 内核oops和错误报告629

27.7.4 内核panic629

27.8 小结630

第28章 模拟器、工具和Windows客户程序631

28.1 模拟器631

28.1.1 使用DOSEMU模拟DOS系统631

28.1.2 使用Wine运行Windows客户程序634

28.1.3 使用Executor模拟Apple Macintosh636

28.1.4 支持Linux和Windows的VMware638

28.2 mtools软件包643

28.3 窗口化的网络客户程序645

28.3.1 构造并安装vnc软件646

28.3.2 启用虚拟网络服务646

28.3.3 查看远程桌面647

28.4 小结649

第五部分 附录651

附录A Linux文档计划651

附录B 常用Linux命令和实用程序654

附录C 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681

附录D Red Hat Linux RPM软件包列表687

附录E 附带光盘的内容7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