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殿魁,杨玉珍,程义吉,顾玉荷,杨作升,焦益龄,曹文洪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78062153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黄河口治理工程与“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增列专题(代序)………………李殿魁第一篇 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总报告第一章黄河入海流路的演进与河口形势3
第一节专题研究任务的提出3
第二节黄河入海流路演进规律的考察研究10
第三节清水沟流路口门调整工程36
第二章渤海及黄河口附近海域海洋动力状况42
第一节渤海及黄河口海域的环境、风场和水文42
第二节渤海及黄河口海域海洋动力的基本特征43
第三节黄河口海洋动力的输沙作用47
第三章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泥沙50
第一节 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时空演变和特征分析50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变的预测58
第三节最大浑浊带和拦门沙63
第四节泥沙异重流67
第五节利用海洋动力治理黄河口70
第四章黄河口高水位分洪的必要性73
第一节黄河特大洪水发生的条件与机遇73
第二节现行入海流路演变74
第三节 高水位分洪工程位置及线路的选择、分洪道的布局及计算77
第四节高水位分洪入海泥沙对东营港区及河口北部海域的影响81
第五节 高水位分洪工程措施及分洪道内有关工程设施的处理方案84
第五章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预测88
第一节 黄河口未来的水沙变化88
第二节河口治理工程作用分析91
第三节 黄河下游河道及河口段的数学模型93
第四节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预测97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104
第一节 专题成果的重要结论104
第二节 延长行河年限重点治理工程的建议106
第二篇 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子专题113
01 子专题 渤海及黄河口附近海域海洋动力状况及输沙能力的研究113
第一章渤海及黄河口附近海域的基本状况113
第一节环境状况113
第二节风场概况114
第三节水文状况115
第二章渤海及黄河口海域的海洋动力状况116
第一节资料与方法116
第二节渤海潮运动的基本特征116
第三节海流120
第三章海洋动力输沙能力评估122
第一节波浪的掀沙作用122
第二节输沙作用122
附件1 黄河口高流速场的变化趋势124
02子专题 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泥沙入海的研究131
第四章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变模式及泥沙冲淤规律研究131
第一节 黄河陆上三角洲的发育趋势性预测133
第二节 利用黄河来沙量预测现行黄河亚三角洲的发育演变151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泥沙冲淤规律165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及其对泥沙冲淤的影响177
第五节 黄河水上三角洲的地形预测185
第五章最大浑浊带和拦门沙200
第一节概述200
第二节研究区域与方法201
第三节汛期最大浑浊带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203
第四节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208
第五节最大浑浊带在拦门沙形成中的意义210
第六节结语211
第一节概述212
第六章泥沙异重流212
第二节泥沙异重流的特征216
第三节泥沙异重流沿程的时空演变219
第四节泥沙异重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226
第五节泥沙异重流在河口海域的沉积228
第七章利用海洋动力治理黄河口230
第一节“巧用潮汐”治理河口230
第二节海洋动力的运用234
第三节讨论236
03子专题 黄河口高水位分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39
第八章黄河特大洪水发生的条件与机遇239
第一节黄河口防洪工程现状239
第二节黄河下游艾山站特大洪水发生机遇的分析239
第三节黄河下游特大洪水处理方案242
第四节黄河口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的机遇243
第九章现行入海流路演变趋势预测和采取高水位分洪延长使用年限的计算244
第一节现行清水沟流路演变概况244
第二节高水位分洪延长流路行河年限的计算方法247
第三节计算方法的实用性验证251
第四节艾山以下窄河道的水位变化259
第五节几点认识260
第十章高水位分洪工程位置及线路的选择、分洪道的布局及计算261
第一节刁口河老河道流路现状261
第二节分洪道的规划原则及设计262
第三节分(行)洪道工程布置264
第四节分(行)洪道的工程量计算264
第十一章高水位分洪入海泥沙对东营港区及河口北部海域的影响266
第一节渤海湾海域概况266
第二节分洪道入海位置的选择266
第三节分洪入海泥沙对东营港影响的分析267
第十二章高水位分洪工程措施及分洪道内有关工程设施的处理方案271
第一节分洪闸271
第二节分洪道内现有主要工程设施及处理方案272
第三节分洪道及各项工程管理的建议274
第十三章工程投资估算276
第一节概述276
第二节黄河口高水位分洪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说明276
第十四章国民经济评价291
第一节费用估算291
第二节效益计算291
第三节经济评价296
附件2 刁口河故道分洪入海泥沙对港口影响研究298
附件3 刁口河向北分洪入海泥沙对东营港淤积影响的分析研究314
第一节概述335
第十五章清水沟流路演变规律335
04子专题 在工程治理和新的水沙条件下现行流路行水年限预测335
第二节 黄河口流路演变的历史336
第三节清水沟流路演变规律338
第十六章水沙变化及河口治理工程作用分析347
第一节 黄河口未来的水沙变化347
第二节河口治理工程作用分析352
第十七章黄河下游河道及河口段的数学模型355
第一节模型的处理及改进355
第二节模型方法及验证356
第十八章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预测361
第一节预测的条件和指标361
第二节计算成果与分析363
第三节结论373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
- 1101469.html
- 296287.html
- 1539714.html
- 2144437.html
- 3843527.html
- 145485.html
- 337835.html
- 2389004.html
- 1426681.html
- 3033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7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3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8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2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8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2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