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炼钢常用图表数据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家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62·3968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74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7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炼钢常用图表数据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元素的基本性质1
第一章 物质的基本性质1
第一节 元素的基本性质1
一、元素周期表1
二、元素的电子排布1
第一章 物质的基本性质1
四、部分元素的结晶结构4
五、部分元素的物理性质6
六、稀土元素的物理性质10
第二节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温度的关系12
七、主要物理常数12
第二节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温度的关系12
一、元素的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12
二、元素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14
四、金属粘度和温度的关系14
三、常见金属的线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14
六、金属的导热系数λ和温度的关系15
五、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15
九、一些金属的分光放射率和温度的关系16
八、元素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16
七、金属、合金的热容和温度的关系16
十一、金属的弹性模数和温度的关系17
十、难熔金属和材料单位表面辐射功率和温度的关系17
一、冶金常见气体常数表18
第三节 气体的物化性质和温度的关系18
第三节 气体的物化性质和温度的关系18
Fe-W相图20
二、燃烧用气体的性质22
第四节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22
三、气体的热容热函和导热系数23
四、气体的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25
五、常见气体的解离度和温度的关系25
六、CO_2的分解和温度的关系25
七、CO_2的相平衡状态图26
八、纯气休产生弧光是时电流和电压降的关系26
九、各种气体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6
十、常见气体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7
十一、不同温度、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中饱和的水气量27
十二、各种干燥剂上平衡的水分量29
十三、纯金属中氮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29
十五、气体的自扩散系数和互扩散系数30
十四、各种金属中氢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30
一、常见氧化物的性质32
第四节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32
二、常见碳化物的性质38
三、常见硫化物的性质40
四、常见氮化物的性质42
六、常见硅化物的性质44
五、常见氟化物和氯化物的性质44
七、氧化物及其它化合物的物性和温度的关系46
1.蒸气压46
氧化物的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46
氧化物和硫化物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47
氯化物的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48
氟化物的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49
碳化物的蒸气压、蒸发进度和温度的关系49
硼化物的蒸气压、蒸发速度和温度的关系49
2.热容和导热系数50
不同温度下氧化物的热容和平均热容50
氧化物的热容和温度的关系50
不同温度下金属氧化物的导热系数51
氧化物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1
Al2O3陶瓷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2
高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2
耐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2
3.热膨帐率、电阻系数、强度和其它53
氧化物的热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53
耐火氧化物的热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54
各种SiO2品型的热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54
氧化物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5
氧化物的高温强度和温度的关系55
高温材料熔点的比较56
复合氧化物的熔点和密度57
一、一些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58
第五节 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质58
第五节 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质58
二、耐热混凝土的性能60
三、隔热材料的主要性能62
四、耐火材料的热容、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64
粘土砖的热容、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64
硅砖的热容、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64
镁砖的热容、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64
耐火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65
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平均隔热温度的关系65
五、耐火材料和炉渣中矿物的组成66
参考文献69
参考文献69
第二章 元素和化合物相图70
第一节 元素的结构和相图70
一、元素的结构70
1.元素结构70
面心结构70
体心结构70
第二章 元素和化合物相图70
第一节 元素的结构和相图70
Mg型结构71
白锡βSn71
Se结构71
金刚石结构72
2.常见钢中相结构及其关系72
渗做体结晶结构72
W2C结晶结构72
面心立方晶格各晶面及方向73
体心立方晶格各晶面及方向73
σ相结构73
铁的晶格关系73
晶格中八面体和四面体的空间关系74
α-Fe和γ-Fe晶格74
Fe-Al相图75
Fe-B相图75
1.二元相图75
二、二元相图75
Fe-Ca相图76
Fe-Ce相图76
Fe-Cu相图76
Fe-Co相图76
Fe-Cr相图77
Fe-La相图77
Fe-Mn相图77
Fe-Mo相图77
Fe-Ni相图78
Fe-Nb相图78
Fe-O相图79
Fe-V相图80
Fe-Ta相图80
Fe-Ti相图80
Fe-Zr相图81
Al-Al2O3相图81
Cu-Cu2O相图81
Cr-Cr2O3相图81
Fe-Zn相图81
Fe-O相图82
Nb-O相图83
Nb-O溶解度图83
Ni-O溶解度图83
Ni-NiO相图83
Mo-O相图83
Ta-Ta_2O_5相图84
Ti-O相图84
V-O相图84
W-O相图84
Zr-O相图85
Cu-S相图85
Al-S相图85
Co-S相图85
Fe-S相图86
Mn-S相图87
Ni-S相图87
V-S相图88
Co-P相图88
Cu-P相图88
Fe-P相图88
Ni-P相图89
Mn-P相图89
Al-C相图90
Co-C相图90
Cr-C相图90
Fe-C相图91
Mn C相图91
Mo C相图91
Ta C相图92
Ni-C相图92
Ti C相图92
W-C相图93
Zr C相图93
Cr-N溶解度图93
V-C相图93
Fe-N相图94
Mn-N相图94
Mo-N相图94
Ti-N相图95
V-N溶解度图95
Zr N相图95
Fe-H相图96
Ti-H相图96
Zr H相图96
Si-Al相图96
Si-Cu相图97
Si-Cr相图97
Si-Co相图97
Si-Ca相图97
Si-Mo相图98
Si-Ni相图98
Si-Fe相图98
Si-Mn相图98
Si-Nb相图99
Si-Ti相图99
Si-V相图99
Si-W相图99
Al-Ti相图100
Si-Zr相图100
Mg-Al相图100
Si-P相图100
Al-Cr相图100
Al-Ca相图100
