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新导 中医临床思维学新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伯章主编;黄泽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910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新导 中医临床思维学新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卷 中医临床思维学新说4
第一章 中医基础思维解读4
一、从中医学的源流看它的思维结构4
(一)来源于象数思维模式的医学理论4
(二)道法自然的防治思想与方法5
(三)实践第一的验证医学6
(四)唯象医学理论指导下验证的医学科学特质6
二、从解读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谈思维导向7
(一)阴阳学说7
(二)五行学说9
(三)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11
(四)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确立的藏象学说12
(五)三阴三阳辨病是标本中气学说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13
(六)中医学研究与发展方向17
三、中医基础思维原理的问题与笔者的假说19
第二章 经典临床思维解读22
一、《伤寒杂病论》的基本临床思维22
(一)首辨病,求病因,知势位,识病传22
(二)诊脉参证,审判病机势位23
(三)辨证抓主症24
(四)选方主证24
(五)对症用药25
(六)结语25
二、现代用经方基本临床思维探析26
(一)基本临床思维问题26
(二)活用经方的基本临床思维27
(三)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用经方的基本思路29
三、经方的活用与变化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31
(一)运用经方的临床体会31
(二)经方的组方配伍变化33
(三)经方运用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38
四、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变方证治与辨病选方38
(一)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38
(二)变证加减方例简析42
(三)辨病选方例43
五、叶天士辨治的临床思维方式解读43
(一)外感温热篇43
(二)三时伏气外感篇45
六、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辨治解读46
(一)次述47
(二)陈氏临床思维小结47
七、薛生白《湿热病篇》辨治临床思维解读47
(一)湿热在肌肤(1、2、3、4、21条)47
(二)湿热入营血危重证辨治(7、20、33、34、35条)48
(三)湿热证在上焦清窍(14、17、31、40条)48
(四)湿热证在中焦气分(8、9、12、13、15、17条)49
(五)下焦湿热证治(11、23、26条)49
(六)湿热证善后证治(19、27、28、39条)49
(七)观察应变证治(29、30条)49
(八)薛氏《湿热病篇》小结50
八、余师愚《疫病论》选读50
九、《温病条辨》选读50
(一)几点说明50
(二)原文选解51
十、温病辨治思维讨论51
(一)外感热病与卫气营血辨证51
(二)动因辨病52
(三)肺系温病对比52
第三章 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色54
一、外科54
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选读54
二、妇科60
(一)清·陈修园著《女科要旨》选读60
(二)清·傅山《傅青主女科》选读61
(三)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整编《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选读61
三、儿科62
(一)汉·《颅?经》选读62
(二)明·万全(密斋)著《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选读62
四、眼科63
明·邓苑撰、清·胡芝樵校《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选读63
五、土方64
(一)长春中医学院编写《串雅内编选注》选读64
(二)福建省中药研究所编写组编写《串雅外编选注》选读70
六、外治72
清·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选读72
七、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色总结74
(一)外科74
(二)妇科75
(三)儿科75
(四)眼科75
(五)土方76
(六)外治76
