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市碳排放的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市碳排放的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研究
  • 张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306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节能-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研究-北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市碳排放的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1

1.1.1 国际背景1

1.1.2 国内背景3

1.1.3 案例城市背景4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5

1.2.1 选题目的5

1.2.2 选题意义6

1.2.3 案例城市选择的典型意义8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0

1.3.1 研究目标10

1.3.2 研究内容10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1

1.4.1 研究方法11

1.4.2 技术路线12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14

2.1 城市碳排放格局及其变化14

2.1.1 城市碳排放的时空格局14

2.1.2 城市空间变化影响碳排放15

2.1.3 基于LUCC的城市碳排放15

2.1.4 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17

2.1.5 城市碳循环与碳平衡18

2.2 城市碳排放的驱动因子18

2.3 城市碳减排的调控路径19

2.3.1 低碳城市的规划先行19

2.3.2 城市碳减排的路径选择20

2.3.3 城市碳减排的政策与管理22

2.4 城市碳排放研究的模型与方法23

2.5 案例城市的碳排放研究23

2.6 国内外研究述评24

第三章 原理基础与理论框架35

3.1 相关概念界定35

3.1.1 碳源、碳汇和碳库35

3.1.2 碳循环与碳代谢35

3.1.3 碳通量与碳储量36

3.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37

3.1.5 能源耗费、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强度38

3.1.6 城市低碳发展与低碳城市38

3.2 相关原理基础39

3.2.1 人地关系理论39

3.2.2 低碳经济理论41

3.2.3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理论42

3.2.4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43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43

3.2.6 系统科学理论44

3.3 研究理论框架45

3.4 本章小结47

第四章 北京市概况50

4.1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50

4.1.1 地理位置与面积50

4.1.2 地貌类型与海拔50

4.1.3 气温与降水简况51

4.1.4 水资源利用概况51

4.1.5 天然植被类型与分布52

4.2 经济社会发展简况52

4.2.1 人口与就业情况52

4.2.2 经济发展水平53

4.2.3 交通与城建现状53

4.3 资源环境瓶颈制约54

4.3.1 水资源量严重短缺54

4.3.2 水土流失仍较严峻56

4.3.3 能源供需矛盾加剧56

4.3.4 垃圾处理问题突出60

4.3.5 污染防治任务繁重61

4.4 本章小结62

第五章 北京市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变化分析63

5.1 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序变化63

5.1.1 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方法63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65

5.1.3 计算结果与实证分析66

5.2 基于LUCC的碳排放时空格局分析71

5.2.1 基于LUCC的碳排放面板数据时序变化71

5.2.2 基于LUCC的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变化75

5.2.3 基于LUCC的碳排放时空格局合理性评估82

5.3 基于生产力的碳汇量度及其变化83

5.3.1 研究方法83

5.3.2 结果分析86

5.4 北京市辖区的碳排放及其变化91

5.4.1 估算方法91

5.4.2 数据来源91

5.4.3 各区碳排放净量的估算分析93

5.4.4 各区低碳发展水平的比较96

5.5 本章小结98

第六章 北京市碳排放的结构分析与水平比较101

6.1 北京市生产侧碳排放的结构分析101

6.1.1 估算方法与数据来源101

6.1.2 生产侧能源碳排放的结构与变化102

6.2 北京市碳排放水平的比较分析105

6.2.1 碳排放强度的比较105

6.2.2 人均碳排放的比较106

6.2.3 碳排放密度的比较106

6.2.4 碳排放的行业结构比较107

6.2.5 能源结构的比较108

6.2.6 大气污染的比较109

6.2.7 就业结构的比较110

6.3 本章小结111

第七章 北京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与增量分解分析112

7.1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112

7.1.1 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排放的关系112

7.1.2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113

7.1.3 调整土地利用类型的减碳途径120

7.2 北京市森林质量变化对碳吸收的影响121

7.2.1 森林植被净生产力变化对碳吸收的影响121

7.2.2 林分起源结构及其变化对碳吸收的影响121

7.2.3 林分龄级结构及其变化对碳吸收的影响123

7.3 北京市碳排放的间接影响因素分析125

7.3.1 影响碳排放指标的相关因素分析126

7.3.2 影响碳排放指标的多因素分析129

7.3.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135

7.4 北京市碳排放增量的分解分析140

7.4.1 基于LMDI法的IDA分析140

7.4.2 基于I—O法的SDA分析148

7.5 本章小结158

第八章 北京市碳减排的潜力分析与路径选择162

8.1 碳减排的潜力分析162

8.1.1 主要碳源的减排潜力162

8.1.2 驱动因子的减排潜力163

8.1.3 主要碳汇的减排潜力165

8.2 碳减排的路径选择165

8.2.1 能源消耗碳排放的情景分析165

8.2.2 其他碳源和碳汇的情景分析170

8.3 本章小结171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72

9.1 主要结论172

9.2 研究展望174

附录:基础数据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