Mg-Ca相图101
Mg-Si相图101
Ti-V相图101
Ca-N相图101
2.二元溶液中溶质的重量%—摩尔%及N2/N1—W2/W1换算图解102
Fe-Cr-C系等熔点图103
三、常用铁基三元及多元相图103
1.三元相图103
Fe-Cr-Ni系液相、固相面图104
Fe-Cr-Al系液相面图104
Fe-Mn-C系等熔点图104
Fe-W-C系等熔点图105
Fe-Ni-Al系在1300~1600℃时固、液相线图105
Fe-S-O系等熔点图106
Fe-Cr-C相图(Cr=1.6%)106
Fe-Cr-C相图(Cr=2%,5%)107
Fe-Cr-C相图(Cr=13%)108
Fe-Cr-C相图(Cr=17%)108
Fe-Cr-C相图(Cr=25%)109
Fe-Cr-C系析出相和成分的关系109
Fe-Si-C相图(C=0.07%,0.01%)110
Fe-Si-C相图110
Fe-Mn C相图(Mn=2.5%)110
Fe-Mn-C相图(Mn=13%)111
Fe-Mn C相图(C=1%)111
Fe-V-C相图112
高锰钢水韧后〔C〕、〔Mn〕和组织的关系图112
Fe-Ti-C相图(Ti=0.3%)112
2.多元相图113
Fe-Cr-Ni-C相图(Cr=18%,Ni=8%)113
Fe-Cr-Ni-C相图(C=0.1%)113
Fe-W-Cr-C相图(W=18%,Cr=4%)113
Fe-W-Cr-Mo C相图(W=6%,Cr=4%,Mo=5%,V=2%)114
一、化合物的结晶结构114
1.AB型离子结构114
NiAs型114
第二节 常见化合物的结晶结构及其相图114
第二节 常见化合物的结晶结构及其相图114
ZnS型115
PbO型115
BN型116
ZnS型116
NaCl型116
GCr15的表面张力和[S]、温度的关系117
2.AB2型离子结构117
CsCl型117
MoS2型117
CdCl2型117
CaC2型118
CdI2型118
TiO2型119
CaF2型119
3.SiO2型结晶结构120
SiO2的结晶形态120
βSiO2离子型化合物120
4.α-Al2O3型结晶结构120
二、二元化合物相图120
1.氧化物相图120
Al2o3-B2o3相图120
Al2O3-FeO相图121
Al2O3-Fe2O3相图121
Al2O3-Cr2O3相图121
Al2O3-CaF2相图121
Al2O3-CaO相图121
Al2O3-MgO相图122
Al2O3 MnO相图122
Al2O3-EeO相图122
Al2O3-La2O3相图122
Al2O3-ZrO2相图123
B2O3-K2O相图123
B2O3-CaO相图123
Al2O3-V2O5相图123
Al2O3-TiO2相图123
Al2O3-SiO2相图123
B2O3-La2O3相图124
B2O3-MgO相图124
B2O3-MnO相图124
B2O3-Na2O相图124
CaF2-CaO相图125
CaF2-FeO相图125
CaF2-MgO相图125
CaO-Cr2O3相图125
CaO-FeO相图126
CaO-Fe2O3相图126
CaO-MgO相图126
CaO-Mn2O3相图126
CaO-P2O5相图127
CaO-SiO2相图127
Cr2O3-Fe2O3相图128
CaO-V2O5相图128
CaO-TiO2相图128
Cr2O3-MgO相图129
Cr2O3-SiO2相图129
Cr2O3-V2O5相图129
Cr2O3-ZrO2相图129
FeO-MgO相图129
FeO-MnO相图129
第二节 钢液的凝固性质129
FeO-ZrO2相图130
FeO-TiO2相图130
Fe2O3-La2O3相图130
FeO-SiO2相图130
Fe2O3-Na2O相图131
Fe2O3-Mn2O3相图131
Fe2O2-P2O5相图131
Fe2O3-MgO相图131
La2O3-SiO2相图132
K2O-V2O5相图132
MgO-MnO相图132
钢锭直径和结晶速度的关系132
K2O-TiO2相图132
K2O-P2O5相图132
Fe2O3-V2O5相图132
MgO-P2O5相图133
MgO-SiO2相图133
MnO-P2O5相图134
MnO-SiO2相图134
Na2O-P2O5相图134
Na2O-TiO2相图134
MnO-TiO2相图134
Cr2O3 CaO·SiO2相图135
FcO-2CaO·SiO2相图135
Fe3O4-Mn3O4相图135
2.其它氧化物相图135
SiO2-TiO2相图135
P2O5-SiO2相图135
3.含硫化合物相图136
CaS-FeO相图136
CaS-CaO·SiO2相图136
FeS-MnS相图136
FeS-FeO相图136
MnS-MnO相图137
MnS-2CaO·M9O·SiO2相图137
MnS-MnO·SiO2相图137
MnS-2FeO·SiO2相图137
FeS-2FeO·SiO2相图137
FeS-Fe3O4相图137
4.含CaY2的相图138
CaF2-CaC2相图138
CaF2-CaCl2相图138
CaF2-Ca3(PO4)2相图138
CaF2-CaSiO3相图138
CaC2-CaO相图138
CaF2-Ca,CaCl2-Ca,CaBr2-Ca相图139
5.炉渣组成的重量和摩尔换算图解139
6.二元渣系摩尔百分数和重量百分数的换算图解140
三、炼钢常用三、四元相图141
1.三元化合物相图141
Al2O3-SiO2-Cr2O3相图141
Al2O3-SiO2-Fe3O4相图142
Al2O3-SiO2-FeO相图142
Al2O3-SiO2-K2O相图143
Al2O3-SiO2-MgO相图144
Al2O3-SiO2-MnO相图145
Al2O3-SiO2-CaO相图146
Al23-SiO2-Na2O相图146
CaO-SiO2-B2O3相图147
CaO-SiO2-BaO相图148
CaO-SiO2-CaF2相图148
CaO-SiO2-Cr2O3相图149
CaO-SiO2-FeO相图150
CaO-SiO2-FeO相图151
CaO-SiO2-Fe2O3相图152
CaO-SiO2-MgO相图153
CaO-SiO2-MnO相图154
CaO-SiO2-TiO2相图155
MgO-SiO2-Cr2O3相图156
MgO-SiO2-CaF2相图156
MgO-SiO2-(FeO+Fe2O3)相图157
MgO-SiO2-FeO相图157
MgO-SiO2-MnO相图158
MgO-SiO2-TiO2相图158
4Cr12Ni8Mn8MoVNb钢中合金元素的偏析158
FeO-MnO-Al2O3相图159
FeO-MnO-SiO2相图159
FeO-MnO-TiO2相图160
FeO-MnO-MnS相图160
Cr2O3-Al2O3-MgO相图161
Cr2O3-Fe3O4SiO2相图161
P2O5-Al2O3-CaO相图162
P2O5-FeO-CaO相图163
CaO-CaF2-Al2O3相图163
CaO-CaF2-CaCl2相图164
CaF2-CaO-2CaO·SiO2相图164
CaF2-CaO-5CaO·3Al2O3相图165
CaF2-CaO-FeO相图165
CaF2-Al2O3-MnO相图166
CaF2-Al2O3-MgO相图166
Al2O3-MgO-TiO2相图167
FeO-Fe2O3-SiO2相图167
CaO-P2O5-(FeO+MnO+Fe2O3)相图168
3CaO·P2O5-MSO·SiO2-SiO2相图168
Al2O3-AlF3-Na3AlF6相图169
2.四元及多元相图169
CaO-Al2O3-SiO2-CaF2(5%)相图169
CaO-Al2O3-SiO2-MgO(10%)相图169
CaO-MgO-SiO2-Al2O3(5%)相图170
CaO-MgO-SiO2-Al2O3(10%)相图170
CaO-MSO-SiO2-Al2O3(1?%相图171
CaO-MgO-SiO2-Al2O3(20%)相图171
CaO-MgO-SiO2-Al2O3(25%)相图172
CaO-MgO-SiO2-Al2O3(30%)相图172
CaO-Al2O3-SiO2-MgO在1600℃时CaO、C2S、C3S、MgO的饱和溶解度173
CaO-SiO2-TiO2-Al2O3(10%)-MgO(10%)相图(中性气氛下)173
CaO-SiO2-TiO2-Al2O3(10%)-MgO(10%)相图(还原气氛下)173
CaO-MgO-SiO2-Al2O3(35%)相图173
参考文献174
参考文献174
第三章 熔渣的物理性质175
第一节 渣的组元和熔点175
一、ExOy对SiO2熔点的影响175
第一节 渣的组元和熔点175
第三章 熔渣的物理性质175
二、ExOy对Al2O3熔点的影响176
三、ExOy对CaO熔点的影响176
四、一些化合物对2CaO·SiO2熔点的影响176
五、CaF2含量对CaO-SiO2-Al2O3(Al2O35%)熔点降低的影响176
第二节 熔渣的密度177
一、单元系177
液态氧化物的密度177
融熔氟化物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177
第二节 熔渣的密度177
CaF2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177
二、二元系178
二元渣系的密度178
CaO-CaF2渣系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178
Al2O3-CaF2渣系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178
CaO-Al2O3渣系摩尔体积和成分的关系(1600℃)178
ExOy-CaF2的密度和成分的关系(1450℃)178
三、三元系179
CaO-Al2O3-CaF2系在1600℃时的密度(CaO/Al2O3=1)179
CaO-Al2O3-CaF2系在1600℃时的摩尔体积179
氟化物对CaO-Al2O3熔体密度的影响(1550℃,CaO:Al2O3=1:1179
CaO-Al2O3-CaF2渣系的密度(1450℃)179
