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空探索和开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太空探索和开发
  • (加)江怡穗,(加)李定瑞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57663445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空间探索-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太空探索和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天体运行轨道1

1.1 天体运行基本定律1

1.1.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理1

1.1.2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

1.2 宇宙速度3

1.2.1 第一宇宙速度v1-环绕速度3

1.2.2 第二宇宙速度v2-脱离速度5

1.2.3 第三宇宙速度v3-逃逸速度5

1.3 航天器轨道要素5

1.3.1 航天器轨道5

1.3.2 开普勒轨道要素6

1.4 航天器轨道分类7

1.4.1 按轨道中心体分类7

1.4.2 按轨道离地球表面高度分类7

1.4.3 按轨道平面对赤道平面倾角分类8

1.4.4 按轨道偏心率分类8

1.4.5 按与中心体同步分类9

1.5 航天器入轨10

1.5.1 直接入轨10

1.5.2 滑行入轨10

1.5.3 过渡入轨11

1.6 轨道滑行11

1.6.1 能量守恒定律11

1.6.2 航天器沿飞行轨道滑行11

1.7 轨道转移12

1.7.1 霍曼转移轨道13

1.7.2 双椭圆转移轨道13

1.7.3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

1.8 再人大气14

1.8.1 航天器返回轨道14

1.8.2 再入大气15

1.9 轨道摄动和轨道维持15

1.9.1 近地轨道航天器轨道维持15

1.9.2 高轨道航天器轨道维持15

1.10 航天器姿态控制16

第2章 运载火箭17

2.1 火箭结构17

2.2 火箭推进原理19

2.2.1 液体火箭发动机19

2.2.2 固体火箭发动机20

2.3 火箭早期发展21

2.3.1 早期火箭活动21

2.3.2 对德国火箭人才和技术的争夺战22

2.4 “德尔塔”运载火箭26

2.4.1 “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简介26

2.4.2 早期“德尔塔”运载火箭27

2.4.3 “德尔塔”Ⅱ运载火箭29

2.4.4 “德尔塔”Ⅲ运载火箭29

2.4.5 “德尔塔”Ⅳ运载火箭30

2.4.6 “德尔塔”运载火箭未来31

2.5 “大力神”运载火箭31

2.5.1 “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简介31

2.5.2 “大力神”Ⅰ洲际弹道导弹32

2.5.3 “大力神”Ⅱ洲际弹道导弹/运载火箭33

2.5.4 “大力神”Ⅲ运载火箭35

2.5.5 “大力神”Ⅳ运载火箭35

2.6 “宇宙神”运载火箭36

2.6.1 “宇宙神”运载火箭简介36

2.6.2 早期“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运载火箭37

2.6.3 “宇宙神”Ⅰ运载火箭40

2.6.4 “宇宙神”Ⅱ运载火箭40

2.6.5 “宇宙神”Ⅲ运载火箭41

2.6.6 “宇宙神”Ⅴ运载火箭42

2.7 “土星”运载火箭43

2.7.1 “土星”运载火箭简介43

2.7.2 “土星”运载火箭早期发展44

2.7.3 “土星”Ⅰ运载火箭47

2.7.4 “土星”IB运载火箭49

2.7.5 “土星”Ⅴ运载火箭51

2.8 “战神”运载火箭56

2.8.1 “战神”运载火箭出台背景56

2.8.2 “战神”Ⅰ运载火箭57

2.8.3 “战神”Ⅴ运载火箭57

2.8.4 “战神”Ⅳ运载火箭58

2.9 太空发射系统58

2.9.1 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系列59

2.9.2 太空发射系统的比较59

2.10 未来运载火箭的发展60

2.10.1 改进一次性运载火箭60

2.10.2 开发核动力火箭61

2.10.3 离子电推进火箭61

2.10.4 私人企业太空商业活动61

第3章 人造卫星65

3.1 通信卫星66

3.1.1 通信卫星66

3.1.2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67

3.1.3 近地轨道通信卫星68

3.1.4 大倾角大偏心率椭圆轨道通信卫星69

3.2 导航卫星69

3.2.1 卫星导航69

3.2.2 “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70

3.2.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71

3.3 气象卫星74

3.3.1 气象卫星观察74

3.3.2 “泰罗斯”“艾萨”、改进“泰罗斯”极轨气象卫星75

3.3.3 “云雨”系列极轨气象卫星76

3.3.4 “戈斯”系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77

