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学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7270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82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907页
- 主题词:煤矿-灾害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煤矿灾害介质的基本性质与运动规律33
第一章 煤矿灾害介质的赋存状态及特性33
第一节 煤与瓦斯的生成33
第二节 煤层瓦斯的赋存37
第三节 煤矿灾害介质的基本性质47
第四节 含瓦斯煤岩的流变与蚀损规律67
第二章 矿井风流流动的基本规律76
第一节 矿井通风与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联系76
第二节 理想气体、理想流体和完全气体的关系76
第三节 矿井风流流动规律的数学描述77
第四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方程的关系80
第三章 多项流运动规律83
第一节 瓦斯在风流中的运移规律83
第二节 尘粒在风流中的运动规律87
第三节 液滴与尘粒在风流中的运动规律99
第四章 多孔介质中的气液运移规律105
第一节 煤层瓦斯的运移规律105
第二节 多孔介质地下水渗流基础111
第三节 矿井基岩裂隙水渗流基本理论115
参考文献119
第二篇 矿井通风保障体系及可靠性分析123
第一章 矿井通风概述123
第一节 矿井通风的发展简史及趋势123
第二节 矿井通风技术与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124
第三节 矿井通风新技术概述124
第四节 矿井通风装备和仪器仪表的改善126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及可靠性评价127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原则127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130
第三节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132
第四节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分析134
第五节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综合评价136
第六节 评价软件设计138
第三章 矿井通风新技术140
第一节 矿井稳态通风模拟与控制研究140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调节技术150
第三节 均压通风技术150
第四节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154
第五节 漏风及其堵漏技术156
第六节 矿井灾变通风技术157
第四章 煤矿掘进通风安全技术及装备系列化163
第一节 掘进通风安全技术163
第二节 掘进通风安全装备和保护165
第三节 掘进通风技术的安全措施167
第五章 矿井通风新装备及检测仪表169
第一节 概述169
第二节 高性能主要通风机170
第三节 新型局部通风机173
第四节 高性能风筒及可控风门177
第五节 矿井通风参数检测仪表178
第六章 通风现代化管理182
第一节 概述182
第二节 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182
第三节 煤矿通风的隐患管理183
第七章 井下作业环境健康保障与矿井热害治理187
第一节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健康保障187
第二节 矿井热害的产生188
第三节 矿内风流温升热源分析与计算188
第四节 煤矿井下空气热力参数的预测193
第五节 矿井降温的常规技术措施203
第六节 矿井人工机械制冷空调208
第七节 矿井降温专家系统的开发211
参考文献212
第三篇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217
第一章 煤矿火灾特征及其对风流状态的影响217
第一节 煤矿火灾的特征217
第二节 煤矿火灾及火源燃烧类别218
第三节 煤矿火灾燃烧生成热计算223
第四节 煤矿可压缩风流流动规律226
第五节 煤层及采空区的自燃规律和环境影响234
第二章 煤矿火灾隐患侦知及预警技术237
第一节 火灾生成气体变化规律237
第二节 火灾预警及监测装备的应用241
第三节 火源探测技术243
第三章 煤矿火灾预防处理技术248
第一节 煤矿内因火灾防治248
第二节 煤矿火灾直接灭火254
第三节 火区封闭、管理和启封260
第四章 矿井火灾风流模拟及控制技术269
第一节 矿井风流动态模拟技术概述269
第二节 巷道围岩与风流的热交换及风温计算271
第三节 矿井火灾火源燃烧的模拟275
第五章 煤矿火灾事故的现场勘察281
第一节 火灾事故现场勘察的任务281
第二节 火灾事故现场勘察的要点282
第三节 矿井火灾现场痕迹分析及物证采集284
参考文献289
第四篇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灾害的防治技术293
第一章 瓦斯煤尘爆炸概述293
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的概念293
第二节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296
第三节 煤尘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300
第四节 煤尘爆炸性的鉴定303
第五节 瓦斯煤尘爆炸的比较305
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理论基础307
第一节 瓦斯爆炸化学反应机理307
第二节 瓦斯爆炸传播火焰的高内聚力特性316
第三节 煤尘爆炸机理319
第四节 瓦斯煤尘爆炸的基本参数321
第五节 瓦斯煤尘爆炸对井下环境造成的破坏323
第三章 瓦斯煤尘爆炸防治技术326
第一节 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326
第二节 防止瓦斯煤尘爆炸范围扩大的措施337
第三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计划349
第四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调查354
第一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的目的、任务及意义354
第二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的组织和基本程序355
第三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357
第四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鉴定359
第五节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原因的综合技术分析362
参考文献364
第五篇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的防治技术367
第一章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及其分类367
第一节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367
第二节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分类370
第三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379
