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术至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从术至道
  • 郑旭旭,袁镇澜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403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武术-体育运动史-研究-日本-近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术至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目的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三、时间跨度5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的视点5

(一)主要内容5

(二)研究的视点7

第二章 从“技”至“艺”——江户时期的日本武术9

一、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社会背景10

(一)热武器出现,武术功用转变10

(二)和平与繁荣的社会环境11

(三)思想、文化、艺术繁荣12

二、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14

(一)承继“尚武之风”的江户初期14

(二)兴衰起伏与对抗剑术萌芽的江户中期17

(三)武术振兴的江户后期19

三、江户日本武艺的几个特征20

(一)众多的武术流派20

(二)“形”与“乱取”成为武艺主要修炼形式21

(三)完成了从“术”至“艺”的跨越22

(四)武术作为教育手段25

四、小结27

第三章 从衰退到复苏——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武道29

一、明治初期武术的衰退29

(一)剑客的卖艺营生30

(二)京都知事禁止击剑的布告33

(三)武术进入学校课堂的艰难步履33

二、武术的复苏36

(一)警视厅武术37

(二)武道成为学校正式课目与武道名称的官方确立40

(三)武道教师的培养44

(四)大学生武道活动的兴起45

三、武道团体的多元勃兴51

(一)铳剑道51

(二)合气道的形成与发展51

(三)从冲绳走来的唐手52

(四)作为女子武道的薙刀54

(五)弓术的演变54

四、大日本武德会56

(一)武德会的成立56

(二)武德会主要活动57

(三)武德会创立的“武道专门学校”60

五、小结63

第四章 从传统到现代——嘉纳治五郎与讲道馆柔道66

一、嘉纳治五郎生平67

(一)作为现代柔道创始人的嘉纳治五郎67

(二)作为教育家的嘉纳治五郎74

(三)作为“近代日本体育之父”的嘉纳治五郎77

二、嘉纳治五郎及讲道馆柔道与中国的特殊情缘79

(一)张之洞与嘉纳治五郎79

(二)中国留日学生与弘文学院81

(三)鲁迅与讲道馆柔道84

(四)“姿三四郎”与辛亥革命87

三、嘉纳治五郎的理想柔道90

(一)理想的柔道技术与柔道教师90

(二)从“以柔克刚”到“自他共荣”93

(三)享受柔道哲学的实践者95

四、讲道馆柔道成功的主要原因98

(一)以简约与贯通改造传统技术99

(二)以乱取为主体的教学体系103

(三)重视仪式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108

(四)段位制的激励作用110

(五)善于宣传与鼓动113

(六)公开演武与各级锦标赛115

(七)财团法人制和后援会、有段者会116

(八)注重培养青年学生119

(九)走向世界的先声120

五、小结126

第五章 疯狂与终结——战争时期日本的武道133

一、武道振兴提案与武道振兴委员会133

二、国民学校与“体炼课”134

三、改组后的大日本武德会与“战技武道”135

四、武德会解散与武道教师的解职138

五、小结139

第六章 重塑民族精神——多元并举的战后武道140

一、战败与武道被禁140

(一)战后的混乱与精神的失落140

(二)在禁止令中求生的武道各界141

二、日本经济腾飞与民族精神的复苏144

(一)麦克阿瑟“美丽的美国梦”144

(二)朝鲜战争给日本人带来的转机145

(三)新干线与东京奥运会146

三、民族独立精神唤醒与日本武道的新一轮发展146

(一)日本武道馆与武道联盟147

(二)法人武道团体的发展155

(三)社会人武道的发展166

四、小结171

第七章 困境与超越——应对挑战的日本武道172

一、日本武道发展面临的挑战172

(一)武道人口减少172

(二)金牌至上的影响174

(三)保持日本武道特色与竞赛水平权威地位的问题176

(四)国外日本武道发展的冲击177

二、日本人的应对180

(一)“武道振兴大会”与文部科学省的支持180

(二)以“柔道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各武道联盟应对183

(三)“不变的是永远的新”——日本武道风格保留的思考187

三、小结189

第八章 活力在于青少年——日本学校的武道教育191

一、普通中学课程中的“武道”192

(一)武道在中学教育课程中的地位192

(二)中学武道课程的内容与形式196

二、中学的武道俱乐部199

(一)中学运动俱乐部中的武道199

(二)中学武道指导员的聘用200

三、大学的武道教育200

(一)大学武道专业201

(二)大学的学生武道俱乐部204

(三)研究生教育中的武道研究208

四、学生武道竞赛211

五、小结211

第九章 永远的“武士”情结——日本武道发展的文化根源213

一、永远的情结214

(一)永远的偶像——民众心目中的武士214

(二)《末代武士》的热议——来自美国人的提示215

(三)《燃烧的剑》——政治家的武道磨炼217

(四)与武道共生——企业家对武道的期待219

(五)国家的品格在于武道精神——数学家的思考221

二、“武士道”的多元解说222

(一)历史学家笔下的武士道223

(二)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229

(三)军国主义武士道232

三、武士的代表236

(一)舞枪弄棒的并不都是真武士236

(二)孤独不败的剑客——宫本武藏238

(三)“最后的剑客”——山冈铁舟239

(四)明治的弄潮儿——西乡隆盛240

四、武士的品格242

(一)独立而自尊242

(二)求“道”者的执著243

(三)礼的约束245

(四)禅的觉悟246

(五)“恕”的情怀248

五、小结248

第十章 他山之石——留给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250

一、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武术发展251

二、根据社会变革思考武术发展252

三、将提升人的修养作为武术的目标253

四、武术发展要突出“武”的本质254

五、“打、练”不能分家,套路必须精简256

六、武术要有自己的形式与礼节257

七、武术的发展要大学生参与258

八、武术仍需要大型竞赛的提升259

九、用武术唤醒武勇豪情260

附录:近现代日本武道发展纪年表(附中国武术发展大事记)262

参考文献294

后记一298

后记二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