ExOy-Al2O3-CaF2熔体的密度(1400℃,1600℃,CaF2:Al2O3=7:3)180
CaO-SiO2-Al2O3系的密度(1400℃,1500℃)180
CaO-SiO2-FeO系的密度(1400℃)181
CaO-SiO2-CaF2系的密度(1600℃)181
MnO-SiO2-Al2O3系的密度(1570℃)181
MnO-SiO2-FeO系的密度(1410℃)181
高炉炉渣热函181
四、实际炼钢炉渣的密度182
炼钢炉渣密度和(FeO)的关系182
炉渣的密度和渣中(FeO+Fe2O3+MnO)的关系182
炼钢炉渣的密度和渣中铁含量的关系182
室温下固态渣的密度计算公式182
熔渣密度和比容计算公式183
第三节 熔渣的热性质183
一、导热系数183
酸性渣的导热系数183
炼钢炉渣的导热系数和热阻183
第三节 熔渣的热性质183
SiO2-FeO-Fe2O3系的热函(1472、1523K)184
CaO-SiO2-Al2O3渣系的等热函、等温度(得到渣的良好流动性、其粘度为0.2~0.5牛·秒/米2时)曲线184
玻璃、釉、珐琅的导热系数近似计算公式184
二、热函184
CaO-SiO2-FeO系的热函(1473、1523K)185
SiO2-FeO-CaO-Al2O3系的热函(973、1473、1523、1573K)185
第四节 熔渣的导电性186
酸性转炉渣的热函WT273186
平炉炉渣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186
第四节 熔渣的导电性186
一、单元系186
leO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6
二、二元系187
CaO-Al2O3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7
CaF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7
FeO-Al2O3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8
FeO-MnO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8
SiO2-Al2O3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8
Fe2O3-CaO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9
Ca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89
Fe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0
Mn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0
Na2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1
CaO-CaF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1
Al2O3-CaF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1
三、三元系191
FeO-MnO-SiO2的比电导(1350℃)192
FeO-Mn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2
CaO-FeO-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3
CaO-Fe2O3-SiO2的比电导(1550℃)193
CaO-Fe2O3-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3
CaO-FetO-SiO2的比电导(1300℃) (1500℃)194
CaO-Al2O3-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5
CaO-Al2O3-SiO2的比电导(1600℃)195
MgO-Al2O3-SiO2的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196
MgO-Al2O3-SiO2的比电导(1500℃)197
CaO-Al2O3-CaF2的比电导(1500,1600、1700、1800℃)197
四、多元系198
CaO-MgO-Al2O3-SiO2的比电导(Al2O3=5%,1450,1500,1550℃)198
Na2O-Fe2O3-SiO2的比电导(1400℃)198
CaO-Al2O3-CaF2的比电导和成分之关系(CaO/Al2O3=1,1500,1600.1700℃)198
CaO-MgO-SiO2-Al2O3-CaF2的比电导(Al2O3=10%,CaF2=2%1450,1550,1600℃)199
CaO-MgO-SiO2-Al2O3-CaF2的比电导(Al2O3=5%,CaF2=2%1400,1500,1550℃)199
矿石、萤石和各种渣的比电导与温度的关系200
各种渣的比电导的比较201
电渣炉用渣系比电导和温度的关系201
碱性氧化渣在1600℃时的电导近似计算公式201
第五节 熔渣的粘度201
一、单元系201
纯氧化物的粘度201
第五节 熔渣的粘度201
SiO2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2
熔融盐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2
二、二元系202
EO-SiO2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2
CaO-SiO2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3
CaO-Al2O3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3
FeO-SiO2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3
MgO-SiO2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03
三、三元系204
CaO-Al2O3-SiO2渣系的粘度(1400,1500,1800,1900,2000℃)204
CaO-Al2O3渣系中SiO2、MgO含量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205
Ca060%,SiO220%,Al2O320%熔渣粘度和温度、气氛的关系205
CaO-Al2O3-CaF2渣系的粘度(1500,1600,1700.1800℃)206
CaO-SiO2-FeO渣系的粘度(1300,1350,1400℃)206
CaO-SiO2-CaF2渣系的粘度(1400,1600℃)207
CaO-SiO2-MgO渣系的粘度(1500℃)207
CaO-SiO2-TiO2渣系的粘度(1600℃)207
CaO-SiO2-EF2(E:Ca,Mg,Ba)渣系的粘度(1500,1600℃)208
CaO-SiO2-Cr2O3渣系的粘度(1550℃)208
ExOy-Ai2O3-CaF2渣系的粘度和(ExOy)含量的关系(1400℃)208
Al2O3-SiO2-FeO渣系的粘度(1300℃)209
Al2O3-SiO2-MnO渣系的粘度(1500℃)209
Al2O3-SiO2-MgO渣系的粘度(1500℃)209
四、四元系渣和综合性炉渣209
CaO-MgO-SiO2-Al2O3(Al2O3:5%)渣系的等粘度线209
CaO-MgO-SiO2-Al2O3((Al2O3:10%)渣系的等粘度线(1500℃)209
CaO-MgO-SiO2-Al2O3(Al2O3:15%)渣系的等粘度线(400~1500℃)210
CaO-MgO-SiO2-Al2O3(Al2O3:20%)渣系的等粘度线(1500℃)210
CaO-MgO-SiO2-Al2O3(Al2O3::25%)渣系的等粘度线(1500℃)210
CaO-MgO-SiO2-Al2O3渣系的粘度(1300℃,Al2O3:5%)210
CaO-FeO-SiO2-Al2O3渣系的粘度(1300℃,Al2O3:15%)211
CaO-Al2O3-SiO2-MnO渣系的粘度(1400℃,MnO10%)211
CaO-Al2O3-SiO2-MnO渣系的粘度(1400℃,Al2O36%)212
CaO-Al2O3-SiO2-CaF2渣系的粘度(1500℃Al2O3:15%)212
CaO-Al2O3-SiO2-CaF2渣系的粘度(1200℃,Al2O3:5%)212
CaO-Al2O3-SiO2-K2O渣系的粘度(1450℃ Al2O3:5%)213
CaO-Al2O3-SiO2-K2O渣系的粘度(1450℃,Al2O3:10%)213
CaO-Al2O3-SiO2-MgO-CaF2综合渣系的粘度和(MgO)温度的关系213
氯化物和温度对综合渣系粘度的影响213
CaC2对碱性电弧炉炉渣粘度的影响214
(E)对铁的线膨胀的相对对值的影响214
碱性电弧炉白渣的粘度和温度、碱度的关系214
碱性平炉渣的粘度和碱度、温度的关系214
碱性氧化渣的粘度和碱度、温度的关系214
五、碱性炼钢炉渣214
碱性还原性炉渣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15
碱性还原性炉渣的粘度和(Cr2O3)、温度的关系215
碱性还原性炉渣的粘度和(MgO)、温度的关系215
碱性还原性炉渣的粘度和(TiO2)、温度的关系215
碱性还原性炉渣的粘度和(Al2O3)、温度的关系216
碱性氧化渣1600℃时的粘度和组成关系的近似计算式216
六、酸性炉渣216
酸性电炉炉渣的粘度和成分、温度的关系216
酸性平炉炉渣的粘度、和(SiO2)/(FeO+MnO)、温度的关系217
