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日本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桥本寿朗等著;戴晓芙译(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584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日本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序 郑励志1
中文版序 桥本寿朗1
译者前言 戴晓芙1
序章 审视现代日本经济——如何认识日本经济的转机1
对日本经济的危机感1
1 日本经济面临的四大新课题2
20世纪体系的大转换和国际交通体系的突变2
废除管制的推进4
数字革命的兴起5
成为领头羊的日本企业6
有关重要子体系崩溃的历史观7
2 本书的基本观点和叙述方法:历史地把握现代8
序章参考文献11
第一篇 战后改革与复兴15
第1章 战后的改革:日本式企业体系的形成15
1 战时的变化和战后改革的影响:战后经济框架的形成及其特征15
2 经济改革:美国化及其修正16
解散财阀16
清理财界19
金融制度改革——战后金融体系的形成20
排除集中和禁止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22
《道奇计划》与日本战后的发展23
3 劳动改革:美国化及其修正25
劳动三法的制定25
工会的大量涌现与工会组织25
战后初期的劳使纠纷26
经营权的恢复和日本式雇佣体系的形成27
第2章 经济复兴:迟到的复兴和发展潜力30
1 生产恢复的拖延与通货膨胀:经济体系的瘫痪与重建30
战争的打击30
战争“遗产”32
通货膨胀的蔓延34
生产恢复的拖延34
倾斜生产方式的启用36
资金供给体系的缺欠37
2 《道奇计划》和朝鲜战争的影响:向市场经济的软着陆38
强制实施的均衡财政政策38
《道奇计划》的效果39
宏观经济的变化40
朝鲜战争和日本经济的恢复41
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42
第一篇参考文献43
投资带动投资49
1 出口的发展和国际收支:增高的“顶线”与自由化49
第二篇 高增长机制49
第3章 概论:国际收支的“顶线”与产业活力49
增长率的极大化50
出口竞争力的提高51
贸易自由化52
资本自由化53
2 小政府:战败的恩惠与增长的业绩54
小政府的诞生54
牺牲福利的经济增长55
直接税核心税制与减税56
“瓶颈”现象与公共投资57
3 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技术与经营的革新59
技术革新59
革新式企业家活动60
4 劳使关系的稳定化:关键条件是多技能与平等62
企业工会与反解雇斗争62
多技能工的普及64
年轻劳动力的短缺64
高度平等的收入分配65
高储蓄率66
政府资金68
产业政策的定义68
第4章 产业政策的效果:市场机制的间接作用68
1 产业政策手段:政府资金、租税特别措施、《外资法》与《外汇法》68
特别租税措施——特别折旧71
《外汇法》及其干预作用72
2 计算机企业与产业政策:迅速制定战略目标74
计算机产业的扶植政策74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75
3 产业政策的变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与政策手段76
政策干预的弱化76
资本自由化与《特振法》的流产77
第5章 主银行体系的形成过程和作用79
1 主银行体系的特征:“关系的凝聚体”79
2 战时、战后改革期:始于稳健银行的转换80
战时管制——往来关系的形成80
战后改革——客户信息的积累81
50年代前半期的银企关系82
3 高增长期:主银行体系的普及83
资金的短缺83
管制壁垒下的主银行竞争84
彼此承担义务85
4 主银行的作用: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基础87
信息生产87
经营的约束力88
促进救济与竞争88
第6章 稳定股东的发展和自主经营的增强90
1 1995年的经营者与股东:经营者治理和股东主权的并存90
股东稳定化的含义90
战后改革的影响91
经理会的成立与相互持股的捷足先登92
2 高增长前半期:旧三大财团率先扩张92
稳定化的局限性93
3 高增长后半期:股东稳定化的确立和六大企业集团的形成94
股市低迷与资本自由化94
稳定化的发展94
银行系统企业集团的形成95
公开市场发行与相互持股96
4 稳定股东的作用:发展志向型企业运作的制度性基础97
经营权的稳定97
交易关系的强化与事后性保险机能98
建造量长期稳居世界之首100
遗产的有效利用100
第7章 建造量世界第一的造船业:坚持技术革新100
技术革新成果——分段建造方式的诞生103
第8章 出口世界第一的钢铁业:工厂小型化模式105
创新——产业之米105
克服高成本原料的制约106
企业家的活动106
第9章 农工之间的人口流动:从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不足109
1 丰富的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109
来自农村的年轻劳动力109
农业机械化与兼营化110
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112
2 劳动力的短缺:工资上升与节省劳力112
