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侯水平,郑泰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8134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3
第1章 物权法概论3
1.1 物权法的概念、功能3
1.1.1 物权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3
1.1.2 物权法的特征8
1.1.3 物权法的功能10
1.2 物权法的渊源与发展13
1.2.1 物权法的渊源13
1.2.2 物权法的发展14
1.3 物权法的制定和体例16
1.3.1 物权法的制定原则16
1.3.2 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进程19
1.3.3 物权法的体例23
1.4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8
1.4.1 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和构成28
1.4.2 物权法定原则31
1.4.3 物权公示公信原则37
1.4.4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40
1.4.5 公序良俗原则41
1.4.6 区分原则41
第2章 物权概论44
2.1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44
2.1.1 物权的本质44
2.1.2 物权的定义45
2.1.3 物权的特征47
2.1.4 物权与债权的关系49
2.2 物权的客体和类型51
2.2.1 物权的客体51
2.2.2 物的类型54
2.2.3 物权的类型60
2.3 物权的效力63
2.3.1 物权效力的定义63
2.3.2 物权效力的构成64
2.3.3 各种物权效力的特征65
2.4 物权变动70
2.4.1 物权变动概述70
2.4.2 物权行为73
2.4.3 不动产物权公示84
2.4.4 动产物权公示91
2.4.5 物权变动公示的例外93
2.5 物权的民法保护94
2.5.1 物权保护模式94
2.5.2 物权请求权96
第二编 所有权105
第3章 所有权概论105
3.1 所有权概述105
3.1.1 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105
3.1.2 所有权的实质107
3.1.3 所有权的沿革和发展110
3.1.4 所有权的立法模式112
3.2 所有权的内容和限制114
3.2.1 所有权的权能114
3.2.2 所有权的法律限制116
3.2.3 征收、征用117
3.3 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120
3.3.1 善意取得121
3.3.2 时效取得125
3.3.3 遗失物、埋藏物、隐藏物、漂流物制度126
3.3.4 添附130
3.3.5 先占131
第4章 我国所有权的类型133
4.1 国家所有权133
4.1.1 国家所有权的存废133
4.1.2 国家所有权的主体135
4.1.3 国家所有权的客体136
4.1.4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139
4.2 集体和私人所有权141
4.2.1 集体所有权141
4.2.2 私人所有权144
第5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48
5.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148
5.1.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149
5.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生质及其内容153
5.1.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权利主体155
5.1.4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157
5.2 区分所有人的权利义务165
5.2.1 专有权人的权利义务165
5.2.2 共有权人的权利义务168
5.2.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同管理权及其内容171
第6章 相邻关系178
6.1 相邻关系概述178
6.1.1 相邻关系的概念、内容和功能178
6.1.2 相邻关系的客体179
6.1.3 相邻关系的特征181
6.1.4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立法模式182
6.2 相邻关系的种类184
6.2.1 用水、排水相邻关系184
6.2.2 相邻土地通行关系185
6.2.3 相邻土地的建筑物营缮和管线铺设关系187
6.2.4 建筑物相邻关系188
6.2.5 环保相邻关系191
6.2.6 防险相邻关系192
6.3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194
6.3.1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194
6.3.2 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194
6.3.3 依法赔偿原则195
6.3.4 合理补偿原则195
6.3.5 依据法律规定或习惯原则196
第7章 共有199
7.1 共有概述199
7.1.1 共有的概念199
7.1.2 共有的特征200
7.1.3 共有关系的发生与消灭201
7.1.4 共有的分类202
7.2 按份共有203
7.2.1 按份共有的概念与性质203
7.2.2 按份共有的法律特征204
7.2.3 按份共有中的份额205
7.2.4 按份共有的内部和外部关系205
7.3 共同共有210
7.3.1 共同共有的概念与性质210
7.3.2 共同共有的法律特征211
7.3.3 共同共有的类型214
7.4 共有关系中的几个实务问题219
7.4.1 共有关系中的优先购买权219
7.4.2 共有财产的分割224
7.4.3 共有财产的分管协议227
7.4.4 房产权利中的隐形共有人230
第三编 用益物权235
第8章 用益物权概论235
8.1 用益物权概述235
8.1.1 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35
8.1.2 用益物权的客体和权能236
8.2 用益物权的功能和地位240
8.2.1 用益物权的功能240
8.2.2 用益物权的地位242
8.3 用益物权的体系和体例243
8.3.1 用益物权的体系243
8.3.2 典权、居住权和空间权246
8.3.3 用益物权的体例249
第9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252
9.1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述252
9.1.1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定义和特征252
9.1.2 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53
9.1.3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类型256
9.2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257
9.2.1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设立257
9.2.2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设立262
9.2.3 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设立264
9.3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264
9.3.1 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般规则264
9.3.2 出让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266
9.3.3 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267
9.3.4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269
