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 崇高与平凡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 崇高与平凡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
  • 李艳莉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47663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 崇高与平凡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方鸿渐们”的日常生活1

二、研究缘起3

三、研究价值7

四、研究现状述评8

五、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14

六、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18

第一章 大学教师:一个新群体的崛起23

第一节 时局变幻中的大学教师角色23

一、生存环境变迁:从大学堂到大学24

二、学者探寻:从教学、研究者到推广者29

第二节 大学教师的群体概况综览32

一、大学教师的籍贯、性别、年龄构成32

二、大学教师的校际、地区、院系分布37

三、大学教师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职称分布38

四、大学教师的专、兼任分布44

第三节 大学教师的聘任活动45

一、由松到紧:宏观层面的聘任规范46

二、各自为政:中观层面的校别调整49

三、授予聘书:微观层面的聘任活动51

第二章 文化生活:高深学问终为伴57

第一节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58

一、教室之内:“黑白生活”拉开帷幕58

二、赴外考察:深入实践的参观教学77

三、择师运动:正常教学生活的挑战80

第二节 学术研究:高深学问的追寻82

一、依托书籍:相忘于理论之内研究83

二、实验室:动手操作之中求真知92

三、调查实证:读书不实践,仿佛昙花现94

四、学术休假:研究、休假并蒂开98

第三节 社会推广:致力于改善民智和民力103

一、拥抱社会:大学教师社会推广现场还原104

二、多重获利:大学教师社会推广的意义115

第三章 经济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117

第一节 收入情况:大学教师经济生活的维系118

一、薪酬:各级各类教师所得有异118

二、福利:薪酬之外的间接性回报127

三、纵横比较:大学教师收入水平考量137

第二节 索不完的薪饷:艰难时局下的奋力争取145

一、集体行动:索薪正在进行时146

二、对于索薪:大家有话说154

三、点面关系:索薪不仅是索薪157

第三节“跑街式生活”:第二生存空间的拓展159

一、政府和大学对大学教师“跑街”的态度159

二、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的群像素描162

三、大学教师“跑街式生活”之针砭167

第四章 食衣住行:消费生活的基本运转169

第一节食:张先豆腐马先汤170

一、食在学校:学校提供的饮食服务170

二、学校外围的居家饮食或“下馆子”177

三、大学教师中的美食家和招牌菜179

第二节衣:蓝布衫故事和马夹教授181

一、大学男教师:中西服饰杂糅182

二、大学女教师:旗袍一枝独秀191

第三节住:安得广厦千万间,教师俱欢颜194

一、校内:大学教职员住宅和宿舍194

二、校外:租赁住宅呈集聚分布210

第四节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15

一、黄包车:人力助力下的便捷215

二、校车:学校配备的出行工具217

三、汽车:便捷和身份的双重象征220

四、火车、轮船、飞机上的长途跋涉221

第五章 日常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26

第一节 基于校外空间的私人交往227

一、制度一非制度:家庭空间内的交往227

二、鸿雁传书:文字、声音符号的互动234

三、结伴出行:交往和领略美景并行240

第二节 基于学校空间的同事交往242

一、共同体:校务会议平台的工作交往242

二、运动、聚餐、俱乐部:健身联谊两不误244

三、教员休息室:教学空隙的闲聊、交往248

第三节 学术、精神坐标:与大学生的交往251

一、课余交往:解决学生困惑的良方251

二、联谊活动:师生情谊融合的纽带255

三、导师制:学业、生活交往的平台258

第六章 爱情、婚姻、家庭:叫我如何不想他265

第一节 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爱情和婚姻266

一、遵循传统,旧式婚姻的守弃266

二、爱神眷顾,渐生情愫相结合274

三、昔日师生,芙蓉帐里成夫妻278

第二节 近代大学教师的家庭生活280

一、大学教师家庭结构的静态呈现281

二、大学教师家庭生活的动态图景285

三、与家人共享其乐融融休闲时光291

第七章 思考与评价:特点、与社会变迁及启示294

第一节 近代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的特点295

一、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的一般性295

二、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的特殊性298

第二节 近代大学教师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300

一、社会变迁推动大学教师日常生活微适300

二、大学教师日常生活引领社会变迁302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日常生活的启示306

一、关注日常生活,明确大学教师“生活人”角色307

二、秉持教一研一推,提升文化生活的基线308

三、调整薪酬津贴,保障经济生活良性稳健运行311

四、肯定主体间性,深化日常交往形式及共同体314

五、积极调节和理解,提升婚姻、家庭生活质量316

结语319

参考文献322

后记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