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德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比较德育学
  • 王超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441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德育-比较教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德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比较德育的含义与研究对象1

一、比较德育的含义1

二、比较德育的研究对象6

第二节 德育比较研究的意义和作用10

一、德育比较研究的意义10

二、德育比较研究的作用11

第三节 德育比较研究的方法17

一、德育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8

二、德育比较研究的方法19

第二章 德育理论比较2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27

一、春秋以前德育理论的简单回顾27

二、“百家争鸣”时期诸子德育理论剖析29

第二节 西欧的德育理论36

一、古代城邦政治理论中的德育观点37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中的德育观点40

三、近代西欧国家德育理论41

四、当代西欧国家德育理论46

第三节 美国的德育理论50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50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53

三、伊斯顿等人的政治社会化理论57

第四节 日本的德育理论61

一、日本德育思想的历史回顾61

二、日本德育的基本内容65

三、日本德育理论的特色68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71

一、关于德育的目的71

二、关于德育的原则72

三、关于德育的内容72

一、资产阶级德育目的75

第一节 德育目的理论75

第三章 德育目的比较75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80

第二节 不同国家的德育目的84

一、中国的德育目的84

二、美国的德育目的88

三、日本的德育目的92

四、韩国的德育目的96

第三节 不同国家的德育目的透视99

一、不同国家的德育目的产生差异的原因99

二、德育目的的重点对象105

第四章 德育内容比较109

第一节 中国德育的主要内容109

一、政治教育109

二、思想道德教育111

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115

一、美国德育的主要内容116

第二节 欧美国家德育的主要内容116

二、加拿大德育的主要内容124

三、英国德育的主要内容127

四、法国德育的主要内容130

第三节 日本等亚洲国家德育的主要内容132

一、日本德育的主要内容132

二、韩国德育的主要内容140

三、新加坡德育的主要内容142

一、各国德育内容的共同点145

第四节 不同国家德育内容的比较分析145

二、各国德育内容的差异148

第五章 中外德育实施方法比较153

第一节 中国德育的实施方法153

一、常用的德育途径153

二、中国德育方法的分类157

第二节 国外德育的实施方法160

一、日本的德育方法160

二、美国的德育方法168

三、英国的德育方法182

四、新加坡的德育方法184

第三节 不同国家德育实施方法分析186

一、不同国家德育方法的趋同方面186

二、不同国家德育方法的差异方面188

第六章 德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191

第一节 各国德育管理体制的内容分析191

一、中国的德育管理体制191

二、日本的德育管理体制196

三、新加坡的德育管理体制204

四、美国的德育管理体制208

五、西欧国家的德育管理体制211

第二节 不同国家德育管理体制的比较213

一、不同国家德育管理体制的差异213

二、不同国家德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点215

一、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型管理体制219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型德育管理体制219

二、构建德育管理体制的原则221

三、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型管理体制的实现222

第七章 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225

第一节 中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25

一、教师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主体226

二、专职政工干部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骨干力量230

一、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特点:突出政治倾向236

第二节 美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36

二、美国教师道德修养的要求238

三、美国高校的德育队伍建设239

第三节 西欧国家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40

一、英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40

二、法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45

三、德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48

第四节 前苏联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49

一、日本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50

第五节 亚洲国家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50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254

第六节 中外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255

第八章 德育评价比较257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德育评价257

一、“义利”的标准和慎独境界258

二、我国古代德育评价的一般方法259

三、对我国古代德育评价的评析263

第二节 我国当代的德育评价264

一、我国学校德育评价的特点264

二、我国当代德育评价的具体方法268

第三节 其他国家的德育评价270

一、美国的德育评价270

二、英国和法国的德育评价274

三、日本和韩国的德育评价276

一、比较、借鉴和发展三者的关系279

第一节 要处理好比较、借鉴和发展的关系279

第九章 比较·借鉴·发展279

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德育的有益经验282

第二节 德育的发展趋势284

一、德育文化融合成为必然趋势284

二、德育的内容日益扩大286

三、从重视直接的德育转向强调间接的德育287

四、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性的情景性教材288

五、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网络德育289

六、德育的目标将趋于完善291

七、德育的实践环节将得到加强292

第三节 中国的德育发展要坚持“三个面向”294

一、德育坚持“三个面向”的重要性294

二、坚持“三个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基本方略297

三、坚持“三个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途径304

参考文献318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