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学 正确思维与言语交际的基本工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楚明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762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逻辑学 正确思维与言语交际的基本工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思维与语言1
1.1.1 思维1
1.1.2 语言2
1.1.3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3
1.2 思维形式结构4
1.2.1 思维的内容和形式4
1.2.2 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思维逻辑形式)5
1.2.3 思维形式结构的变项和常项6
1.2.4 思维形式结构与语言表达形式7
1.2.5 思维形式结构与思维具体内容8
1.3 逻辑类型和逻辑传统10
1.3.1 逻辑类型10
1.3.2 逻辑传统12
1.4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14
1.4.1 逻辑思维是知识创新的必要因素15
1.4.2 逻辑思维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15
1.4.3 逻辑思维是成功言语交际的内在基础16
1.4.4 逻辑思维是识别和驳斥谬误的有力工具17
思考题17
练习题18
第二章 概念19
2.1 概念的概述19
2.1.1 什么是概念19
2.1.2 概念与语词21
2.1.3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2
2.2 概念的种类23
2.2.1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23
2.2.2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24
2.2.3 肯定概念(正概念)和否定概念(负概念)25
2.2.4 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25
2.3 概念间的外延关系26
2.3.1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26
2.3.2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29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32
2.4.1 概念的限制(概念的限定、概念的缩小)32
2.4.2 概念的概括(概念的扩大)33
2.5 下定义35
2.5.1 什么是下定义35
2.5.2 定义的类型35
2.5.3 下定义的规则39
2.6 划分41
2.6.1 什么是划分41
2.6.2 划分的种类42
2.6.3 划分的规则44
思考题45
练习题45
第三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49
3.1 命题与推理49
3.1.1 命题及其种类49
3.1.2 命题与语句51
3.1.3 推理及其种类52
3.1.4 推理与复句(或句群)54
3.2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55
3.2.1 关系命题及其种类55
3.2.2 关系推理(关系命题推理)58
3.3 性质命题61
3.3.1 性质命题(直言命题)及其种类61
3.3.2 性质命题的真值规律和真值关系64
3.3.3 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68
3.4 性质命题直接推理69
3.4.1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69
3.4.2 性质命题变形直接推理71
思考题74
练习题74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79
4.1 三段论及其公理79
4.1.1 什么是三段论79
4.1.2 三段论公理(曲全公论、曲全公例)80
4.2 三段论的规则81
4.2.1 三段论有且只能有三个概念81
4.2.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82
4.2.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82
4.2.6 两个特称前提得不出结论83
4.2.4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83
4.2.5 两前提之一否定结论必否定83
4.2.7 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特称85
4.3 三段论的格和式86
4.3.1 三段论的格86
4.3.2 三段论的式90
4.4 三段论的省略式和复杂式91
4.4.1 三段论的省略式(省略三段论)91
4.4.2 三段论的复杂式(复杂三段论)94
思考题98
练习题98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上)102
5.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02
5.1.1 联言命题(合取命题)102
5.1.2 联言推理104
5.2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105
5.2.1 选言命题(析取命题)105
5.2.2 选言推理109
5.3 条件命题及其推理111
5.3.1 条件命题(假言命题)111
5.3.2 条件推理(假言推理)115
思考题123
练习题123
第六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127
6.1 负命题及其推理127
6.1.1 负命题127
6.1.2 负命题推理(负命题等值推理)128
6.2 反三段论与条件联言推理132
6.2.1 反三段论132
6.2.2 条件联言推理(假言联言推理)134
6.3 二难推理135
6.3.1 二难推理简单式135