酸性平炉炉渣的粘度和(CaO)、温度的关系217
高炉酸性渣的粘度和碱度、温度的关系217
偏酸性渣的粘度和CaF2含量、温度的关系218
七、电渣炉用渣218
电渣炉重熔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18
CaO-Al2O3-SiO2-CaF2渣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19
八、保护浇注用渣220
不同渣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20
液渣保护浇注用炉渣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21
第六节 熔渣的表面张力222
CaF2的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222
一些化合物的表面张力222
一、单元系222
第六节 熔渣的表面张力222
精炼渣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222
二、二元系223
CaF2-Al2O3、CaF2-CaO、CaF2-CaO-Al2O3(CaO/Al2O3=1)渣系的表面张力(1550℃)223
FeO-ExOy渣系的表面张力(1400℃)223
SiO2-ExOy渣系的表面张力(1570℃)223
CaF2-ExOy渣系的表面张力(1400℃)224
CaO-P2O5渣系的表面张力(1170,1825℃)224
三、三元及多元系224
Al2O3-MnO-SiO2的表面张力(1570℃)224
FeO-MnO-SiO2的表面张力(1450℃)224
FeO-CaO-SiO2的表面张力(1450℃)224
FeO-CaO-CaF2的表面张力(1600℃)224
ExOy-Al2O3-CaF2的表面张力和(ExOy)含量的关系(1400,1600℃)225
CaO-Al2O3-MgF2的表面张力225
CaO-Al2O3-SiO2的表面张力和气相成分的关系225
CaO-Al2O3-CaF2的表面张力(1550,1700℃)225
CaO-Al2O3(CaO/Al2O3=56/44)的表面张力和(MgO)、(SiO2)含量及温度的关系226
CaO-Al2O3(CaO/Al2O3=56/44)的表面张力和(S)、温度的关系226
CaO-Al2O3(CaO/Al2O3=56/44)的表面张力和(ExOy)及温度的关系226
含CaCl2碱性渣的表面张力226
CaO-FeO-Fe2O3-SiO2-CaF2各为27,36,6.6,31,5%渣的表面张力和(ExOy)的关系227
CaO-MgO-SiO2-Al2O3(5%)渣的表面张力(1550℃,1600℃)227
熔渣表面张力和成分关系的计算式(1400℃)227
CaF2-ExOy和CB-08钢的界面张力与(ExOy)含量的关系(1400℃)228
第七节 熔渣的界面张力228
CaF2-ExOy和ЭИ1701的界面张力与(ExOy)含量的关系(1400℃)228
第七节 熔渣的界面张力228
CaF2-CaO,CaF2-Al2O3,CaF2-Al2O3-CaO渣系和低碳钢间的粘附功(1600℃)228
CaF2-CaO,CaF2-Al2O3,CaF2-Al2O3-CaO渣系和低碳钢间的界面张力(1600℃)228
一、金属液和渣间的界面张力228
含CaO56%、Al2O344%的渣和GCr-15、30CrMnSiA、40CrNiMoA的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229
用CaO~55%、Al2O3~44%渣处理GCrl5、40CrNiMoA后钢、渣中的硫含量和界面张力(σm-)、粘附功(WA)的关系要229
含CaCl2的炉渣和GCr15、20Cr2Ni4A的界面张力(1600℃)229
FeO-MnO渣系和工业纯铁间的界面张力与[O]间的关系230
FeO-MnO渣系中(FeO)含量和液态铁间的粘附功、润湿角的关系230
SiO2-ExOy渣系和工业纯铁间的界面张力(1560℃)230
SiO2-MnO-Al2O3和熔钢间的界面张力(1610℃)230
综合炉渣和铁液中成分对其界面张力的影响231
CaO-Al2O3(50:50),CaF2-CaO-Al2O3(60:20:20)渣和Fe-Cr系间的界面张力(1600℃)231
CaO-Al2O3(50:50),CaF2-CaO-Al2O3(60:20:20)渣和Fe-Mn系间的界面张力(1600℃)231
CaO-Al2O3(50:50),CaF2-CaO-Al2O3(60:20:20)渣和Fe-Si系间的界面张力(1600℃)231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31
Al2O3和Fe-P、Fe-S间的粘附功及钢的表面张力(1560℃)232
Al2O3和Fe-E系的粘附功(1560℃)232
SiO2,Al2O3和AHΦ-6渣系的界面张力233
氮化物和一些渣的润湿角及渣的表面张力(1530,1600℃)233
二、化合物和渣间的界面目张力233
纯铁和含氟渣系间的界面性质233
第八节 熔渣的挥发及其它性质234
一、二元系234
ExOr+CaF2反应的自由能和氟化物的熔点、沸点234
ExOy-CaF2熔体的挥发度(克)厘米2·秒)和(ExOy)含量的关系(1400℃)234
二、三元系234
ExOy-Al2O3-CaF2熔体的挥发度和(ExOy)含量的关系(1400℃,CaF2/Al2O3=7/3)234
第八节 熔渣的挥发及其它性质234
ExOy-AlO3-CaF2熔体的重量损失和时间的关系(1400,1500℃)235
CaO-SiO2-CaF2系的SiF4气相压力(1450℃,毫米汞柱)235
Al2O3-SiO2渣和CaF2反应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重量损失的影响235
CaO-FeO-SiO2渣中MgO的溶解度(1600℃)235
参考文献236
参考文献236
第一节 铁的物化性质237
一、物理性质237
铁的晶格常数和温度的关系237
铁的自扩散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37
铁的比容和温度的关系237
第四章 元素含量和固态铁、钢的物化及工艺性质的关系237
第四章 元素含量和固态铁、钢的物化及工艺性质的关系237
第一节 铁的物化性质237
铁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38
铁的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发238
铁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238
铁的热容和温度的关系238
二、化学性质239
铁中氮、氢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239
纯铁在650~975℃,Po2为1大气压时氧化增重和时间的关系239
铁的磁化率和温度的关系239
第二节 元素含量对铁、钢物理性质的影响240
一、元素含量对对铁的晶格常数的影响240
(C)对铁的晶格常数的影响240
(C)和温度对奥氏体晶格常数的影响240
第二节 元素含量对铁、钢物理性质的影响240
元素含量对αFe品格常数的影响241
二、Fe-E系和钢的密度及比容的关系241
(C)对钢中各相(γ,M,α+Fe3C)比容的影响241
(C)和钢中相体积的状态图241
元素含量对αFe晶格常数的影响241
(E)和比容的关系242
(E)和铸钢密度的关系242
一些金属、合金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42
退火状态钢的密度243
碳钢比容的数据及计算243
20℃合金钢的密度的计算243
三、元素含量对铁及钢的膨胀、收缩性质的影响244
(E)对铁的平均线膨胀系数的影244
(E)对铁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差值的影响244
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45
(E)对铁的总固态收缩率的影响245
碳钢凝固后的线收缩率和温度的关系246
碳钢及其它合金的线膨胀率和温度的关系246
高强度焊接铸钢凝固后的线收缩率和温度的关系247
一些合金钢中(E)和凝固后的线收缩率的关系247
(E)对0.35%C合金在α→γ晶型转变时体积变化率的影响248
钢在加热时的线膨胀系数α×10_6248
钢在加热时的真实热膨胀系数249
(C)和温度对钢的导热系数的影响250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50
(E)对铁的导热系数的影响250
四、Fe-E和钢的导热系数250
钢在各种温度下的导热系数251
合金钢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52
钢的平均热容和温度的关系253
(C)对钢的相变热的影响253
钢在各种温度时的真实热容253
六、Fe-E系和钢的导热性254
铁中元素含量和电阻系数的关系254
(C)对铁的电阻系数的影响254
(E)对铁的电阻系数的影响254
不锈钢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255
钢在各种温度下的电阻系数255
五、钢的比热和相变热255
七、Fe-E系和钢的导磁性256
(E)对铁的导磁率的影响256
(E)对铁的矫顽力的影响256
(E)对居里点的影响256
1.碳257
第三节 元素含量对铁及钢的化学性质的影响257
不同温度下奥氏体中的(C)和活度的关系257
(E)对剩余磁感应强度的影响257
一、元素在铁中的溶解度及活度257
第三节 元素含量对铁及钢的化学性质的影响257
