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与核算方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洁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913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非国有经济-经济统计-研究-中国;非国有经济-经济核算-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与核算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2
1.2 我国经济成分分类规范5
1.2.1 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5
1.2.2 我国经济成分分类标准11
1.3 本书对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界定12
1.3.1 国有经济的内涵12
1.3.2 非国有经济的内涵13
1.4 本书研究的重要意义15
1.4.2 发展非国有经济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16
1.4.1 发展非国有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16
1.4.3 发展非国有经济是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17
1.4.4 完善非国有经济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7
1.5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19
1.5.1 本书研究的主要方法19
1.5.2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19
1.5.3 本书研究的技术路线21
2 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22
2.1 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22
2.1.1 普查22
2.1.3 抽样调查24
2.1.2 统计报表24
2.2.1 统计制度中的增加值35
2.2 增加值理论基础35
2.2.2 会计制度中的增值额41
2.2.3 税收制度中的增值额43
2.2.4 增加值与增值额的关系45
3 我国非国有经济的总体与结构布局特征47
3.1 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现状的总体判断47
3.1.1 总量迅速增长且质量大幅度提升47
3.1.2 非国有经济构成国民经济主体50
3.2.2 非国有经济规模结构水平较低51
3.2 非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分类51
3.2.1 非国有经济行业分布分类多元化51
3.2.3 非国有经济的产出结构存在差异53
3.2.4 非国有经济的投入结构中,外商、股份制经济的比例最大54
3.2.5 非国有经济地域分布城乡化特征55
3.2.6 规模以上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居重要地位56
3.2.7 非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56
3.2.8 非国有经济的市场进入58
4.1.1 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呈拉大趋势64
4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与核算的难点64
4.1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问题64
4.1.2 政出多门,宏观管理机制不健全65
4.1.3 政策不公平,待遇不平等65
4.2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与核算存在的问题65
4.2.1 现行统计分类标准不适应非国有经济统计的需要66
4.2.2 不同部门的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差异较大66
4.2.3 统计口径不一致,体系不健全67
4.2.4 非国有企业增长速度快,管理混乱,无章可循68
4.2.5 偷税漏税,违法经营,数据不实68
4.2.6 非国有经济调查手段落后,核算方法粗糙69
5 非国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70
5.1 非国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70
5.1.1 科学性原则70
5.1.2 动态性原则71
5.1.3 实用性原则71
5.1.4 可操作性原则71
5.2 私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71
5.2.1 私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设置72
5.2.2 私有经济统计范围72
5.3.1 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设置73
5.3 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73
5.3.2 港澳台经济与外商经济统计范围74
5.4 行业分类的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75
6 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方法体系77
6.1 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必要性77
6.2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存在的问题78
6.2.1 非国有经济数据单一,核算简单79
6.2.2 现行统计调查网络不健全79
6.2.3 现行的非国有经济抽样调查代表性差79
6.2.4 尚未建立完整的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80
6.2.5 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低,无法充分开发81
6.3 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方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81
原则81
6.3.1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方法的基本目标81
6.3.2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方法的基本原则82
6.4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范围84
6.4.1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范围界定84
6.4.2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内容框架84
6.5.2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体系的构造86
6.5.1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制度基本设想86
6.5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的基本框架86
6.5.3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的具体实施88
6.5.4 非国有经济统计调查报表体系90
6.6 非国有经济的复合抽样调查方法设计91
6.6.1 抽样调查方案设计原则91
6.6.2 抽样框的设计92
6.6.3 抽样方法的确定92
6.6.4 抽取样本容量的设计92
6.6.5 抽样误差的计算方法95
7.1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96
7 非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的计算方法96
7.1.1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97
7.1.2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资料来源97
7.1.3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98
7.1.4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的计算103
7.1.5 非国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计算106
7.1.6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价格换算107
7.2 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110
7.2.1 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110
7.2.3 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和计算原则111
7.2.2 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资料来源111
7.2.4 非国有工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113
7.2.5 工业增加值可比价格计算120
7.3 非国有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124
7.3.1 非国有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124
7.3.2 非国有建筑业增加值的资料来源124
7.3.3 非国有建筑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125
7.4.1 非国有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128
7.4.2 非国有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资料来源与计算方法128
7.4 非国有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128
8 建立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与监控体系134
8.1 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134
8.1.1 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基础134
8.1.2 统计质量概念的内涵135
8.2 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139
8.2.1 认识上发生变化139
8.2.2 国家统计部门建立了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制度140
8.2.3 《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体现了保障数据质量的宗旨140
8.3.1 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统计工作有法不依的现象普遍存在141
8.3.2 干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管理人员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泛滥141
8.3 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不真实的成因剖析141
8.3.3 监督机制、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存在缺陷142
8.4 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意义142
8.4.1 统计数据失真的危害性142
8.4.2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43
8.5 建立完整规范的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144
8.5.1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145
8.5.2 进行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146
8.5.3 加强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146
8.5.4 开展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149
8.5.5 积极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150
8.5.6 建立用户对数据质量的反馈渠道150
8.6 加强非国有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工作保障151
8.6.1 对统计数据进行全方位管理151
8.6.2 对统计数据进行全过程管理151
8.6.3 对统计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151
9 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展望152
9.1 非国有经济的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52
9.1.1 形成以城乡结构调整为主的农村城市化领域152
9.1.3 形成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兴产业领域153
9.1.2 形成以开发为主的区域结构调整领域153
9.2 非国有经济发展机会154
9.3 加强非国有经济金融支持155
9.3.1 优化金融结构,发展民营金融机构155
9.3.2 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核心问题156
9.3.3 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要求156
9.4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58
9.4.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类型158
9.4.2 应着重解决的问题159
9.4.3 加强信用担保的措施160
9.5.1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161
9.5 健全非国有经济社会服务的支持系统161
9.5.2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163
9.6 非国有经济发展动向164
9.6.1 产业政策扩大了非国有经济发展空间164
9.6.2 外资政策拓展了融资渠道164
9.6.3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将有助于非国有经济的更大发展165
9.6.4 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非国有企业信贷投入166
9.6.5 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66
附表167
参考文献184
热门推荐
- 1362825.html
- 776748.html
- 3461156.html
- 2988477.html
- 896869.html
- 2349088.html
- 3389057.html
- 749465.html
- 1392377.html
- 720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1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0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5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1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8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