6.3.2 二难推理复杂式136
6.3.3 驳斥错误二难推理的方法137
6.4 真值表判定方法139
6.4.1 用真值表判定真值形式的真值139
6.4.2 用真值表判定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142
6.4.3 用真值表判定复合命题推理形式的有效性143
思考题146
练习题147
第七章 广义模态命题及其推理151
7.1 模态命题151
7.1.1 什么是模态命题151
7.1.2 简单模态命题152
7.1.3 复合模态命题154
7.2.1 据模态命题逻辑方阵的模态推理156
7.2 模态推理156
7.2.2 据模态命题与实然命题间的真值关系的模态推理157
7.2.3 复合模态命题间的模态推理158
7.2.4 性质模态命题间的模态推理160
7.2.5 模态三段论162
7.3 规范命题165
7.3.1 规范命题(道义命题、义务命题)及其简单命题165
7.3.2 复合规范命题167
7.4 规范推理170
7.4.1 简单规范推理170
7.4.2 复合规范推理173
思考题175
练习题175
8.1.1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179
8.1 同一律179
第八章 逻辑规律179
8.1.2 同一律的逻辑要求181
8.1.3 同一律的作用184
8.2 矛盾律185
8.2.1 矛盾律(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185
8.2.2 矛盾律的逻辑要求186
8.2.3 矛盾律的作用189
8.3 排中律191
8.3.1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191
8.3.2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192
8.3.3 排中律的作用194
8.3.4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195
8.4 充足理由律196
8.4.1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196
8.4.2 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197
8.4.3 充足理由律的作用198
思考题199
练习题199
第九章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203
9.1 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203
9.1.1 完全归纳推理203
9.1.2 不完全归纳推理205
9.2 概率归纳推理与统计归纳推理209
9.2.1 概率归纳推理209
9.2.2 统计归纳推理211
9.3 穆勒五法212
9.3.1 求同法(契合法)213
9.3.2 求异法(差异法)215
9.3.3 求同求异并用法(契合差异并用法)216
9.3.4 共变法217
9.3.5 剩余法(残余法)219
9.4 类比推理221
9.4.1 什么是类比推理221
9.4.2 类比推理的种类221
9.4.3 类比推理的逻辑要求223
9.4.4 类比推理的作用224
思考题225
练习题226
第十章 回溯推理与假说229
10.1 回溯推理229
10.1.1 什么是回溯推理229
10.1.2 回溯推理的种类230
10.1.3 回溯推理的作用231
10.2 假说232
10.2.1 假说(假设)的定义、特征和类型232
10.2.2 假说的创立235
10.2.3 假说的验证239
10.2.4 假说的作用242
思考题243
练习题243
第十一章 预设247
11.1 预设的概述247
11.1.1 什么是预设247
11.1.2 预设的特征和逻辑性质248
11.2 预设析出的逻辑模式251
11.2.1 预设析出的基本逻辑模式251
11.2.2 预设析出基本逻辑模式的扩展252
11.3 预设的种类254
11.3.1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254
11.3.2 直陈句预设、疑问句预设和命令句预设255
11.3.3 存在预设、事实预设和种类预设261
11.4.1 预设应用的条件263
11.4 预设的应用263
11.4.2 预设应用的意义264
思考题266
练习题266
第十二章 论证268
12.1 论证的概述268
12.1.1 论证的定义、结构和作用268
12.1.2 证证与推理、实践检验的关系270
12.2 论证的类型和方法272
12.2.1 论证的类型272
12.2.2 论证的方法275
12.3 论证的规则278
12.3.1 论题的规则278
12.3.2 论据的规则280
12.3.3 论证方式的规则281
练习题285
思考题285
第十三章 辩论288
13.1 辩论概述288
13.1.1 辩论及其特征288
13.1.2 辩论的基本要素290
13.2 反驳292
13.2.1 反驳与论证292
13.2.2 反驳的类型293
13.2.3 反驳的常用方法296
13.3 辩护301
13.3.1 辩护与反驳301
13.3.2 辩护的常用方法302
思考题305
练习题305
14.1.1 论证及其预设309
14.1 论证及其评估309
第十四章 谬误论309
14.1.2 论证评估311
14.2 谬误及其种类313
14.2.1 什么是谬误313
14.2.2 谬误的种类314
14.3 辨谬315
14.3.1 预设谬误315
14.3.2 语言谬误319
14.4 驳斥诡辩323
14.4.1 诡辩辨析323
14.4.2 诡辩的特征325
14.4.3 驳斥诡辩的常用技巧326
思考题333
练习题333
热门推荐
- 1092977.html
- 1194579.html
- 1195193.html
- 3676035.html
- 2282956.html
- 1184810.html
- 804197.html
- 3626392.html
- 3049385.html
- 2000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4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8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1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