第四章 对症用药摘引77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与作用77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77
(二)药对的作用77
二、对症下药摘介78
(一)散邪透解症药78
(二)寒热调适症药78
(三)透热解毒症药79
(四)泄下症药79
(五)理湿症药79
(六)咳喘及治痰症药79
(七)散结止痛症药80
(八)血证症药80
(九)补益与固涩症药80
(十)清心安神症药81
(十一)平肝息风症药81
(十二)治虫症药81
(十三)治疟症药81
第五章 现代医家思维经验综述与文摘82
一、一般临床思维经验82
(一)思维方式是钥匙,临床疗效是基础82
(二)一般临证思维与技巧、经验86
二、专病专科思维经验综述与文摘90
(一)肺病专科90
(二)心病专科92
(三)胃病专科94
(四)肝病专科96
(五)肾病专科99
(六)头脑病专科103
(七)糖尿病专科106
(八)肢体与皮肤病专科108
(九)眼科115
(十)伤科117
(十一)妇、男、不孕不育病科117
(十二)肿瘤病121
第六章 本卷总论——中医临床思维学导论132
一、中医基础思维演绎原理132
二、基本临床思维——因机症方药、对症用药及辨病选方133
三、传统与现代中医137
四、现代医家思维经验种种与启发137
(一)证的基础研究137
(二)新病因证治观137
(三)诊断138
(四)辨病主方、加减主症138
(五)对症用药新进展139
五、创新思维与验证的新学科140
第二卷 临床实录与思维142
第七章 心脑血管病142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冠心病142
二、加味导赤散治疗中毒性心肌炎143
三、羚羊钩藤汤加减治类中风(脑出血)144
四、祛风活血治疗真中风(病毒性脑炎)144
五、四磨汤合温胆汤治复发中风145
六、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语蹇(脑出血)145
七、羚羊地黄汤加味治昏妄(蛛网膜下腔出血)146
八、柴羚地黄汤加减治药物迟发性运动神经障碍147
九、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7
十、升清降浊治晕厥148
第八章 消化系统病149
一、桂枝加黄芪汤治黄疸149
(一)心源性肝硬化黄疸149
(二)病毒性肝炎黄疸149
(三)溶血性黄疸150
(四)胆石并感染,阻塞性黄疸150
(五)毛细胆管炎,肝硬化151
(六)讨论151
二、附子泻心汤治热厥下利(急性菌痢、中毒性肠麻痹)152
三、附子粳米汤治胃肠功能紊乱152
四、大建中汤治反胃(痉挛性幽门狭窄)153
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呃利(肠道菌群紊乱)153
六、柴胡白虎汤加减治胆道感染中毒性休克(少阳阳明合病)154
七、枳芍汤治夜半腹痛154
八、肠粘连案二则154
(一)破气清热治肠粘连154
(二)芍药甘草汤加味治肠粘连154
第九章 呼吸系统病156
一、支扩咯血案二则156
(一)竹叶石膏汤合麦门冬汤加减治支扩咯血案156
(二)凉血祛瘀治咯血156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感染案例三则157
(一)麻杏甘石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肺胀157
(二)千金苇茎汤合四磨汤治肺心病157
(三)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慢阻肺实例157
三、千金苇茎汤化裁治肺癌术后脓胸案158
四、小青龙汤加归、地治间质性肺炎159
五、麻杏甘石汤合二母散化裁治支气管哮喘159
六、疏风祛痰治呼吸窘迫160
七、竹叶石膏汤加减治外感后低热不退160
八、生脉散加减治病毒性肺炎(中毒性休克)161
第十章 泌尿系统病162
一、真武汤加茅根、倒扣草治神昏(慢性肾炎尿毒症)162
二、导赤散加味治湿温(原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162
三、小柴胡汤与肾绞痛(附验案二则)163
四、尿血验案三则164
(一)导赤散加减治尿血164
(二)黄土汤加减治尿血164
(三)归脾汤治尿血164
五、草药治疗白尿治验一则165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病166
一、胶艾汤治疗阴痛166
二、黄连阿胶汤治梦遗166
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阳痿167
四、五核散合五子衍宗丸治疗附睾炎167
五、三甲复脉汤治少女月经先期168
六、桂枝茯苓丸加减治宫外孕两例治验168
七、归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9
八、活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妊娠恶阻169
第十二章 儿科病171
一、黄芩汤加味治泄泻无尿(急性肾衰竭)171
二、水肿夹泄泻奇案(肾病综合征)171
三、白虎汤合缩泉丸治泄泻夹消渴172
四、温通下法治蛾喉(化脓性扁桃体炎)172
五、缩泉丸加味治尿床172
六、导赤散治新生儿发热173
七、小柴胡汤加茵陈治发热大汗173
