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蟹健康高效养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河蟹健康高效养殖
  • 索维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6331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养蟹-淡水养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蟹健康高效养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河蟹健康高效养殖概述1

一、河蟹健康高效养殖的背景1

二、河蟹健康高效养殖的发展现状2

(一)产业科技原创力不强2

(二)河蟹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3

(三)产业组织化程度低3

三、河蟹健康高效养殖的途径3

(一)提倡河蟹的生态育苗3

(二)研发营养均衡的绿色饲料4

(三)使用生物学方法处理水质5

(四)减少药物的使用,研发绿色渔药6

(五)采用更为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7

(六)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河蟹生态高效的发展水平7

第二章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10

一、分类与分布10

二、形态特征10

(一)外部形态特征11

(二)内部构造13

三、生活习性14

(一)栖居方式14

(二)食性14

(三)争食和格斗15

(四)自切和再生15

(五)感觉和运动15

(六)对温度的适应性16

(七)对光线的适应性16

四、生活史16

五、繁殖习性18

(一)交配与产卵18

(二)胚胎的发育过程20

(三)蚤状幼体的发育阶段和生活习性22

(四)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24

(五)第Ⅰ期幼蟹的生活习性25

六、生长过程25

(一)蜕壳25

(二)生长26

第三章 河蟹养殖的水质条件和水质调控27

一、河蟹养殖的水质条件27

(一)水深27

(二)水温28

(三)水色28

(四)光照29

(五)盐度30

(六)溶解氧30

(七)透明度31

(八)酸碱度31

(九)氨氮32

(十)亚硝酸盐32

(十一)硫化氢33

二、河蟹养殖的水质监测设备33

(一)透明度检测33

(二)盐度检测34

(三)光照检测34

(四)溶解氧检测34

(五)pH值检测34

(六)氨氮和亚硝酸盐检测35

(七)硫化氢检测35

三、河蟹养殖的水质调控方法35

(一)物理方法35

(二)化学方法36

(三)生物学方法37

四、河蟹养殖池的底质改良38

(一)清除过多淤泥38

(二)池底日晒和冰冻39

(三)生石灰清塘39

第四章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40

一、河蟹的营养需求40

(一)蛋白质40

(二)氨基酸41

(三)脂类42

(四)碳水化合物44

(五)维生素45

(六)矿物质45

二、河蟹饲料的种类及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方法47

(一)河蟹饲料的种类47

(二)河蟹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方法48

第五章 天然蟹苗的捕捞、运输和放养53

一、蟹苗的捕捞53

(一)汛期53

(二)捕捞地点、工具和方法54

二、蟹苗的运输55

三、天然蟹苗的放养57

第六章 河蟹的人工育苗技术58

一、亲蟹的培育59

(一)亲蟹的来源59

(二)亲蟹的选留59

(三)亲蟹的运输59

(四)亲蟹的越冬饲养60

二、河蟹的人工催产62

(一)人工催产的最佳时间62

(二)人工海水的配制62

(三)人工催产的具体操作63

(四)防止抱卵蟹流(早)产的措施63

(五)提高抱卵蟹饲养成活率的措施64

(六)人工抱卵蟹与天然抱卵蟹的区别65

(七)抱卵蟹的运输65

三、河蟹育苗期的饲料66

(一)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价值66

(二)卤虫冬卵的生物学特性67

(三)卤虫卵的来源67

(四)卤虫卵的质量评价68

(五)卤虫卵的贮存71

(六)卤虫卵的孵化71

(七)无节幼体的收集与分离73

(八)卤虫卵的去壳处理74

(九)卤虫无节幼体的营养强化76

(十)卤虫替代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77

四、抱卵蟹的饲养83

(一)饲养方法83

(二)加快或延迟抱卵蟹孵幼的方法84

(三)孵幼后雌蟹的饲养管理84

五、幼体的培育85

(一)土池建造85

(二)清池消毒85

(三)肥水86

(四)幼体放散86

(五)饲料投喂87

(六)充气与换水87

六、敌害生物的防治88

(一)预防措施88

(二)治疗措施89

七、出池与运输90

(一)蟹苗出池前的淡化90

(二)暂养锻炼91

(三)蟹苗出池91

(四)蟹苗质量的鉴别92

(五)人工繁殖蟹苗的运输92

第七章 河蟹苗种的培育技术93

一、蟹苗的质量鉴别和选择94

(一)了解蟹苗的生产过程94

(二)观察外表94

(三)称重检查95

(四)模拟试验95

(五)淡化程度和真假苗检查95

二、仔蟹的培育技术96

(一)土池培育法96

(二)网箱培育法99

(三)水泥池培育法101

(四)塑料大棚培育法101

三、蟹种的培育技术105

(一)土池培育法105

(二)网围培育法109

四、蟹种的质量鉴定111

(一)看水系111

(二)看来源113

(三)看体质113

(四)看蟹种是否性早熟113

第八章 河蟹的池塘养殖115

