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 Database 12c Oracle RMAN备份与恢复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RobertG.Freeman,(美)MatthewHart著;李晓峰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6897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数据库管理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racle Database 12c Oracle RMAN备份与恢复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 开始在Oracle Database12c中使用RMAN3
第1章RMAN和Oracle Database 12c快速入门指南3
1.1预备步骤4
1.2为RMAN操作配置数据库4
1.2.1确定FRA的正确位置并创建FRA5
1.2.2登录到数据库并将其配置为使用FRA5
1.2.3将数据库置于ARCHIVELOG模式5
1.3备份数据库6
1.4还原数据库7
1.5小结7
第2章Oracle Database 12c备份与恢复体系结构概述9
2.1本书主要内容10
2.2 RMAN专家也需要学习本章和本书11
2.3开始学习之旅12
2.4备份和恢复概要12
2.4.1高可用性13
2.4.2备份和恢复14
2.5需要掌握的Oracle术语16
2.6多租户功能推出之前的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19
2.6.1 Oracle进程19
2.6.2 Oracle内存和RMAN24
2.6.3 Oracle数据库26
2.6.4更多关于Oracle重做日志的内容29
2.6.5 ARCHIVELOG模式与NOARCHIVELOG模式32
2.6.6 Oracle逻辑结构33
2.7组合情况33
2.8 Oracle数据库内核的更多信息35
2.9控制数据库软件38
2.10 Oracle备份与恢复入门39
2.10.1逻辑备份与恢复40
2.10.2 Oracle物理备份与恢复40
2.10.3备份其他Oracle组件44
2.11小结45
第3章RMAN体系结构概述47
3.1服务器管理的恢复48
3.2 RMAN实用程序48
3.3 RMAN备份的网络拓扑结构51
3.3.1 RMAN和扩展51
3.3.2 RMAN和共享服务器52
3.3.3在目标数据库的ORACLE HOME中本地运行RMAN53
3.4数据库控制文件53
3.4.1在控制文件中重用记录54
3.4.2快照控制文件55
3.4.3重建控制文件56
3.5 RMAN服务器进程56
3.6 RMAN使用的SYS数据包57
3.6.1 SYS.DBMS RCVMAN数据包57
3.6.2 SYS.DBMS BACKUPRESTORE数据包57
3.7备份数据块58
3.7.1数据块备份概述58
3.7.2块级备份的优点59
3.8内存中的RMAN61
3.8.1输入内存缓冲区62
3.8.2 RMAN内存利用:PGA与SGA63
3.9恢复目录64
3.10辅助数据库66
3.11兼容性问题67
3.12 RMAN进程68
3.13快速恢复区70
3.14小结71
第4章Oracle Database 12c多租户73
4.1 Oracle多租户简介74
4.1.1 CDB75
4.1.2可插入数据库79
4.1.3 Oracle多租户对 RMAN备份和恢复的影响81
4.2管理容器数据库81
4.2.1启动和停止CDB81
4.2.2普通用户82
4.3可插入数据库84
4.3.1 PDB名称85
4.3.2创建PDB85
4.3.3 PDB用户85
4.3.4连接到PDB86
4.3.5确定当前所在的PDB89
4.3.6可插入数据库的体系结构90
4.3.7 PDB约束92
4.3.8 PDB性能92
4.3.9 PDB资源管理93
4.4 CDB和PDB以及数据字典94
4.4.1多租户数据库数据字典94
4.4.2 PDB管理96
4.5与CDB相关的其他主题101
4.5.1删除CDB102
4.5.2删除PDB102
4.5.3克隆PDB以及插入和卸下PDB102
4.6小结102
第Ⅱ部分RMAN配置、备份和恢复基础知识105
第5章RMAN设置和配置105
5.1配置数据库以在ARCHIVELOG模式运行106
5.1.1 ARCHIVELOG目标目录106
5.1.2快速恢复区108
5.1.3是否应使用FRA121
5.1.4 ARCHIVELOG模式之间的切换121
5.1.5使用ODBCA创建数据库122
5.2 Oracle Database 12c故障诊断基础架构124
5.2.1 ADR和相关的故障诊断基础架构组件124
5.2.2配置故障诊断基础架构129
5.3 RMAN命令行131
5.3.1通过RMAN命令行连接131
5.3.2退出RMAN客户端136
5.4为RMAN操作配置数据库136
5.4.1设置数据库用户137
