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经验及对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经验及对策研究
  • 李国忠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9096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223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经验及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思想26

第一节 从李大钊到艾思奇的意识形态思想26

一、李大钊、陈独秀的意识形态思想26

二、瞿秋白的意识形态思想30

三、李达的意识形态思想33

四、艾思奇的意识形态思想38

第二节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思想45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45

二、核心内容:思想斗争46

三、全景略观54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思想的发展61

一、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61

二、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66

三、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7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进程77

第一节 理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学理梳理77

一、五四知识精英关于第三种文明的思考77

二、《共产党宣言》植根中国84

三、马克思主义学理的梳理89

第二节 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5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95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9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理论的探索100

一、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100

二、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104

三、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108

四、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11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演变119

第一节 内分离模式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119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21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29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8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49

第二节 混一模式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15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55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62

三、“文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65

第三节 同心圆模式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167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开端与展推(1978—1992年)168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跨世纪发展(1992—2002年)172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深入发展(2002年以来)175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探寻179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179

一、意识形态内容179

二、意识形态生产者182

第二节 宣传机制184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对宣传的认识及机构设置185

二、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党对宣传的认识及机构设置194

三、新时期以来党对宣传的认识及机构设置198

第三节 文艺工作205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党的领导205

二、文艺职能与文艺指导方针208

三、文艺工作者与文艺作品211

第四节 教育机制213

一、一以贯之的理论教育213

二、专门的干部教育217

三、逐步健全的教育体系221

四、分门别类的思想政治教育22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案例分析229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29

一、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229

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措施231

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及评价238

第二节 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44

一、工农兵学哲学的历程244

二、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工农兵学哲学运动分析252

三、工农兵学哲学运动的意义259

第三节 红色旅游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分析260

一、红色旅游及其发展历程260

二、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大众化的创新263

三、从意识形态社会化角度看红色旅游的运行模式268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分众化分析276

第一节 党员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77

一、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性277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的根本281

三、党员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284

第二节 军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89

一、新中国成立前军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89

二、改革开放前军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94

三、新时期以来军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2

第三节 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5

一、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性305

二、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308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与模式312

四、充分调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313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14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315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320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325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经验与教训33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与成就330

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330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33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347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347

二、党内先行,逐渐扩展350

三、“三化”并进352

四、欲做先生,先做学生,贴近大众356

五、与解决大众实际利益相结合358

六、党、国家全面推进,社会联动360

七、其他具体经验361

第三节 中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教训363

一、忽视了意识形态的正确性363

二、忽视了各种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366

三、对于意识形态地位认识不当368

四、将意识形态简单化、庸俗化、神化370

五、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认识373

六、群众运动和大批判37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新思考378

第一节 党、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378

一、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378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396

三、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403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化407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宣传407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教育414

三、葛兰西、阿尔都塞对西方政治教化机制之剖析421

第三节 四重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23

一、意识形态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23

二、大众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28

三、市场化、世俗化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34

四、网络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37

第四节 国际话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39

一、贯彻“三贴近”原则,站在“中国立场”进行“国际表达”439

二、运用“中国式”话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441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443

参考文献448

后记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