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文化精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英)文森特·米勒著;晏青,江凌,姚志文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706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文化研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文化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媒体的核心要素1
一、技术过程3
数字化3
网络化4
交互性4
超文本化/超媒介5
自动化8
数据库9
二、文化形式10
内容(或缺乏内容)11
可变性13
根茎15
过程18
三、沉浸式体验19
远程呈现20
虚拟性21
拟象22
心理学电影的仿真呈现28
四、本章小结32
扩展阅读32
注释32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经济基础34
一、后工业社会37
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质疑39
二、信息社会40
三、后福特主义和全球化41
四、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44
网络结构46
流动空间与永恒时间47
网络经济和网络企业49
五、虚拟经济、知识产权及知识传播50
虚拟货币50
无形服务51
虚拟产品51
虚拟经济的特征52
虚拟经济中的知识产权52
信息封建主义54
六、本章小结55
拓展阅读56
第三章 媒介融合与当代媒介体验57
一、技术融合57
二、规制融合60
三、传媒产业融合61
媒介融合评析63
四、融合文化和新媒体体验65
跨媒介体验的产生66
参与性媒介文化67
集体智慧68
五、生产者、消费者及“生产使用”70
音乐数字化及其不满72
“混搭”和数字文化中著作权的危机74
数字音乐文化和音乐消费75
六、本章小结76
拓展阅读77
第四章 数字鸿沟:社会、政治及基础设施环境78
一、“数字鸿沟”及“访问”80
国内数字鸿沟82
二、全球数字鸿沟85
三、移动电话、接入以及发展中国家87
经济原因89
社会原因90
立法原因90
四、发展中国家移动通信系统的利益91
五、本章小结92
拓展阅读93
第五章“每个人都在看”:数字生活中的隐私和监控94
一、不断变化的隐私文化背景96
作为法律建构的隐私:矛盾所在97
二、数字监控:空间、痕迹与工具99
数字监控的主要工具100
国家监控工具100
商业和私有数字监控工具101
手机监控102
三、监控的兴起:原因与发展103
安全需求:监控与国家103
监控、控制需求和政府机构结构104
技术105
四、监控的商业需求和政治经济105
经销和个人数据收集105
数据库、数据搜索以及话语107
个人档案的力量108
数据库与个人档案:利与弊110
五、为什么要关注受到监控的社会111
六、本章小结115
拓展阅读116
第六章 信息、政治、颠覆和战争117
一、信息政治中的政治语境118
二、信息通信技术开启的政治121
能见度121
内部组织和动员123
外部、合作和协调124
弹性的组织和“聪明的暴民”125
永恒的政治运动:一次性合作126
一种网络公共空间127
三、数字抗议: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激进主义129
四、信息通信技术和主流政治131
五、网络政治的另一条路:网络颠覆133
网络战:作为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134
作为信息战的网络战135
作为间谍活动的网络战136
作为商业破坏的网络战136
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网络战136
附属性的攻击137
六、本章小结137
扩展阅读139
注释139
第七章 数字身份141
一、思考的对象:早期互联网研究和后结构主义144
二、个人首页与个体的再中心化146
三、个人博客,个体化与自我反射150
四、社交网络、档案资料和网络身份153
五、替身与身份155
爱与亲密的后现代情境158
网恋:亲密性的新形式160
六、本章小结162
拓展阅读164
注释164
第八章 社会媒体与社区:空间、关系和网络165
一、寻找缺失的社区:城市化、空间以及经验规模166
二、社区、全球化、技术以及个人主义168
三、“虚拟”社区:下一步是什么170
虚拟社区的优点171
虚拟社区的缺点174
现实情况178
四、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性以及网络化个人主义180
网络社会回顾180
网络化个人主义181
关于网络的真相183
技术、存在以及后社会性185
语言、技术以及寒暄功能186
五、本章小结188
扩展阅读188
注释189
第九章 人体与信息技术190
一、人体、技术和社会191
二、后人类192
半机械人194
信息1:有序主义和分离,或“肉体数据”196
信息2:技术的化身,或“数据肉体”198
三、技术、体现关系和“智人”200
体现关系和移动技术202
四、本章小结204
拓展阅读204
注释205
结论 基础,超结构,基础设施206
译后记208
热门推荐
- 2058050.html
- 1390607.html
- 2117411.html
- 995554.html
- 1642528.html
- 284732.html
- 1834484.html
- 2695538.html
- 3022838.html
- 3067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5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