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论
  • 崔伟,李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213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公诉-研究-中国;行政诉讼-公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国内法学界研究现状及其评价2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3

三、研究的原则和方法5

四、研究难点与研究思路6

第一章 民事行政公诉概论11

第一节 民事行政公诉的概念和特征11

一、民事行政公诉的概念11

二、民事行政公诉的特征15

三、民事行政公诉的本质19

四、民事行政公诉制度的研究价值24

第二节 概念辨析26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称谓辨析26

二、民事行政公诉的本质属性28

三、合并研究民事公诉与行政公诉的考量因素30

第二章 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权优化职能配置的现实意义——实践论33

第一节 坚持、遵循司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33

一、司法规律迫切呼唤着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行政公诉权能33

二、科学构建调控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法制网络需要36

第二节 解决司法基本矛盾、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需要48

一、适应政府职能换位、司法间接管理功能扩张的要求48

二、解决起诉主体缺位导致无法启动程序问题的必由之路52

三、健全公益司法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必要条件54

第三节 维护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健全司法制度的客观需要59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必要手段59

二、建立健全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客观需要64

第四节 新时期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68

一、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68

二、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75

第五节 适应“入世”形势,捍卫国家民族社会公益的需要82

一、适应“入世”后法律制度上层建筑迅速变革形势的必然要求82

二、顺应反腐败斗争形势,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必备手段85

第六节 完善诉讼制度,健全检察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现实需要88

一、完善诉讼程序制度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88

二、健全检察制度,完善法律体系的现实需要96

第三章 民事行政公诉司法职能优化配置的法理基础——法理论100

第一节 概论100

一、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法理基础的学说和观点100

二、我们的主要观点107

第二节 法律监督职能为民事行政公诉提供了根本性法理根据111

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内涵111

二、权力分工视野下的检察权能115

三、公益保护视野下的检察权能121

第三节 诉讼适格理论128

一、当事人适格问题的判断标准128

二、诉讼信托理论内涵的阐释133

三、关于诉讼信托理论内在合理性的辨析139

四、诉讼信托理论的实践价值144

第四节 二元诉权学说145

一、二元诉权学说的产生及影响145

二、二元诉权学说的现实价值149

第四章 民事行政公诉司法职能优化配置的比较借鉴150

第一节 域外公益诉讼的起源和发展151

一、源起及其特色151

二、域外公益诉讼制度的起源对近代检察机关公诉职能的影响153

第二节 法国立法模式155

一、法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的诞生155

二、法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特色166

第三节 苏俄模式174

一、沙俄和苏联时期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情况175

二、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情况185

第四节 英国模式202

一、英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制度概述202

二、英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或启动司法审查程序的制度210

第五节 美国模式223

一、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检察官提起民事诉讼223

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与检察官提起行政诉讼240

第六节 德国模式254

一、德国检察机关体制概述254

二、检察官参与或提起民事诉讼职能的历史演变255

三、德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61

第七节 日本模式266

一、日本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特色266

二、日本民事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特色规定267

三、日本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70

第八节 印度模式272

一、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主要特色273

二、印度公益诉讼主要特色的参考借鉴279

第九节 主要启示284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必然性284

二、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制度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87

三、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发展趋势292

第五章 我国传统的监督理论为本土资源提供了历史合理性依据296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配置立法模式296

一、清朝末期296

二、中华民国时期检察官提起或参与民事诉讼制度300

三、肃政厅在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制度303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配置立法307

五、近代历史小结31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立法和实践312

一、立法文件方面的继承发展313

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实践状况316

三、否定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缘起和表现318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至今仍有广泛影响的民事行政监督理论322

一、检察机关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适格代表者322

二、当今诉讼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认同检察机关的公益性诉权323

第六章 关于民事行政公诉问题的商榷与实证研究324

第一节 商榷研究324

一、关于检察机关无暇顾及或难以胜任民事行政监督的观点之商榷324

二、关于民事行政公诉破坏等腰三角形结构观点之商榷327

三、关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制度没有优越性的观点之商榷329

四、关于对检察机关民行公诉权侵犯审判权观点之商榷331

五、关于民事行政公诉影响意思自治和双方平等观点之商榷334

六、关于检察机关最不适宜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观点之商榷337

七、关于国外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是伪命题的观点之商榷339

八、关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存在操作难题的观点之商榷342

第二节 实证研究343

一、社会各方面对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或公益诉讼的态度揭示343

二、地方检察机关探索提起民事诉讼的具体实践353

三、典型案例358

第七章 民事行政公诉司法职能优化配置的具体方案374

第一节 优化配置进路374

一、地方会签文件——下策374

二、“两高”联合解释——中策374

三、立法完善——上策375

第二节 专家学者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修改建议稿内容376

一、专家学者提出的主要修改建议稿376

二、我们的总体评价和剖析380

三、民事行政公诉权能科学配置的评定标准和分则阐述384

第八章 诉讼主体的优化配置——主体论386

第一节 明确采纳四元或三元主体模式386

一、民事行政公诉与其他公益诉讼主体配置概述386

二、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设置——四元主体思路390

三、行政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设置——三元主体思路400

第二节 妥善处理民事行政公诉与其他主体提起诉讼的关系406

一、轻重主辅与起诉顺位之权衡406

二、确立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补充性地位的主要论据409

三、矛盾与协调415

第三节 确立检察机关独立起诉为主、联合起诉为辅的体制419

一、现代国家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的主要方式419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的主要方式420

三、确立检察机关独立起诉为主体、联合起诉为补充的体制421

第四节 明确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行政公诉中的地位423

一、对主要学术观点的评论423

二、我们的研究观点和主张432

第五节 民事行政公诉案件中的被告人问题434

一、民事行政公诉被告人的设定434

二、关于检察机关能否成为公益诉讼被告的问题435

第九章 关于起诉范围的优化配置——客体论438

第一节 绪论438

一、学理阐释439

二、公共利益的具体构成442

三、公共利益保护的相对性445

第二节 具体列举方式447

一、检察机关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447

二、行政公诉案件的范围455

三、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专属管辖的案件范围460

第三节 兜底概括方式461

一、保留兜底概括方式的必要性461

二、兜底概括方式规定的具体方法和范围462

第四节 但书除外方式463

一、国家行为463

二、不真正或不纯粹的变态“公共利益”465

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466

第十章 起诉程序的优化配置——程序论468

第一节 时效和管辖制度的优化设置468

一、关于民事行政公诉案件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空间的探讨468

二、民事行政公诉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特殊性470

三、级别管辖的合理设置472

四、地域管辖的合理设置473

第二节 诉讼请求种类的优化设置474

一、民事公诉案件的诉求种类475

二、检察机关行政公诉案件可以提出的诉求种类478

三、其他相关特殊问题481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优化设置484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诉时的调查取证权484

二、民事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则486

三、行政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489

第四节 结案方式配置的优化492

一、民事公诉结案方式492

二、行政公诉结案方式497

第五节 建立健全配套机制504

一、健全公益诉讼物质激励机制504

二、建立健全滥诉控制机制512

三、确立有限的司法能动主义和不得拒绝审判规则515

四、公益诉讼裁判效力的扩张化问题522

第十一章 建议论527

一、总体思路选择527

二、具体立法构建529

三、结语536

主要参考文献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