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明史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春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4042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世界史:文化史-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明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文明史观的历史考察1
1.1 理性主义史学观的启示1
1.1.1 维柯的历史规律说4
1.1.2 卢梭的浪漫主义自由历史观5
1.1.3 康德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6
1.1.4 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反思8
1.1.5 最初的文明史学家的观点15
1.2 文化形态史学的文明史观19
1.2.1 斯宾格勒的文明史观21
1.2.2 汤因比的文明史观27
1.3 全球史学派的文明史观31
1.3.1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31
1.3.2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34
1.4 年鉴学派的文明史观37
1.4.1 文明概念39
1.4.2 文明中的人与物39
1.4.3 长时段41
1.4.4 文明史与总体史、社会史、心态史43
1.4.5 文明特征46
1.4.6 文明与交往47
1.4.7 启示与问题47
1.5 后现代主义的观点49
2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文明史52
2.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文明史观52
2.1.1 从人的角度批判考察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53
2.1.2 从人与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分析历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框架59
2.2 人——生产力——社会、文化62
2.3 文明定义66
3 文明史方法论72
3.1 文明史研究与批评方法论72
3.1.1 总体性研究对知识结构的挑战72
3.1.2 “语言—文化”层面上的文明理解78
3.1.3 文明史资料整理与陈述方法89
3.1.4 历史与文明史批评意识94
3.2 文明基本单位与文明中心99
3.2.1 汤因比的观点99
3.2.2 文明基本单位的选取100
3.2.3 文明中心100
3.3 对古典文化的评价101
3.3.1 文学102
3.3.2 史学104
3.3.3 哲学107
3.3.4 艺术112
3.3.5 宗教114
3.4 文明史编撰124
3.4.1 突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135
3.4.2 突出人与人的创造性主题136
3.4.3 突出以人与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138
3.4.4 突出各种交往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139
3.4.5 突出社会生活在文明史中的核心地位141
3.4.6 以全球的文明发展为线索144
3.4.7 以核心事例展现文明145
3.4.8 以主题史为框架,形散而神不散146
3.4.9 以进步概念为价值取向149
3.4.1 0以历史分析为基础151
4 文明的演变154
4.1 地理环境154
4.2 文明动力156
4.3 文明类型159
4.4 文明交往160
4.5 文明更替165
4.6 世界文明进程166
4.6.1 农业文明的诞生167
4.6.2 农业文明的中心169
4.6.3 农业文明区域的扩展与冲突191
4.6.4 工业文明的前奏200
4.6.5 工业文明时期217
4.6.6 迈向信息时代文明234
5 文明的特征250
5.1 共性250
5.1.1 人的生存的共性250
5.1.2 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共性251
5.1.3 农业文明等的共性251
5.1.4 对文明共性的一个解剖——法学思维252
5.2 文明特性262
5.2.1 中国文明特性举例262
5.2.2 西方文明特性举例267
5.3 文明比较295
5.3.1 中西思维定势的比较297
5.3.2 对思维定势差异的文化学释义304
5.3.3 其他文明比较311
6 文明的未来313
6.1 文明冲突与对话313
6.1.1 国际规则与利益兼顾313
6.1.2 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标准315
6.1.3 文明“共效”标准317
6.1.4 人类基本生存价值标准319
6.1.5 尊重传统文化325
6.2 文明进步327
6.2.1 人的全面发展与文明进步329
6.2.2 科学精神与文明的进步335
6.2.3 和谐发展、全球意识与文明的进步336
6.2.4 人类文明的前景337
后记349
热门推荐
- 1938455.html
- 1990399.html
- 807225.html
- 2684224.html
- 829442.html
- 1821688.html
- 1661189.html
- 625839.html
- 496886.html
- 529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6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0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1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4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4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7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