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量测试标准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量测试标准化
  • 梁志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66826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计量-测试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量测试标准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测量2

二、测试2

三、计量3

第二节 计量的范畴与特点6

一、计量的范畴6

二、计量的特点7

第三节 计量的十个专业领域8

一、几何量计量8

二、热学计量9

三、力学计量9

四、电磁计量13

五、无线电计量14

六、时间频率计量15

七、声学计量15

八、光学计量16

九、化学计量16

十、电离辐射计量16

第四节 标准化引入计量的作用与价值18

一、标准18

二、标准化19

三、标准级别27

四、标准属性28

五、标准种类28

六、标准化引入计量的作用和价值29

第五节 计量中的标准化理念及待解决的问题30

一、计量标准化的核心问题30

二、计量完备性问题30

三、计量的中心问题31

四、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保障问题31

五、过程计量代替结果计量的问题31

第二章 计量测试基础知识33

第一节 概述33

第二节 计量的法制管理与监督34

一、计量管理概述34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计量管理发展38

三、计量管理的特性39

四、计量监督44

五、国家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46

第三节 量与单位52

一、量52

二、量制53

三、量纲53

四、计量单位54

五、量方程式和数值方程式54

六、单位制55

第四节 测量设备和测量仪器56

一、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56

二、测量传感器、敏感器、检测器58

三、测量仪器的分类59

四、测量设备的特性61

第五节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70

一、异常值的剔除70

二、数据修约72

三、权与加权平均74

四、最小二乘法75

第六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79

一、概述79

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要求81

三、被测量的测量模型82

四、不确定度的来源82

五、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83

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87

七、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93

八、测量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95

九、特别说明95

第三章 计量测试标准97

第一节 概述97

一、计量测试标准97

二、计量有关的标准文件97

第二节 标准在计量测试中的作用107

一、计量标准107

二、计量标准分类108

三、主要指标109

四、主要作用110

第三节 计量测试标准的技术体系111

第四节 计量测试标准文件的制定112

第五节 国外重要的计量测试标准文件114

一、ISO 9000系列标准114

二、ISO 10012标准131

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140

第四章 国防计量测试量值溯源体系153

第一节 概述153

一、国防军工计量的地位与作用153

二、国防军工计量的特点155

三、国防军工计量体系157

第二节 计量法规体系159

一、体系概述159

二、国防军工计量法规体系建设159

三、《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与原《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联系及区别160