3.4 地球资源卫星79

3.4.1 卫星地球资源勘探79

3.4.2 “陆地”卫星79

3.4.3 地球观察系统80

第4章 “水星”计划83

4.1 “水星”载人飞船83

4.2 运载火箭85

4.3 航天员选拔和训练86

4.4 不载人飞行88

4.5 载人飞行89

4.6 “水星”计划成果92

第5章 “双子星座”计划93

5.1 “双子星座”计划的诞生93

5.2 “双子星座”载人飞船94

5.3 “双子星座”运载火箭96

5.4 “双子星座”计划不载人飞行96

5.5 “双子星座”计划载人飞行96

5.5.1 “双子星座”3——铺路飞行96

5.5.2 “双子星座”4-——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97

5.5.3 “双子星座”5——创世界纪录的8天太空飞行97

5.5.4 “双子星座”7——14天太空飞行98

5.5.5 “双子星座”6A——太空交会99

5.5.6 “双子星座”8——人类首次实现太空对接和死里逃生紧急迫降100

5.5.7 “双子星座”9A——不幸的任务102

5.5.8 “双子星座”10104

5.5.9 “双子星座”11105

5.5.10 “双子星座”12——圆满结束106

5.6 “双子星座”计划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108

第6章 “阿波罗”计划109

6.1 “阿波罗”计划出台背景110

6.2 登月方式选择112

6.3 “阿波罗”飞船指令舱/服务舱113

6.4 “阿波罗”登月舱114

6.5 “土星”运载火箭115

6.5.1 “土星”Ⅰ运载火箭115

6.5.2 “土星”IB运载火箭116

6.5.3 “土星”Ⅴ运载火箭116

6.6 不载人飞行116

6.6.1 “土星”Ⅰ运载火箭飞行116

6.6.2 “小乔伊”Ⅱ运载火箭飞行117

6.6.3 “土星”IB/“土星”Ⅴ运载火箭飞行117

6.7 载人飞行118

6.7.1 近地轨道载人飞行118

6.7.2 绕月飞行119

6.7.3 理想“阿波罗”载人登月过程120

6.7.4 “阿波罗”11-17载人登月飞行122

6.8 “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结束129

6.9 “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130

6.10 登月40周年奥巴马会晤当年航天员132

第7章 航天飞机133

7.1 航天飞机问世135

7.2 航天飞机构造136

7.2.1 轨道器137

7.2.2 固体火箭助推器139

7.2.3 外挂燃料箱140

7.3 综合发射中心39141

7.3.1 发射台39A和39B141

7.3.2 轨道器准备厂房142

7.3.3 垂直装配厂房142

7.3.4 移动发射平台142

7.3.5 履带式运输车143

7.4 航天飞机任务简述143

7.4.1 航天飞机发射143

7.4.2 轨道器在轨飞行144

7.4.3 轨道器返航和着陆145

7.5 航天飞机应用146

7.6 航天飞机退休146

7.7 航天飞机成本148

第8章 载人航天计划主要事故149

8.1 “阿波罗”Ⅰ号指令舱大火149

8.2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爆炸151

8.3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程解体154

8.3.1 飞行任务154

8.3.2 返航解体过程156

8.3.3 碎片回收157

8.3.4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157

第9章 空间站159

9.1 空间站发展背景159

9.2 “载人轨道研究实验室”和“载人轨道实验室”161

9.3 “太空实验室”162

9.3.1 “太空实验室”任务1163

9.3.2 “太空实验室”任务2163

9.3.3 “太空实验室”任务3164

9.3.4 “太空实验室”任务4164

9.3.5 “太空实验室”结束164

9.4 “自由”号空间站165

9.4.1 设计更改不断166

9.4.2 转向国际空间站167

9.5 国际空间站167

9.5.1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168

9.5.2 国际空间站主要结构170

9.5.3 国际空间站轨道装配171

9.5.4 能源和生命保障系统172

9.5.5 轨道控制172

9.5.6 空间站运输173

9.5.7 空间站应用174

9.5.8 任务结束和退出轨道174

9.5.9 国际空间站私有化176

9.6 空间基地176

第10章 “星座”计划179

10.1 “星座”计划背景180

10.2 “猎户座”载人飞船181

10.2.1 乘员舱182

10.2.2 服务舱183

10.2.3 发射夭折系统183

10.3 “牵牛星”月球着陆器184

10.4 地球出发级185

10.4.1 地球出发级动力配置185

10.4.2 地球出发级飞行185

10.5 “战神”运载火箭186

10.6 飞行任务186

10.6.1 近地轨道飞行186

10.6.2 飞往月球187

10.6.3 星际飞行188

第11章 深空探测189

11.1 月球探测190

11.1.1 “徘徊者”计划191

