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
  • 翁铁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836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202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德育-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立德树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晶&郑永廷1

序 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写照&吴潜涛1

绪论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彰显科学理论的魅力21

第一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24

一、坚持主导性24

二、体现时代性25

三、凸显实践性26

四、推进大众化2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28

一、直面新课程方案的挑战29

二、建设精品化课程,把规范的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语言32

三、打造专家化队伍,精心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42

四、实施系统化推进,整合多方力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4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47

一、形势政策教育:从社会寻找鲜活的教材47

二、主题教育:奏响第二课堂的主旋律52

三、党团建设: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56

第四节 全球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瞻思考62

一、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62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64

三、坚持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65

四、坚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66

第二章 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69

第一节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72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双重效应”72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背景75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与问题81

四、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要求84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89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思路89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举措92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瞻思考116

一、专业化的目标定位116

二、职业化的发展路径126

三、辅导员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128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131

第一节 直面需求与挑战,明确工作思路133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需求分析13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瓶颈139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144

第二节 完善立体化体系,拓展多样化渠道145

一、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147

二、重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149

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155

第三节 加强规范管理,健全保障机制160

一、制定发展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整体规划160

二、进行分类指导,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161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162

四、搭建各类平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支撑体系164

第四节 着眼科学发展,提供前瞻思考165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165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整合168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品质优化170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保障173

第四章 教育方式方法改进:把握青年学子的思想脉动175

第一节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理念与原则177

一、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工作理念177

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179

第二节 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大学生规划美好人生181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意义181

二、职业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思路183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举措184

四、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思考188

第三节 帮困育人:以“输血”为基础,以“造血”为方向189

一、帮困育人工作的意义190

二、帮困育人的工作思路191

三、帮困育人的工作抓手194

四、深化帮困育人工作的思考201

第四节 生活园区育人:润物细无声203

一、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204

二、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205

三、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206

四、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207

五、深化大学生生活园区育人的思考215

第五节 实践育人:让大学生走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216

一、开展实践育人的意义217

二、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218

三、推进实践育人的思考225

第五章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扬先进文化导向227

第一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230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31

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234

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36

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238

五、影响社会文化发展240

第二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241

一、弘扬主旋律与尊重多样性的统一241

二、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统一246

三、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248

四、面向世界与立足国情的统一250

第三节 形神兼备的校园文化实践251

一、培育大学精神——有形和无形251

二、弘扬大学文化——课内和课外252

三、走进高雅艺术——欣赏和提升254

四、亲近节庆活动——参与和感悟258

五、创建文化品牌——形态和内涵261

第四节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前瞻思考266

一、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导向力266

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267

三、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创新力269

四、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力271

第六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新型的育人阵地275

第一节 上海大学生网民的基本情况277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277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279

三、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大学生284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创新288

一、化被动为主动289

二、把握规律293

三、讲求谋略297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302

五、形成校内合力303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305

一、加强组织领导306

二、加强阵地建设309

三、加强网络舆情引导313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养316

五、加强队伍建设319

第四节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思考321

一、服务切入321

二、注重特色323

三、打造品牌324

四、应对新兴媒体325

五、搭建桥梁325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建构协同共创的体系327

第一节 教书育人:全体教师的职责330

一、问题:从关于《奋斗》的讨论谈开去330

二、应对:唱响全员育人的主旋律332

三、引领:彰显师德建设的力量340

第二节 管理服务: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347

一、深刻认识高校管理服务在育人中的错位与缺位347

二、新视野下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路径选择349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考356

第三节 打造同心协力的合力育人机制358

一、“爱的困惑”:政出多门,谁是真的主角358

二、领导机制的依归:把五个指头握成一个拳头360

三、氛围育人的支撑:让合力育人机制生长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上362

第八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支撑体系:凝聚育人的强大合力365

第一节 加强德育研究:凝聚全社会的智慧367

一、坚持研究先行,破解时代难题367

二、加强党的领导,实施研究工程369

三、拓展研究资源,打造骨干队伍372

四、创新研究组织,构建研究体系375

五、建设研究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名牌379

六、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383

第二节 构建高校德育的规划体系:夯实德育工作的制度基础387

一、构建高校德育规划体系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387

二、《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389

三、《关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96

第三节 构建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确立德育工作的科学导向402

一、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构建原则402

二、抓住高校德育评价的重要环节405

三、探索高校德育评价的实施办法410

附录 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推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事记413

编后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