劳动力短缺与工资上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114
第10章 小家庭与大量社会消费:走向“富裕”、“平等”115
1 从贫困中奋起:1955年的国民生活115
低收入与非低收入的差距115
劣质的居住环境115
2 城市化和小家庭化:住宅小区族与市郊住宅区116
公团住宅与住宅小区族116
卫星城市117
东京——公司总部的集聚地119
汽车时代120
3 大量消费时代的到来:“三种神器”与3C120
“三种神器”120
消费扩大的起因122
4 高速增长的结束:1972年的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及消费123
第11章 能源革命:1美元原油与临海建厂125
从国内开发转向进口125
煤炭政策126
廉价石油进口机制127
政策转换与临海建厂128
第二篇参考文献129
1 黄金时代的结束与相对高增长:萧条通胀的早期克服135
增长条件的变化135
第三篇 石油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135
第12章 概论:经济的稳定发展135
萧条通胀的形成137
迅速摆脱萧条139
2 持续稳定增长:增长模式的转换140
投资低迷140
出口主导型增长143
生产率增长的减速143
1975年的“春斗”144
3 减量经营:劳使一体的合理化与有息负债的削减144
减量经营(1)——调整雇佣146
减量经营(2)——削减金融支出与库存147
4 扩大出口与日元升值:贸易摩擦的升级150
推动出口150
贸易摩擦150
第13章 两次“大冲击”:“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153
1 经常收支顺差与新金融政策的摸索:日元升值过敏症153
1969年的紧缩银根153
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154
2 “尼克松冲击”与过剩流动性通胀154
日元升值过敏症154
过度反应155
改造列岛热潮157
3 石油危机:物价的“剧烈动荡”与治理159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战略159
政策性措施160
4 经济萧条:高增长型企业运营的终结161
第14章 赤字国债:石油危机和行政、财政改革163
1 萧条与税收:石油危机的冲击163
税收的减少163
抑制总需求163
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的龙头论165
2 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和积极财政:“经济大国”的负担165
低增长和税收缺口166
3 增税论与行政改革:“不增税重建财政”的破绽166
赤字国债166
不增税重建财政168
不彻底的成果169
1 加工组装产业的崛起与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形成:能源成本的影响170
石油危机和产业调整170
第15章 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整体产业结构的变化170
原材料产业的低迷与节能172
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形成173
加工组装产业的崛起175
“急风暴雨式”出口的起因177
2 日本经济的服务化:高消费和消费方式的转变178
服务化的推进178
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化179
服务产业的变化181
浩荡的中小企业大军183
大企业的补充体183
第16章 承包制与新产业网络183
1 承包的定义183
2 承包企业逊人一筹之说的质疑:双重结构论的局限性184
双重结构论184
中小企业的多样化185
中小企业的工作岗位与自立186
掌握技能与自立187
3 接受订货企业的多样化:承包企业的发展188
承包关系的延伸188
与母体公司脱钩190
4 长期往来关系下的组装企业和零部件企业191
实现产量世界第一193
起点的落差193
第17章 产量世界第一的汽车工业及其产品开发速度与效率193
1 国内市场的制约和频繁的产品更新换代193
需求的制约和汽车时代195
真正的汽车时代与产品开发196
2 世界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竞争优势:向低能源消费需求的转移198
石油危机与进军海外市场198
三大汽车公司的小型汽车开发199
日本产品开发的优势200
第三篇参考文献201
增长模式的转换205
1 稳定增长下的宏观经济: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换205
第四篇 通往债权国和经济大国之路205
第18章 概论:从稳定增长到泡沫经济205
设备投资的变化与经常收支盈余208
经常收支失衡和宏观经济政策210
2 日元的飙升与“平成景气”:泡沫经济的形成212
《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212
“日元升值箫条”下的经济复苏214
泡沫经济216
“金融资产投融资”与资产价格的暴涨217
准备期220
迅速迈向债权国220
1 通向债权大国之路:80年代的飞速发展220
第19章 债权大国日本:世界最大的纯债权国220
2 《广场协议》与直接投资的第三次浪潮:海外投资的正式启动222
日元升值的影响222
服务业的迅猛发展224
制造业的贸易摩擦对策225
