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态心理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变态心理学 第2版
  • RONALD J.COMER,林美吟译 著
  • 出版社: 心理出版社
  • ISBN:97898619148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71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7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态心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过去与现在1

什么是心理变态?4

异常4

痛苦5

失功能6

危险6

变态捉摸不定的性质7

什么是治疗?8

过去如何看待和治疗心理变态?9

古代的观点和治疗10

古希腊和罗马的观点与治疗11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魔鬼论的重现12

文艺复兴时期与精神病院的兴起13

十九世纪:改革与道德治疗15

二十世纪早期:体因性与心因性的观点17

目前的趋势20

严重心理障碍者如何得到照顾?21

心理障碍较轻者如何治疗?22

疾患预防及促进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23

多元文化心理学23

保险涵蓋范围的影响日增23

今天主导的理论和专业是什么?24

整合:正在进行中的工作26

摘要26

「心理观察」专栏 现代压力:现代问题11

「深度探索」专栏 月亮和心灵15

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29

临床研究人员从事什么工作?33

个案研究法33

个案研究有何优点?36

个案研究有何限制?36

相关法37

相关的描述38

相关要如何才值得信赖?41

相关法有何优点?41

相关研究的特殊形式42

实验法44

控制组45

随机分派45

欺瞒设计45

变通的实验设计46

准实验设计48

自然实验48

类比实验49

单一受试者实验50

整合:多重研究方法的使用51

摘要52

「深度探索」专栏 人类受试者也有权利47

第三章 变态的模式55

生物学的模式59

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变态的行为?59

生物的治疗64

生物模式的评估66

心理动力的模式66

Freud如何解释正常与变态的功能?67

其他心理动力的解释与Freud的解释有何不同?70

心理动力的治疗70

心理动力模式的评估74

行为的模式75

行为主义学家如何解释变态的功能?76

行为的治疗77

行为模式的评估78

认知的模式80

认知理论家如何解释变态的功能?80

认知的治疗80

认知模式的评估82

人本—存在主义的模式83

Rogers的人本理论与治疗84

完形的理论与治疗85

灵性的观点和介入86

存在主义的理论与治疗87

人本—存在主义模式的评估88

社会文化的模式:家庭—社会和多元文化观点89

家庭—社会理论家如何解释变态的功能?89

家庭—社会的治疗91

多元文化理论家如何解释变态的功能?95

多元文化的治疗96

社会文化模式的评估97

整合:各种模式的统整97

摘要99

第四章 临床的衡鉴、诊断和治疗103

临床的衡鉴:如何及为何患者的行为异常?105

衡鉴工具的特质106

临床晤谈107

临床测验110

临床观察122

诊断:患者的症状是不是跟已知的疾患相吻合?124

分类系统125

DSM-Ⅳ-TR127

DSM-Ⅳ-TR是有效的分类系统吗?128

诊断和标记会不会引起伤害?130

治疗:患者如何得到帮助?131

治疗的决定132

治疗的效果133

整合:经济压力的冲击再受关注136

摘要137

「媒体观点」专栏 测验、eBBay及公众利益123

第五章 焦虑性疾患139

广泛性焦虑症143

社会文化的观点:社会和多元文化因素144

心理动力的观点145

人本主义的观点147

认知的观点148

生物学的观点152

恐懼症157

特定对象恐懼症158

社交恐懼症159

引起恐懼症的原因161

恐懼症如何治疗?164

恐慌症168

生物学的观点170

认知的观点173

强迫症174

强迫思考和强迫行为有何特徵?177

心理动力的观点179

行为的观点179

认知的观点181

生物学的观点182

整合:行为的素质一压力观点184

摘要185

第六章 压力疾患189

压力和激发:战或逃反应192

心理压力疾患:急性压力疾患和创伤后压力疾患196

触发心理压力疾患的因子为何?198

发展心理压力疾患的解释204