(C)对淬火、退火状态下的最大导磁率HC、4πJs的影响257
(E)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257
不同温度下(C)和碳活度的关系258
(E)对碳的活度系数的影响258
Fe-Ni-C系(C)和奥氏体中碳活度的关系(1000℃)258
(E)对奥氏休中(C)溶解度的影响259
(E)对(C)的溶解度的影响259
2.氮260
固体铁中(E)·(N)积和温度的关系260
固体铁中(E)·(N)积和(E)·(C)积与温度的关系260
固体铁中(E)和(N)含量的关系(910℃)260
几种合金元素对共析温度A1和共析碳的影响260
(Mn)、(Ni)对(N)的溶解度的影响(在奥氏体铁中)261
(Si)对(N)的活度和溶解度的影响(PN2=1大气压)261
(V)对(N)的活度的影响261
(Cr)对(N)的溶解度的影响(PN2=1大气压)261
(E)对(N)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的影响(1200℃)262
1200℃和1600℃氮的活度系数值的比较262
eEN和温度的关系262
3.氢262
(C)和氢的溶解度的关系263
氢在18-8钢中的溶解度和氢分压、温度的关系263
(si)和温度对氢的溶解度的影响263
Ni、Cr、Fe-Ni中氢的溶解度263
氢在Fe-Cr中的溶解度263
氢在Fe-Mo中的溶解度263
氢在Fe-V中的溶解度264
4.其它元素在铁中的溶解度264
氧在奥氏体铁中的溶解度264
元素在奥氏体铁中的溶解度264
(E)在α或δ-Fe中的溶解度264
2.元素在硫化物相中的分配265
纯铁中(E)/(S)对硫化物中(E)的影响265
软钢中硫化物相内合金含量的分配265
1.元素在碳化物,铁素体相中的分配265
(E)对碳化物相中(E)含量的影响265
元素在碳化物相中的分配(C0.4%,t=700℃)265
二、元素在铁、钢各相中的分配265
(Cr)=13%的钢中(E)/(S)对硫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266
18-8系的不锈钢中(E)/(S)对硫化物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266
三、氧化气氛对铁、钢氧化反应的影响266
Fe-O系中PH2O/PH2平衡比值和温度的关系(PH2O+PH2=1大气压)266
低碳钢在CO2、O2、H2O、SO2空气中的氧化增量和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的关系267
Fe-O系中Pco/Pco+Pco2的平衡比值和温度的关系(Pco+Pco2=1大气压)267
钢的氧化浸入深度和合金元素含量的关系269
氧化气氛对(C):0.5%的钢氧化深度的影响269
铁中元素含量对其氧化性能的影响269
(C)和温度对钢在空气中氧化增量的影响269
四、气相和钢间的脱碳反应270
H2-CH4气氛和温度,(C)的平衡关系270
CO-CO2气氛、温度和(C)的平衡关系270
CO-CO2-H2-CH4气氛、温度和(C)的平衡关系271
H2-CO-CO2气氛、温度和(C)的平衡关系271
露点和钢的碳位平衡关系272
实用钢种和吸热型气氛的露点和热处理温度的关系272
五、铁中元素含量对在酸中溶解的影响272
(E)对在10%HCl中(25℃)溶解减量的影响272
(E)对在10%H2SO4,10%HNO3中(25℃)溶解减量的影响273
(C)对在5%的硝酸、硫酸、盐酸溶液中腐蚀量的影响273
六、元素含量和化学热处理的关系273
(E)对渗碳层中碳含量的影响273
(E)和温度对渗碳层深度的影响274
(E)对渗铅层厚度的影响275
(E)对氮化层深度和硬度的影响275
(E)对铬化层深度的影响275
(E)对铝化层深度的影响275
(E)对渗铅层厚度的影响(1025℃)276
(E)对硼化层深度的影响276
第四节 元素含量和铁、钢的热处理性质276
一、(E)和钢的相变温度276
第四节 元素含量和铁、钢的热处理性质276
台0.35%C的碳钢之Ac3点和[E]的关系276
[C]对碳钢的马氏休转变开始、终了温度(Ms、M?)的影响277
[E]对不同含碳量的钢Ms点的影响277
[E]和(Ms-Mf)的关系277
常用钢号加热、冷却的临界点及退火硬度(HB)278
[E]和相变温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及数据279
二、[E]和临界冷却速度281
碳钢中[C]和晶粒度对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281
[E]对[C]0.3%结构钢的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281
[E]对[C]1%钢的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281
[E]对[C]1%钢珠光体转变时奥氏体最小稳定时间的影响281
三、[E]和理想临界直径282
[E]对[C]1%钢的水淬理想临界直径的影响282
[E]对退火状态下高碳钢的淬透性倍数的影响282
[E]和淬透性的关系(相乘法求理想直径)282
1)[C]和晶粒度对理想直径的影响282
2)[E]对淬透性系数的影响282
[E]和钢的淬透性直径的关系(用加和法求理想直径)283
1)[C]和晶粒度对基本淬透性指数的影响283
2)[E]和淬透性指数的关系283
3)淬透性指数与淬透直径的关系284
4)试样中心为50%的马氏体淬透直径和不同心部马氏体含量的直径关系284
5)淬透性直径与采用具体的冷却强度和实际淬透直径的关系284
四、[E]对残余奥氏体、石墨化、铁的再结晶温度的影响285
[C]和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的关系285
[E]对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影响285
[E]对石墨钢形成石墨的影响285
[E]和石墨化的关系285
[E]对工业纯铁再结晶温度的影响285
[E]对铁的再结晶温度的影响286
[E]对0.1%C的软钢完全软化温度的关系286
五、常见钢号的热处理曲线287
圆棒工件表面和中心的冷却曲线287
20Mn钢成分上、下限对奥氏体连续冷却曲线的影响288
12CrNi2钢在不同的奥氏体温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89
10号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0
30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0
4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1
7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1
T8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2
T10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2
40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3
40Mn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3
40Cr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4
20Cr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4
20CrNiMo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5
42CrMo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5
40CrNiMo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6
20CrNi2Mo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6
30CrMnSi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7
25CrNi3MoV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7
35CrNiMoV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8
60SiMnCrV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8
OCr1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9
GCr15SiMn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99
Cr12钢的连续冷却曲线和等温转变曲线300
4Cr13钢的连续冷却曲线和等温转变曲线301
Mn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302
W18Cr4V钢的等温转变曲线303
六、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以不同直径为基本参数)304
20钢304
25钢305
30钢306
40钢307
45钢308
50钢309
60钢310
70钢311
75钢312
T9钢313
T10钢314
T12钢315
15Mn316
20Mn317
20Mn2318
