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藏 进步期刊总汇 1915-1949 中国农村 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红藏 进步期刊总汇 1915-1949 中国农村 8
  • 薛暮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865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期刊-汇编-中国-1915~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藏 进步期刊总汇 1915-1949 中国农村 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卷第一期1

今后的本刊&千家驹1

广州失陷的抗战形势&紫翔2

中国在抗战中经济上的所得与所失&孙晓村2

战时难民的移垦&柳方4

民族自卫抗战的基本问题&薛暮桥7

乡村的战时文化工作问题&伯韩9

生活在农民群众中——农村干部生活讲话&潘逸耕11

崇明巡礼黑11

皖北农民割麦起义打游击逸13

评《农村建设》创刊号——农村建设协进会主编&千家驹16

第五卷第二期17

拥护蒋委员长《告全国国民书》编者17

怎样进行经济上的持久战?千家驹18

怎样在敌人后方进行经济的斗争——晋察冀边区给我们的教训&秦柳方20

战时的农村合作运动&罗俊22

生活在前线&鉴清22

家庭访问工作的技术问题&李友杏25

军民联合在豫西26

农村工作方法的合理化——农村干部生活讲话&潘逸耕27

青阳的路工辅导队27

汉奸赵乡长的末日逸29

战时农村经济研究大纲&秦柳方拟29

沦陷后的宜兴&苏屏31

编后记32

第五卷第三期33

加强敌人后方的工作&千家驹33

持久战中的农村经济&吴半农34

广西农业的复杂性&雷宾南36

抗战建国中之治水防旱问题&成中峰38

和平村——第二俘虏收容所巡礼&顾厚楝41

鄂东农村中的军民合作——第五战区巡礼&江树峰42

抗战中青年的熔炉——陕北公学生活一斑&潘沛霖44

中国革命之特质&寒江45

介绍《广西农民银行半月刊》——厂西农民银行出版&秦柳方47

第五卷第四期49

接受战区农村的教训&千家驹49

抗战期中我国粮食问题的探讨&张培刚50

广西农业的复杂性(续)&雷宾南53

战地的农村动态&江树峰 李洪 郭子厚等57

南浔前线黄老门的一月&张其光59

农村问题座谈会&潘逸耕60

参加了六个月的县政工作&郭平62

收编中的湘西土匪&孙警世63

第五卷第五期65

迎民国二十八年&千家驹65

武汉放弃后的中国经济&孙晓村66

利用文化机构来动员农民&杨东莼71

乡村工作中的统一战线问题&薛暮桥73

广西农业的复杂性(续)&雷宾南75

农村运动在浙江&仲达78

去冬苏北的棉花买卖&璇玑80

南岳会议的新决定与江南游击战的情形——胡愈之先生,梅龚彬先生,在农村问题座谈会上的报告&潘逸耕82

第五卷第六期85

巩固团结来答复汪的叛国行动&千家驹85

乡村动员中『政治重于军事』的现实性&姜君辰86

二十七年广西省农业设施经过概述&陈大宁88

广西农业的复杂性(续)&雷宾南94

在迁移中的教导队&雨林99

第五卷第七期101

拥护五中全会宣言加紧贯澈抗战国策&姜君辰101

沦陷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上)——山西敌人占领区域的工作&程子华102

第二期抗战中农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过鉴清106

我所知道之浙江&丁东108

农民的伟大与落后&徐特立讲 潘逸耕记112

流行在陕西民间的封建组织&李敷仁114

邵阳青年之动向&黄介民114

战时财政与农村经济之联锁性&李寒江115

第五卷第八、九期合刊117

尽量发扬我们的积极性&姜君辰117

战时的农业金融问题&罗俊118

论农民组织与农村生产&千家驹125

如何运用民间固有组织加强二期抗战力量&金开山127

乡政机构的制度问题和人事问题&潘逸耕129

沦陷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下)——山西敌人占领区域的工作&程子华131

怎样实行二五减租?&过失133

抗战以来的诸暨农民运动&思益135

鲁西北的新军——第十支队&姜克夫138

望城坡合作社的成立&韩克信143

榔梨市附近的农村印象——九战区的一角&雨漩144

湘桂路来去——旅途杂记&明天145

战时农村经济访问纲要&刘怀溥146

编后148

第五卷第十期149

注重游击地区的生产建设——贡献于全国生产会议之前&千家驹149

合作金库的评价&千家驹150

对全国生产会议的殷切期望&姜君辰154

论青年与乡村工作&潘逸耕157

新阶段的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农本局工作同人招待会记&王一青159

