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 微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学 微观
  • (美)哈伯德(Hubbard,R.G.),(美)奥布赖恩(OBrien,A.P.)著;张军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20550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微观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 微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2

第1章 经济学:基础和模型2

1.1 构建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和个体决策4

1.1.1 人是理性的4

1.1.2 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4

1.1.3 最优决策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有关5

1.2 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的经济问题5

1.2.1 生产什么产品和服务6

1.2.2 如何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6

1.2.3 谁将获得这些产品和服务6

1.2.4 中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6

1.3 现代的“混合”经济效率与公平7

1.4 经济模型8

1.4.1 经济模型中假设的作用9

1.4.2 形成并检验经济模型中的假说9

1.4.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10

1.5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1

1.6 预习重要的经济术语11

1.7 结论13

本章小结15

复习题15

应用题16

附录1A 使用图表和公式18

第2章 权衡、比较优势和市场体系26

2.1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真实世界的权衡28

2.1.1 绘出生产可能性边界28

2.1.2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31

2.1.3 经济增长32

2.2 交易32

2.2.1 专业分工与交易收益33

2.2.2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34

2.2.3 比较优势与交易收益35

2.3 市场体系37

2.3.1 收入的循环流37

2.3.2 自由市场的收益38

2.3.3 市场机制39

2.3.4 企业家的作用40

2.3.5 成功的市场体系的法律基础40

2.4 结论42

本章小结45

复习题45

应用题45

第3章 价格从何而来: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49

3.1 市场的需求方51

3.1.1 单个买方的需求51

3.1.2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51

3.1.3 单个需求与市场需求52

3.1.4 需求法则53

3.1.5 什么可以解释需求法则53

3.1.6 保持其他一切不变:“其他一切相同”条件53

3.1.7 导致市场需求移动的变量54

3.1.8 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57

3.2 市场的供给方58

3.2.1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58

3.2.2 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59

3.2.3 供给法则60

3.2.4 导致供给移动的变量60

3.2.5 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62

3.3 市场均衡:把需求和供给带到一起62

3.3.1 市场如何消除过剩和短缺63

3.3.2 需求和供给都起作用64

3.4 需求和供给移动对均衡的影响65

3.4.1 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65

3.4.2 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67

3.4.3 需求和供给曲线在一段时间内的移动67

3.4.4 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的运动70

3.5 结论71

本章小结74

复习题74

应用题74

第4章 经济效率、政府定价和税收78

4.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80

4.1.1 消费者剩余80

4.1.2 生产者剩余82

4.1.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所衡量的是什么83

4.2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83

4.2.1 竞争性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83

4.2.2 经济剩余84

4.2.3 无谓损失85

4.2.4 经济剩余和经济效率85

4.3 政府干预市场:价格下限和价格上限86

4.3.1 价格下限:以农业市场为例86

4.3.2 价格上限:以房租控制为例88

4.3.3 黑市89

4.3.4 政府干预的后果:赢家、输家和无效率91

4.3.5 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91

4.4 税收的经济影响92

4.4.1 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92

4.4.2 税收归宿:谁实际缴了税93

4.5 结论96

本章小结98

复习题99

应用题99

附录4A 需求和供给的定量分析103

第二部分 市场行为108

第5章 外部性、环境政策与公共品108

5.1 外部性和有效性109

5.1.1 外部性的影响110

5.1.2 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111

5.1.3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112

5.2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私有方案:科斯定理112

5.2.1 降低污染的经济效率水平112

5.2.2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私有方案的基础115

5.2.3 产权有关系吗?117

5.2.4 交易成本问题117

5.2.5 科斯定理117

5.3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政府方案117

5.3.1 命令和控制与可交易的排放量许可119

5.3.2 污染许可?120

5.4 四类商品122

5.5 公共品和公共资源124

5.5.1 公共品需求124

5.5.2 公共品的最优量125

5.5.3 公共资源127

5.6 结论129

本章小结131

复习题131

应用题131

第6章 弹性:对需求和供给的反应135

6.1 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度量137

6.1.1 度量需求的价格弹性137

6.1.2 有弹性的需求和缺乏弹性需求137

6.1.3 计算需求弹性的一个例子138

6.1.4 中点公式138

6.1.5 当两条需求曲线相交时,较为平坦的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140

6.1.6 需求完全有弹性和完全缺乏弹性的极端情况140

6.2 什么决定了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142

6.2.1 相关替代品的可获得性142

6.2.2 时间跨度142