30Mn2319
50Mn320
60Si2Mn321
15Ni322
40CrNiMo323
40CrNi2Mo324
20Cr325
40Cr326
0Cr13327
1Cr13328
2Cr13329
3Cr13330
[E]对铁的断面收缩率的影响331
一、[E]和铁、钢的塑性331
第五节 元素含量和铁、钢的机械性质331
20CrMoV331
40CrMoAl332
GCr15333
[E]对平衡状态下低碳钢的延伸率的影响334
[E]对铁的延伸率的影响334
第五节 元素含量和铁、钢的机械性质334
[C]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断面收缩率、延伸率的影响335
二、[E]和铁、钢的韧性335
[E]对铁素体的冲击韧性的影响335
碳、锰含量和碳、锰钢延伸率的关系335
[E]对调质状态钢的冲击韧性的影响336
[E]对平衡状态下低碳钢的冲击韧性的影响336
[C]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钢的冲击韧性的影响336
[E]对正火状态下钢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336
[E]对钢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E]含量低的区域)337
[E]对钢的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E]含量高的区域)337
三、[E]和铁的硬度337
[E]和铁的常温硬度的关系337
[E]对正火、调质铁素体硬度的影响338
[E]对铁素体固溶强化的影响338
[C]对钢中各组织硬度的影响338
[C]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钢的硬度的影响339
[E]对焊接后母材硬度增加值的影响339
[C]对碳钢的高温硬度的影响339
需要的回火硬度和确保淬火后得到硬度的[C]及马氏体数量图解340
合金钢的回火硬度和其它机械性能的关系340
四、[E]和铁、钢的强度340
[E]对屈服强度(σ0.2)的影响340
[E]对铁素体屈服点(σs)的影响341
[E]对铁素体下屈服点的影响341
[Cr]对珠光体、马氏休组织强度的影响341
[E]和奥氏体固溶处理后的屈服强度的关系342
[E]对铁素沐抗拉强度的影响342
[E]对正火、调质铁素体抗拉强度的影响342
[E]对高锰钢(Mn13%)的屈服点的影响343
[C]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钢的σb、σ降的影响343
[C]对碳钢的高温抗拉强度的影响343
碳锰钢中[C]、[Mn]和抗拉强度的关系344
正火状态下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抗拉强度(σb)的推算图344
五、[E]和其它机械性能345
[E]对铁的反复弯曲强度的影响345
[E]和疲劳强度的关系345
[E]对铁索体蠕变强度的影响345
[E]=1%时铁在真空中的蠕变延伸率和时间的关系345
[E]对0.1%[C]钢的抗氢作用的影响346
普通铸钢的[C]对不同摩擦条件下磨耗量的影响346
六、[C]和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机械性质347
[C]和退火钢的机械性质的关系347
[C]和淬火碳钢的机械性质的关系347
[C]和油淬火碳钢机械性质的关系347
[C]和回火碳钢机械性能的关系347
[C]和低碳钢退火、正火、淬火的机械性质的关系348
[C]和空冷轧、锻碳钢材的机械性能的关系348
[C]和低碳铸钢退火后的机械性能的关系349
[C]和中碳铸钢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的关系349
[C]和高碳铸钢退火后的机械性能的关系350
七、[E]和一些钢种的机械性质350
碳素结构钢350
38CrA351
30CrMnSiA351
12CrNi3A352
40CrNiMoA352
轴承钢中的[S]对钢材疲劳寿命的影响353
35CrMoAlA353
1Cr13、2Cr13353
Cr27354
Mn13354
八、杂质对钢性能的影响和钢质评定的内容354
1.钢中杂质对其性质的影响354
钢中杂质对钢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355
GCr15夹杂物类型和数量对钢材平均寿命的影响356
轴承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对钢材疲劳寿命的影响356
轴承钢中链状氧化物夹杂对钢材寿命的影响356
轴承钢中球状夹杂物对钢材寿命的影响357
轴承钢中夹杂物评级对钢材机械性能等的影响357
轴承钢中Al2O3夹杂数目对钢材寿命的影响357
结构钢中夹杂物数量对钢材横向、纵向延伸率的影响357
结构钢中夹杂物数量对钢材横向、纵向冲击值的影响358
[O]对碳素钢的冲击值的影响358
2.钢质评定内容359
钢中常见夹杂物的性能和特点359
铬钼钢中稀土夹杂物的特征367
显示显微组织的化学试剂和酸浸显示宏观组织的试剂368
显示显微组织的化学试剂368
碳素工具钢淬透性试验级别370
球化组织的评级373
网状碳化物的评级内容373
[C]和中碳铸钢热处理后的机酸浸显示宏观组织的试剂373
晶粒号与晶粒数的关系374
晶间腐蚀评级375
发纹评级376
α相显微检验评级376
低倍缺陷的评级标准参考表376
带状碳化物、碳化物液析的评级377
碳化物不均匀性评级377
1Cr18Ni9Ti针孔评级377
钢的各标准脱碳层对照表378
渗碳层深度标准379
弹簧钢中石墨碳级别的测定379
抗腐蚀级别379
放大倍数对夹杂物面积的影响380
不同放大倍数相当于放大100倍的晶粒号对照表380
参考文献381
参考文献381
[E]对铁的完全凝固温度的影响383
其它钢的液相线和成分关系的计算式383
[E]对铁的熔点降低值的影响383
一、元素含量、冷却速度、压力对熔点的影响383
第一节 钢、铁熔体的物理性质383
第一节 钢、铁熔体的物理性质383
第五章 金属熔体的物理性质383
第五章 金属熔体的物理性质383
铸铁的熔点和成分的关系384
铸铁的化学成分、注温对其流动性的影响384
碳钢的[C]、冷却速度和液、固相、包晶区温度的关系384
低合全钢的[C]和冷却速度与液、固相、包晶区温度的关系385
5%[Cr]钢中[C]和冷却速度与液、固相、包晶区温度的关系385
13%[Cr]钢中[C]和冷却速度与液、固相、包晶区温度的关系386
碳钢、低合金钢、铬钢的凝固范围和冷却速度的关系387
不锈钢、耐热钢的合金含量和冷却速度与液、固相温度的关系387
压力对铁的相变点的影响388
压力对铁及0.2%、0.4%[C]的铁碳合金熔点的影响388
二、钢、铁熔体的热性质388
Fe-C合金的热容388
常见钢号的潜热389
纯铁和生铁的热函与温度的关系389
碳钢在1300~1500℃结晶时的热函389
高温下一些钢号的热函390
18CrNiWA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390
ЭИ572奥氏体基钢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390
30钢、1Cr18Ni9Ti钢的导热系数和温度的关系391
三、钢、铁熔体的体积性质391
纯铁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391
铁碳合金的密度和[C]、温度的关系391
生铁的密度和温度的关系392
Fc-Cr-Ni在1550℃时的密度392
液态铁碳合金的密度和比容392
铁碳合金的比容和温度、[C]的关系393
[E]对铁液的比容和密度的影响393
Fe-C熔体的比容和[C]及温度的关系393
[E]对铁液比容的影响394
钢液密度和比容的计算公式394
[E]对铁液密度的影响394
以固相线体积为100%时碳钢熔化后体积增大率和温度的关系395
注温、[C]和休积收缩的关系(以该注温下的体积为100%计)395
不同钢号钢锭的收缩值395
不同钢号的钢锭沿高度上的纵向收缩和凝固时间的关系396
四、钢、铁熔体的粘度396
1.单元、二元系的粘度396
液态纯铁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6
Fe-C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6
Fe-C系的运动粘度、流动性和温度的关系397
Fe-N系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7
Fe-P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7
Fe-Mn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7
Fe-Cr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8
Fe-V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8
Fe-Si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8
Fe-Mn,Fe-Mn-C系[C]=1%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8
Fe-Cr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398
Fe-Si系的运动粘度和[Si]的关系(不同温度)399
Fe-Ni系的运动粘度和温度(升温、降温)的关系399
2.[E]对铁液粘度的影响399
1550℃时铁中元素对其粘度的影响399
