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定量分析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葛兴,石军主编;郑燕英,姜云鹏,苑嗣纯副主编;葛兴,石军,郑燕英等编者;裴坚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424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定量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定量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绪论1
1.1分析化学的任务1
1.1.1分析化学的定义1
1.1.2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1
1.2分析化学的分类2
1.3分析化学的发展3
1.3.1分析化学的发展规律3
1.3.2 21世纪的分析化学4
第2章 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处理6
2.1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6
2.2试样的采集与制备7
2.2.1试样的采集7
2.2.2湿存水的处理9
2.3试样的分解9
2.4干扰物的分离及方法选择12
2.4.1干扰物的分离12
2.4.2测定方法的选择12
习题13
第3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14
3.1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14
3.1.1系统误差14
3.1.2偶然误差15
3.2误差与偏差的表示方法15
3.2.1准确度与误差15
3.2.2精密度与偏差16
3.2.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9
3.2.4公差20
3.2.5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1
3.3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22
3.3.1频数分布22
3.3.2正态分布24
3.4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25
3.4.1置信区间25
3.4.2可疑值的取舍27
3.4.3显著性检验30
3.5有效数字32
3.5.1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32
3.5.2有效数字修约规则33
3.5.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34
3.5.4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34
3.6分析质量的保证和控制35
3.6.1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图35
3.6.2平均值质量控制图36
习题37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40
4.1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方法特点40
4.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40
4.2.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40
4.2.2对滴定反应的要求41
4.2.3滴定方式41
4.3滴定分析中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3
4.3.1物质的量浓度43
4.3.2滴定度44
4.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45
4.4.1标准溶液浓度大小的选择依据45
4.4.2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46
4.4.3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47
4.5滴定分析中的计算48
4.5.1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48
4.5.2滴定分析计算实例51
习题56
第5章 酸碱滴定法58
5.1酸碱质子理论58
5.1.1酸碱定义及共轭酸碱对58
5.1.2酸碱反应59
5.1.3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61
5.2酸度对酸碱平衡体系中存在的各型体分布的影响63
5.2.1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63
5.2.2酸(或碱)的浓度及酸(或碱)度63
5.2.3酸度对溶液中酸碱的各型体分布系数的影响63
5.2.4酸碱型体分布系数的应用66
5.3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67
5.3.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68
5.3.2各类酸碱溶液中H+(或OH-)浓度的计算70
5.4缓冲溶液76
5.4.1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77
5.4.2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78
5.4.3缓冲溶液的选择78
5.4.4常用缓冲溶液79
5.5酸碱指示剂79
5.5.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79
5.5.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80
5.5.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81
5.5.4混合指示剂82
5.6酸碱滴定基本原理83
5.6.1强碱与强酸的滴定83
5.6.2一元弱酸(碱)的滴定86
5.6.3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90
5.6.4多元碱的滴定93
5.7酸碱滴定的应用94
5.7.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94
5.7.2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96
5.7.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96
5.8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100
5.8.1非水滴定中的溶剂101
5.8.2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102
5.8.3终点测定103
5.8.4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应用示例103
习题103
第6章 配位滴定法106
6.1配位滴定法概述106
6.2 EDTA及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107
6.2.1 EDTA的性质及其离解平衡107
6.2.2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108
6.3配位平衡110
6.3.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10
6.3.2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111
6.3.3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112
6.3.4条件稳定常数114
6.4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116
6.4.1配位滴定曲线116
6.4.2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117
6.4.3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119
6.4.4酸效应曲线及其应用119
6.5金属指示剂121
6.5.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21
6.5.2金属指示剂的选择122
6.5.3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僵化、氧化变质现象及其消除123
6.5.4常用金属指示剂124
6.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26
6.6.1控制溶液酸度进行分别滴定126
6.6.2利用掩蔽剂提高选择性126
6.6.3利用解蔽作用提高选择性128
6.7配位滴定法的应用128
6.7.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28
6.7.2应用实例129
习题131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33
7.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133
7.1.1条件电极电势133
7.1.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135
7.1.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7
7.1.4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39
7.2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142
7.2.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42
7.2.2化学计量点时电势的计算144
7.2.3滴定突跃的计算146
7.2.4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147
7.2.5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150
7.3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152
7.3.1高锰酸钾法153
7.3.2重铬酸钾法155
7.3.3碘量法156
习题160
第8章 沉淀滴定法162
8.1沉淀滴定法的原理162
8.1.1概述162
8.1.2滴定曲线162
8.2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164
8.2.1莫尔法—铬酸钾做指示剂164
8.2.2佛尔哈德法—铁铵矾做指示剂165
8.2.3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167
8.2.4电势滴定法168
8.3银量法的应用168
8.3.1标准溶液的配制168
8.3.2应用169
8.3.3沉淀滴定法的计算示例169
习题169
第9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71
9.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71
9.1.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71
9.1.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74
9.1.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77
9.2光的吸收定律178
9.2.1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178
9.2.2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180
9.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与仪器181
9.3.1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181
9.3.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83
9.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185
9.4.1灵敏度的表示方法185
9.4.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186
9.5分析条件的选择187
9.5.1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187
9.5.2测量条件选择190
9.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91
9.6.1单一组分测定192
9.6.2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93
9.6.3示差光度法193
9.6.4多组分的测定194
9.6.5配合物组成的测定195
9.6.6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196
9.6.7应用实例197
习题197
第10章 电势分析法199
10.1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199
10.1.1指示电极200
10.1.2参比电极201
10.1.3复合电极203
10.2直接电势法203
10.2.1 pH玻璃膜电极及其膜电势203
10.2.2溶液pH值的电势测定法205
10.2.3其他离子选择性电极206
10.2.4直接电势法的误差211
10.3电势滴定法212
10.3.1基本原理212
10.3.2滴定终点的确定213
10.3.3电势滴定法的应用214
10.4线性滴定法简介215
10.4.1线性滴定原理,一元酸的滴定215
10.4.2线性滴定法的应用217
习题218
第11章 色谱分析法219
11.1气相色谱法概述220
11.1.1气相色谱仪220
11.1.2气相色谱的特点221
11.1.3气相色谱有关术语221
11.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223
11.2.1色谱的分离过程及原理223
11.2.2气相色谱基本理论225
11.2.3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228
11.3气相色谱固定相231
11.3.1固体固定相231
11.3.2液体固定相232
11.3.3聚合物固定相235
11.4气相色谱检测器235
11.4.1热导检测器236
11.4.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236
11.5气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238
11.5.1定性分析238
11.5.2定量分析239
11.6几种气相色谱技术简介242
11.6.1毛细柱色谱法242
11.6.2程序升温色谱法243
11.6.3裂解气相色谱法243
11.6.4衍生化技术244
11.6.5二维气相色谱244
11.7液相色谱分析法简介244
11.7.1经典柱色谱法245
11.7.2高效液相色谱法245
习题248
第12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250
12.1概述250
12.2基本理论251
12.2.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251
12.2.2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关系252
12.2.3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253
12.2.4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254
12.2.5原子吸收定量基础254
12.3原子吸收光谱仪255
12.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255
12.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258
12.4定量分析方法及灵敏度261
12.4.1定量分析方法261
12.4.2灵敏度和检出限262
12.5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技术263
12.5.1测量条件的选择263
12.5.2干扰及消除方法265
12.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其应用267
习题267
附录269
热门推荐
- 2767240.html
- 3044934.html
- 3700446.html
- 1478901.html
- 1381704.html
- 2392337.html
- 1491932.html
- 2361497.html
- 1728500.html
- 3685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5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7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0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5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1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