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 李克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 李克绍
  • 姜建国,李嘉璞,李树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2140059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九大名医经验录系列 李克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医家小传1

一、锲而不舍 自学典范2

二、治学严谨 善于读书4

三、临证灵活 ?轮老手8

四、诲人不倦 一代良师11

伤寒学说13

传与传经15

一、《热论》的“受之”与《伤寒例》的“传经”15

二、《伤寒论》中的“传”与“传经”16

三、结合《热论》《伤寒例》看《伤寒论》的渊源与发展19

中风与伤寒23

风伤卫与寒伤荣28

阳明病与胃家实29

少阳病与柴胡证32

桂枝附子汤证与去桂加白术汤证34

蓄水证36

太阴病39

一、胸下结硬40

二、脉浮者可发汗41

三、手足自温42

四、脾家实43

大实痛44

厥阴病47

一、厥阴病的病理、脉证特点、转归与治疗48

二、其他伤寒或杂病,阴阳气不相顺接的临床表现和预后50

欲解时53

一、十二支的时空概念53

二、六经病欲解时与天阳的关系54

三、六经病欲解时的内在因素56

四、六经病解时的临床体验57

五、如何正确看待六经病欲解时59

开阖枢60

热入血室证62

吴茱萸汤证67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68

结胸证成因70

《伤寒百问》选录72

《伤寒论》学习法78

一、要与《内经》《难经》《本草经》《金匮要略》相结合,但不要牵强附会79

二、要结合临床来体会83

三、要体现《伤寒论》的时代性84

医论86

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87

一、五行的产生到具体概念的形成87

二、五行生克的应用及其流弊89

三、五行在中医学方面的影响90

四、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学中的五行95

五、机械五行论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结果97

六、五行的存废问题99

冲脉粗谈100

一、冲脉的特点、作用及循行路线100

二、冲脉为病的症状、病机与脉象101

三、逆气里急的治法104

四、其他冲脉病105

五、关于冲脉的名称问题108

六、关于冲脉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109

谈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110

《易》与医113

一、从《易》与医的起源谈起113

二、易学的发展及其思想内容114

三、《易》对中医学的影响117

评《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年忌120

读《金匮要略》札记123

一、读“五脏风寒积聚”篇后123

二、从“阴脉小弱其人渴”想到的125

三、对于“寒气厥逆”与赤丸的分析126

古医籍释名127

一、难经127

二、金匮要略127

三、医学从众录128

四、霍乱燃犀说128

五、杂病源流犀烛128

六、赤水玄珠128

七、医林指月128

八、金匮翼129

九、肘后方129

十、历代名医蒙求129

十一、医学津梁129

十二、医经溯洄集129

十三、保赤存真130

十四、慎疾刍言130

十五、医学薪传130

十六、金匮钩玄130

十七、伤寒来苏集130

十八、折肱漫录131

十九、病机沙篆131

二十、银海精微131

二十一、寿世保元131

二十二、兰室秘藏131

二十三、格致余论132

二十四、女科经纶132

二十五、达生编132

二十六、痘麻绀珠132

二十七、麻痘蠡言132

二十八、医碥132

二十九、医贯133

三十、医经允中133

三十一、医垒元戎133

三十二、中风斠诠133

三十三、医醇賸义133

三十四、诊宗三昧134

三十五、春脚集134

三十六、鬼僦术134

医话135

不服药 得中医——兼谈误药救治135

谈“肺为水之上源”的体会138

略谈肺气肿的治法139

谈桔梗开提气血的体会140

谈控涎丹的临床应用140

从半夏汤谈失眠的证治141

遗精治法漫谈146

谈肝硬化腹水治疗体会148

低血压病辨治—得149

谈干呕、哕逆的治疗150

一、干呕吐涎沫150

二、干呕、哕151

略谈蓄饮152

谈反胃治法154

一、消除梗阻154

二、止呕与润肠同用155

三、润肠通便155

谈噎膈治法156

谈嘈杂证治158

谈泛酸治法161

谈胃脘痞硬的辨证治疗163

一、水饮结聚的痞硬163

二、湿热结聚的痞硬163

三、胃虚痞硬164

四、胃寒痞硬164

漫谈胀满的辨证治疗164

谈食欲改变的治法167

一、消导168

二、健脾169

三、补火169

四、养肝170

胃脘痛证治经验谈170

一、涤痰止痛法171

二、消瘀止痛法171

三、活血止痛法172

四、解热止痛法172

谈腹泻疗法173

一、渗利法173

二、升提法174

三、清凉法175

四、疏利法175

五、甘缓法177

六、酸收法177

七、固涩法178

八、健脾法179

九、温肾法179

十、平肝法181

谈便秘疗法182

一、风秘183

二、气秘184

三、湿秘185

四、冷秘185

五、热秘185

谈大便下血疗法186

谈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188

一、发狂案189

二、癫痫案(肠胃虚弱)189

三、癫痫案(痰结胃脘)189

四、烦躁失眠案190

谈肠胃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一些有关的问题190

一、肠胃病的预防190

二、治疗及愈后191

五对活血药剖析193

谈几味治呕药的运用194

一、生姜、半夏194

二、芦根195

三、苏叶、黄连195

四、伏龙肝196

医案199

慢性咽炎199

慢性扁桃体炎200

慢性中耳炎200

阳虚血少头痛201

心动过缓201

慢性肝炎202

周期性顽固性呕吐202

胃痛204

腹胀204

腹痛205

腹泻205

尿崩症206

严重肾功能损害207

癫痫208

失眠症210

发作性嗜睡病211

痰厥212

肩关节周围炎213

腿痛214

皮疹214

无名低热215

半身麻木216

医案选评217

头痛即吐清水案217

衄止清荣和卫案218

虚火上炎口舌生疮案218

气虚挟湿麻木案219

肝火血燥吞酸暖腐案220

肝阴虚不纳食案220

疝症腹痛案221

气血两虚腹胀案222

伏暑泄泻案223

过用参附便结里实案223

肝郁伤脾寒热便血案224

肝经血燥火旺乘脾案225

肾不纳气虚喘案225

肝肾两虚寒热似疟案226

肝脾燥热本虚标实案226

肝郁化火凌肺克脾案227

湿热内扰案228

肾虚水泛发热吐痰案228

阴虚不能敛阳脉似实热案229

劳役过度寒热似疟案230

脉伏而厥战汗似疝案231

劳伤脾肺水泛汗出案232

湿热精滑案233

心肾久虚小便不畅案234

血枯血滞崩漏案235

肝脾两伤崩漏不止案236

肝郁腰痛案236

阳虚血少腰痛案237

痰湿腰痛案237

痰厥似痫案238

肾水枯竭客热犯胃惊恐案239

过服参附致壅案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