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 张文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6657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学篇1

课程导学 自主学习体验与思考1

一、课程意义1

二、观察与思考:一条娃娃鱼命运的启示1

专题导学一 体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7

专题导学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基础10

专题导学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12

专题导学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绩效评估14

专题导学五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教学16

专题导学六 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18

专题导学七 信息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20

专题导学八 网络整合教学模式22

第二部分 讲座篇25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25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25

一、课程整合的概念25

二、课程整合的源与流27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30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32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理34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37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37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39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40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43

第一节 学习理论43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43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44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6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49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背景49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49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实施方法51

四、信息技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促进与支持55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57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理学基础57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知识论基础58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社会学基础58

四、新教育观念59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60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60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60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60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特点63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64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原则64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66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设计70

一、学习资源的涵义70

二、学习资源的分类72

三、学习资源作用机理74

四、单学科整合中的资源76

五、多学科整合中的资源78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设计80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视野下的评价革新80

一、传统教学评价解读80

二、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与指标82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取向:发展性评价、绩效评价83

第二节 学习绩效管理与评价86

一、绩效相关概念86

二、学习绩效管理的运用原则88

三、绩效评价的原则与流程89

第三节 电子学档的内涵与原理91

一、基于学习档案的评价91

二、电子学档与信息化教学评价94

第四节 基于电子学档的绩效管理与评价应用98

一、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98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绩效评价的运用100

三、基于电子学档的绩效管理与评价:模型与应用104

第三部分 实践篇107

第五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教学107

第一节 讲授教学概述107

一、讲授教学定义界定107

二、讲授教学的基本流程108

三、讲授教学的发展109

第二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讲授教学110

一、讲授教学的优势110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教学现状111

三、信息技术为讲授教学带来的变化113

四、信息技术对讲授教学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119

五、讲授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23

六、技术对教学支持的辩证关系125

第三节 典型案例介绍126

案例一:《干旱的宝地》126

案例二:数学活动“制作一个五角星”129

案例三:颐和园132

第六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141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概述141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141

二、研究性学习的分类142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44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45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145

六、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146

第二节 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147

一、构成要素148

二、模式特点148

三、操作流程149

四、案例分析150

第三节 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151

一、构成要素152

二、模式特点152

三、操作流程153

四、案例分析153

第七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156

第一节 协作学习概述156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156

二、教师在协作学习中的作用160

三、协作学习的不足164

第二节 协作学习方法165

一、学生小组成就分工法(STAD)165

二、切块拼接法(Jigsaw)165

三、切块拼接法修正型(JigsawⅡ)165

四、小组游戏竞赛法(TGT)166

五、共学法(LT)166

六、小组调查法(GI)166

七、我国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167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运用与整合168

一、信息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特点168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169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实例174

第四节 小组调查协作学习的组织实施176

一、小组调查协作学习的特点176

二、小组调查协作学习的实施过程176

三、小组调查协作学习案例177

第五节 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181

一、协作式研究性学习181

二、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182

三、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案例185

第八章 网络整合教学模式188

第一节 网络探究(WebQuests)188

一、网络探究(WebQuests)概述188

二、WebQuest的设计与实施190

第二节 WebQuest案例分析195

案例一:透视昆虫195

案例二:别让未来的脊梁弯曲——课桌椅的改进198

第三节 其他网络整合教学模式207

一、赛伯网络导游(CyberGuides)207

二、丝智活动(Filamentality)208

三、多媒体演示(Multimedia Presentations)209

四、远程通信工程(Telecomputing Projects)210

五、在线讨论(Online Discussions)212

课程结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度和信度214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