5.4.2设置数据库安全性139
5.4.3设置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参数140
5.5配置RMAN默认设置141
5.5.1 confiigure命令介绍142
5.5.2配置多种RMAN默认设置142
5.5.3 confiigure命令的使用示例143
5.5.4使用共享服务器的情况156
5.6 RMAN配置任务总结157
5.7其他备份和恢复设置与配置问题158
5.8小结158
第6章RMAN恢复目录159
6.1恢复目录的含义160
6.1.1在非多租户数据库中创建恢复目录拥有模式162
6.1.2在多租户数据库中创建恢复目录拥有模式164
6.1.3创建恢复目录模式对象167
6.1.4使用RMAN虚拟私有目录170
6.2合并多个恢复目录173
6.3 RMAN存储脚本174
6.3.1创建存储脚本175
6.3.2在恢复目录中查询存储脚本信息175
6.3.3修改存储脚本175
6.3.4删除存储脚本176
6.3.5使用存储脚本176
6.3.6打印存储脚本176
6.4维护恢复目录177
6.4.1取消 RMAN中的数据库注册177
6.4.2数据库迁移/升级问题178
6.4.3手动重新设置数据库化身178
6.4.4手动执行恢复目录的重新同步操作(resync catalog)179
6.4.5清除恢复目录记录179
6.5备份恢复目录180
6.6恢复目录视图180
6.6.1恢复目录视图和数据库数据字典视图的目的180
6.6.2恢复目录基表、视图和数据库数据字典视图180
6.6.3使用恢复目录基表和视图的示例183
6.6.4为Oracle企业管理器提供的目录视图186
6.7小结187
第7章RMAN备份189
7.1使用RMAN Backup命令190
7.1.1 Backup命令190
7.1.2 Backup命令、信道和性能190
7.2 RMAN Backup命令选项191
7.2.1备份到特定设备类型192
7.2.2控制备份集和备份集片的特性192
7.2.3多段备份192
7.2.4 RMAN压缩193
7.2.5标记197
7.2.6还原点198
7.2.7使用duration参数设置备份限制198
7.2.8归档的备份199
7.2.9重写configure exclude命令201
7.2.10跳过脱机的、不可访问的或只读的数据文件201
7.2.11重写备份优化201
7.2.12基于上次备份时间来备份数据文件202
7.2.13在备份操作期间检查逻辑损坏203
7.2.14在RMAN复制设备上生成备份副本203
7.2.15 捕获隐蔽的控制文件204
7.3使用RMAN set命令204
7.4脱机RMAN数据库备份205
7.4.1使用已配置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205
7.4.2分析实习的输出结果210
7.4.3不使用默认的设置执行脱机备份操作217
7.5联机RMAN数据库备份218
7.6其他类型的RMAN联机备份221
7.6.1表空间备份221
7.6.2数据文件备份222
7.6.3归档重做日志备份223
7.6.4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备份224
7.6.5备份集备份224
7.6.6快速恢复区备份225
7.7副本226
7.7.1映像副本226
7.7.2数据库、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映像副本226
7.7.3控制文件副本227
7.7.4 ARCHIVELOG映像副本228
7.8增量RMAN备份228
7.8.1块更改跟踪文件229
7.8.2基本备份230
7.8.3差异增量备份与累积增量备份230
7.9增量更新备份232
7.10开始备份数据库234
7.11本章介绍的RMAN最佳实践237
7.12小结237
第8章RMAN还原与恢复239
8.1 RMAN还原与恢复基础240
8.2 Oracle数据库恢复的类型241
8.3关于还原多租户数据库241
8.4准备RMAN还原241
8.5暂存RMAN备份集片供还原之用242
8.5.1还原SPFILE243
8.5.2还原控制文件251
8.6在NOARCHIVELOG模式中还原和恢复数据库255
8.6.1还原的准备工作255
8.6.2在不同位置上还原数据库259
8.7在ARCHIVELOG模式中恢复数据库263
8.7.1故障点数据库恢复264
8.7.2表空间恢复272
8.7.3数据文件恢复273
8.7.4使用增量备份的恢复操作274
8.8联机重做日志丢失的恢复274
8.8.1非活动的联机重做日志组成员的丢失275
8.8.2非活动的联机重做日志组的丢失275
8.8.3丢失活动但非当前状态的联机重做日志组277
8.8.4丢失当前联机重做日志组277
8.9数据恢复顾问277
8.9.1通过RMAN使用数据恢复顾问277
8.9.2 DRA数据字典视图283
8.10小结284
第9章RMAN的高级恢复主题285
9.1恢复可插入数据库286
9.1.1恢复根容器286
9.1.2恢复种子容器287
9.1.3恢复PDB288