东战场的抗战情势&雨林163

抗战以来江西合作事业的动态&罗青山165

灵川乡间七日行&磨作谟167

通信讨论&编者168

第五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169

以积极动员农民来纪念抗战二周年&姜君辰169

难民垦殖问题&李紫翔170

与敌寇的经济掠夺作斗争&李善丰172

自『六三』百年纪念到『七七』抗战&张健甫174

抗战建国与土地改革问题&罗英才175

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农民生活&(苏联)瓦尔加等著 陈洪进译177

罗甸的迷婆与魔公&陆社平182

活动于南浔线的战时合作服务队&袁世忠182

绥远农村动员的一角——桃力民动委会工作报告183

在东战场作游击战的经历&刘述周186

豫西民众是怎样生活的?&罗健188

普安农贷鸟瞰&韩克信189

湘南宁远的县治&李植青190

评《温江乡村建设》创刊号——温江乡村建设委员会编&王一青193

第六卷第一期196

用农民的广大动员来纪念『八一三』&健甫196

现阶段的土地问题和土地政策&薛暮桥196

我国农村青年训练问题&董渭川200

介绍广西省的农业推广事业&秦柳方203

访问八字寨&韩克信205

大后方与敌后方人力物力的对比&陈原205

麦丛里的烟花&大衣210

如何准备战时农村调查&王一青213

冀南动员民众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林墅216

抗战以来山西的农民运动&周熙219

华北各游击区印象记&张友渔讲 罗健记221

当前广西农仓事业改进问题&马雪生224

编辑后记225

第六卷第二期228

我们对于第二次欧战应取的态度228

抗战中的农村经济问题——在广西地方建设干校对民团毕业同学讲演辞&千家驹228

改善民生与实现民主&编者230

战时基层行政的改进问题&江树峰232

小龙乡工作片影&张鸿谟235

论民族革命战争中土地问题底意义&陈传纲235

训练农村工作干部诸问题&潘逸耕238

如何粉碎敌人在大江南北的新阴谋&汪瑛238

难民们的集体农场&于友248

湘西北的农村现状&孙警世250

处女地的拓荒群——介绍江苏难民垦殖团&艾明250

陕北的农民生活&姚质中253

西南边陲的农村——养利县见闻录&阮亢254

战时农村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黄幻中 董若谷256

第六卷第三期260

发动广西农民保卫家乡!&驹260

论有关推进合作事业的几个问题&姜君辰260

实行宪政与农村经济驹262

广西推行土地法耕地租用条款的意见&秦柳方265

救济丰灾与改善农民生活&李善丰268

苏联在北极荒原发展农业&梁心沐译271

战时合作事业应有的途径&张景良273

一支生产干部的成长&崎平275

温江乡建周年纪念&佚名278

烽火中的江南&杨惠庄279

现阶段合作金库的改进问题&夏克烈282

成都近郊农村之分析&郑逸苹283

泗纶农村的轮廓&剑铿287

第六卷第四期292

坚持抗战 巩固团结&编者292

论战时农村贷款政策&千家驹292

广西施行军田公耕&君辰295

一年来之难民垦荒事业&秦柳方297

农村抗敌工作的回顾与前瞻&潘逸耕303

敌人在皖南前线的经济掠夺&过失303

沦陷区的江苏农村&剑辉311

论当前农工业物价剪刀差&徐雪寒312

农村放款新方针之我见&钱孟邻317

集体农场在桂林&甲寅319

『敌寇犯桂后农村贷款的新方针』座谈会321

两月份期刊日报农村经济论文索引324

报载农村经济论文及通讯索引325

战时土地暂行法规二则326

桂处所属各库仓应付非常时期暂行办法327

第六卷第五期330

所谓《汪日协定》&千家驹330

宪政运动到农村去&吴藻溪330

小学教师与乡村工作&辰332

战时乡村工作诸问题&张西超332

从四川兵役问题论农村政治的改革&陈洪进335

乡行琐纪张汝震335

拓荒者的组织和教育——浙东一个乡建实验区的垦荒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曾涛339

办理民众夜校的一个先决问题——怎样使民众来夜校读书&闵晚澜342

战时合作农贷调整办法之建议&王一蛟345

抗战建国期中广西农贷之检讨&朱毓乔346

现阶段农业推广工作开展诸问题——临桂农业实验县农业工作人员座谈记录347

连县东陂的农民生活&汤肇民349

进步的战地农村&李洪351

生长中的新农村雏型——江苏难民垦殖团速写&宋转坤352

亟待开发的云南思普沿边&辛流353

桂林大墟高利贷的新趋向&潘超355

本刊五卷总目一览表357

第六卷第六期362

改进农业生产与改善农民生活&驹362

农村工作者当前的任务&千家驹362

对实施农贷新办法的两点意见&青364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纲要&毕相辉等七人365

