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翔鹏文存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29266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黄翔鹏(1927~1997)-文集;音乐-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翔鹏文存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燃犀——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1
一、传统是一条河流3
田青《中国古代音乐史话》序言3
古代音乐光辉创造的见证——曾侯乙大墓古乐器见闻5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10
漫谈音乐数据的电子信息处理12
先秦编钟的回响17
侯马钟声与山西古调20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中国音乐辞典》编撰有感23
听“华夏之声”音乐会随想25
雅乐不是中国音乐传统的主流30
复制曾侯乙钟的调律问题刍议33
钟磬复制的研究成果39
一位肯于实地苦干的中国音乐史研究者——写在《元代散曲研究》的前页44
文化史的诗情——《朱载堉——明代的科学与艺术巨星》卷头语46
人民的口碑——《朱载堉的传说》序49
《福建南音》序51
民族器乐创作的困惑——从高胡协奏曲《云周西忆事》谈起54
不同乐种的工尺谱调首辨别问题57
宫调浅说78
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86
革命烈士、音乐家麦新同志116
战友的哀思120
往事皆遗爱 人今方见思——哀挽杨荫浏先生122
杨荫浏先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128
清末的“诗界革命”和“学堂乐歌”133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歌曲143
“五四”后城市音乐生活中的新诗歌词149
以工农为主体的词作和民族解放歌声162
传统的新融合171
二、溯流探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181
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181
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曾侯乙墓的古乐器224
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235
“?”钟每钟两音音名与阶名的乐律学分析249
用乐音系列记录下来的历史阶段——先秦编钟音阶结构的断代研究254
旋宫古法中的随月用律问题和左旋、右旋263
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278
“八音之乐”索隐(上)——“八音之乐”与“应”“和”声考索318
“八音之乐”索隐(下)——从中、西宫廷禁令看隋代“八音之乐”的名与实328
唐燕乐四宫问题的实践意义——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学习札记342
中国古代律学——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科学遗产348
音乐考古学在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中的作用360
“弦管”题外谈369
“琴律”研究378
律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及其思想启示——纪念朱载堉《律学新说》成书四百周年383
《溯流探源》后记400
三、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409
中国人的思路、风格和气派——一个古代音乐史研究者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看到的中华炎黄文化之民族特点409
对“中国乐律学史”学科建设问题的一个初步构想418
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问题424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日译本序434
传统乐种召唤着研究工作436
“中国传统音乐的采风与心得”专栏前言441
两宋胡夷里巷遗音初探443
王耀华《三弦艺术论》序言458
重视基础研究 培养后备人才——在一个学术规划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461
曾侯乙钟磬铭辞乐律学研究十年进程——1988年曾侯乙钟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曾侯乙编钟研究》代序464
试从北辙觅南辕——弦管乐调历史之谜的猜测479
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文化特点及其两例古谱494
楚风苗歈和夏代“九歌”的音乐遗踪504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是文化史上的千秋大业517
《兰陵王入阵曲》东传的遗音521
人间觅宝——北宋龟兹部《舞春风》大曲残存音乐的下落525
音乐学在新学潮流中的颠簸——纪念王光祈先生诞辰百周年的随想录530
“20世纪国乐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祝词537
“悟性”与人类对音调的辨识能力——炎黄文化中几则有关辨音事例的提问541
一位南音演唱家的自有特色的史论——陈美娥《中原古乐》代序546
明末清乐歌曲八首548
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557
均钟考——曾侯乙墓五弦器研究561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资料汇编·省区分卷)前言592
铭心的影响——记我的老师吕骥同志596
怀念李元庆同志601
杨荫浏传604
金湘音乐论文集序607
《中国音乐录音磁带目录》小序609
可敬的铺路人——黄源洛《民族调式与和声》代序611
李来璋《东北鼓吹乐研究》序614
给庄壮同志的信616
答蔡际洲有关南北曲问题617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乐律与调式问题讨论会”测音工作报告(总则)619
音乐的普遍性基本原理和民族的特殊规律622
“右旋”、“左旋”及其顺、逆637
戴念祖《声学基础知识》序641
四、乐问645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645
“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对《乐问》之八的解释740
先秦时代的协和观念——对《乐问》之九的解释749
“之调称谓”、“为调称谓”与术语研究——对《乐问》之十九的解释754
工尺谱探源——对《乐问》之二十的解释759
律数之秘——对《乐问》之二十二的解释766
元封百年 华工焉传——对《乐问》之二十五的解释773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778
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850
七律定均 五声定宫879
东方人的耳朵——《扎尔扎尔中指与阿拉伯律制辨疑》小引888
秦汉相和乐器“筑”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899
学术书信二十六封908
五、未编辑成集的文论959
对几件“音乐大事”报道的意见959
音乐报导的求实问题——兼答孙钧同志964
四化进程中的民族音乐工作及其问题(摘要)969
一次来得太晚的评奖975
建立我们自己的“基本乐理”——《中国传统音乐180调谱例》前言976
朱载堉建立十二平均律究竟是何年?——答宁夏教育学院梁瑞问981
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982
社会生活、历史源流与律、调、谱、器——《鼓乐全书》代序992
崔宪《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序995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简谱示意本》题记999
二人台音乐中埋藏着的珍宝1006
关于民族音乐型态学研究的初步设想1025
怎样确认《九宫大成》元散曲中仍存真元之声1032
民间器乐曲实例分析与宫调定性1039
六、辞书条目类1057
《中国艺海》1057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1127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署名:黄翔鹏、戴念祖)1144
《中国音乐词典》1151
《中国音乐词典》(续编)1254
附录一:黄翔鹏一生纪略1257
附录二:黄翔鹏卧床三年记1281
编后记1287
热门推荐
- 2234722.html
- 1216965.html
- 2420388.html
- 1201544.html
- 2696037.html
- 3198859.html
- 1009759.html
- 2485987.html
- 620861.html
- 937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4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0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38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4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