9.2在非CDB和整个CDB数据库上执行不完全数据库恢复291
9.2.1不完全恢复的含义292
9.2.2不完全恢复的工作原理292
9.2.3创建恢复点293
9.2.4基于时间的恢复294
9.2.5基于SCN的恢复294
9.2.6基于更改的恢复295
9.2.7基于还原点的恢复295
9.3执行PDB的不完全恢复296
9.3.1关于PDB时间点恢复296
9.3.2与PDB时间点恢复相关的限制和要求297
9.3.3基于时间恢复PDB298
9.3.4基于SCN恢复PDB299
9.3.5基于更改恢复PDB301
9.3.6基于还原点恢复301
9.4其他RMAN恢复主题301
9.4.1只读表空间的恢复302
9.4.2归档重做日志的还原302
9.4.3数据文件副本的还原302
9.4.4恢复受损的数据块303
9.4.5恢复到前一个化身304
9.5表和分区时间点恢复306
9.5.1还原和恢复数据库表及分区的前提条件306
9.5.2还原和恢复数据库表及分区的限制307
9.5.3还原表和分区时考虑的选项307
9.5.4 RMAN还原和恢复表及分区的方式308
9.5.5从PDB还原表和分区308
9.5.6使用RMAN还原和恢复数据库表的示例308
9.6表空间时间点恢复311
9.6.1为TSPITR做准备311
9.6.2执行实际的TSPITR312
9.6.3带有自动实例的自定义自动TSPTTR313
9.7小结314
第10章 复制:克隆目标数据库315
10.1 RMAN复制的基础知识316
10.1.1使用RMAN复制的原因316
10.1.2 RMAN复制的不同类型317
10.1.3复制体系结构318
10.2复制的位置323
10.2.1复制到同一服务器324
10.2.2复制到同一服务器的不同ORACLE HOME目录325
10.2.3复制到远程服务器325
10.2.4复制和网络328
10.3在同一服务器上复制331
10.4复制到远程服务器334
10.5 12c的无目标复制336
10.6 12c中的新RMAN克隆功能338
10.6.1使用压缩339
10.6.2复制大表空间339
10.7小结340
第Ⅲ部分RMAN维护与管理343
第11章RMAN维护343
11.1 RMAN的维护344
11.2备份的验证347
11.2.1 restore …preview命令347
11.2.2 restore…validate和check logical命令348
11.2.3使用validate命令348
11.2.4备份保留策略349
11.2.5归档日志保留策略350
11.2.6 change命令353
11.2.7 delete命令357
11.2.8在RMAN中为其他备份编写目录358
11.3 RMAN存储的脚本359
11.3.1创建存储的脚本360
11.3.2在恢复目录中查询存储的脚本信息360
11.3.3修改存储的脚本360
11.3.4删除存储的脚本360
11.3.5使用存储的脚本360
11.3.6打印存储的脚本361
11.4删除数据库362
11.5小结362
第12章RMAN的监视和报告363
12.1 RMAN的list命令363
12.1.1列出化身364
12.1.2列出备份365
12.1.3列出映像副本373
12.1.4列出还原点376
12.1.5列出DB_ UNIQUE_NAME376
12.2 RMAN的report命令377
12.2.1报告最近没有被备份的数据文件377
12.2.2报告备份冗余或恢复窗口377
12.2.3报告数据文件的不可恢复操作378
12.2.4报告数据库模式378
12.2.5报告过时的备份379
12.3用于报告的数据字典视图380
12.4小结381
第13章 调整RMAN备份与恢复操作的性能383
13.1调整RMAN前的工作384
13.1.1可达到的RMAN 性能384
13.1.2使用合适的硬件385
13.1.3使用正确的备份策略387
13.1.4调整数据库387
13.2调整RMAN389
13.2.1调整RMAN设置390
13.2.2调整MML层392
13.2.3确认与数据库相关的RMAN问题393
13.3跟踪RMAN会话399
13.4小结400
第14章 使用Oracle Cloud Control实现备份和恢复操作401
14.1 EM 12c体系结构402
14.1.1 Oracle管理存储库402
14.1.2 Oracle管理服务402
14.1.3 Oracle管理代理402
14.1.4 Cloud Control控制台403
14.1.5插件404
14.2安装和配置Enterprise Manager Cloud Control 12c以进行数据库备份404
14.2.1安装Enterprise Manager代理404
14.2.2发现目标405
14.3使用EM 12c配置备份和恢复407
14.4使用EM 12c备份数据库411
14.4.1调度Oracle建议的备份411
14.4.2调度自定义备份413
14.4.3一次性备份多个数据库416
14.5管理备份418
14.6备份报告418
14.7使用EM 12c进行恢复419
14.7.1还原点419
14.7.2执行恢复421
14.8小结423
第Ⅳ部分 高可用体系结构中的RMAN427
第15章RMAN最佳实践427
