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腐败国际合作理论与实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反腐败国际合作理论与实务
  • 陈雷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65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反腐倡廉-国际合作-国际刑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腐败国际合作理论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反腐败国际合作概述3

第一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含义及范围3

第二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8

第一节 维护和尊重国家主权原则8

第二节 平等互利原则或互惠原则11

第三节 双重犯罪原则或双方可罚原则13

第四节 一事不再理原则15

第五节 特定原则18

第六节 财税事项不得拒绝引渡和司法协助请求原则20

第七节 银行保密不影响国际合作原则21

第八节 缔约国间相互提供最广泛的合作和协助的原则23

第三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方式与一般刑事司法国际合作方式的关系26

第二编 反腐败国际合作之刑事司法协助31

第一章 概述31

第一节 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与范围31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特点33

一、司法协助的主体是主权国家33

二、司法协助的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之间具有委托关系34

三、司法协助的内容限于特定的刑事司法事务35

四、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或法律渊源包括国内法、多边国际公约、双边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35

第二章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实践概述37

第一节 我国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活动37

一、国际法部分38

二、国内法部分40

第二节 我国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主要实践42

第三章 刑事司法协助的适用范围46

第一节 国际公约关于司法协助适用范围的规定46

第二节 我国缔结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48

第三节 调查取证53

一、委托被请求方代为调查取证53

二、移交有关人员出国作证55

三、司法人员出境调查取证59

四、远程视频听证60

五、寻找或辨认人员或物品等62

六、勘验、检查等62

第四节 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63

第五节 被请求国采取本国诉讼及相关法强制措施63

一、关于“搜查、扣押”64

二、关于“没收程序”与“没收犯罪所得”65

第六节 相互交换或提供犯罪信息资料、通报刑事诉讼结果67

一、交换或提供犯罪记录或犯罪信息67

二、通报刑事诉讼结果68

三、交换法律资料与情报68

第七节 赃款赃物的返还或犯罪资产的追缴69

第八节 其他形式的协助70

第四章 司法协助的基本程序71

第一节 司法协助的请求的提出71

第二节 司法协助的执行主体72

第三节 司法协助请求的形式与内容75

一、司法协助请求的形式75

二、司法协助请求的内容76

第四节 司法协助请求的执行78

一、司法协助请求执行的基本原则78

二、司法协助请求的执行条件82

三、司法协助的推迟或暂缓执行83

四、执行费用的承担84

五、拒绝与推迟或暂缓提供司法协助85

第三编 反腐败国际合作之引渡及其替代措施第一章 引渡制度概述93

第一节 引渡制度的历史演变93

第二节 引渡的概念95

一、引渡的定义95

二、引渡的特点96

第二章 我国的引渡立法与引渡实践101

第一节 我国的引渡立法活动101

一、我国引渡立法的早期实践,以加入含有引渡条款的国际公约为标志101

二、我国引渡立法的发展阶段,以缔结双边引渡条约为标志102

三、我国引渡立法的健全与完善阶段,以《引渡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104

第二节 我国的引渡实践106

一、以多边国际公约为依据,从日本顺利引渡劫机犯张振海107

二、以条约为依据,从泰国引渡“二陈”,和我国向俄罗斯引渡沙宾科夫109

三、依据互惠引渡原则,从日本引渡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的犯罪嫌疑人袁同顺111