6.2.3 必需品还是奢侈品?142

6.2.4 市场定义143

6.2.5 商品支出占消费者预算的份额143

6.2.6 对书的需求是完全缺乏弹性的吗?144

6.3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144

6.3.1 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与总收入145

6.3.2 估计需求的价格弹性146

6.4 需求的其他弹性147

6.4.1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147

6.4.2 需求的收入弹性148

6.5 用弹性概念分析正在消失的家庭农场149

6.6 供给的价格弹性151

6.6.1 度量供给弹性151

6.6.2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152

6.6.3 完全弹性的供给和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153

6.6.4 利用供给价格弹性概念预测价格的变化153

6.7 结论155

本章小结158

复习题158

应用题158

第三部分 国内和国际经济中的企业164

第7章 厂商、股票市场和公司治理164

7.1 公司类型165

7.1.1 谁来负责?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166

7.1.2 公司制企业获取了收入和利润的大部分167

7.2 公司结构和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结构和公司治理168

7.3 企业如何筹集资金169

7.3.1 外部资金的来源169

7.3.2 股票和债券市场提供了资金及信息170

7.4 利用财务报表评估公司173

7.4.1 利润表174

7.4.2 资产负债表174

7.5 解读2002年发生的商业丑闻事件175

7.6 结论176

本章小结179

复习题179

应用题179

附录7A 分析企业财务信息的工具182

第8章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利益191

8.1 国际贸易概述191

8.1.1 贸易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192

8.1.2 国际背景下的美国国际贸易193

8.2 比较优势:一切贸易的基础194

8.2.1 比较优势的简单回顾194

8.2.2 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195

8.3 贸易利益196

8.3.1 通过贸易增加消费量196

8.3.2 为何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199

8.3.3 谁是国际贸易的输家?199

8.4 比较优势从何而来200

比较优势的时代变迁:美国家电行业的兴衰201

8.5 限制贸易的政府政策201

8.5.1 关税202

8.5.2 配额203

8.5.3 对食糖配额经济效应的度量204

8.5.4 利用关税和配额保护就业的高成本206

8.5.5 单方面取消关税和配额的获益207

8.5.6 其他贸易壁垒207

8.6 贸易政策和全球化的争论207

8.6.1 为什么有些人抵制世界贸易组织?208

8.6.2 倾销211

8.6.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再一次)211

8.7 结论211

本章小结214

复习题214

应用题214

附录8A 跨国企业218

第四部分 微观基础:消费者和厂商224

第9章 消费者行为和行为经济学224

9.1 效用和消费者决策226

9.1.1 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核心226

9.1.2 效用226

9.1.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26

9.1.4 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规律228

9.1.5 “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条件不满足的情况231

9.1.6 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32

9.2 需求曲线来自何方?233

9.3 社会因素对于决策的影响234

9.3.1 名人代言效应235

9.3.2 网络外部性235

9.3.3 公平重要吗?236

9.4 行为经济学:人们的选择是否理性?239

9.4.1 忽略非货币化机会成本239

9.4.2 消费者忽略非货币化机会成本的商业启示240

9.4.3 没有忽略掉沉没成本240

9.4.4 对未来不切实际的预期241

9.5 结论242

本章小结244

复习题244

应用题245

附录9A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描述消费者行为248

第10章 技术、生产与成本261

10.1 技术:经济学的定义262

10.2 短期与长期263

10.2.1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别264

10.2.2 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264

10.2.3 生产函数265

10.2.4 产量与成本的关系初探266

10.3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267

10.3.1 报酬递减规律267

10.3.2 画出生产图267

10.3.3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269

10.3.4 关于边际值和平均值关系的例子:大学绩点269

10.4 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的关系270

10.4.1 边际成本270

10.4.2 为什么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都为U形呢271

10.5 画出成本曲线图273

10.6 长期成本274

10.6.1 规模经济274

10.6.2 书店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274

10.7 结论279

本章小结281

复习题281

应用题281

附录10A 使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来理解生产与成本286

第五部分 市场结构和市场策略296

第11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296

11.1 完全竞争市场298

11.1.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无法影响市场价格298

11.1.2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需求曲线299

11.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300

11.2.1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收入300

11.2.2 决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301

11.3 用成本曲线表示利润或亏损303

11.3.1 用图表示利润303

11.3.2 描述企业何时达到收支平衡或者出现亏损306

11.4 短期内继续生产还是关闭的决策308

11.4.1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309

11.4.2 完全竞争行业的市场供给曲线309

11.5 “如果每个人都会,那么你将无从赚钱”——长期中企业的进入与退出310

11.5.1 经济利润与进入退出决策310

11.5.2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长期均衡312

11.5.3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313

11.5.4 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314

