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国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538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1
第二节 道与智慧之思3
第三节 中国哲学衍化中的问题5
第四节 近代的演变与发展9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诞生12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和五行说12
第二节 天道与人道的追问14
第二章 孔子与儒学的奠基18
第一节 仁的观念18
第二节 仁与智20
第三节 志于道23
第四节 为己与成人25
第三章 墨子与墨家哲学的创立第一节 兼爱28
第二节 贵义30
第三节 天志、明鬼与非命32
第四节 名理学说35
第四章 《老子》的道论38
第一节 道与无38
第二节 尊道贵德40
第三节 道法自然42
第四节 为学与为道45
第五章 孟子:性善说与内圣的走向第一节 性善与仁政48
第二节 在我者与在外者50
第三节 义利之辩52
第四节 经权之辩53
第五节 走向内圣之境54
第六章 庄子:齐物与逍遥59
第一节 “人之天”与“天之天”59
第二节 道通为一61
第三节 真知与真人63
第四节 逍遥之境65
第七章 惠施和公孙龙的名学第一节 惠施:合同异69
第二节 公孙龙:离坚白71
第八章 后期墨家的哲学与逻辑思想第一节 “端”的天道观意义75
第二节 “以名举实”的认识论77
第三节 以“类”、“故”、“理”为核心范畴的形式逻辑理论80
第九章 荀子的哲学思想85
第一节 明于天人之分85
第二节 名与实87
第三节 “壹于道”和解蔽89
第四节 化性起伪91
第五节 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96
第十章 韩非:法家哲学的集大成第一节 “以法治国”与“以法为教”98
第二节 世异则事异100
第三节 “缘道理”与“因人情”101
第四节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103
第十一章 《中庸》、《大学》与《易传》的儒学思想第一节 《中庸》论“诚”与“中”107
第二节 《大学》的“三纲八目”109
第三节 《易传》与儒学112
第十二章 董仲舒与儒学的衍化第一节 汉初思潮与独尊儒术117
第二节 天人之际119
第三节 仁与义122
第四节 性三品124
第十三章 王充的哲学思想127
第一节 天道自然无为127
第二节 性与命129
第三节 知物由学133
第四节 “疾虚妄”的批判精神134
第十四章 魏晋玄学137
第一节 王弼的以无为本论137
第二节 嵇康与阮籍的“任自然”143
第三节 裴頠的“崇有”论与欧阳建的“言尽意”论147
第四节 郭象与《庄子注》150
第十五章 道教的初起和演化——东汉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哲学第一节 道与气160
第二节 形与神164
第三节 我命在我不在天166
第十六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发展第一节 “六家七宗”与僧肇的般若学169
第二节 竺道生的佛性论173
第十七章 隋唐佛教176
第一节 吉藏与三论宗176
第二节 智?与天台宗177
第三节 玄奘、窥基与唯识宗181
第四节 法藏与华严宗185
第五节 慧能与禅宗189
第十八章 唐代儒学的发展193
第一节 韩愈的道统论与李翱的性情论193
第二节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天人论198
第十九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哲学第一节 道体论的发展206
第二节 司马承祯:向心性论倾斜的哲学趋势211
第三节 变化观的进一步总结214
第二十章 理学的兴起221
第一节 理学概说221
第二节 周敦颐与理学的初起223
第二十一章 张载与理学228
第一节 太虚即气228
第二节 民胞物与和伦理秩序230
第三节 天地之性与德性之知233
第二十二章 二程的理学思想第一节 程颢论性与仁236
第二节 程颐的理学思想240
第二十三章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第一节 理气观245
第二节 致知学说与知行观249
第三节 心性论251
第二十四章 陆九渊:心即理第一节 朱陆之争256
第二节 心即理257
第三节 简易工夫259
第四节 自作主宰260
第二十五章 陈亮与叶适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陈亮的哲学思想262
第二节 叶适的哲学思想266
第二十六章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第一节 心与理275
第二节 意之所在即是物277
第三节 致良知279
第四节 知行合一282
第二十七章 李贽的异端思想第一节 童心说285
第二节 一人自有一人之用287
第三节 性情不可以一律求288
第二十八章 黄宗羲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经纬天地”与“豪杰精神”290
第二节 气、心、理的沟通292
第三节 学术之途,不得不殊294
第四节 无工夫则无真本体296
第五节 “天下”与个体298
第二十九章 王夫之: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第一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301
第二节 理不先而气不后303
第三节 从“道器无异体”到“理势合一”305
第四节 从“人之天”到“行可兼知”307
第五节 “性日生而日成”与理欲之辩311
第三十章 颜元与戴震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颜元论“实学”与“习行”314
第二节 戴震论“理”317
第三十一章 龚自珍、魏源:近代哲学的先驱第一节 龚自珍的自我学说324
第二节 魏源的“及之而后知”328
第三十二章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从经学走向新学334
第二节 “仁学”、“以元解人”的天人学说336
第三节 平等、民主、自由思想的引入339
第四节 “新民”学说与大同理想境界343
第三十三章 严复的天演哲学第一节 天演论346
第二节 经验论与归纳法349
第三节 合理利己主义与自由学说351
第三十四章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第一节 唯识学354
第二节 俱分进化论358
第三节 道德的宗教与自性的平等362
第三十五章 孙中山:“突驾”进化论与“知难行易”说第一节 “突驾”进化论365
第二节 知行学说369
第三十六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走向唯物史观第一节 李大钊: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373
第二节 陈独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381
第三十七章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第一节 实用主义的实在论389
第二节 工具主义的真理观391
第三节 实用主义的方法论393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397
第三十八章 梁漱溟的新儒学第一节 意欲主义399
第二节 文化路向401
第三节 人心与人生404
第三十九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第一节 科学与人生观之分409
第二节 科学的普遍有效性411
第四十章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第一节 体用不二417
第二节 翕辟成变419
第三节 性修不二421
第四十一章 冯友兰的新理学第一节 重建形而上学424
第二节 辨名析理427
第三节 人生境界说430
第四十二章 金岳霖的元学与知识论第一节 元学的逻辑构造435
第二节 所与是客观的呈现438
第三节 概念论439
第四节 接受总则与归纳问题442
第四十三章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观446
第二节 辩证法与方法论449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人生观452
第四十四章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第一节 智的直觉与道德的形上学455
第二节 良知坎陷说461
第四十五章 冯契的智慧说467
第一节 广义认识论467
第二节 走向真实的世界470
第三节 自由的人格473
第四节 哲学:回归智慧476
后记478
热门推荐
- 1413737.html
- 3526169.html
- 890451.html
- 3052472.html
- 3234959.html
- 1458902.html
- 3550436.html
- 3703994.html
- 2172644.html
- 2565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9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0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7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50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