垄断企业间竞争的推进作用225
3 证券投资迅速扩容:货币时代的到来226
修改《外汇法》227
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228
政策调控229
4 债权国的含义:宏观调控与日元的国际化229
日本能驾驭世界吗229
国际金融中心230
第20章 民营化与放宽管制:恢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信赖231
1 “政府失误”的败露:世界趋势的转换231
“小政府”——世界之潮流231
放宽管制的经济学232
2 临时行政调查会与民营化路线:作为劳使改革的国铁改革233
土光临时行政调查会的成立233
国铁改革的背景234
临时行政调查会报告235
日本电电公社的民营化236
3 民营化的发展:日本电气通信产业的改革和JAL的彻底民营化236
特殊法人的民营化237
民营化与管制238
民营化的效果238
4 迟到的放宽管制及供求调整型管制的残余239
管制领域及其起源239
放宽管制的启动241
对金融部门的放宽管制242
调整供求、保护雇佣型管制的延续243
“机械供应基地”——日本245
第21章 日本企业的对策:泡沫经济和矫枉过正245
1 机械工业比较优势的增强:成为主导产业的加工组装产业245
机械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248
2 日元升值与日本企业的对策:对消费变化的过度反应249
《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和出口的变化249
进口结构的变化252
环境变化与企业行为253
全球化的闪亮登场254
股票资本的扩大256
1 丰田生产体系的基本内涵及丰田生产体系的框架259
JIT生产体系259
第22章 丰田生产体系:日本独创的革新式生产体系259
生产标准化260
自动识别式管理方式261
2 新生产体系的形成与精炼:日本式条件的活用262
新生产体系的形成262
新生产体系的精炼264
3 丰田生产体系的普及264
普及性264
广泛普及265
跨洋过海266
晶体管技术的引进267
1 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存储器:MOS存储器的跨越性发展267
第23章 电子产业:硬件设备的竞争优势267
IC存储器的优势268
2 日本VTR的竞争优势270
VTR的唯一生产国——日本270
VTR开发的特征271
3 向高科技硬件技术的倾斜与国际分工273
硬件技术的竞争优势和软件技术的弱势273
半导体产业的变迁274
1 流通产业的结构:商业的比率与机能276
流通并非黑暗的大陆276
第24章 流通革命:革新式零售业的登场276
流通业的国际比较277
流通利差的变化280
2 “流通革命”和日本式流通体系281
流通革命281
业态改革281
对开店的管制政策282
便利店的革新283
第四篇参考文献285
经济全球化291
1 经济循环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291
第25章 亚洲巨龙的崛起与陷入低迷的日本经济291
第五篇 现状与展望291
数字革命292
2 泡沫经济的崩溃与长期箫条:宏观经济结构的变化294
泡沫经济的崩溃294
日元升值的加速294
设备投资的低迷295
复苏的跌宕起伏298
出口减少与消费的低迷299
国家财政的频频出动299
通货紧缩经济下的生产率300
3 亚洲巨龙的崛起:日趋紧密的日亚关系303
亚洲的迅猛发展303
加强日亚关系304
贸易结构的变化306
产业的空洞化309
4 深化对外开放:从贸易摩擦到投资摩擦309
对美经济摩擦309
投资摩擦311
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312
快速推进的放宽管制314
1 内部压力的形成与放宽管制的正式启动314
尾章 日本式经济体系的动摇:新均衡的摸索314
国内推动力的形成315
行政机构与实体经济的距离316
2 金融体系的重组:日本式金融大改革317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319
利用者的方便程度320
金融部门的国际竞争力321
3 日本式企业体系的转折点:长期交易关系的转换321
80年代银企关系的变化322
主银行关系的分化322
救济惯例的演变323
相互持股——“股东造反”与稳固的核心势力324
系列交易的改观——承包企业的分化325
零部件企业的发展326
流通系列的演变327
雇佣体系——工资成本的上升327
长期雇佣的再探讨327
成果主义的登场328
企业组织与晋升机制的变化329
4 演变、整修、融合:21世纪日本经济体系的走势329
第五篇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
- 649306.html
- 1693126.html
- 2028639.html
- 2427261.html
- 2091968.html
- 2069583.html
- 2185881.html
- 2797997.html
- 1789750.html
- 2776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8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1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9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