[E]对铁液运动粘度的影响(1600℃)400
[N]、[H]、[O]、[Al]对铁液运动粘度的影响(1600℃)400
[Si]、[Mn]、[Cr]对铁液运动粘度的影响(1600℃)400
3.钢种的粘度400
一些含Cr、Ni、W钢种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0
一些含Cr、Si钢种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0
结构钢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1
结构钢与合金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1
一些钢种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1
1Cr21Ni5Ti钢的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2
GCr15钢的运动粘度和温度、[Al]的关系402
4.钢中夹杂物和脱氧对其运动粘度的影响402
中碳锕中[Al]、Al2O3含量和温度对其运动粘度的影响402
ЭИ844Б不锈钢液的运动粘度和温度、夹杂物含量的关系403
Cr28Ni12钢液的粘度和温度、脱氧的关系403
GCr15中夹杂物的平均直径对其运动粘度的影响403
GCr15中[N]、[H]、[O]对运动粘度的影响(1600℃)403
GCr15中含有0.01%非金属夹杂物时的运动粘度(1600℃)403
GCr15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和运运粘度的关系403
GCr15中Al2O3、SiO2夹杂物含量和温度对其运动粘度的影响404
钢液用Al脱氧时粘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关系(1600℃)404
钢液用Si脱氧时运动粘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关系(1600℃)404
钢液用Mn脱氧时运动粘度的变化和时间的关系(1600℃)404
各种原始组织的生铁加热、冷却时其运动粘度和温度的关系405
5.熔铁的粘度计算公式405
五、钢液流动性和工艺因素、成分的关系406
[C]和钢液的过热度对其流动性的影响406
[Si]和温度对钢液流动性的影响406
[Mn]和温度对钢液流动性的影响406
[Cr]和温度对0.4%[C]钢的流动性的影响407
高锰钢中[Si]和温度对其流动性的影响407
不锈钢的流动性和温度的关系407
不锈钢、耐热钢的流动性和温度的关系408
23%[Cr]钢的流动性和[Ti],[N]含量、温度的关系408
真空处理前后碳素钢液流动性和温度的关系408
碳素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对其流动性的影响408
合金结构钢和碳钢的流动性(长度)和温度、碳当量的关系409
六、熔体的界面性质409
1.单元及多元系的表面张力409
钢液的表面张力409
铁、钴、镍、锰的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409
铁碳系的表面张力410
铁基二元及三元系的表面张力410
铁液中元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411
铁液的表面张力和[E]的关系(1550℃)412
Fe-E熔体的密度、表面张力、润湿角和孔隙中上升高度(1560℃)412
熔铁的表面张力和合金元素的关系413
Fe-Cr-Ni系的等表面张力线(1550℃)413
Fe-S-O熔体的表面张力(1550℃)413
Fe中[O]、[H]、[N]的活度和吸附量的关系414
Fe-Mn-C系的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414
Fe-Cr-O、Fe-Mn-O、Fe-Si-O、Fe-Al-O,Fe-Ce-O、Fe-La-O系的表面张力和[E]、[O]含量的关系414
2.钢液中元素含量、工艺因素与钢液表面张力的关系415
一些钢种的表面张力415
钢液的表面张力(1550℃)416
30CrMnSiA的表面张力和温度、使用的原材料的关系(1550℃)417
40CrNiMoA的表面张力和[S]、温度的关系417
低合金钢、轴承钢的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417
轴承钢中的[N]、[H]、[O]对其表面张力的影响417
液态高速工具钢、轴承钢的密度、表面张力和温度的关系418
一些元素对Cr15Ni25钢液表面张力的影响418
Cr15Ni25钢中的[P]对表面张力和抗热裂性的影响418
Cr16Ni15钢液的密度、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418
3.钢的界面张力418
铁液和耐火材料在高温时的润湿角418
铁中元素含量对Al2O3润湿角的影响419
合金钢对AlN的润湿角和粘附功(Wa)的影响(1600℃)419
Fe-E中[E]对Al2O3粘附功的影响420
GCr15、20Cr2Ni4A和白渣中CaCl2含量与界面张力的关系420
GCr15的表面张力和其对TiN的粘附功与温度的关系420
GCr15对AIN的粘附功和[O]的关系420
轴承钢对AlN的粘附功和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1600℃)420
GCr15、Cr25Ti、12Cr2NiMoV、45Mn17Al3对AlN润湿角、粘附功的影响(1600℃)421
七、钢、铁熔体的导电性和导磁性421
1.导电性421
纯铁在熔化前后电阻系数的变化421
铁液中元素的含量和电阻系数的关系421
铁的电阻系数和[C]、温度的关系422
液态Fe-C合金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422
碳钢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422
铁氧、铁碳、生铁的电阻系数422
铁镍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423
三种铸造法的热流和凝固系数423
液态不锈钢类的电阻系数和温度的关系423
2.导磁性424
纯铁的磁化率和温度的关系424
铁碳合金的导磁性X424
铁液中元素含量对磁化率的变化的影响425
铁钴镍的磁化率倒数和温度的关系426
八、钢液的黑度系数426
电炉炼钢过程中钢的黑度系数426
感应炉的容量和炉衬种类、钢液成分对黑度系数的影响427
钢液成分和温度对其黑度系数的影响428
铁基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辐射系数428
光测高温计读数的校正值和物体黑度的关系429
第二节 钢液的凝固性质429
一、钢液的凝固系数429
在吵型、生铁模中碳钢的凝固系数和过热度的关系430
钢锭模断面的形状、厚度及直径对凝固系数的影响430
1米直径的电渣锭、真空电弧炉重熔锭及普通钢淀的凝固系数沿断面的分布430
凝固系数与散热面比值的关系430
连铸时钢的凝固系数和各工艺因素的关系431
连铸是注温对凝固系数、凝固速度的影响431
连铸时注速对凝固系数、凝固速度的影响431
三、钢的结晶速度和结晶特性431
连续铸锭时钢坯的凝固系数432
二、钢液的凝固速度和结晶速度432
第三节 元素在铁液中的溶解432
钢锭结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433
沿圆柱形钢锭半径平均结晶速度的分布433
一些钢号在3.6吨的钢锭模中凝固时的基本参数433
结晶时晶核的生长速度和结晶速度的关系434
连铸坯的结晶速度沿断面的变化434
各种钢的过热度和结晶速度对柱状晶和等轴晶的临界值的影响435
主轴方向1厘米长度中晶轴的数目和凝固速度的关系435
碳钢钢锭的凝固速度和晶粒数之间的关系435
结晶速度和晶粒平均尺寸的关系435
四、钢的凝固速度和钢质436
凝固速度对铸钢疏松度的影响436
凝固速度与二次晶轴间的关系436
钢锭断面的结晶速度和八字形偏析的关系437
凝固速度和硫化物生成量的关系437
结晶速度和硫的有效分配系数的关系437
凝固速度和钢中硫化物夹杂半径的关系438
钢的凝固速度和钢中硅酸盐体积的关系438
钢的凝固速度和硅酸盐夹杂物半径的关系439
钢的凝固速度和机械性质的关系439
钢的凝固速度和夹杂物含量对抗拉强度的影响439
钢的凝固速度和夹杂物含量对断面收缩率的影响440
钢的凝固速度和夹杂物含量对冲击值的影响440
五、钢的冷却速度和晶轴间距441
圆钢锭心部的平均冷却速度441
钢的冷却速度和距表面距离的关系441
钢的冷却速度和二次晶间距的关系(碳钢、低合金钢、5%Cr钢,不锈钢及耐热钢、高速钢)442
钢的平均冷却速度和二次枝晶间距的关系(碳素钢)442
距钢锭表面的距离和二次晶轴的关系443
结晶前沿移动速度和二次晶轴间距、铬的有效分配系数的关系(电渣重熔GCr15)443
冷却速度和二次晶轴间距的关系(Mn、S含量不同)443
钢的冷却速度和一、二次晶间距离的关系(2Cr、3Cr)444
钢的冷却速度和一、二次晶间距离的关系[7Cr]444
钢的冷却速度和一、二次晶间距离的关系(15Cr)444
钢的凝固和一、二次晶间距445
钢的冷却速度和初生树枝状晶轴间距的关系447
钢的冷却速度对硫化锰尺寸的影响447
钢的冷却速度对钢中硫化锰数量的影响447
钢(S6-5-2)的冷却速度对其铸态网状评级的影响448
钢(S6-5-2)的冷却速度对碳化物尺寸的影响448
六、钢的结晶与温度、成分等因素的关系448
含碳0.5%的钢锭(350公斤)凝固时温度的变化448
钢锭的帽口线下水平方向的凝固厚度和时间的关系448