15.1数据保护428
15.1.1企业体系结构428
15.1.2备份和恢复429
15.1.3高可用性430
15.1.4灾难恢复431
15.1.5数据监管和安全431
15.1.6监视和调度432
15.2最佳实践433
15.2.1服务级别协议433
15.2.2标准和过程437
15.3 RMAN最佳实践438
15.4小结439
第16章 从用户错误中恢复:闪回技术441
16.1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做准备:闪回技术442
16.2闪回和撤销段的密切关系443
16.3闪回查询444
16.4闪回版本查询444
16.5闪回表446
16.5.1从SQL中执行闪回表操作446
16.5.2在Oracle Enterpnse Manager中使用闪回表447
16.6闪回事务447
16.7闪回删除448
16.8闪回数据库450
16.8.1闪回日志450
16.8.2闪回保存目标450
16.8.3闪回数据库的优化和调整452
16.9闪回数据归档(完全撤销)453
16.10小结453
第17章RMAN与Data Guard455
17.1备用数据库的类型456
17.1.1物理备用数据库456
17.1.2逻辑备用数据库456
17.2使用RMAN创建备用数据库456
17.3准备创建备用数据库457
17.3.1确定命名约定457
17.3.2将数据库置于ARCHIVELOG模式并强制启用日志记录模式458
17.3.3设置数据库参数459
17.3.4创建辅助数据库口令文件460
17.3.5配置Oracle Network460
17.3.6准备和启动辅助实例463
17.3.7启动RMAN463
17.3.8创建备用数据库463
17.4创建备用数据库之后464
17.5从备用数据库生成备份470
17.6其他RMAN和Data Guard主题471
17.6.1使用RMAN从备用数据库还原丢失的数据文件、表空间或数据库471
17.6.2再同步备用数据库471
17.7从备用数据库备份归档日志472
17.8小结472
第18章RMAN与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473
18.1 RAC独特的备份问题474
18.1.1数据文件备份475
18.1.2归档日志备份476
18.2 RAC恢复问题478
18.2.1还原操作478
18.2.2还原操作期间的介质管理事项479
18.2.3还原操作后的恢复问题480
18.3高级RMAN/RAC功能481
18.3.1复制到单节点系统481
18.3.2单节点上的备用数据库484
18.3.3备份多节点RAC数据库486
18.4小结487
第19章Zero Data Loss Recove Appliance: RMAN演变为企业级数据库保护解决方案489
19.1 Zero Data Loss Recovery Appliance概述490
19.1.1体系结构491
19.1.2受保护的数据库491
19.1.3增量推送491
19.1.4增量存储493
19.1.5复制494
19.1.6自动磁带归档494
19.1.7备份验证495
19.2保护策略495
19.3协作化空间管理496
19.4监视和管理497
19.5扩展硬件498
19.6小结499
第20章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RMAN:案例研究501
20.1恢复操作前的准备工作502
20.1.1故障的本质502
20.1.2可用的恢复选项503
20.1.3可能需要的Oracle支持503
20.1.4在恢复操作期间寻求帮助503
20.2恢复案例研究504
20.3小结522
第Ⅴ部分RMAN介质管理525
第21章 介质管理问题525
21.1磁盘备份领域中的磁带备份526
21.2 RMAN和介质管理器概述527
21.2.1介质管理器目录527
21.2.2介质管理器的其他软件组件528
21.2.3介质管理库528
21.2.4与MML交互530
21.3 SBT API530
21.4磁带备份的全过程531
21.5磁带还原的全过程532
21.6使用sbttest和loadsbt.exe532
21.7介质管理错误533
21.8小结534
第22章Oracle安全备份535
22.1 OSB的特性536
22.1.1 OSB和恢复管理器536
22.1.2 OSB和OSB Express的区别536
22.1.3备份加密537
22.1.4快速数据库备份压缩537
22.1.5 Oracle安全备份云模块537
22.2 OSB的接口537
22.3 OSB的组件538
22.3.1 OSB守护进程539
22.3.2主机访问模式540
22.3.3管理数据540
22.3.4 OSB用户和类541
22.3.5操作系统账户541
22.3.6 NDMP主机542
22.3.7 OSB权限和类542
22.4安装与配置OSB543
22.5使用OSB备份Oracle数据库及文件系统数据554
22.6使用OSB云模块备份Oracle数据库559
22.7小结562
第23章 使用OSB云模块将数据库备份到Amazon Web服务563
