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正韦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4143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哲学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1
1 “爱智”的哲学1
2 对“自明性”的分析5
3 品味黑格尔的比喻11
第一章 哲学的自我理解21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21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21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26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46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51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51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58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61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66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68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79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82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82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86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92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98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105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111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117
八、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124
九、反思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126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133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133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133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136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140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143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146
一、反思的维度146
二、反思的思维150
三、反思的对象154
四、反思的方式157
五、反思的特性168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172
一、反思的层次172
二、思想前提及其特性175
三、前提批判的方式与基础178
四、前提批判的历史发展180
五、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183
一、哲学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188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188
第一节 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188
二、哲学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193
第二节 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201
一、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201
二、哲学与个体的自我意识206
三、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209
四、哲学与意义的“普照光”212
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215
第三节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215
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216
三、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221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225
第一节 “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225
一、“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225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231
三、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235
第二节 “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241
一、“真”的概念解析241
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244
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247
四、思想客观性的辩证唯物论理解254
五、真理观的哲学视野258
第三节 “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261
一、“善”的哲学追问261
二、价值和价值论265
三、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268
第四节“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270
一、美与人的存在方式270
二、美的存在与创造272
三、美的发现与体验275
四、真善美的统一277
第五节“人”:关于人的哲学281
一、哲学与“认识你自己”281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世界284
三、人类存在的意义286
四、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288
第五章 哲学的派别冲突293
第一节 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293
一、哲学的派别冲突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293
二、用两个标准考察哲学理论294
三、反思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297
第二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299
一、“本原”问题299
二、“认识路线”问题304
三、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309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316
第三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321
一、“思维方式”问题321
二、辩证法的概念解析325
三、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331
四、辩证法的批判性本质337
一、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344
第四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344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348
三、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355
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364
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364
二、人本主义的概念解析368
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371
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375
五、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378
一、哲学发展史的涵义382
第六章 哲学的历史演进382
第一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382
二、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透视哲学史385
三、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387
四、从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391
第二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394
一、自我追问和自我扬弃的历史394
二、哲学问题自我相关和哲学原则解释循环的超越396
第三节 哲学的现代革命和当代趋向398
一、现代哲学的理论前提398
二、“实践转向”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404
三、“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412
四、现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419
五、当代中国的哲学主流425
第七章 哲学的修养与创造430
第一节 哲学的品格430
一、向上的兼容性:深厚的历史感430
二、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433
三、理论的系统性:巨大的逻辑感437
四、思想的开放性:博大的境界感442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训练444
一、哲学的求真态度444
二、哲学的反思取向448
三、哲学的枇判精神451
四、哲学的创新意识453
五、哲学的分析方式456
六、哲学的辩证智慧458
第三节 哲学态度的培养461
一、高举远慕的心态462
二、慎思明辨的理性465
三、永无止境的求索469
附录1 关于开设“哲学通论”课的思考473
附录2 在前提批判中寻求崇高476
附录3 教学要有魅力482
后记488
热门推荐
- 835969.html
- 540061.html
- 2535657.html
- 2324082.html
- 3218880.html
- 1988227.html
- 631136.html
- 3897689.html
- 2687075.html
- 1916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5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9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7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0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5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6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