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的精神陷阱 嬗变中的国民心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化的精神陷阱 嬗变中的国民心态
  • 邵道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011559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的精神陷阱 嬗变中的国民心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民心态:社会转型期一个新的关注点1

一、国民心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1

(一)从本质上说,国民心态和社会心理是同一意义的1

(二)“社会心理”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意识”4

(三)三种国民性:“几千年的国民性”、“几十年的国民性”和“现实的国民性”7

二、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和中国人10

(一)在我国,有关人的研究历来就是一个薄弱的环节10

(二)改革开放使当今的中国人获得了“第二次解放”,中国人一定要变,中国人一定会变,中国人一定能变,这恐怕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12

(三)国民心态的重塑或改造,的确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社会一定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14

三、嬗变中的社会病态心理20

(一)病态心理、社会病态心理20

(二)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病理与社会病态心理23

(三)研究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病态心理的意义26

第二章 在冲突、整合中的国民价值观29

一、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29

(一)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29

(二)三种价值观:“几千年的价值观”、“几十年的价值观”和“现实的价值观”30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不可置疑地挑战35

二、价值观的冲突: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37

(一)社会转型中的价值观冲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核心之点是:是定位于社会还是定位于个人37

(二)一场由“小人物”发动的争论明确地向社会发出一个信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对“传统价值观”的神圣性已经开始动摇,很多人处于彷徨、困惑、迷惘之中39

(三)围绕着潘晓的信的争论,实际上就是一场价值观的争论,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40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价值观正向符合初级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状况嬗变43

(一)人:是“政治人”,还是“社会人”44

(二)人:是“理想化的人”,还是“现实化的人”46

(三)人:是“以集体为重的人”,还是“以个人为重的人”48

(四)人:是“以义为重的人”,还是“以利为重的人”49

(五)人:是“封闭的落后人”,还是“开放的现代人”51

结束语:价值观嬗变中方向的把握53

附录:《人生的路呵,为什么愈走愈窄?》55

第三章 改革开放20余年国民心态的变迁60

一、不可抗拒的思变、求变心态61

(一)过去:僵硬的守旧心态61

(二)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已经涌动着一股不可抗拒的思变、求变潜流62

(三)改革开放历程中国民思变、求变的特点62

二、变化莫测的求富心态65

(一)沉重的传统:“重义轻利”的道德至上心态65

(二)改革开放初期:狂热的求富、致富欲望66

(三)二十年之后,开始理性化了的求富、致富欲望68

三、要求社会公平的心态69

(一)要求社会公平是任何社会公民都有的一种普遍要求和心态69

(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对平均主义实际也是一种社会的不公71

(三)改革开放后要求社会公平成为全社会成员的一种强烈心愿72

四、觉醒了的要求个人发展的心态74

(一)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的个性的扭曲74

(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的发展也是被计划好了的,人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觉醒77

(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人的发展上赋予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品质、新特点80

五、强烈要求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心态82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82

(二)中国人没有因“母亲”的失误而嫌弃自己的祖国84

(三)“强国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85

六、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民心态总的发展趋势85

(一)国民心态发展的表现形式:从无序到有序85

(二)国民心态发展的表现方式:从简单的两极性到复杂的多向性86

(三)国民心态发展的道德价值:从非道德化到道德化86

(四)国民心态发展的表现内容:从非理性化到理性化87

(五)国民心态发展的社会适应性:从不成熟到成熟88

第四章 一度迷失了的精神家园:六大病态心理90

引论: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危机、道德危机90

一、令人心跳的物欲化倾向91

(一)过于迷恋于对物的占有,对金钱的崇拜,根本无视自己的精神需要,产生诸如人格衰退、道德衰退、精神衰退和行为衰退,这就是人的物欲化倾向91

(二)在物欲化思潮的冲击下,不少人患上了精神麻痹症92

(三)从“社会的存在”去找物欲化倾向产生的原因95

(四)解决认识问题、榜样问题和个人修养问题是矫治物欲化倾向的重要手段97

二、缺乏理性化的群体躁动倾向99

(一)对社会剧变所持的一种焦躁不安心态,一种急不可耐的情绪性反映,一种缺乏理智的盲目行为之总和就是躁动99

(二)盲目地追求功利是群体躁动的主要特点101

(三)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这是群体躁动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103

(四)矫治群体躁动现象:不要都挤向独木桥105

三、人性衰退的冷漠化倾向106

(一)旁观者冷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所引起的“非社会行为”106

(二)良知的麻痹是冷漠化产生的最重要原因107

(三)当今最为重要的是要唤醒人们瘫痪的灵魂112

四、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115

(一)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是当今社会难以解决的一道难题115

(二)粗俗化倾向意味着人性的退化,发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是有很深刻的背景的117