临床工作者如何治疗心理压力疾患?208

身体压力疾患:心理生理疾病212

传统的心理生理疾病214

新的心理生理疾病219

身体疾患的心理治疗225

整合:扩展变态心理学的界线228

摘要229

「深度探索」专栏 适应障碍症:一个折衷的分类?206

第七章 身体型疾患和解离性疾患231

身体型疾患234

什么是歇斯底里身体型疾患?234

什么是偏见性身体型疾患?241

引起身体型疾患的原因为何?244

身体型疾患如何治疗?248

解离性疾患251

解离性失忆症252

解离性漫游症255

解离性身分疾患(多重人格疾患)257

理论家如何解释解离性疾患?261

解离性疾患的治疗265

自我感丧失疾患268

整合:疾患的重新发现270

摘要271

「深度探索」专栏 代理性孟乔森症候群240

「文化眼」专栏 文化的畸形恐懼症244

第八章 情感性疾患273

单极型忧郁症276

单极型忧郁症有多普遍?276

忧郁症有哪些症状?277

单极型忧郁症的诊断280

引起单极型忧郁症的原因为何?280

生物学的观点283

心理学的观点287

社会文化的观点296

双极性情感疾患300

躁狂的症状有哪些?301

双极性情感疾患的诊断302

引起双极性情感疾患的原因为何?304

整合:理解已知的事实307

摘要309

「心理观察」专栏 快乐时光的悲伤282

第九章 情感性疾患的治疗311

单极型忧郁症的治疗314

心理的方法315

社会文化的方法322

生物的方法325

单极型忧郁症治疗法的比较334

双极性情感疾患的治疗337

锂盐和其他的情绪稳定剂338

辅助性的心理治疗341

整合:成功带来的新问题341

摘要342

「深度探索」专栏 哀伤的过程321

第十章 自杀345

什么是自杀?349

自杀如何研究?352

型态和统计353

触发自杀的因素为何?355

压力事件和情境355

心情和思想的改变357

酒精和其他药物的使用358

心理疾患358

模仿:自杀的传染360

自杀的解释362

心理动力的观点362

Durkheim的社会文化观点363

生物学的观点364

自杀与年龄有关吗?366

儿童367

青少年368

老年人371

自杀的治疗374

在自杀未遂之后使用的治疗374

什么是自杀预防?375

自杀预防计画有效吗?377

整合:心理和生理的洞察落后378

摘要379

「文化眼」专栏 日本人的自杀366

「深度探索」专栏 黑框警语的争议——抗忧郁剂会引起自杀吗?369

第十一章 饮食性疾患381

厌食症385

临床表徵385

医学问题387

暴食症387

暴食390

补偿行为391

暴食症对厌食症392

引起饮食性疾患的原因为何?393

心理动力因素:自我缺陷394

认知因素395

情感障碍396

生物因素397

社会压力398

家庭环境400

多元文化因素:种族差异401

多元文化因素:性别差异402

饮食性疾患的治疗404

厌食症的治疗404

暴食症的治疗409

整合:一个统合观点的标准411

摘要411

「文化眼」专栏 世界各地的饮食疾患401

第十二章 物质关联疾患413

镇静剂418

酒精419

镇静安眠药物424

鸦片类426

兴奋剂428

古柯鹼428

安非他命432

咖啡因433

幻觉剂、大麻类及物质的混合434

幻觉剂435

大麻类436

物质的混合440

引起物质关联疾患的原因为何?442

社会文化的观点442

心理动力的观点442

认知—行为的观点443

生物学的观点445

物质关联疾患如何治疗?447

心理动力治疗法448

行为治疗法448

认知—行为治疗法449

生物治疗法451

社会文化治疗法453

整合:一个熟悉故事的新难题454

摘要455

「心理观察」专栏 大学的暴饮问题:课外的危机421

「深度探索」专栏 控制药物使用,抑或戒绝使用450

第十三章 性疾患及性别认同障碍459

性功能障碍461

性欲望障碍462

性兴奋障碍467

性高潮障碍471

性疼痛障碍476

性功能障碍的治疗478

性治疗一般的特色为何?478

哪些技术可应用于特殊的性障碍?481

当前性治疗的趋势为何?485

性倒错485

恋物症486

扮异性恋物症488

暴露症489

窥视癖490

触摩癖490

恋童癖491

性受虐狂492

性虐待狂493

谨慎用词494

性别认同障碍496

性别认同障碍的解释497

性别认同障碍的治疗497

整合:一个私密的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500

摘要500

「心理观察」专栏 一生的性行为模式466

「文化眼」专栏同性峦和社会495

第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50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徵508

