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利用规划学 第8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万茂,韩桐魁主编;严金明,吴克宁,王群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66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土地规划-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利用规划学 第8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3
一、土地的概念3
二、土地的功能6
三、土地的特性7
四、土地利用的概念8
第二节 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10
一、规划的概念10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11
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13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15
一、我国土地资源概况15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17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21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21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22
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22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22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23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26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26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26
二、土地区位理论27
三、土地持续利用理论29
四、土地生态经济理论30
五、人地协调理论32
六、系统工程理论35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37
一、土地公有制原则37
二、因地制宜原则39
三、综合效益原则40
四、逐级控制原则42
五、动态平衡原则43
六、集约利用原则44
七、公众参与原则44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9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49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49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49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50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51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51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51
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52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52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53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58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58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58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58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62
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62
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63
三、规划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63
第五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65
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重要依据65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66
第三节 土地利用战略的影响因素67
一、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67
二、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68
三、土地利用与粮食安全69
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71
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概述71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71
第三节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74
第四节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77
第五节 土地生态足迹评价80
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83
第一节 预测和预测程序83
第二节 人口预测85
第三节 城市化水平预测87
第四节 食物消费水平预测88
第五节 粮食需求量预测90
一、粮食需求量测算90
二、农作物产量预测90
第八章 土地供需预测92
第一节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92
一、国外耕地需求量预测92
二、我国耕地需求量预测95
三、果园用地需求量预测96
四、副业用地需求量97
五、渔业用地需求量97
六、林地需求量97
第二节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97
一、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97
二、水利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99
三、公路工程用地需求量预测100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101
一、预测方法101
二、预测实例104
第四节 土地供给量预测111
一、耕地利用潜力测算111
二、建设用地利用潜力测算112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113
第五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14
第九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116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116
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和作用116
二、供选方案的拟订116
三、方案编制方法118
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实例126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135
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136
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140
第三节 各类用地配置140
一、农业用地的配置141
二、建设用地的配置144
第三篇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155
第十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155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155
一、居民点的形成155
二、居民点的分类155
三、居民点用地157
第二节 城镇化问题159
一、城镇化的概念159
二、世界城市化160
三、我国城镇化161
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161
一、城镇布局理论161
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63
第四节 居民点规模166
一、居民点规模的概念166
二、城市的合理规模和规模分布166
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168
第五节 居民点布局170
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170
二、居民点布局的原则171
三、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172
第六节 居民点用地功能分区176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178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用地178
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178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180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结构181
第二节 远景交通量的预测183
一、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183
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实例183
第三节 公路用地规划185
一、公路和公路等级185
二、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87
三、公路的选线及其方案择优188
四、公路用地面积概算192
第四节 水运用地规划193
一、水运航道规划193
二、港口码头用地规划194
三、水运用地面积概算195
第五节 铁路用地规划195
一、铁路的等级和选线195
二、铁路用地面积概算197
第六节 航空运输用地规划199
一、航空交通线选线的特点和要求199
二、机场布局200
三、空运地面设施用地面积概算200
第十二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202
第一节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用地202
一、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202
二、水利工程用地规划203
三、水利工程用地的类型和等级203
第二节 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204
一、水资源的类型和特点204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204
三、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和水土资源平衡209
第三节 供水工程用地规划217
一、供水工程用地的类型217
二、供水工程用地的要求218
三、水库用地规划219
四、供水工程用地面积概算222
第四节 灌排工程用地规划223
一、灌排工程用地的类型223
二、灌排工程用地要求224
三、灌排工程用地规划225
四、灌排工程用地面积概算227
第十三章 农用地规划232
第一节 耕地规划232
一、耕地组织形式232
二、耕作田块配置233
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236
四、田间道路配置240
五、农田防护林配置240
六、田间设施综合配置242
第二节 园地规划243
一、果园配置244
二、茶园配置247
第三节 林地规划248
一、林地功能和分类248
二、林地的配置248
三、苗圃用地配置249
第四节 牧草地规划250
一、牧草地规划的内容250
二、季节牧地的划分250
三、放牧地段的配置251
四、轮牧小区的设计253
五、割草地的规划253
第五节 水产用地规划253
一、水产用地的分类253
二、人工养殖场配置253
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257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257
一、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概念257
二、规划原则与程序257
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定258
四、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258
第二节 土地整理规划259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259
二、土地整理的范畴和程序259
第三节 土地复垦规划260
一、土地复垦的概念260
二、废弃地的类型261
三、废弃地复垦规划261
第四节 土地整治规划262
一、土地整治的概念262
二、水土流失的整治规划262
三、风沙地整治规划267
第十五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69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269
第二节 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269
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71
第四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272
第五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273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思路273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274
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276
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的必要性276
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内容277
三、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277
第四篇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实施管理281
第十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281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应用281
一、GIS的定义281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281
三、GIS的主要应用领域282
第二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283
一、数据的获取(Data Acquisition)284
二、数据的初步处理284
三、数据的存储(Storage)286
四、数据的查询与分析(Search and Analysis)286
五、图形的显示与交互(Display and Interaction)287
第三节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287
一、概述287
二、数据字典289
三、数据库的三种模型: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290
第四节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292
一、模型的概念292
二、应用模型介绍294
三、应用实例302
第十七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308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308
一、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理308
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308
三、财务评价指标309
四、国民经济评价参数312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费用效益分析314
一、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的基本原理314
二、效益评价316
三、费用评价317
四、费用效益分析317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可持续评价318
一、可持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318
二、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319
三、可持续评价方法321
第十八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324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324
一、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的内容324
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的编制324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327
一、现场铺图的准备327
二、规划方案实施计划327
第三节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327
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内容328
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特点328
三、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328
四、土地用途分类和土地利用区329
五、土地用途管制规则329
第四节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331
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含义331
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任务331
三、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331
四、土地利用计划体系333
五、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程序和方法334
六、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336
第五节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337
一、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含义与作用337
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338
三、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和指标338
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341
五、耕地动态监测预警系统342
第六节 土地利用规划滚动调整344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调整的目的和必要性344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调整的原理和程序345
三、规划滚动调整的实施346
附录347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347
二、城镇土地分类(1989)348
三、全国土地分类(2001)349
四、全国土地分类(2002)(过渡时期适用)354
五、地市用地分类和代号(GBJ137—1990)355
六、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GBJ137)360
七、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GBJ137)361
八、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GBJ137)362
主要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
- 1785887.html
- 2289958.html
- 3861542.html
- 3760314.html
- 3486872.html
- 3685802.html
- 2641534.html
- 3542849.html
- 1677725.html
- 2655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0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