中国茶业的抗建运动&李净渊370

怎样建立地方基层组织——论保组织&徐寅初373

战区粮食的抢运与消费&邢同河377

变动中的贵州关岭农村&洪进378

从抗战中壮大起来的山西农民&冯西坡379

西林县农村的考察——贷款后的观感&张景良382

汕头沦陷后的潮汕&宜之384

晋西北农村视察记&乔石钧386

老干部的新熔炉&黄吉士387

四行农村贷款办法纲要390

农村经济论文及通讯索引391

第六卷第七期394

革命的五月节与农村驹394

论保民大会&曾涛394

平抑物价的关键&君辰395

战时日本农村问题的症结&青396

目前大后方农会工作中的三个问题&王一青399

民主制度是合作农贷的中心&田野邨403

对于难民垦殖事业之管见&胡醒民406

『节制地权』与土地改革——商榷于《抗战建国与土地改革问题》的作者罗英才先生&李甦涛409

西康宁属夷人的社会经济&徐伯图411

一个公耕的介绍&李凌414

江西的『难民垦殖』事业&宋转坤416

三月的良丰&项蓝418

黔北桐梓山地的农民&沙白420

半年来农村工作的总结——培桂中学战时服务团报告&洛斯421

农村经济论文及通讯索引423

第六卷第八期426

□□□□农村公共遗产426

关于川省经济建设&辰428

保田制度的研究&应明430

中国合作金融现状之分析&罗青山433

农贷的几个问题&振民435

抗战现阶段农村合作运动新的任务&李仁柳437

战地农村报导特辑编者的话439

浙西敌区的长兴经济调查总报告&浙战合工队集体调查 斯非执笔440

晋冀察的农村经济建设&陈锋448

两江□线人流在沸腾&张其光449

抗日战争中的桂南农村&水先生451

今日的农林问题——论农林部施政方针&冯和法453

资料摘萃454

第六卷第九期458

两年来本刊的回顾与前瞻——纪念抗战三周年&千家驹458

当前的米荒问题林459

东南战区经济工作之实况&孙晓村讲 何锦明 邢同河笔记459

怎样展开乡村宪政运动&黄吉士463

在艰难中铸炼的东南合作孤军&鸣镝466

阳朔县之合作事业与农贷&磨金虎470

祁阳农村合作的检讨&柏希虞473

农贷在沾益&周斯泳475

战时川东的长涪农村&杨化周477

农贷随感录&唐希贤477

闽西南农民的痛苦&映秋479

普宁北隅一带农民的生活&宜之480

战时武康&之华482

动荡中的皖南农村&杨惠庄484

纸烟公司影响下的舞阳农村&王立平485

庆祝国际合作节宣言486

第六卷第十期491

积极动员广大民众克服当前困难&千家驹491

农业政策与农业生产&秦柳方492

农村与抗战&陈翰笙494

从数字中看战时农村增产运动的成绩496

略论抗战中几个农村经济的问题&钱俊瑞497

东南粮食问题&孙晓村503

当前的对敌经济战与农村经济&姜君辰508

抗战三年来的合作事业&张锡昌512

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517

怎样进行敌后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一个华北敌后农村经济建设的模范县&茹冰530

怎样进行大后方农会工作——农会组织实验工作的新阶段&夏文华534

怎样进行垦荒工作——《被开垦的处女地》在中国&宋转坤539

怎样进行农村组训工作——战时江西农村工作一环&敏欧542

怎样进行农村国民教育工作——闽省民教三年的经验与教训&张白水545

怎样进行农村家庭访问工作——农村工作第一关&黎青550

怎样进行农村儿童工作——儿童是优秀的农村工作者&新安旅行团集体创作 张拓执笔552

编辑室554

第六卷第十一期559

以行动纪念『九一八』&家驹559

最近的粮价问题&一之559

澈底解决兵役问题的三个环节&林560

论四行总处之农贷纲要——关于我国农贷政策及合作金融制度之检讨&韩克信561

信用合作社为什么不信用?&钱孟邻565

答乡村建设批判(续)&梁漱溟568

保田制度与乡村建设——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东南办事处座谈会报告&伍廷飏575

在苦闷中行进&施中一578

民二七在湖南高潮中&杜才奇580

三年来从事农贷工作的观感&唐希贤582

大后方农村中几个问题和我们的意见——浙江大学春假工作队之工作总结&陈天保584

编辑室586

第六卷第十二期591

答《答乡村建设批判》&千家驹591

再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答乡村建设批判》之一答辩&李紫翔602

敌寇对我东北农村经济侵略掠夺608

答乡村建设批判(续完)&梁漱溟609

我国文盲尚有一万四千万人617

怎样『节制地权』适用于现阶段的中国&罗英才618

环回矛盾中的一个折冲办法&卢志贤621

敌寇向我东北移民计划624

桂西北农村与合作工作&张景良625

本刊六卷总目录6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