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
  • 孙玉丽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94542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教育管理学-审美评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教育经济与管理丛书》总序1

序1

导论1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3

(一)研究目的3

(二)研究问题4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5

(一)研究现状5

(二)现实状况11

三、逻辑起点17

四、理论基础20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管理的审美价值25

一、对美的理解25

(一)对美的本质的认识25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解和界定36

二、对教育管理的理解43

三、对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理解48

(一)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48

(二)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特性62

第二章 教育管理具有审美价值的认识分析72

一、教育管理何以需要审美72

(一)人需要审美是教育管理需要审美的根源73

(二)教育管理需要审美有其特殊性77

(三)审美活动自身的独特魅力对教育管理有着特殊的意义79

二、教育管理何以能美81

(一)从与教育美、管理美的联系中逻辑地提升82

(二)从功利效率活动可以美中加以认识83

(三)从对象化过程中理解教育管理美87

(四)教育管理美的独特意义90

第三章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历史运动93

一、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实践发展93

(一)“政治人”时代的善美管理95

(二)“经济人”时代的真美管理104

(三)“文化人”时代真善美统一的审美化管理114

二、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理论流变118

(一)科学主义思潮下的真美管理120

(二)人文主义思潮下的善美管理126

(三)整合思潮下真善美统一的审美化管理131

三、审美化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138

(一)审美化教育管理的人性假设是“自由人”(或审美人)138

(二)以“自由人”为人性假设的审美化教育管理体现在教育管理的理念、过程与方式、结果与状态等方面141

第四章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效用149

一、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地位149

(一)按照教育管理价值关系的主体承担者——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分为两大类: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153

(二)按照教育管理主体人和社会被满足需要的性质,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又都可以再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154

(三)在教育管理满足人和社会的精神需要的精神价值中,从精神价值的内容特征上可主要分为教育管理的认识价值(真)、道德价值(善)、审美价值(美)154

二、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人性意义162

三、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终极指向167

(一)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实现教育目的的美学转化167

(二)实施审美教育,要重视创造教学美,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73

第五章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实践反思181

一、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缺失的表现181

(一)混乱无序181

(二)低效率183

(三)不公平186

(四)模式化190

(五)过度逐利195

二、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缺失的根源199

(一)教育管理职能的不良运行直接造成了教育管理的不和谐状态,压抑了人的自由精神199

(二)传统文化对教育管理中人的自由精神的制约200

(三)教育管理知识基础的分裂与片面性203

(四)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异化205

(五)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缺陷208

第六章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实现215

一、树立审美理念216

二、整合过程实施220

(一)把握美的创造规律221

(二)保证各职能的审美实施223

(三)实现各职能的有序运行229

三、完善管理体制231

四、加强文化建设238

五、提高审美素养248

结语252

主要参考文献254

后记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