八、泻白散加味治风温表证173
九、薛生白通络舒筋方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174
十、柴羚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74
第十三章 疑难杂病176
一、加味导赤散治失眠176
二、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酒后语言失常176
三、越婢汤合桂枝汤治痒疹177
四、痹症六则178
(一)二妙散治热痹(滑囊炎)178
(二)知柏四物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178
(三)黄芪五物汤加味治寒痹(风湿性关节炎)178
(四)千金三黄汤加味治痹证(膝关节骨质增生)178
(五)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颈椎病上肢麻痹症179
(六)六味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拘急麻痹179
五、大柴胡汤加减治积聚(淋巴瘤)179
六、肝痈奇案180
七、羚羊地黄汤加味治肝痈伤阴证181
八、真武汤加味治疗出汗畏寒失眠案181
九、麻杏苡甘汤运用三则182
(一)治血尿182
(二)治肩凝183
(三)治黄褐斑183
十、活血化瘀治疗内科疑难症183
(一)活血以息风183
(二)活血以宁心脉184
(三)活血以开肺音185
(四)活血以消蛋白尿185
(五)桃核承气汤治疑难验案五则185
第十四章 科普杂谈六则188
一、“医者以意用药”的启示188
二、医与酒188
三、药与茶189
四、从医学上看舌头的妙用189
五、医学的人月关系琐谈190
六、虚不受补190
第三卷 论证与探讨192
论证篇——论证六经辨证本义与本源192
第十五章 六经辨证总论192
一、六经辨证的由来192
二、阴阳层次的功能193
(一)阴阳层次193
(二)三阴三阳层次193
三、六经辨证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194
四、小结195
第十六章 六经辨证各论196
一、太阳与太阳病196
(一)太阳的涵义与作用196
(二)太阳的生理197
(三)太阳病的病因198
(四)太阳病病机199
(五)太阳病变证201
(六)太阳病义与临床应用203
(七)小结204
二、阳明与阳明病205
(一)阳明的涵义与作用205
(二)阳明的生理205
(三)阳明病病机206
(四)阳明病相关证207
(五)阳明病义与临床应用208
三、少阳与少阳病208
(一)少阳的涵义与作用208
(二)少阳的生理209
(三)少阳病病机209
(四)少阳病兼证210
(五)少阳病义与临床应用210
四、三阳小结211
五、太阴与太阴病211
(一)太阴的涵义与作用211
(二)太阴的生理212
(三)太阴病病机——寒凝湿聚于内212
(四)太阴病义与临床应用212
六、少阴与少阴病213
(一)少阴的涵义与作用213
(二)少阴的生理功能213
(三)少阴病病机213
(四)少阴病义与临床应用214
七、厥阴与厥阴病215
(一)厥阴的涵义与作用215
(二)厥阴的生理215
(三)厥阴病病机216
(四)厥阴病相关证216
(五)厥阴病义与临床应用218
八、三阴小结218
九、六病总结与质疑汇释219
(一)六病总结219
(二)质疑汇释219
十、三阴三阳生物源流222
探讨篇225
第十七章 两个王氏假说及相关探讨225
一、从天人相应的客观途径探讨藏象本源的假说225
(一)“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225
(二)藏象经络的本源226
(三)阴阳八卦五行问题228
(四)小结229
二、太阳表证本质的假说230
(一)从历史概念集合看太阳之表的功能230
(二)从组织层次功能对照太阳的功能231
(三)太阳表证本质的假说232
(四)讨论232
三、外感热病统一辨证提纲浅议233
四、哈雷彗星回归时对女子月经的影响235
(一)一般情况235
(二)调查统计分析235
(三)各人月经变异情况与体质分型关系235
(四)讨论236
五、阴阳学说的核心是质能态交变律236
(一)日、月与阴阳之义237
(二)日月运行与天地质能态交变237
(三)中医学阴阳说的质能态交变律238
(四)结语239
六、阴阳易的生理与证治初探239
(一)阴阳交感形成与性冲动生理240
(二)性行为与两性阴阳交感240
(三)房中术——阴阳交感逆转流向的尝试241
(四)性行为传染——阴阳易致病241
(五)结语241
参考文献243
热门推荐
- 3771711.html
- 2919671.html
- 1012453.html
- 721908.html
- 565914.html
- 1802391.html
- 3453247.html
- 1293095.html
- 2870136.html
- 796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7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7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8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