第三章 引渡请求的接受与拒绝112

第一节 引渡的依据112

一、本国法是开展引渡合作的基本法律依据112

二、缔结双边条约或多边公约是各国开展引渡合作的主要方式113

三、互惠引渡是引渡合作的重要补充113

第二节 可引渡之罪114

一、可引渡之罪概述114

二、准予引渡的条件115

第三节 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119

一、损害或违背被请求国国家主权、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的基本原则119

二、被请求国本国公民120

三、政治犯罪或给予政治庇护的121

四、军事犯罪124

五、引渡请求之罪已经得到了处置124

六、已过追诉时效期限125

七、死刑的适用125

八、违反人权保护原则126

九、违反人道主义或存在酷刑等情形126

十、根据缺席判决提出的引渡请求,没有保证在引渡后重新进行审理127

十一、请求引渡的行为在发生时,依据请求国的法律并不构成犯罪128

十二、告诉才理的案件128

十三、其他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129

第四节 可以拒绝引渡的情形129

一、被请求国对引渡请求针对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129

二、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131

三、同意引渡或请求国判处的刑罚将与被请求国的基本法律原则相冲突或抵触131

四、被请求国针对请求引渡犯罪已经终止刑事诉讼132

五、被引渡人引渡后将受到特别法庭的审判132

六、犯罪发生在请求国境外,且被请求国对类似犯罪未规定管辖权,或被请求国法律不允许对该行为进行刑事诉讼132

七、第三国已就引渡请求针对的犯罪作出判决,或者在第三国刑罚已经执行完毕133

第四章 引渡的一般程序134

第一节 引渡请求的提起134

一、引渡的联系途径134

二、引渡请求的提出135

第二节 引渡请求的审查138

一、引渡的双重审查制138

二、引渡的行政审查139

三、引渡的司法审查141

第三节 引渡的强制措施142

一、概述142

二、我国《引渡法》规定的引渡强制措施143

三、我国缔结的引渡条约规定的引渡临时羁押146

第四节 引渡决定的作出和执行148

一、对引渡请求作出决定148

二、引渡的执行148

三、暂缓引渡和临时引渡151

四、移交财物153

第五章 引渡的替代措施155

第一节 引渡替代措施的概念、种类和特征155

一、引渡替代措施的概念与种类155

二、引渡替代措施的特征156

第二节 刑事犯遣返157

一、概述157

二、刑事犯遣返的程序问题162

三、我国的实践:“赖昌星遣返案”、“邓心志遣返案”162

第三节 驱逐出境165

一、概述165

二、行政法意义上的驱逐出境(违反入境出境管理法或移民法上的遣返)168

三、刑事法意义上的驱逐出境(即异地追诉后驱逐出境措施)170

四、我国的实践:“余振东案”与“两许案”175

第四节 劝返176

一、劝返的概念和特征176

二、劝返的目的和效果179

三、劝返措施若干程序问题180

四、我国的实践:“胡星案”181

第五节 诱骗措施181

一、概述181

二、诱骗措施的若干程序问题183

三、采用诱骗措施的典型案例:“袁宏伟案”184

第六节 绑架措施185

一、概述185

二、绑架措施运用的若干问题186

三、运用绑架措施之典型案例:“阿尔瓦兹案”与“艾希曼案”187

第四编 腐败犯罪资产追回(返还)191

第一章 资产追回或返还概述191

第一节 腐败犯罪资产外逃现状分析191

第二节 资产追回或返还的国际立法194

一、联合国框架下的资产追回或返还的国际立法194

二、我国缔结的刑事司法协助类条约、引渡条约关于犯罪所得没收返还条款195

第三节 资产追回(资产返还)的含义198

一、资产追回(资产返还)的概念、范围198

二、资产追回或返还的特点202

三、资产追回的性质203

第四节 资产返还和处分的基本原则204

一、资产返还和处分的含义204

二、资产返还和处分的原则205

第二章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的资产追回制度211

第一节 资产追回的基本方式211

一、直接措施方式211

二、间接措施方式213

第二节 没收事宜的国际合作216

一、没收事宜国际合作的含义216

二、没收事宜国际合作的一般程序217

三、关于拒绝合作(司法协助)或者解除临时措施程序219

第三章 资产返还国际合作程序中的犯罪所得没收程序221

第一节 犯罪所得没收制度概述221

一、没收的基本含义221

二、没收的适用范围223

第二节 刑事没收程序226

一、刑事没收程序概述226

二、刑事没收的主要类型226

三、犯罪所得刑事没收的一般程序228

四、刑事没收程序的主要问题231

第三节 民事没收程序235

一、概述235

二、民事没收一般程序规定237

三、适用民事诉讼的证明规则239

第四章 承认与执行外国没收判决242

一、概述242

二、基本方式244

三、承认与执行外国没收刑事判决的条件245

第五章 犯罪资产分享248

第一节 概述248

第二节 资产分享的概念、适用对象与范围250

一、资产分享的概念250

二、资产分享的对象与范围253

三、资产分享应当扣除的主要内容254

第三节 资产分享程序的主要问题257

一、确定资产分享的比例257

二、资产分享的请求程序259

三、支付的方式与途径260

四、转让条件260

第六章 我国境外追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262

第一节 当前我国境外追赃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62

一、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启动外逃贪官资产追回机制面临的困境262

二、对外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缺乏相对独立的没收犯罪所得制度263

三、缺乏承认和执行外国没收刑事判决的制度264

四、刑事司法国际合作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265

五、境外追赃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66

第二节 建立健全境外追赃工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267

一、建立独立的境外追赃犯罪所得没收制度267

二、对所有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设置附加财产刑罚措施,扩大没收对象的范围268

三、在平等互惠原则的前提下,确立承认和执行外国没收刑事判决制度,建立司法审查机制269

四、加强刑事司法国际合作的立法,建立境外追赃犯罪所得分享机制270

五、健全完善全国统一的境外追赃领导体制273

六、进一步完善我国境外追赃工作机制274

七、加强境外追赃法律问题的研究和专业办案人才的培养,建立专家咨询制度276

第五编 反腐败国际合作之被判刑人的移管第一章 概述281

第一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概念和特点281

一、被判刑人移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81

二、被判刑人移管的性质、由来和作用282

第二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基本原则284

一、有利于被判刑人原则284

二、不加重刑罚原则285

三、一罪不再罚原则287

四、相互尊重主权和管辖权原则288

第二章 被判刑人移管的条件与拒绝理由290

第一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条件290

一、国际公约规定的被判刑人移管的条件290

二、我国与外国缔结的被判刑人移管条约规定的移管条件295

第二节 被判刑人移管的拒绝297

第三章 被判刑人移管的程序299

第一节 概述299

一、征求移管的被判刑人的同意299

二、被判刑人移管请求的提出299

三、审查决定300

四、磋商安排移交事宜301

五、判决的继续执行302

第二节 我国与外国缔结的被判刑人移管条约规定的主要程序303

一、被判刑人的同意303

二、移管请求的提出304

三、刑罚的继续执行307

第四章 代为执行外国刑事判决问题311

一、概述311

二、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条件312

三、反腐公约中的代为执行外国刑事判决312

第六编 反腐败国际合作其他方式317

第一章 刑事诉讼的移交317

一、刑事诉讼的移交概述317

二、刑事诉讼移交的条件320

三、刑事诉讼移交的程序322

四、刑事诉讼移交的效力324

第二章 执法合作326

一、执法合作概述326

二、执法合作的具体措施328

三、直接合作的双边和多边协议329

四、加强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犯罪的执法合作329

第三章 联合侦查331

一、联合侦查概述331

二、联合侦查的方式332

三、联合侦查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他国的主权原则)333

第四章 特殊侦查手段335

一、特殊侦查手段概述335

二、国际一级使用特殊侦查手段的条件337

三、特殊侦查的主要手段338

第五章 其他合作或援助措施342

一、培训和援助342

二、有关反腐败资料的收集、交流和分析345

三、其他措施:通过经济发展和技术援助实施公约346

参考文献348

后记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