9.3.5 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和路径270
9.4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272
9.4.1 建设用地使用权终止的事由272
9.4.2 建设用地使用权终止的后果274
第10章 宅基地使用权276
10.1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276
10.1.1 宅基地使用权的沿革276
10.1.2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277
10.1.3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279
10.2 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281
10.2.1 宅基地使用权的一般权能281
10.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争议282
10.2.3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287
10.3 宅基地使用权的终止289
10.3.1 宅基地使用权的终止事由289
10.3.2 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后果290
第11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292
1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292
11.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术语争议292
11.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294
11.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类型296
1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与权能297
11.2.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97
11.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298
1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300
11.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述300
11.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程序301
11.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和终止303
11.4.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303
11.4.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终止305
第12章 地役权307
12.1 地役权概述307
12.1.1 地役权的沿革307
12.1.2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309
12.1.3 地役权的功能与相关制度的关系310
12.1.4 地役权的种类311
12.2 地役权的发生、流转与消灭313
12.2.1 地役权的取得313
12.2.2 地役权的流转314
12.2.3 地役权的消灭315
12.3 地役权的效力316
12.3.1 地役权人的权利和义务316
12.3.2 供役地人的权利和义务317
第四编 担保物权321
第13章 担保物权概论321
13.1 担保物权概述321
13.1.1 担保物权的概念及性质321
13.1.2 担保物权的法律特性325
13.1.3 担保物权的作用328
13.2 担保物权的类型、体例和发展329
13.2.1 担保物权的学理分类329
13.2.2 各国民法规定之担保物权种类331
13.2.3 我国立法上担保物权的体例、类型和发展332
13.3 担保物权其他基本原理335
13.3.1 担保物权担保的范围335
13.3.2 主债权债务流转与担保物权的关系336
13.3.3 担保物权的消灭与放弃337
13.3.4 担保物权与其他债权担保方式的区别338
第14章 抵押权340
14.1 抵押权概述340
14.1.1 抵押和抵押权的定义及特征340
14.1.2 抵押物343
14.2 抵押权的设立和终止345
14.2.1 抵押合同345
14.2.2 抵押权的成立346
14.2.3 抵押(权)无效或部分无效347
14.2.4 抵押权的终止347
14.3 抵押权的效力348
14.3.1 抵押权的效力范围348
14.3.2 抵押权的效力构成349
14.4 抵押权的实行350
14.4.1 抵押权的实行条件351
14.4.2 抵押权的实行方式352
14.4.3 实行抵押权的冲突352
14.5 最高额抵押权353
14.5.1 最高额抵押权的定义和特征353
14.5.2 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别规定354
第15章 质权356
15.1 质权概述356
15.1.1 质权的概念与分类356
15.1.2 质权的属性与特征357
15.1.3 质权与抵押权的关系358
15.2 动产质权363
15.2.1 动产质权的概念与特征363
15.2.2 动产质权的设立与其他取得方式365
15.2.3 动产质权的担保范围及对于质押财产的效力367
15.2.4 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368
15.2.5 出质人的权利与义务371
15.2.6 动产质权的实现373
15.2.7 动产质权的放弃与消灭375
15.3 权利质权376
15.3.1 权利质权概述376
15.3.2 票据质权379
15.3.3 股权质权381
15.3.4 应收账款质权382
15.3.5 知识产权质权385
15.3.6 经营权质权386
第16章 留置权391
16.1 留置权概述391
16.1.1 留置权的概念391
16.1.2 留置权的性质与法律特征392
16.1.3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区分394
16.2 留置权的成立、实现与消灭395
16.2.1 留置权的成立395
16.2.2 留置权的担保范围及留置财产的范围398
16.2.3 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398
16.2.4 债务人的权利与义务400
16.2.5 留置权的实现401
16.2.6 留置权的消灭402
第五编 占有407
第17章 占有407
17.1 占有概述407
17.1.1 占有的性质、定义与特征407
17.1.2 占有制度的社会功能411
17.1.3 占有的类型与法律适用412
17.2 占有的发生、变更和消灭415
17.2.1 占有的取得415
17.2.2 占有的变更417
17.2.3 占有的消灭418
17.3 占有的效力418
17.3.1 占有的推定效力418
17.3.2 占有人与本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420
17.4 占有的保护421
17.4.1 占有保护的依据421
17.4.2 占有保护的方法422
17.4.3 占有之诉与本权之诉424
主要参考书目426
后记432
热门推荐
- 2097084.html
- 1552491.html
- 2342374.html
- 955925.html
- 359966.html
- 1863057.html
- 1183018.html
- 1498003.html
- 2289187.html
- 1543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8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5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5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8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4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