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妙语联珠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义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235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古代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妙语联珠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有生于无”——老子之道与中国哲学的特征1
一、“有生于无”之滥觞1
二、“有生于无”之续写4
三、“有生于无”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8
四、“有生于无”与中西哲学的差异13
第二章 “学而优则仕”——儒家的仕途情结与哲学王构想17
一、“学而时习之”与学17
二、“学而时习之”与政21
三、“学而时习之”与仕25
四、“学而时习之”与教29
第三章 “以尚贤使能为政”——墨子政治哲学研究37
一、“尚贤使能”与为政之本37
二、“尚贤使能”与功利旨归41
三、“以尚贤使能为政”与政治原则和行政措施45
四、“以尚贤使能为政”与圣贤情结和人治传统53
第四章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与宋明理学55
一、“仁义礼智根于心”55
二、“尽其心者,知其性也”60
三、“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与宋明理学65
第五章 “兼以易别”——儒家之仁与墨家兼爱比较77
一、爱的交往原则和立论根基77
二、“爱人”与“兼相爱”80
三、“兼以易别”与儒、墨荣辱悬殊的历史命运89
第六章 “物物者非物”——庄子与老子哲学比较95
一、“物物者”与道之别名96
二、“物物者非物”与道和万物的关系100
三、“物物者非物”与人和动物的关系104
四、“物物者非物”与老庄哲学的异同109
第七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哲学研究113
一、“明于天人之分”113
二、“人道莫不有辨”119
三、“礼者,人道之极也”123
四、天与人究竟相分还是相合129
第八章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韩非人性论辨正133
一、“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人性133
二、“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法治137
三、“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与韩非思想的主旨142
第九章 “人副天数”——董仲舒哲学研究151
一、“天者,百神之大君也”152
二、“人副天数”155
三、“同类相动”160
四、“以君随天”165
第十章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王充元气自然论探究173
一、“一天一地,并生万物”173
二、“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179
三、“信命者,则可幽居俟时”185
第十一章 “孰不乐生而畏死”——葛洪道教哲学研究193
一、“孰不乐生而畏死”与长生193
二、“孰不乐生而畏死”与神仙199
三、“孰不乐生而畏死”与道教206
第十二章 “神遇为梦”——《列子》梦幻哲学释义211
一、“神遇为梦”与不辨“梦与不梦”211
二、梦与人生之“尽幻”215
三、梦与价值之“至虚”219
四、《列子》之梦释义223
第十三章 “民胞物与”——张载对宋明理学的奠基233
一、《西铭》与“民胞物与”233
二、“民胞物与”对宋明理学的引领237
三、“民胞物与”与儒家天人合一模式的固定化243
第十四章 “安于义命”——二程的命运哲学及其道德旨趣249
一、天命论和命定论250
二、天、理、道、性、心与命为一254
三、“命在义中”258
四、“以义安命”263
第十五章 “理一分殊”——朱熹理学研究269
一、理之“一”与气之“殊”270
二、天命之“理一”与气禀之“分殊”274
三、“理一分殊”与“穷天理,明人伦”281
四、“理一分殊”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285
第十六章 “心即理”——陆九渊哲学的独特性291
一、“心即理”与“心皆具是理”291
二、“心即理”与“心乃天下之同心”295
三、“心即理”与“自存本心”298
四、“心即理”与陆九渊哲学的独特性301
第十七章 “知行合一”——王守仁与宋明理学知行观的共同本质307
一、“知行合一”的基本内涵308
二、“知行合一”与以知为本314
三、知行观与“去人欲,存天理”320
第十八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宋明理学的仁学新境界331
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本体背景331
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伦理支撑336
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基本内涵339
四、宋明理学的仁学新境界350
第十九章 “未尝离行以为知”——王夫之的知行观及其启蒙意义357
一、“知行终始不相离”357
二、“未尝离行以为知”360
三、王夫之知行观的启蒙意义366
第二十章 “以实药其空”——颜元哲学一以贯之的宗旨375
一、“以实药其空”的理论初衷375
二、“以实药其空”的哲学论证381
三、“以实药其空”的操作落实387
四、“以实药其空”的价值追求395
第二十一章 “理者存乎欲者也”——戴震对“以理杀人”的解构401
一、“理者存乎欲者也”的提出背景401
二、“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哲学支撑404
三、“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基本内容407
四、“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具体论证415
五、“理者存乎欲者也”的启蒙意义419
参考文献423
后记425
热门推荐
- 2084012.html
- 715569.html
- 3278051.html
- 2450699.html
- 850785.html
- 2453939.html
- 2427944.html
- 814058.html
- 1718251.html
- 392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7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8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6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0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