钢的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对结晶的影响449
结晶时的过冷度和晶粒尺寸的关系449
钢锭的半径大小、过热度和柱状晶长度的关系449
18-8钢中[E]对柱状晶氏度的影响450
Fe-C合金中柱状晶宽度和[C]的关系450
在相平衡的温度下凝固的固相含量和[C]的关系451
钢凝固时氧化物可能生成量451
七、钢凝固后的机械性能452
高温下钢的机械性质452
高温范围内钢和合金的相对延伸率和强度极限的关系453
不同温度下(1360~1520℃)[C]对钢的弹性模数的影响453
凝固范围内钢的σb、E(弹性模数)和成分的关系453
Fe-C合金冷凝后表面和中心的机械性能454
八、钢的偏析454
铁基中合金元素的平衡分配系数454
Fe-E系中元素的晶间偏析程度(KE)456
一些钢号中主要元素的晶间偏析程度(KE)和[C]的关系457
各元素对Fe-E凝固区间的影响457
元素的偏析程度(△E/E)和碳的偏析程度(△C/C)的关系457
Cr13钢中[C]对[Cr]偏析的影响458
铁中[C]对Cr、Mn、Si、Ni、Mo晶间偏析的影响458
Cr25Ni16Mn7NB钢在钢锭断面上晶间偏析的变化458
九、工艺因素和钢液温度的关系459
向铁液中加入金属材料或铁合金对降低钢液温度的影响459
向铁液中加入硅铁时钢液温度的变化459
电炉(20吨)通电和停电时间对钢液温度的影响459
[C]和结膜时间与钢液温度的关系460
[C]和钢液温度对样勺中结膜时间的影响460
高锰钢液在炉中、盛钢桶中的结膜时间与温度的关系460
出钢和浇注温度与[C]的关系461
[C]和温度及过热度的关系461
酸性平炉钢号的温度与结膜时间的关系461
向钢液加入铁粉、生铁粉对钢液降温的影响462
在600~550毫米的锭模中钢液凝固时的温度分布462
锭模表面温度的变化和热流量的关系463
浇注过程中钢液(20Cr,18CrMnTi)温度的变化和高度、渣覆盖的关系463
浇注过程中覆盖渣的上下温度及钢液温度的变化464
钢坯表面温度和直径与自然冷却时间的关系464
参考文献465
参考文献465
第六章 炼钢反应的物化性质及常用图表467
第一节 炼钢过程常用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热力学数据467
第一节 炼钢过程常用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热力学数据467
第六章 炼钢反应的物化性质及常用图表467
第二节 炼钢常见物质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73
一、物质的热函(△H°298)473
第二节 炼钢常见物质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73
物质热函和温度关系图位476
二、单质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78
三、碳化物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1
四、氮化物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2
五、氧化物及复杂氧化物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3
六、氧化物和碳酸盐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4
七、元素、碳化物、氧化物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6
八、氧化物和氯化物等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7
九、复杂氧化物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88
十、硫化物和硫酸盐的热函和温度的关系491
十一、其它化合物492
一、元素在铁液中的溶解492
元素在铁液中的极限溶解度492
1.元素在铁液中的溶解度492
第三节 元素在铁液中的溶解492
[E]对钙在铁中溶解度的影响(t=1607℃,Pca=1大气压)493
铁液中[H]、[N]、[O]、[S]的溶解度和气相压力的关系(1600℃)493
[O]和Po2、温度的关系494
2.氧的溶解度和[E]的关系494
镁在铁碳合金中的溶解度494
[O]和Po2、[Cr]的关系(t=1600℃)495
[O]和Po2、[Ni]的关系(t=1600℃)495
[O]和PH2O/P、[V]的关系(t=1600℃)496
[O]和PH2O/PH2、[Si]的关系(t=1600℃)496
[O]和PH2O/P、[Cr]的关系(t=1600℃)497
[O]和PH2O/PH2、[Ni]的关系(t=1600℃)497
[O]和PH2O、[H]的关系(t=1600℃)498
[O]和[E]、[S]的关系(t=1600℃)498
3.硫的溶解度和[E]的关系498
铁中[E]的脱硫能力(t=1600℃)498
硫化物气相压力对不同成分铁液中硫活度的影响499
不同温度下各种物质和生铁水中[S]的关系499
稀土元素对[O]和[S]的影响(t=1600℃)500
稀土元素对[S]和[O]的影响500
4.氮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500
[E]对[N])的溶解度的影响(t=1600℃)500
Fe-Cr-Ni液态中氮的溶解度(1600℃ PN2=1大气压)501
Fe-Co-Ni液态中氮的溶解度(1600℃ PN2=1大气压)501
Cr18Ni10Ti钢中[Ti],[N]含量和温度的关系501
[E]对Fe-Cr18-Ni8不锈钢中氮溶解度的影响(1600℃,PN2=1大气压)501
[E]·[N]积和温度的关系502
铁液中[E]和[N]含量的关系502
Fe-Cr-Ni-Mn、Fe-Cr-Ni-Mo熔体中氮的溶解度502
铁液中的[N]和eJN、温度的关系503
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504
5.氢的溶解度和[E]的关系504
[E]对氢的溶解度的影响(t=1590℃,PH2=1大气压)504
[H]的溶解度和元素的摩尔分数之间的关系(t=1610℃,PH2=1大气压)504
钢、合金在凝固时氢的溶解度的变化505
氢在钢液中溶解度的计算公式505
[H]和eJN、温度的关系505
6.碳的溶解度和[E]的关系506
[E]对溶解碳含量的影响506
[E]对碳在铁中溶解度的影响506
渣(FeO+MnO=100%)中(MnO)/(FeO)比值和[Mn]、温度的关系507
Fe-C-E熔体中[E]对碳的最大溶解度的影响507
Fe-C-Si-Mn熔体中碳的溶解度(1460℃)507
[Si]对铁合金中[C]的溶解度的影响507
碳在铁液中的溶解度计算式507
二、元素在铁液中的活度和活度系数508
1.Fe-E系中组元的活度和活度系数Fe-Al(1600℃)508
Fe-C(1560~1700℃)508
Fe-Cu(1550℃)508
Fe-Cr(1600℃)508
Fe-Mn(1590℃)509
Fe-Ni(1600℃)509
Fe-P(1550~1600℃)509
Fe-FeS(1200,1600℃)509
Fe-Si(1600℃)510
Fe-Ti(1600℃)510
Fe-V(1600℃)510
Fe-E系中E的活度系数(1600℃)510
2.三元系中元素的活度和活度系数511
铁液内不同溶质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1600℃)511
铁液内不同溶质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1600℃)513
元素在铁液内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ε?(1600℃)516
元素和碳的相互作用系数eEC,eCE(1600℃)517
元素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518
元素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19
元素和氧的相互作用系数和温度的关系520
碳的活度和活度系数521
铁液中[E]和碳的活度系数的关系(1600℃)(1300~1600℃)521
Fe-C-Si-Mn熔体中碳的活度系数和成分的关系522
Fe-Si-C系熔体中αc、αSi523
硅的活度和活度系数523
[C]、[Ni]、[P]对硅的活度系数的影响523
Fe-Si-Mn中的αSi、αMn523
Fe-Mn-C系熔体中的αc、αMn523
氮的活
热门推荐
- 2664268.html
- 1152170.html
- 1598611.html
- 1346341.html
- 1439896.html
- 1098386.html
- 2456058.html
- 1053570.html
- 1442291.html
- 2584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5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0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7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0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7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5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