第三节 国防军工计量测试标准体系161

一、概述161

二、技术标准体系161

三、技术标准的四个层级162

四、几个重要的国防军工计量的基础标准164

五、国防军工计量检定规程165

六、国防军工计量校准规范167

第四节 国防军工计量量值传递体系169

一、量值传递与溯源169

二、测量器具溯源要求169

三、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器具等级图170

第五节 计量标准器的管理171

一、计量标准171

二、计量标准的建立与考核172

三、计量标准的使用与监督173

四、标准物质174

第六节 测量器具的管理174

一、测量器具购置175

二、检定与校准175

三、测量器具的管理方法176

第七节 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管理177

一、概述177

二、专用测试设备的特点178

三、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的内容与要求179

四、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的发展方向183

第八节 企事业单位计量机构及管理183

一、军工企事业单位计量的地位183

二、军工企事业单位计量机构的任务185

三、军工企事业单位计量机构的设置186

第九节 计量人员管理189

一、计量人员的分类及职责189

二、计量人员的素质190

三、计量人员的管理190

第十节 国防军工产品的计量保证192

一、型号计量保证192

二、军工产品计量保证工作的重点194

三、军工产品计量保证的实施194

四、军工产品关键节点的计量保证195

第五章 军工产品计量测试标准的贯彻实施197

第一节 概述197

一、装备计量保障通用要求标准197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197

三、标准制定目的、原则和特点分析198

第二节 标准的技术要求200

一、总要求200

二、装备检测和校准要求200

三、检测设备要求202

四、校准设备要求202

五、准确度要求203

六、装备检测和校准需求汇总要求204

第三节 标准的贯彻与实施204

一、装备建设和管理中的标准贯彻204

二、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及处理207

第四节 工业部门的标准化计量保障实例217

一、引言217

二、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标准化计量保证模式实例218

三、某研究所的计量保证模式实例222

四、HR集团公司的计量保证模式实例229

五、结论233

第五节 航空计量师制度的实施233

一、概述233

二、型号计量师系统的建立234

第六节 武器装备全寿命计量测试标准体系的建立236

一、面向产品全寿命的计量模式(面向国防武器装备的保障模式)236

二、融入制造产业的计量模式(适合于工业计量的产业模式)239

第六章 大型军工专用系统中计量测试标准的贯彻242

第一节 概述242

第二节 航空大型军工专用系统243

一、引言243

二、大型试验系统及综合试验的计量保障是航空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244

三、大型试验设施与综合试验的内容与种类244

四、大型设施与综合试验计量保障涉及的技术领域245

五、发展趋势分析247

六、未来武器装备综合测试系统构想250

第三节 可计量性问题250

一、可计量性的定义250

二、武器装备全寿命的可计量性需求251

三、可计量性的难点252

四、可计量性模式分类253

五、可计量性的目标253

第四节 大型军工专用系统中计量测试标准的贯彻执行254

一、订购方总要求254

二、装备检测和校准要求254

三、检测设备要求256

四、校准设备要求256

五、准确度要求257

六、装备检测和校准需求汇总要求258

七、大型军工专用系统中计量测试标准的贯彻实施258

第五节 美国NASA航空航天专用系统计量测试标准的贯彻实施259

一、NASA计量管理标准和要求259

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计量保障260

第七章 ATE/ATS的计量测试标准化265

第一节 ATE/ATS的发展历程265

一、概述265

二、构成266

三、发展概况267

四、国外的一些通用自动测试系统273

第二节 ATE/ATS的计量校准问题277

一、引言277

二、ATS的校准问题277

三、ATS的校准要求278

四、计量难点279

第三节 美国空军在ATE/ATS应用中的经验教训280

一、引言280

二、经验教训281

三、结论285

第四节 ATE/ATS计量测试标准化的贯彻实施285

一、设计阶段286

二、研制阶段286

三、试验阶段287

四、定型生产阶段287

五、使用维护阶段287

第八章 未来计量测试的标准化发展趋势289

第一节 概述289

第二节 计量完整性及标准化趋势289

一、量值的计量完整性289

二、物理对象的计量完整性289

三、全寿命计量测试标准化趋势290

四、全过程/全天候计量测试标准化趋势291

五、全量值/全空间计量测试标准化趋势291

第三节 现场计量校准及标准化趋势291

一、引言291

二、现场测量系统及其校准的特点292

三、测量系统现场校准的现状293

四、现场校准的需求状况293

五、现场校准的难点294

六、标准化对策及建议295

七、结论295

第四节 远程计量及网络化计量测试标准化趋势296

一、远程校准的差异296

二、远程校准的技术途径297

三、远程校准的实质298

第五节 虚拟仪器/组合仪器/复合仪器的计量标准化趋势298

一、引言298

二、虚拟仪器的现状299

三、关于软件技术299

四、关于测量不确定度301

五、硬件平台的标准化和通用化301

六、计量测试溯源难题的解决301

七、新概念仪器的提出及实现302

八、关于测量分析仪器302

九、关于信号源类的虚拟仪器303

十、虚拟仪器的种类303

十一、虚拟仪器的特点304

十二、虚拟仪器计量校准中的问题305

十三、结论305

第六节 计量测试产业化发展趋势306

第七节 计量测试思想的标准化发展趋势309

一、引言309

二、MAP产生的背景309

三、MAP的概念和意义310

四、MAP的具体做法310

五、MAP与传统的量传方法的差别311

六、NBS已经开展的八项MAP情况介绍312

七、地区性或集团的MAP活动318

八、MAP的发展趋势319

九、关于量块的MAP实例319

十、对我国实行MAP的建议321

参考文献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