11.1.2 “勘测者”计划192

11.1.3 “月球轨道环行器”193

11.1.4 “双子星座”计划194

11.1.5 “阿波罗”计划194

11.1.6 后续探月工程194

11.2 金星探测196

11.3 火星探测198

11.4 其他行星探测203

11.4.1 水星探测203

11.4.2 木星探测203

11.4.3 土星探测205

11.4.4 天王星探测206

11.4.5 海王星探测206

11.5 太阳、矮行星、小行星带、彗星和柯依伯带探测206

11.5.1 太阳探测207

11.5.2 矮行星和小行星探测209

11.5.3 柯依伯带探测211

11.5.4 彗星探测211

11.6 星际航行212

11.6.1 “水手”号项目213

11.6.2 “先驱者”项目214

11.6.3 “旅行者”计划216

11.6.4 “新视野”计划219

11.7 太空观测220

11.7.1 “大天文台”计划220

11.7.2 后续太空观察计划221

第12章 航天测控通信网225

12.1 小型跟踪网226

12.2 航天器跟踪和数据采集网228

12.3 载人航天网229

12.4 深空网231

12.5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233

第13章 发射场和着陆场237

13.1 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和着陆场237

13.2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场238

13.3 范登堡空军基地239

13.4 沃洛普斯飞行基地241

13.5 安德华兹空军基地243

13.6 白沙试验设施244

13.7 海上发射246

13.8 空中发射247

第14章 国家航空航天局249

14.1 美苏太空赛249

14.2 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251

14.3 国家航空航天局252

14.4 载人航天计划253

14.4.1 X-15计划(1959-1968)253

14.4.2 “水星”计划(1958-1963)254

14.4.3 “双子星座”计划(1961-1966)254

14.4.4 “阿波罗”计划(1961-1972)255

14.4.5 “太空实验室”计划(1965-1979)256

14.4.6 “阿波罗”-“联盟”飞船测试项目(1972-1975)256

14.4.7 航天飞机计划(1972-2011)257

14.4.8 国际空间站(1993-)257

14.5 无人深空探测计划258

14.5.1 “先驱者”计划(19588.17 —1978.8 )258

14.5.2 “水手”号计划(1962.7 —1973.11 )258

14.5.3 “太阳神”探测器259

14.5.4 “海盗”计划259

14.5.5 “旅行者”计划260

14.5.6 “麦哲伦”号探测器261

14.5.7 “伽利略”探测器261

14.5.8 “哈勃”太空望远镜261

14.5.9 “火星环球测量者”262

14.5.10 火星车262

14.5.11 “新视野”号探测器264

14.6 NASA设施264

14.7 NASA未来265

第15章 美国航空航天局十大中心269

15.1 埃姆斯研究中心270

15.1.1 太空任务270

15.1.2 试验风洞271

15.2 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272

15.2.1 道格拉斯冲天火箭272

15.2.2 受控橦击试验273

15.2.3 气尖火箭发动机模型和黑鸟侦察机组合试验273

15.2.4 月球登陆研究飞行器273

15.3 格伦研究中心273

15.3.1 梅子河试验基地274

15.3.2 冰洞275

15.3.3 零重力研究设备275

15.4 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275

15.4.1 历史276

15.4.2 格林贝尔特地区内的设施276

15.4.3 格林贝尔特地区外的设施277

15.5 喷气推进实验室277

15.5.1 历史278

15.5.2 任务279

15.6 兰利研究中心280

15.6.1 历史280

15.6.2 航空281

15.6.3 航天281

15.7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282

15.7.1 历史282

15.7.2 试验台283

15.8 约翰逊太空中心284

15.8.1 历史285

15.8.2 中心设施286

15.8.3 航天员训练289

15.8.4 科学研究289

15.9 肯尼迪航天中心290

15.9.1 历史291

15.9.2 设施291

15.9.3 载人飞行任务294

15.9.4 无人探测任务295

15.9.5 国家历史景点296

15.10 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296

15.10.1 历史297

15.10.2 过去任务299

15.10.3 现在和将来任务304

附录:307

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307

中国航天简介320

中英文对照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