一、蟹池条件115

(一)池塘位置115

(二)池塘形状和面积116

(三)池塘水深116

(四)防逃设施116

二、池塘清整消毒117

三、蟹种放养118

四、科学套养鱼虾119

(一)鲢、鳙鱼套养119

(二)南美白对虾套养119

(三)澳洲淡水龙虾套养119

(四)青虾套养119

(五)鳜鱼苗种套养119

(六)黄颡鱼套养120

(七)翘嘴红鲌套养120

五、种植水草120

(一)紫背浮萍120

(二)水花生121

(三)菱角122

(四)苦草122

(五)轮叶黑藻123

(六)伊乐藻123

六、及时放养螺蛳124

七、投喂和水质管理125

(一)投喂管理125

(二)水质管理127

八、科学增氧128

(一)增氧机增氧128

(二)微孔管水下增氧131

九、日常管理135

(一)勤巡查136

(二)勤换水136

(三)勤除害136

(四)降温136

第九章 河蟹的网围养殖137

一、网围选址137

二、网围设置137

三、清除野杂鱼139

四、养殖模式139

(一)太湖模式139

(二)高邮湖模式139

(三)滆湖模式140

(四)宝应湖、大纵湖模式140

五、蟹种放养141

(一)放养时间141

(二)放养规格141

(三)放养数量141

(四)其他注意事项142

六、水草栽种142

(一)轮叶黑藻的栽种142

(二)苦草的栽种142

(三)菹草的栽种142

(四)菱角的栽种143

(五)伊乐藻的栽种143

七、养殖管理144

(一)分级饲养144

(二)饲料投喂144

(三)病害防治145

(四)防逃145

(五)其他管理措施146

八、捕捞技术146

第十章 河蟹的稻田养殖148

一、养蟹稻田的基本条件149

(一)稻田选择149

(二)稻田改造149

(三)设置防逃设施149

二、蟹种的稻田养殖150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50

(二)蟹苗放养151

(三)仔蟹培育151

(四)大田放养151

(五)饲料投喂151

(六)水质调控152

(七)日常管理152

(八)水稻的栽培与管理152

(九)防止河蟹性早熟152

(十)捕捞153

(十一)稻田蟹种的越冬154

三、成蟹的稻田养殖155

(一)清田消毒156

(二)栽好水稻156

(三)适时放养大规格蟹种156

(四)水稻的管理156

(五)水质管理157

(六)种植水草157

(七)饲料投喂157

(八)收获159

四、稻田养蟹的施药技术160

(一)稻田常见病虫害的药物防治160

(二)稻田养蟹禁用的农药品种160

(三)施药方法161

五、稻田养蟹的敌害防治161

六、稻田养蟹的搭配混养技术162

(一)搭配混养克氏原螯虾162

(二)搭配混养黄颡鱼162

(三)搭配混养青虾163

第十一章 河蟹的大水体增养殖164

一、水面条件164

二、苗种的放养165

三、苗种的质量鉴别166

(一)首选天然蟹种166

(二)购种须看肢体完整度和体色状况166

(三)防止购进劣质蟹种166

(四)谨防以假乱真的蟹种166

四、管理措施167

五、捕捞技术167

六、成蟹的暂养168

第十二章 河蟹病害的生态防治169

一、导致河蟹发病的原因169

(一)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169

(二)投喂不当,营养失衡169

(三)消毒不严,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水体170

(四)放养密度过大170

(五)水体环境恶化171

二、河蟹病害的预防措施171

三、河蟹病害的诊断方法173

四、治疗河蟹病害的给药方法174

(一)遍洒法174

(二)悬挂法175

(三)浸洗法176

(四)浸沤法177

(五)涂抹法177

(六)口服法177

五、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178

(一)疱疹病毒病178

(二)呼肠孤病毒病179

(三)颤抖病179

(四)弧菌病180

(五)水肿病181

(六)肠炎病181

(七)黑鳃病182

(八)腐壳病(甲壳溃烂症)182

(九)腹水病183

(十)细菌性烂鳃病183

(十一)烂肢病184

(十二)水霉病184

(十三)链壶菌病185

(十四)纤毛虫病186

(十五)蟹奴病187

(十六)薮枝螅虫病187

(十七)苔藓虫病188

(十八)蜕壳不遂188

(十九)中毒症189

(二十)青苔着生病189

(二十一)敌害生物189

六、河蟹病害防治常用药物的休药期190

七、河蟹病害防治禁用药物及其危害191

(一)氯霉素191

(二)呋喃唑酮191

(三)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191

(四)锥虫砷胺192

(五)五氯酚钠192

(六)孔雀石绿192

(七)杀虫脒和双甲脒192

(八)林丹和毒杀芬192

(九)甲基睾丸酮和己烯雌酚193

(十)酒石酸锑钾193

(十一)喹乙醇193

(十二)地虫硫磷、敌敌畏、六六六193

第十三章 河蟹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可追溯体系建设194

一、河蟹产品的质量认证194

(一)ChinaGAP产品认证194

(二)食品质量安全HACCP体系认证196

二、河蟹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199

(一)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背景199

(二)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200

(三)建立河蟹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步骤201

参考文献2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