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FDI 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FDI 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 邱斌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985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外国投资:直接投资-影响-制造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FDI 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的意义3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5

1.5 全文结构5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9

2.1 FDI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回顾9

2.2 FDI行业内技术溢出渠道相关文献12

2.3 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渠道相关文献14

2.4 制度因素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相关文献16

2.4.1 以市场体制作为制度因素17

2.4.2 以金融市场效率作为制度因素18

2.4.3 以经济开放度作为制度因素18

2.4.4 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制度因素19

2.4.5 其他制度因素19

2.5 相关研究方法的文献回顾20

2.5.1 调查问卷与案例分析20

2.5.2 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20

2.5.3 联立方程模型22

2.5.4 东道国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的计量方法22

第三章 FDI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机理与渠道24

3.1 FDI促进技术进步的一般机理24

3.2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理27

3.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27

3.2.2 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28

3.2.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30

3.3 FDI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机制与渠道36

第四章 FDI在中国的投资与演化和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特征事实42

4.1 FDI在中国的投资与演化状况42

4.1.1 FDI在中国的时间演变分析42

4.1.2 FDI在中国的结构特征分析46

4.1.3 FDI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性57

4.2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58

4.2.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58

4.2.2 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测度59

4.2.3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62

4.3 FDI对中国制造业研发的影响63

4.3.1 中国制造业研发情况的测度63

4.3.2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外资情况67

4.3.3 FDI对制造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析68

4.4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规律70

4.4.1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相关说明70

4.4.2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演变规律分析71

4.4.3 制造业内资企业与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比较74

第五章 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溢出动态演进的总体分析76

5.1 基本检验方法76

5.1.1 单位根检验76

5.1.2 协整检验77

5.1.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78

5.1.4 脉冲响应函数78

5.2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79

5.3 检验结果及分析80

5.4 本章小结86

第六章 FDI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87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解释87

6.2 相关数据说明89

6.3 计量方法91

6.3.1 聚合模型91

6.3.2 固定效应模型92

6.3.3 随机效应模型92

6.4 基础方程及计量结果分析93

6.5 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按行业分组回归分析96

6.5.1 基于行业技术水平指标的行业分组分析97

6.5.2 基于行业集中度指标的行业分组分析99

6.5.3 基于内资企业出口依存度指标的行业分组分析100

6.6 本章小结102

第七章 制度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104

7.1 制度因素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机理105

7.1.1 市场体制105

7.1.2 外资鼓励政策106

7.1.3 金融市场效率107

7.1.4 市场分割108

7.1.5 知识产权108

7.2 制度对制造业FDI技术溢出的影响109

7.2.1 从区域层面看制度因素对制造业FDI技术溢出的影响110

7.2.2 从行业层面看制度因素对制造业FDI技术溢出的影响114

7.3 不同制度条件下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TFP增长的影响117

7.4 本章小结125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27

8.1 基本结论127

8.2 主要政策建议131

8.3 将来的研究方向135

致谢140

参考文献142

图1.1 技术路线图5

图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的TFP34

图3.2 内、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40

图4.1 1983—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44

图4.2 1994—2008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情况46

图4.3 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吸收外资情况47

图4.4 我国高技术产业2001—2007年工业增加值情况50

图4.5 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分布52

图4.6 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国和地区53

图4.7 1998—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实际利用外资额55

图4.8 截至2006年东部六省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56

图4.9 制造业各行业研发指标相对顺序66

图4.10 1993—2006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变化情况73

图4.11 1993—2006年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74

图5.1 FDI存量、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时序变化80

图5.2 lnFDI与lnTFP之间关系的散点图80

图5.3 lnFDI与lnEC之间关系的散点图81

图5.4 lnFDI与lnTP之间关系的散点图81

图5.5 全要素生产率对FDI冲击的响应84

图5.6 技术效率对FDI冲击的响应85

图5.7 技术进步对FDI冲击的响应85

图6.1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研发之间的关系96

图8.1 微笑曲线133

表4-1 1979—2008年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利用外资数额43

表4-2 2008年中国吸收外资分行业统计情况48

表4-3 2006年高技术产业外商投资情况49

表4-4 截至2006年中国各省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55

表4-5 2000—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57

表4-6 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情况58

表4-7 制造业发展程度指标60

表4-8 按照制造业发展水平指标排行前五位的行业62

表4-9 制造业研发水平指标64

表4-10 按照制造业研发指标排行前五位的行业66

表4-11 2007年制造业各行业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情况67

表4-12 我国制造业研发水平情况69

表4-13 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研发水平情况69

表4-14 1993—2006年制造业各行业平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71

表4-15 2001—2005年各行业平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74

表5-1 FDI、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单位根检验81

表5-2 三对变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82

表5-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83

表6-1 技术溢出形式统计性描述90

表6-2 TFP、EC与TP影响因素相关系数93

表6-3 基础模型的回归结果94

表6-4 我国制造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96

表6-5 行业技术水平指标分组回归结果97

表6-6 行业集中度指标分组回归结果99

表6-7 出口依存度指标分组回归结果101

表7-1 全国各地区制度因素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112

表7-2 制度因素对制造业FDI技术溢出的影响115

表7-3 不同制度条件下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TFP增长的影响118

表7-4 不同制度条件下FDI的后向联系对制造业TFP增长的影响120

表7-5 不同制度条件下FDI的前向联系对制造业TFP增长的影响122

表7-6 不同制度条件下FDI的水平联系对制造业TFP增长的影响1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