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化技术时代的中国人文精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桂芳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605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化技术时代的中国人文精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1
1.1.1 数字化技术的反思与批判: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2
1.1.2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一个亟须研究的问题7
1.2 研究的意义9
1.2.1 现实意义9
1.2.2 理论意义10
1.3 文献综述11
1.3.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研究文献综述11
1.3.2 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文献综述13
1.3.3 数字化与中国人文精神研究文献综述18
1.3.4 从技术视角对西方人文思想的研究综述19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25
1.4.1 基本思路25
1.4.2 研究的方法25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27
第2章 数字化及其时代限度28
2.1 数字化概念的理解29
2.1.1 数字化的概念29
2.1.2 数字化的特征30
2.1.3 数字化的属性31
2.2 数字化的发展历程33
2.2.1 历史渊源:20世纪50年代33
2.2.2 起步阶段:20世纪60—70年代34
2.2.3 初步发展至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35
2.3 数字化的时代限度36
2.3.1 数字化的技术限度36
2.3.2 数字化的“自由限度”38
2.3.3 数字化的“自然限度”39
第3章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文脉追溯42
3.1 人文精神及相关概念42
3.1.1 人文、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42
3.1.2 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48
3.2 中国人文精神溯源50
3.2.1 人文化成及其拓展50
3.2.2 天人合一与人文精神的确立55
3.2.3 礼与人文精神的发展57
3.2.4 宋明理学与人文精神的强化61
3.2.5 个体启蒙与近代人文精神的切换63
3.3 西方人文精神溯源66
3.3.1 古希腊自发的人文精神66
3.3.2 中世纪“闭壳期”的人文精神69
3.3.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71
3.3.4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73
3.3.5 19世纪以来的人文思潮和20世纪的人文精神74
3.4 中西人文精神比较77
3.4.1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演变比较77
3.4.2 中西人文精神主要共同特征比较81
第4章 技术变迁与人文精神的演进83
4.1 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互动84
4.1.1 原始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萌芽84
4.1.2 古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产生86
4.1.3 近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发展90
4.1.4 现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拓展93
4.2 不同技术时期人文精神的特征96
4.2.1 古代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97
4.2.2 近现代工业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105
4.2.3 当代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113
第5章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之维119
5.1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意义之维119
5.1.1 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技术时代和谐理念的核心119
5.1.2 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技术时代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最佳切入点122
5.2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理论之维124
5.2.1 儒家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技术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理论资源125
5.2.2 精神本体论——考察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132
5.3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现实表征134
5.2.1 数字化技术理性的危机及表现135
5.2.2 数字化技术理性表征——中国人文精神缺失137
5.2.3 数字化技术实践表征——当代人发展的悖论139
第6章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之径149
6.1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的原则149
6.1.1 寻求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渐近150
6.1.2 寻求数字化技术的人文定位152
6.2 数字化技术时代儒家人文精神的启示154
6.2.1 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154
6.2.2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55
6.2.3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58
6.2.4 强调人自我身心的和谐159
6.3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路径161
6.3.1 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161
6.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165
6.3.3 在善的追求中整合社会的理想、信念169
6.3.4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非人类中心主义技术观和伦理观170
6.3.5 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171
6.3.6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根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174
第7章 中国人文精神的后现代展望177
7.1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历史缕析177
7.1.1 前现代、现代的分界178
7.1.2 后现代的源起与纷争179
7.2 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181
7.2.1 后现代主义的源起181
7.2.2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及主张183
7.2.3 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与失误187
7.3 后现代社会中国人文精神展望190
7.3.1 后现代社会的特征190
7.3.2 后现代精神对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193
7.3.3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人文精神重建的意义196
热门推荐
- 2952154.html
- 3717693.html
- 2316443.html
- 1795395.html
- 2444879.html
- 2967202.html
- 2739558.html
- 3353047.html
- 3436315.html
- 2519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