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启贵,李建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177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0 导言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
0.1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
0.2 信息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3
0.3 信息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5
0.4 信息化:促进资源保护的有力武器7
0.5 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8
1 信息化与科学发展观14
1.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14
1.1.1 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15
1.1.2 科学发展现的实质:更快更好地发展19
1.1.3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23
1.1.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24
1.2 中国可持续发展瓶颈26
1.2.1 资源利用的效率低26
1.2.2 生态环境状况恶化27
1.2.3 城市化战略的困扰28
1.2.4 区域间发展的失衡28
1.3 信息化引领可持续发展30
1.3.1 信息化的定义、目标和任务30
1.3.2 信息化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6
1.3.3 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38
1.3.4 信息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39
1.3.5 信息产业引领可持续发展42
1.4.2 统筹区域发展44
1.4 科学发展观的五大主题44
1.4.1 统筹城乡发展44
1.4.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45
1.4.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7
1.4.5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47
1.5 信息化与统筹城乡发展49
1.5.1 城乡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50
1.5.2 信息化对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52
1.5.3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53
1.5.4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进展55
1.5.5 信息鸿沟对缩小城乡差距的阻碍58
1.5.6 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和重点60
1.5.7 以信息化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61
1.6 信息化与统筹区域发展65
1.6.1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66
1.6.2 信息化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68
1.6.3 以信息化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70
1.7 信息化与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72
1.7.1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73
1.7.2 信息化助推绿色GDP74
1.7.3 信息化加速教育现代化76
1.7.4 信息产业融入文化产业78
1.7.5 信息化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82
1.7.6 信息化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84
1.7.7 信息化改善干部管理考核体系87
1.8 信息化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88
1.8.1 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状况89
1.8.2 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必然选择90
1.8.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92
1.8.4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经验94
1.8.5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重点和目标96
1.8.6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对策97
1.9 信息化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99
1.9.1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四大关系99
1.9.2 开拓电信产品的国际市场100
1.9.3 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106
1.9.4 保障国家信息安全107
2 信息化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11
2.1 资源的概念112
2.1.1 资源的内涵与外延112
2.1.2 资源的属性与特征113
2.1.3 资源的构成114
2.2 我国资源供求结构和利用效益114
2.2.1 我国资源供求结构114
2.2.2 我国资源利用效益124
2.3 信息化对提高资源效益的贡献128
2.3.1 信息化提高资源效益:宏观视角128
2.3.2 信息化提高资源效率:微观视角129
2.3.3 国外经验的借鉴134
2.3.4 资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140
2.3.6 信息化提高资源效益的对策:国土资源方面141
2.3.5 信息化对于提高传统产业中资源效益的测算141
2.3.7 信息化提高资源效益的对策:能源行业方面145
2.4 信息化与利用国际资源150
2.4.1 我国资源利用与重要资源短缺分析150
2.4.2 信息化利用国际资源的经验借鉴159
2.4.3 信息化利用全球资源的主要目标和措施169
3 信息与资源结构的优化173
3.1 信息化与资源结构:现状、关系与趋势173
3.1.1 我国资源结构的现状173
3.1.2 信息化与资源结构优化的关系177
3.1.3 利用信息化调整资源结构的趋势178
3.2.1 信息化的成本188
3.2 利用信息化调整资源结构的限制条件188
3.2.2 产业之间信息化收益的差别191
3.2.3 竞争力的持久性问题193
3.3 利用信息化调整资源结构的目标195
3.3.1 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195
3.3.2 增强资源信息的透明度196
3.4 利用信息化调整资源结构的任务197
3.4.1 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197
3.4.2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198
3.4.3 建立统一、权威的对外信息服务窗口199
3.4.4 打造通畅的信息渠道199
4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动力200
4.1 信息化带动经济增长201
4.1.1 技术革命与经济增长201
4.1.2 信息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204
4.1.3 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8
4.2 信息化促进社会进步209
4.2.1 信息化促进社会就业结构转变209
4.2.2 信息化促进社会组织结构变革212
4.3 信息化解决工业社会危机221
4.3.1 信息化能够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及方向221
4.3.2 信息化引领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发展222
4.4 信息化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目标与措施223
4.4.1 信息化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目标223
4.4.2 信息化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任务与举措224
5 信息资源与可持续发展226
5.1.1 信息的内涵227
5.1 信息与信息资源227
5.1.2 信息资源的内涵229
5.1.3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32
5.2 信息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33
5.2.1 信息资源对生产要素的优化234
5.2.2 信息资源对其它资源的补充235
5.2.3 信息资源对财富的增值235
5.3 信息资源管理是当前信息化的主题236
5.4 我国电子政务运用信息资源情况分析240
5.4.1 总体战略大盘敲定241
5.4.3 示范工程率先出击242
5.4.4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242
5.4.2 政府上网改进提高242
5.4.5 基础环境逐步改善243
5.4.6 重点工程倍受关注243
5.5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244
5.5.1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244
5.5.2 信息资源可扩展性差245
5.5.3 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不够完善245
5.6 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经验:GILS服务245
5.6.1 政府信息指引服务的丰富内容247
5.6.2 政府信息指引服务的目的248
5.6.3 美国政府信息指引服务的演进250
5.6.4 美国政府信息指引服务的诠释资料256
5.7.2 充分的可扩展性259
5.7.3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259
5.7 建设完善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259
5.7.1 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和标准259
5.8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之道260
5.8.1 制定GILS实施计划260
5.8.2 开发相关系统工具260
5.8.3 改革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260
5.8.4 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261
5.8.5 重视标准制定与应用并举261
5.8.6 突出电信企业主力军地位262
6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263
6.1 信息服务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63
6.1.1 挖掘信息服务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潜力264
6.1.2 发挥信息服务业的功能265
6.2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外比较266
6.2.1 我国信息服务业类别266
6.2.2 信息服务行业的状况267
6.2.3 国外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启示272
6.2.4 我国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275
6.3 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信息服务业发展276
6.3.1 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277
6.3.2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280
6.3.3 调整信息服务业结构281
6.3.4 建设信息市场体系284
6.3.5 加强信息服务业对电子政务的支持285
6.3.6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286
7 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288
7.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89
7.1.1 科学发展观呼唤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89
7.1.2 环境公平要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90
7.1.3 循环经济催生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94
7.1.4 新政绩考核制度需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95
7.1.5 绿色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核算297
7.2 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298
7.2.1 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298
7.2.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特征299
7.2.3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300
7.3 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306
7.3.1 层次分析法306
7.3.2 主成分分析法307
8 信息化的循环经济体系308
8.1 循环经济理论分析309
8.1.1 循环经济: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09
8.1.2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312
8.1.3 循环经济:新的经济制度安排315
8.1.4 循环经济:全球共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317
8.1.5 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之路319
8.2 信息化与循环经济321
8.2.1 信息化、循环经济与经济发展阶段321
8.2.2 信息化、循环经济与效率322
8.2.3 信息化、循环经济与社会公平322
8.2.4 信息化、循环经济与生产方式326
8.2.5 信息化、循环经济与生活方式328
8.2.6 企业信息化与循环经济330
8.2.7 教育信息化与循环经济335
8.3 信息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337
8.3.1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337
8.3.2 完善经济政策体系338
8.3.3 编制国土整治综合规划338
8.3.4 改革法律法规体系339
8.3.5 建立信息化支持体系340
8.3.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344
结语346
参考文献348
后记352
热门推荐
- 889188.html
- 2948794.html
- 681568.html
- 428040.html
- 3818635.html
- 522077.html
- 1521636.html
- 2658950.html
- 60334.html
- 3212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8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1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6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