(三)矫治粗俗化倾向要从每个人做起120

五、使社会无序的无责任化倾向122

(一)使社会发展变得无序、使个人的发展失去方向的无责任化倾向122

(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失衡是无责任化倾向产生的最重要原因124

(三)矫治“无责任化倾向”要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抓起125

六、祸国殃民的虚假浮夸化倾向125

(一)一股不可抑制的虚假浮夸化倾向125

(二)为利益驱动的虚假浮夸风129

(三)矫治虚假浮夸风事关到政治,事关政府威信,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132

第五章 荡涤一切旧的、落后的病态心理135

一、心灵上的肿瘤:“红眼病”135

(一)在改革初期,“红眼病”心态已成为一种“流行病”136

(二)“红眼病”心态的五大特征及其危害138

(三)“红眼病”心态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140

(四)认真消除“红眼病”,发展积极的健康心态141

二、杀人不用刀的流言蜚语142

(一)什么是流言蜚语和谣言142

(二)社会动乱时期容易产生流言蜚语和谣言144

(三)流言蜚语的制造者147

(四)流言蜚语和谣言的对策148

三、难于驾驭的社会牢骚151

(一)剧变社会中的社会牢骚很盛行151

(二)社会牢骚的盛行并不仅仅是社会宽容的结果154

(三)面对社会牢骚我们该怎么办157

四、使人摸不着头脑的社会逆反心理162

(一)关于社会逆反心理概念的争论162

(二)什么是社会逆反心理163

(三)社会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65

(四)社会逆反心理的危害及其对策168

五、使社会一盘散沙的“窝里斗”169

(一)“窝里斗”就是内耗,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倾轧、争斗,其后果必然是一盘散沙169

(二)从“政治性内耗”,到“经济性内耗”170

(三)中国人的“窝里斗”是很丰富多彩的,但是它的最为可怕的后果是斗掉国家的元气172

(四)龙要腾飞,一定要告别“窝里斗”,这就要好好地认真地研究“窝里斗”盛行的原因,惟此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173

第六章 当今危害社会极大的几种社会病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175

一、祸国殃民的流氓犯罪团伙175

(一)流氓团伙犯罪的发展及其所形成的恶势力,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175

(二)当今流氓犯罪团伙发展的新动向:向类似于黑社会性质的流氓犯罪团伙的方向发展179

(三)权力腐败庇护下的流氓恶势力182

(四)治理流氓犯罪团伙的对策188

二、会亡党亡国的权力腐败193

(一)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毒瘤:腐败193

(二)权力腐败者的腐败心态:不怕亡党亡国197

(三)“小人物”腐败的心态204

(四)怎样纠治腐败现象210

三、给社会带来大劫难的当代邪教212

(一)什么是迷信212

(二)当代社会为什么相信迷信的人越来越多?215

(三)邪教:当代迷信的登峰造极218

第七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际关系的嬗变227

一、不同体制下的人际关系227

(一)“几千年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227

(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230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从权力本位、关系本位、单位本位的束缚中冲出来232

二、体制转换过程中畸形的人际关系233

(一)使人际关系扭曲的“关系化倾向”234

(二)使人际关系构成的品质低劣的“庸俗化倾向”240

(三)使人际关系私利化的“势利眼倾向”240

(四)使人际关系功能异化的“结伙化倾向”240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际关系的调适24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想的人际关系243

(二)现阶段怎样进行人际关系的调适246

第八章 重塑民族心,再造中国人250

一、目标定位:21世纪对人素质的要求251

(一)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批头脑绝顶聪明的人251

(二)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会干事业的人252

(三)高素质的人应该是能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人252

(四)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人格非常健康的人253

二、寻根问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心254

(一)健康的国民心态形成的“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54

(二)对民族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255

(三)爱国: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256

(四)重德: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则257

(五)诚:博大宽容胸怀之源259

(六)求是务实:不太容易实践的宝贵品性260

(七)勤奋:创造灿烂文明之本262

三、吸收借鉴:拓宽人的发展模式263

(一)“天朝心态”要不得263

(二)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也不行264

(三)外国学者的关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人”的研究265

(四)要发展人的主体意识266

(五)要发展竞争意识268

四、社会调适:重塑一度迷失了的精神家园268

(一)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靠“抓两手、两手抓”268

(二)要重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导271

(三)要记住: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272

(四)为国民树立楷模:官德的建设273

(五)要不断提高公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276

五、人格自律:构建灵魂的新寓所280

(一)要培养崇高的理想280

(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81

(三)要有高尚的情趣281

(四)要注意修身养心,要慎独,要自律282

(五)要学会择友,通过交友培养性格283

(六)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毅力284

(七)要多一点创造性285

作者出版书目总览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