精神分裂症有什么症状?511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为何?519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520

理论家如何解释精神分裂症?521

生物学的观点522

心理学的观点529

社会文化的观点531

整合:心理与社会文化的模式落后536

摘要536

「心理观察」专栏《美丽境界》:电影与实际507

「心理观察」专栏 以嚎叫来引起注意516

第十五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严重精神病的治疗539

过去公立治疗机构的照护542

公立治疗机构照护的好转543

环境治疗法543

代币制544

抗精神病药物546

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如何?547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副作用548

新的抗精神病药物550

心理治疗552

认知—行为治疗553

家族治疗555

社会治疗557

社区方法557

有效的社区照护有何特徵?558

社区治疗为何失败?562

社区治疗的远景565

整合:重要的一课566

摘要566

「心理观察」专栏 有心理疾病又滥用药物者:对治疗的挑战561

第十六章 人格疾患569

「怪异的」人格疾患573

妄想型人格疾患575

类分裂型人格疾患578

分裂病型人格疾患579

「戏剧化的」人格疾患582

反社会型人格疾患582

边缘型人格疾患590

戏剧型人格疾患595

自恋型人格疾患598

「焦虑的」人格疾患600

回避型人格疾患600

依赖型人格疾患603

强迫型人格疾患606

多元文化因素:研究的忽视608

DSM-Ⅳ-TR的分类引起什么问题?609

对人格疾患的分类有更好的方式?610

「大五」人格理论和人格疾患610

替代的向度方法611

整合:人格疾患的再发现611

摘要612

「深度探索」专栏 赌博和其他的冲动问题586

第十七章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的疾患615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618

儿童期的焦虑问题619

儿童期焦虑症619

儿童期焦虑症的治疗621

儿童期的情感问题621

重郁症622

双极性情感疾患624

对立性反抗疾患及品行疾患625

引起品行疾患的原因为何?629

临床工作人员如何治疗品行疾患?629

注意力缺失/过动疾患632

引起注意力缺失/过动疾患的原因为何?634

临床工作人员如何衡鉴注意力缺失/过动疾患?634

注意力缺失/过动疾患如何治疗?635

多元文化因素和注意力缺失/过动疾患637

排泄性疾患638

遗尿症638

遗粪症640

儿童期开始的长期疾患641

广泛性发展疾患641

智能障碍650

整合:临床工作人员发现儿童期与青少年期660

摘要660

「心理观察」专栏 霸凌:正在增加的危机626

「心理观察」专栏 一种特殊的才华645

第十八章 老年与认知的疾患663

老年与压力666

晚年生活的忧郁症668

晚年生活的焦虑症671

晚年生活的物质滥用671

晚年生活的精神病673

认知的疾患673

谵妄674

失智症674

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问题686

整合:临床工作人员发现老年人687

摘要688

「深度探索」专栏 老人和不太老者的睡眠和睡眠疾患669

第十九章 法律、社会及心理健康专业689

临床工作人员如何影响刑事司法系统?692

刑事安置及犯罪时的精神失常693

刑事安置及不具备接受审判的能力700

立法与司法系统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医疗?702

民事安置702

保障病人的权益706

临床与法律领域有何其他互动的途径?710

治疗失当诉讼710

专业的界线711

陪审团的选择711

法律问题的心理研究711

有何伦理准则来引导心理健康专业人员?713

心理健康、商业和经济716

把心理健康服务带入工作场所716

心理健康的经济学716

心理健康圈内的专业人员717

整合:在广大的系统中运作718

摘要719

「心理观察」专栏 对治疗师的暴力行为703

语汇7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