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往和谐之路 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往和谐之路 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
  • 荣兆梓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13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劳资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往和谐之路 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劳资关系1

第一节 社会主义还不能“超越资本”1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探讨7

第三节 中国经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12

第四节 本书研究对象释义19

第五节 对抗还是和谐:马克思主义面临挑战26

第二章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32

第一节 劳资关系紧张时期(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32

第二节 劳资关系转型时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47

第三节 劳资关系趋缓时期(20世纪初期以后)70

第四节 结论83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劳资关系——韩国和印度86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劳资关系——共性与特性86

第二节 韩国劳资关系103

第三节 印度劳资关系123

第四节 结论133

第四章 劳资关系演化的政治经济学139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人实际工资增长: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39

第二节 相对剩余价值数量变动的长期趋势147

第三节 劳动力商品质量变动及其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156

第四节 城市化加速期的矛盾与冲突162

第五节 城乡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再思考167

第五章 我国劳资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172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1949—1978)173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劳资关系(1978—1992)179

第三节 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劳资关系(1992—2004)183

第四节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劳资关系(2004年至今)195

第六章 中国劳资关系多样性的立体图景199

第一节 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劳资关系200

第二节 不同就业形式下的劳资关系212

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产业层次差异对劳资关系的影响218

第四节 劳资关系的演化及演化路径差异227

第五节 结论235

第七章 当前劳资关系趋紧的种种表现237

第一节 劳动条件238

第二节 劳动报酬244

第三节 劳动保障253

第四节 劳动者权利与劳动者组织261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劳资关系279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280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284

第三节 实证检验288

第四节 结论292

第九章 劳资关系与技术进步294

第一节 工资变动与技术进步297

第二节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论证309

第三节 技工短缺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322

第四节 结合中国相关特征事实的进一步思考335

第十章 劳资和谐的障碍之一:城乡二元经济与农民工制度342

第一节 当前农民工城市就业状况343

第二节 劳动力价值理论与农民工工资决定353

第三节 农民工二元生存形态的制度原因363

第四节 农民工制度的利与弊375

第五节 取消农民工制度的实际困难385

第十一章 劳资和谐的障碍之二:成本优势与消费需求不足396

第一节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全球背景396

第二节 企业低利润与工人低工资的恶性循环409

第三节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型424

第十二章 劳资和谐的障碍之三:增长竞赛中的政府行为441

第一节 政府的增长竞赛及其对劳资关系的负面影响441

第二节 增长竞赛的制度根源453

第三节 增长竞赛的利弊分析462

第四节 趋利避害的可能性与艰巨性474

第五节 下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482

第十三章 从可能性到现实性:走向劳资和谐486

第一节 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486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劳资关系转型的关键496

第三节 劳资和谐: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508

第四节 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公有经济是实现劳资和谐的保障522

第五节 正确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实现和谐目标531

第六节 结束语545

附表 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与课题相关的论文549

参考文献5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