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利息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菲歇尔(Irving Fisher)著;陈彪如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3270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利息(学科: 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利息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引论3
1.收入与资本3
1.1 主观的或享用的收入3
1.2 客观的或实际的收入(我们的“生活”)4
1.3 生活费用,实际收入的尺度5
1.4 物品的成本和使用成本6
1.5 家庭门限上的衡量7
1.6 货币收入8
1.7 资本价值9
1.8 利率10
1.9 贴现是基本的11
1.10 成本或负收入12
1.11 贴现原理的应用12
1.12 复式簿记14
1.13 外繁内简16
1.14 资本收益不是收入18
1.15 资本与收入间的关系21
1.16 对本书的应用21
1.17 要避免的一些混乱23
1.18 合用的利率概念25
2.货币利息与实际利息29
2.1 引论29
2.2 假定预见性30
2.3 理论中的限度31
2.4 实际利息与货币利息32
3.一些常见的危险36
3.1 引论36
3.2 利息的剥削说38
3.3 利息不曾被反对掉41
3.4 天真的生产力说42
3.5 其他两种危险44
第二篇 理论的文字说明49
4.时间偏好(人性不耐)49
4.1 现在收入优于将来收入的偏好49
4.2 还原为享用收入50
4.3 不耐决定于收入53
4.4 利息与价格理论54
4.5 收入的详细说明55
4.6 收入数量的影响57
4.7 时间形态的影响58
4.8 风险大小的影响61
4.9 个人的因素63
4.10 个人因素提要69
4.11 是收入而非资本起主导作用70
4.12 不耐表73
5.利息的第一近似理论78
5.1 第一近似理论的假定78
5.2 规定了的收入80
5.3 不耐的均等化81
5.4 经由借款改变收入83
5.5 经由售卖改变收入87
5.6 利息是不能根除的90
5.7 “边际”原理即“最大量”原理91
5.8 市场的均衡92
5.9 四条原理94
6.1 新的假定98
6.利息的第二近似理论98
6.2 任意的收入川流101
6.3 两种选择105
6.4 改变资本用法的投资机会111
6.5 不是循环推理112
6.6 提要115
7.投资机会原理118
7.1 可取的与不可取的选择118
7.2 比较利益法119
7.3 收获超过成本率的概念122
7.4 收获超过成本的原理124
7.5 边际收获超过成本率125
7.6 采伐森林的例证126
7.7 其他类似的例证129
7.8 永久收获的例子130
7.9 一般的例子131
7.10 选择范围决定于利率133
7.11 投资机会原理提要136
7.12 人性不耐与投资机会的相互关系137
8.第二近似理论的探讨140
8.1 投资机会的基本因素140
8.2 投资机会的必要性142
8.3 单只时间形态上不同的选择144
8.4 “硬面包”的假想例证145
8.5 “无花果”的假想事例149
8.6 “绵羊”的假想事例150
8.7 关于修理、更新和改进的机会151
8.8 改变劳动用法的机会155
8.9 利率波动的自动矫正157
8.10 大量机会稳定了利息158
9.利息的第三近似理论160
9.1 不止一个利率160
9.2 各种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162
9.3 借款的限制163
9.4 风险与小额借款165
9.5 销售性是权利的保障167
9.6 一般收入风险167
9.7 证券按风险分类169
9.8 风险对六条原理的影响172
9.9 三个近似理论的提要176
10.2 今明两年收入图181
10.1 引论181
10.第一近似理论的几何说明181
第三篇 理论的数学论证181
10.3 市场线184
10.4 志愿线186
10.5 两线的比较188
10.6 一整族的市场线189
10.7 许多族的志愿线191
10.8 一个典型族的志愿线192
10.9 时间偏好可以是负的193
10.10 对不耐的个人影响以及非个人的影响194
10.11 借款或贷款的决定195
10.12 利率对个人是固定的197
10.13 一个人如何调节他的收入地位使之适合于市场197
10.14 市场的均衡199
10.15 图解中的四条原理201
10.16 几何法202
10.17 与供求的关系203
11.第二近似理论的几何说明206
11.1 引论206
11.2 投资机会线207
11.3 借款以外的个人调整208
11.4 通过借款的个人调整211
11.5 双重调整详论213
11.6 市场均衡215
11.7 机会线性质详论216
11.8 投资机会与不耐219
11.9 利息能消失吗?220
11.10 利息鼓励储蓄吗?223
11.11 与供求曲线的关系223
12.1 两年三人的情况226
12.第一近似理论的公式说明226
