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彝族简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彝族简史
  • 《彝族简史》编写组,《彝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873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彝族-民族历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彝族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彝族的族源和族称9

第一节 族源问题的探讨9

第二节 彝族和古羌人的关系11

第三节 彝族同叟和昆明的关系17

第四节 彝族与乌蛮、白蛮的关系20

第五节 “罗罗”族称的出现27

第六节 彝族先民分布区域的不断扩大30

第七节 外国学者对彝族渊源等问题的研究33

第二章 原始社会(公元前2世纪以前)38

第一节 彝族地区的远古文化遗存38

第二节 彝族原始社会及其解体43

第三节 远古时期彝族地区同祖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48

第三章 奴隶占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公元前2世纪一8世纪)51

第一节 滇池与邛都地区的奴隶制和昆明部落51

一、滇池、邛都地区的奴隶占有制51

二、昆明游牧部落的定居和发展56

三、滇东北、黔西北地区的奴隶制58

第二节 南中大姓集团的形成与发展61

一、彝族先民地区大姓势力的形成61

二、蜀汉政权扶持南中大姓64

三、晋代南中地区大姓、夷帅与皇朝政权间的斗争66

第三节 爨氏家族统治势力的发展和灭亡68

一、爨氏统治势力的发展68

二、爨氏统治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70

三、唐初经略爨地与爨氏统治的结束71

第四章 南诏奴隶制政权的建立和崩溃(8—10世纪)73

第一节 南诏的兴起73

第二节 南诏奴隶制经济的发展75

第三节 南诏的政治、军事制度79

第四节 南诏统治下云南彝族先民的经济生活82

第五节 南诏奴隶制的崩溃85

第六节 四川和滇东北地区彝族先民部落88

第七节 贵州地区的彝族先民90

第五章 封建制的形成和奴隶制的延续(10—14世纪)93

第一节 宋代大部分彝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形成93

一、大理政权统治下的云南彝族社会93

二、“罗甸国”和“罗氏鬼主”97

三、凉山地区彝族先民部落102

第二节 元朝对彝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106

一、滇东北以外的云南地区108

二、乌撒、乌蒙与亦奚不薛地区的情况及元朝统治的加强113

三、罗罗斯与马湖地区116

第六章 封建制的发展和奴隶制的变化(14—19世纪)119

第一节 云南彝族地区地主经济的发展119

一、地主经济在明代的胜利119

二、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125

第二节 黔西、滇东北彝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衰落及地主经济的发展127

一、水西地区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转化127

二、乌蒙、乌撒、东川、茫布地区的改土归流130

第三节 四川彝族地区奴隶制的变化133

一、建昌和马湖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133

二、凉山地区奴隶制的延续136

第四节 彝汉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开发祖国西南边疆142

第七章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奴隶制的斗争(1840—1919年)147

第一节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人147

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52

第三节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和反奴隶制的斗争158

第八章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和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1919—1949年)168

第一节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168

一、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168

二、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日益加深170

三、反动的政治统治进一步加强174

四、落后的生产与悲惨的生活175

第二节 红军长征鼓舞下的革命斗争177

第三节 彝族地区的游击战争及彝族人民的解放186

第九章 告别旧制度建设社会主义(1949—1978年)196

第一节 建立人民政权196

一、全面推进彝区的解放事业196

二、培养民族干部 推行民族自治201

三、民主改革2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10

一、农业合作化210

二、私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13

三、社会经济文化在曲折中发展215

第十章 改革开放(1978—1999年)219

第一节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220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人民公社体制221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统派购制度,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222

三、完善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224

四、一手抓开发,一手抓扶贫225

第二节 城镇建设及其经济改革与发展229

一、简政放权,搞活企业229

二、搞活流通,繁荣市场233

三、改革宏观调控方式,增强经济调节功能237

四、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经济并存241

五、走出去,引进来243

第三节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46

第四节 出版传媒业健康发展251

一、彝族历史上文献复制传播概况251

二、新历史条件下彝族的传媒业251

第五节 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255

第十一章 彝族的科学、文化成就25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验259

第二节 畜牧和狩猎的经验261

第三节 历法和气象知识263

第四节 医药卫生265

一、传统的医学265

二、新历史条件下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266

第五节 文字268

第六节 史学271

第七节 文学艺术274

一、传统文学概况274

二、彝族文学的新发展276

三、彝剧280

四、影视281

第八节 音乐、舞蹈283

一、音乐283

二、舞蹈289

第九节 绘画和雕刻、书法及工艺美术292

一、绘画292

二、书法296

三、雕塑297

四、工艺美术299

第十二章 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302

第一节 居住、饮食和服装302

一、居住302

二、饮食304

三、服饰306

第二节 婚姻和家庭309

第三节 节日和丧葬316

一、节日316

二、丧葬318

第四节 宗教信仰321

第五节 竞技与娱乐326

附录一 彝族称谓表331

附录二 彝族地区自治表333

附录三 彝族人口334

附录四 彝族方言分布地区简表337

附录五 彝族历史大事年表340

后记356

修订后记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