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鉴 共产党历史发展与执政规律研究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党鉴 共产党历史发展与执政规律研究 上
  • 万福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5776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党鉴 共产党历史发展与执政规律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1

二、共产党人160多年以来的伟大实践4

三、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8

四、以史为鉴,把共产党自身建设好11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22

第一节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22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23

二、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27

三、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32

四、共产主义者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经验教训43

第二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50

一、第一国际的成立50

二、马克思在国际《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中提出的建党原则52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内部反对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54

四、巴黎公社革命59

五、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61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在巴黎公社以后的新发展63

一、民族国家内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63

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建党思想65

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苏黎世三人团”的斗争69

四、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纲领》的批判72

五、恩格斯晚年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探索74

述评81

第二章 列宁建党学说和俄国共产党(布)走向执政的道路87

第一节 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孕育时期87

一、俄国民粹派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88

二、普列汉诺夫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劳动解放社”92

三、列宁反对自由主义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和“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99

第二节 列宁和俄国共产党(布)的创立105

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105

二、列宁反对“经济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107

三、列宁论党的纲领和建党方针110

四、列宁论党的思想基础113

五、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117

六、列宁论党的组织基础123

七、列宁论党的策略基础132

八、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40

第三节 列宁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151

一、俄国共产党(布)走向执政的道路152

二、俄国共产党(布)执政体制的确立159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63

四、列宁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171

述评186

第三章 斯大林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194

第一节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前后坚持和捍卫列宁主义的斗争194

一、列宁逝世前后联共(布)党内的斗争与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194

二、斯大林坚持和捍卫列宁主义的历史功绩198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及其历史的辉煌206

一、开创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例206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207

三、实现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农村的剥削阶级208

四、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208

五、消灭了剥削阶级和贫富悬殊、社会两极分化的差别,提高了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209

六、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战胜法西斯德国侵略奠定了基础210

第三节 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210

一、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问题210

二、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211

三、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212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212

五、关于社会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213

六、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213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创立过程中联共(布)党内的斗争和教训214

一、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关于一国能否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214

二、斯大林与布哈林在苏联农业集体化问题上的争论216

三、联共(布)党内的大清洗和大清洗扩大化的教训220

第五节 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及其开除南共的历史教训225

一、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和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225

二、苏共南共两党之间的冲突227

三、南共抵制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斗争230

四、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存在期间的主要教训232

述评233

第四章 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历史轨迹与教训240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的国内外政策及其教训240

一、赫鲁晓夫登上苏共最高权力的途径241

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及其后果245

三、1956年的波兰事件及其教训251

四、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及其教训255

五、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262

六、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为理论及教训269

七、从“三驾马车,到赫鲁晓夫的个人集和”275

八、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和中苏大论战280

九、赫鲁晓夫冒险主义的外交政策287

十、赫鲁晓夫的下台及其教训293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的领导体制及其内外政策的教训297

一、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重建“三驾马车”的领导体制297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302

三、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及其教训305

四、苏联的世界霸权战略和苏美军备竞赛309

五、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及其教训316

六、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319

七、勃列日涅夫的个人集权及其危害323

八、勃列日涅夫的领袖终身制及其历史教训327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共执政失败的历史教训333

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和苏共新政治势力的形成333

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336

三、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及苏共执政的失败342

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公开性的理论354

五、叶利钦的叛党及其利用苏共存在的问题推动苏共走向覆灭的道路363

六、苏联民族问题的爆发和苏联的解体370

七、“八一九”事件和苏共的解散371

述评378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39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90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91

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形成395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99

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教训401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毛泽东的建党路线405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405

二、古田会议和毛泽东建党路线的形成410

三、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414

四、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421

五、张国焘分裂党,另立中央的历史教训42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29

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第二次国共合作430

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和抗战初期反对王明右倾错误的斗争433

三、《〈共产党人〉发刊词》和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方针437

四、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441

五、中共七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446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基本经验449

述评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