12.2 不耐原理甲(三个方程式)227
12.3 不耐原理乙(三个方程式)228
12.4 市场原理甲(两个方程式)228
12.5 市场原理乙(三个方程式)229
12.6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29
12.7 m年与n个人的情况230
12.8 不耐原理甲〔n(m—1)个方程式〕231
12.9 不耐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32
12.10 市场原理甲(m个方程式)232
12.11 市场原理乙(n个方程式)233
12.12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34
12.13 不同年份的不同利率235
13.1 引论238
13.第二近似理论的公式说明238
13.2 不耐原理甲〔n(m—1)个方程式〕239
13.3 不耐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40
13.4 市场原理甲(m个方程式)240
13.5 市场原理乙(n个方程式)240
13.6 投资机会原理甲(n个方程式)241
13.7 机会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42
13.8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43
13.9 方程式数目与未知数数目的一致244
13.10 零或负利率245
13.11 公式法是有用的246
14.不适于数学表述的第三近似理论251
14.1 引论251
14.2 六组公式的不完备252
14.3 结论255
第四篇 进一步的讨论259
15.利息在经济学中的地位259
15.1 利率与财货价值259
15.2 利率与服务的价值260
15.3 利率与工资261
15.4 利息与职能分配263
15.5 利息与个人分配265
15.6 借贷市场是再分配的手段268
16.发现与发明对利率的关系271
16.1 每一重要发现与发明的最初影响是提高利率271
16.2 发明引起利率的离散272
16.3 发明引起资本价值重估273
16.4 发明对利率的最后影响274
16.5 现在是发明的时代275
16.6 发明与大量生产277
16.7 对投资的影响279
16.8 发明的重要性280
17.个人借款与商业借款282
17.1 个人借款282
17.2 商业借款284
17.3 短期借款285
17.4 长期借款287
17.5 商业借款和个人借款288
17.6 借款的目的为了增加现在收入291
17.7 公债292
18.一些事实的例证294
18.1 引论294
18.2 个人特性影响的事例295
18.3 贫困影响的事例297
18.4 收入构成影响的事例299
18.5 风险影响的事例300
18.6 时间形态影响的事例301
18.7 上升的收入意味着高利率303
18.8 灾难对利息的影响306
18.9 收入周期性影响的事例308
18.10 提要311
19.利息与货币和物价的关系314
19.1 物价变动与利率314
19.2 美国硬币公债与通货公债315
19.3 金债券与卢比债券317
19.4 货币利息与实际利息320
19.5 实际利息的变动大于货币利息324
19.6 利率与物价变动率327
19.7 美国短期利率与物价334
19.8 利率与物价指数337
19.9 趋势因素的消除339
19.10 物价与利率关系的说明345
19.11 利息与商业和物价的关系348
19.12 利率与银行准备349
19.13 提要354
20.对一些反对意见的考虑360
20.1 引论360
20.2 收入与资本360
20.3 生产成本作为资本价值的一个决定要素365
20.4 不耐作为利率的一个决定要素371
20.5 生产力作为利率的一个决定要素373
20.6 现在财货之技术上的优越375
20.7 利息作为成本383
20.8 经验与制度对利率的影响385
20.9 结论388
附录:等待作为成本389
21.提要399
21.1 利息与货币购买力399
21.2 六条原理400
21.3 投资机会的性质402
21.4 整个社会的投资机会404
21.5 时间偏好406
21.6 结论407
21.7 将来的展望408
人名对照表409
名词对照表412
热门推荐
- 2214494.html
- 3376766.html
- 288927.html
- 17126.html
- 1470467.html
- 94211.html
- 739967.html
- 3887664.html
- 3779691.html
- 2560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9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5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4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3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