11.6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315

11.6.1 生产效率316

11.6.2 配置效率317

11.7 结论317

本章小结319

复习题320

应用题320

第12章 垄断竞争:一个更现实的竞争模型324

12.1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的需求与边际收入325

12.1.1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326

12.1.2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厂商的边际收入326

12.2 垄断竞争厂商如何在短期利润最大化328

12.3 长期利润330

12.3.1 新进入的厂商如何影响已有厂商的利润?330

12.3.2 在长期经济利润为零是必然的吗?334

12.4 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比较335

12.4.1 垄断竞争的超额生产能力335

12.4.2 垄断竞争是没有效率的吗?336

12.4.3 消费者如何从垄断竞争中受益?336

12.5 市场营销如何实现产品差异化337

12.5.1 品牌管理337

12.5.2 广告营销337

12.5.3 保卫品牌338

12.6 是什么带来厂商的成功?338

12.7 结论339

本章小结342

复习题342

应用题343

第13章 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347

13.1 寡头垄断和进入壁垒349

13.1.1 进入壁垒349

13.1.2 规模经济350

13.1.3 关键要素的所有权351

13.1.4 政府设置的壁垒351

13.2 使用博弈论分析寡头垄断351

13.2.1 双垄断博弈:两家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352

13.2.2 厂商行为和囚徒困境354

13.2.3 厂商可以摆脱囚徒困境吗?356

13.2.4 卡特尔:OPEC的案例358

13.3 序贯博弈360

13.3.1 阻止进入360

13.3.2 讨价还价362

13.4 五力模型363

13.4.1 来自现有厂商的竞争364

13.4.2 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64

13.4.3 来自替代商品或服务的竞争364

13.4.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364

13.4.5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364

13.5 结论365

本章小结368

复习题368

应用题369

第14章 垄断与反托拉斯政策373

14.1 是否真有垄断厂商?374

14.2 垄断从何而来?375

14.2.1 政府设置的进入壁垒376

14.2.2 控制关键资源377

14.2.3 网络外部性378

14.2.4 自然垄断379

14.3 垄断厂商如何选择价格和产量?381

14.3.1 再一次讨论边际收入381

14.3.2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382

14.4 垄断是否会降低经济效率?385

14.4.1 比较垄断与完全竞争385

14.4.2 衡量垄断的效率损失385

14.4.3 垄断产生的效率损失有多大?386

14.4.4 市场力量与技术变革387

14.5 政府针对垄断行业的政策387

14.5.1 反托拉斯的法律与实施387

14.5.2 合并:市场力量和效率之间的权衡388

14.5.3 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关于合并的指南390

14.5.4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392

14.6 结论393

本章小结395

复习题395

应用题395

第15章 定价策略399

15.1 定价策略和一价定律401

15.1.1 套利401

15.1.2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价相同?402

15.2 价格歧视:一物多价402

15.2.1 成功的价格歧视所需的必要条件403

15.2.2 航空公司:价格歧视之王405

15.2.3 完全价格歧视407

15.2.4 时间价格歧视408

15.2.5 价格歧视有没有违法?408

15.3 其他定价策略409

15.3.1 畸零定价法:价格为何是2.99美元而不是3.00美元?410

15.3.2 企业为什么要使用成本加成定价法?410

15.3.3 两步收费定价法412

15.4 结论414

本章小结416

复习题417

应用题417

第六部分 生产要素市场422

第16章 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422

16.1 劳动力需求424

16.1.1 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424

16.1.2 使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427

16.2 劳动力供给427

使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429

16.3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429

16.3.1 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对均衡工资所产生的影响429

16.3.2 劳动力供给移动对均衡工资所产生的影响432

16.4 解释工资差异433

16.4.1 补偿性差异436

16.4.2 工作安全法是否对工人有利?436

16.4.3 歧视436

16.4.4 工会441

16.5 人事经济学442

16.5.1 工人的报酬应该取决于他们的付出还是他们的绩效?442

16.5.2 设计薪酬机制时的其他考虑444

16.6 资本市场和自然资源市场444

16.6.1 资本市场445

16.6.2 自然资源市场445

16.6.3 买方垄断446

16.6.4 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率理论446

16.7 结论447

本章小结449

复习题450

应用题450

第七部分 信息、税收以及收入分配456

第17章 信息经济学456

17.1 信息不对称458

17.1.1 逆向选择和“柠檬”市场458

17.1.2 减轻汽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458

17.1.3 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459

17.1.4 减轻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459

17.1.5 道德风险460

17.2 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61

17.3 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62

17.4 赢家诅咒:赢拍何时不是福?464

17.4.1 赢家诅咒何时成立465

17.4.2 Pacific Telesis充分利用赢家诅咒466

17.5 结论467

本章小结469

复习题470

应用题470

第18章 税收体制与收入分配473

18.1 税收体制474

18.1.1 美国税收体制回顾475

18.1.2 累进税和累退税476

18.1.3 边际所得税率和平均所得税率477

18.1.4 公司所得税478

18.1.5 对赋税的评价478

18.2 税收归宿的再讨论:价格弹性效应481

18.3 收入分配483

18.3.1 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测度483

18.3.2 解释收入分配不平等485

18.3.3 用洛伦兹曲线表示的收入分配486

18.3.4 贫困和收入分配测度中的一些问题486

18.3.5 全球贫困和收入分配488

18.4 结论490

本章小结492

复习题493

应用题493

术语表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