23.1传统备份:前提与限制564
23.2 OSB云模块564
23.3云计算的含义564
23.4 Oracle与Amazon云565
23.4.1弹性计算云(EC2)与弹性块存储(EBS)565
23.4.2简单存储服务(S3)——Oracle的云备份解决方案565
23.4.3 RMAN备份到S3: OSB云模块565
23.4.4通过Internet备份到S3或从Amazon EC2备份到S3566
23.5 Oracle云备份的优点566
23.6使用OSB云模块执行备份568
23.6.1永久存储S3作为默认的SBT信道配置569
23.6.2每次分配信道时指定OSB云模块569
23.7列出存储在S3中的RMAN备份和备份集570
23.7.1通过Internet使用OSB云模块和Amazon S3优化备份与恢复570
23.7.2多个信道及压缩备份集的示例572
23.8许可问题572
23.9小结572
第24章 使用Oracle的Veritas NetBackup增强RMAN573
24.1关键特性574
24.2必要的组件574
24.3存储/介质设备配置575
24.4 NetBackup的安装575
24.4.1安装NetBackup for Oracle代理之前的任务576
24.4.2 NetBackup for Oracle代理安装步骤576
24.5链接Oracle与NetBackup介质管理器的方法577
24.5.1自动链接方法577
24.5.2手动链接方法578
24.6体系结构579
24.7配置NetBackup策略580
24.7.1添加新策略580
24.7.2定义时间表583
24.7.3定义备份选项585
24.7.4定义策略客户端586
24.8管理到期的备份映像587
24.8.1使用NetBackup存储库删除到期的备份587
24.8.2使用RMAN删除到期的备份587
24.9 RMAN示例脚本588
24.10故障诊断589
24.10.1使用NetBackup日志589
24.10.2确定正在使用的库590
24.11维护安全的最佳方法590
24.12成本调整590
24.13小结591
第25章 配置Oracle的HP Data Protector593
25.1集成Oracle与Data Protector594
25.1.1支持矩阵594
25.1.2集成组件594
25.1.3集成限制595
25.2在Data Protector上配置RMAN备份598
25.3 RMAN备份605
25.3.1备份方法605
25.3.2备份过程606
25.4使用Data Protector GUI还原Oracle数据库606
25.4.1还原控制文件607
25.4.2还原Oracle数据库对象608
25.5 Oracle RMAN元数据与Data Protector介质管理数据库同步609
25.6小结609
第26章RMAN和Tivoli Storage Manager611
26.1 Tivoli Storage Manager概述612
26.1.1 TSM服务器系统对象613
26.1.2 TSM客户端614
26.2使用TDPO完成RMAN备份618
26.3删除数据库备份623
26.4公共备份场景的故障诊断623
26.5小结625
第27章RMAN和CommVault SimpanA627
27.1 Simpana简介628
27.1.1安装628
27.1.2数据保留期630
27.1.3调度策略630
27.2 CommVault Oracle iDA的含义631
27.2.1配置Oracle实例632
27.2.2配置子客户端634
27.3初始化备份635
27.4还原637
27.5高级配置638
27.6 RMAN接口641
27.7排除故障641
27.8小结643
第Ⅵ部分 附录647
附录A RMAN脚本示例647
A. 1用于Windows的RMAN脚本648
A. 1.1创建Windows脚本以调度备份648
A. 1.2调度备份649
A. 2用于Unix的 RMAN脚本649
附录B创建RMAN测试环境651
B.1测试机器652
B.1.1匹配生产环境653
B.1.2节省成本是需要付出代价的653
B.2 Oracle配置653
B.2.1多个主目录654
B.2.2创建数据库654
B.3 RMAN配置654
热门推荐
- 2803186.html
- 3869398.html
- 3835571.html
- 576618.html
- 1931962.html
- 2418142.html
- 1813473.html
- 3699787.html
- 2996868.html
- 3859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9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2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0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6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