第四节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381
第二章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经典预测原理及方法408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类408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408
第三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面预测411
第三章 含瓦斯煤岩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与声发射规律419
第一节 受载煤岩体的电磁辐射现象419
第二节 受载煤岩体的电磁辐射规律426
第三节 含瓦斯煤体流变破坏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435
第四节 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的产生机理443
第四章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预测预报新技术448
第一节 概述448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电磁辐射预报技术449
第五章 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的防治技术464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防治464
第二节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措施470
第三节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水力化措施503
参考文献529
第六篇 冲击矿压与顶板灾害防治技术535
第一章 采掘空间围岩运动规律535
第一节 顶板运动基本规律535
第二节 井巷围岩应力分布与矿压显现规律539
第三节 采场围岩应力分布与矿压显现541
第四节 邻近层煤柱与停采线的影响作用544
第二章 顶板灾害防治547
第一节 顶板事故分类547
第二节 顶板灾害防治548
第三节 预防冒顶事故的采场控顶设计555
第四节 顶板灾害监测技术563
第三章 冲击矿压发生机理570
第一节 冲击矿压现象及特征570
第二节 冲击矿压影响因素571
第三节 冲击矿压发生机理582
第四节 煤岩冲击破坏与声电耦合585
第四章 冲击矿压防治594
第一节 冲击矿压防治技术体系594
第二节 冲击矿压预测预报技术595
第三节 冲击矿压防范措施621
第四节 冲击矿压解危技术624
参考文献636
第七篇 煤矿水灾防治技术639
第一章 煤矿水灾防治基础639
第一节 煤矿床充水条件分析639
第二节 矿井突水预兆和水量估算642
第二章 煤矿地面防治水监察646
第三章 煤矿井下防治水技术与方法649
第一节 井下防水煤(岩)柱留设649
第二节 井下探放水技术650
第三节 疏干(水)技术653
第四节 带压开采技术656
第五节 防水闸门和水闸墙658
第六节 矿井防排水技术659
第七节 可视化地下水模拟评价新型软件系统(Visual Modflow)与矿井防治水662
第八节 煤层回采前方小构造预测的GIS技术665
第九节 煤矿顶板水害防治决策技术669
第十节 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技术675
第十一节 华北型煤田立体充水地质结构理论676
第四章 矿坑涌水量预测评价681
第五章 华北型煤矿井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686
第一节 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结合的必然性分析与研究现状686
第二节 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结合的基本理论和模式696
参考文献698
第八篇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703
第一章 预湿煤体防尘技术703
第一节 预湿煤体减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703
第二节 水在煤体中的运动规律711
第三节 煤层注水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714
第四节 各种注水方式的特点及其效果的考察方法718
第二章 采掘工作面防尘技术720
第一节 采掘工作面尘源的形成与分布720
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防尘技术724
第三节 掘进工作面防尘技术729
第四节 矿井其他生产环节防尘技术742
第三章 物理化学防尘技术748
第一节 隔尘风帘防尘技术748
第二节 化学降尘剂防尘技术750
第三节 粘结式防尘技术753
第四节 泡沫除尘技术756
第五节 磁化水除尘技术758
第六节 其他物理化学防尘技术761
第四章 个体防护763
第一节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763
第二节 动力送风式个体防尘用具767
参考文献771
第九篇 煤矿安全管理理论与技术775
第一章 煤矿安全管理理论775
第一节 安全管理基础775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784
第三节 安全管理理论789
第四节 煤矿安全风险的结构特点799
第二章 安全分析技术801
第一节 因果图分析技术801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分析技术803
第三节 事件树分析技术807
第四节 事故树分析技术810
第五节 危险性预先分析技术819
第三章 安全评价技术822
第一节 安全评价理论822
第二节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828
第三节 半定量安全评价方法832
第四节 可靠性安全评价法836
第五节 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技术838
第四章 安全计划与安全决策技术841
第一节 企业安全计划841
第二节 安全决策844
第五章 安全管理技术方法850
第一节 安全目标管理850
第二节 安全检查技术方法855
第三节 隐患排查管理技术857
第四节 本质安全技术859
第五节 人员安全管理861
第六节 安全信息管理865
第六章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873
第一节 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与特点873
第二节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875
第三节 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教育培训877
第四节 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培训878
第五节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878
第六节 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879
参考文献882
热门推荐
- 91028.html
- 2135811.html
- 2372571.html
- 522840.html
- 2479176.html
- 2063689.html
- 784964.html
- 655128.html
- 401266.html
- 1824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1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