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钟雄著 著
- 出版社: 河南省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3
第一章 货币、资产与财富3
第一节 财富与资产3
第二节 资产需要9
(一)民间的资产需要13
(二)企业的资产需要13
(三)金融机构的货产需要13
第三节 资产与货币13
第四节 货币、资产调整与经济活动18
第二篇 货币供给理论23
第二章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23
第一节 金融机构与货币供给量23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的基本模型26
第三章 货币供给理论31
第一节 早期的理论31
(一)米德34
(二)丁百幹34
第二节 弗利德曼·施瓦兹货币方程式34
第三节 卡干货币供给等式36
第四节 布兰纳·梅微货币供给函数37
第五节 泰坚货币供给方程式40
第六节 斯密士货币供给函数43
第四章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47
第一节 导言47
第二节 强力货币49
(四)对其他银行资金融通56
第三节 准备比率56
(五)对企业资金融通56
(三)美援存款56
(二)政府财政56
(一)国外资产净额56
(一)存款结构的变化61
(二)法定准备比率61
(三)金融结构的变化61
(四)其他银行资产结构61
第四节 通货比率61
(七)每人旅行量69
(八)通货膨胀69
(六)银行业的经营69
第三篇 货币需要理论69
第五章 唯货币论者与非货币论者69
第一节 基本理论的对立69
(五)货币化69
(四)都市化的程度69
(三)保有通货的成本69
(二)货币流通速度69
(一)国民所得69
第二节 金块论者与反金块论者的论争70
第三节 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的论争73
第四节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的盛行76
第五节 从联邦准备制度到一九三○年代的经济大恐慌77
第七节 唯货币论的复活与一九六○年代的新论争79
第一节 导言83
第六章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新诠83
第二节 费雪与交易型数量学说84
(一)交换方程式90
(二)交易货币需要90
(三)从失衡到均衡的过程90
(四)交易型数量学说的缺点90
(五)所得型交换方程式90
第三节 皮古与余额型数量学说90
(一)剑桥方程式97
(二)真实货币需要97
(三)从失衡到新均衡的过程——价格水准的决定(四)剑桥方程式与交换方程式的差异第四节 魏克塞尔与间接作用的过程97
第一节 「一般理论」与凯因斯革命102
第七章 凯因斯革命102
(四)魏克赛尔与凯因斯102
(二)间接作用过程102
(一)货币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对立102
(三)累积过程102
(一)「一般理论」的可接受性105
(二)摆脱传统货币数量学说105
第二节 基本模型105
(一)消费、投资与所得111
(二)货币、利率与所得111
(三)希克斯交点111
第三节 货币需要理论及其发展111
(三)未竟的研究工作117
第一节 反凯因斯革命117
第八章 芝加哥学派的新货币数量学说117
(二)交易货币需要与利率117
(一)保有货币动机的分析117
(一)芝加哥大学的口述传统122
(二)凯因斯变成了新正统122
(三)货币史的新解说122
第二节 货币所得法定论122
(一)基本模型127
(二)货币所得的决定理论127
(三)新货币数量学说的主旨127
第三节 货币需要理论127
(一)货币需要函数132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安定性132
第四节 名目数值与真实数值132
第五节 结论——反凯因斯革命的货币理论135
(一)真实货币需要与名目货币供给135
(二)真实利率与名目利率(市场利率)135
第九章 凯因斯经济学的重建139
第一节 导言139
(一)一张检查表144
(二)「货币论」与「一般理论」144
第二节 凯因斯与古典学派的基本差异144
(一)未来的不安定感148
(二)需要决定供给148
第三节 凯因斯与凯因斯学派的差异148
第四节 投资、消费与利率153
(二)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153
(一)重建四物品市场模型153
(一)凯因斯论利率与投资157
(二)第二消费心理法则157
第五节 失业理论157
(一)长期失业的基本原因160
(二)货币政策的失业观160
第六节 结论160
第十章 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结合161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二分论161
第二节 四物品市场的总体模型162
第三节 货币数量变动的后果169
(一)资金流通表169
(二)四物品市场模型169
(一)比较静态分析176
(二)动态分析176
第十一章 耶鲁学派的资产平衡论176
第一节 导言176
(一)耶鲁学派的兴起179
(二)耶鲁学派的基本看法179
第二节 金融部门与真实生产部门179
第三节 资产平衡论185
(二)生产市场185
(一)金融部门与社会的资产负债表185
(一)货币新论198
(二)资产结构选择的基本原则198
(三)货币需要论198
第四节 结论——金融媒介机构所扮演的角色198
第四篇 货币政策201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201
第一节 导言201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意义203
(四)平衡国际收支208
(三)经济成长208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性208
(二)充分就业208
(一)经济安定208
(一)经济安定与充分就业的冲突211
(二)经济安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冲突211
(三)经济成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冲突211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的工具211
第一节 导言211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标准212
第三节 再贴现率政策214
(五)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强制影响214
(四)对大众预期的影响214
(三)伸缩性214
(二)对利率结构的影响214
(一)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能力214
第四节 存款准备率政策217
第五节 公开市场操作政策219
第六节 规则Q223
第七节 选择性信用管制224
第八节 国债管理226
第九节 以法则替代权衡229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231
第一节 导言231
第二节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232
第三节 原始凯因斯学说236
(一)直接作用236
(二)间接作用236
第四节 信用供给可能性学说238
第五节 银行家的看法240
第六节 新货币数量学说242
第七节 资产平衡学说244
第八节 新凯因斯学说246
第九节 结论249
第十五章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指标250
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货币管理250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量253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与利率256
第四节 货币政策指标261
(一)利率268
(二)股票价值268
(三)货币存量268
(四)货币基数268
(五)自由准备268
第五节 结论268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269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269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品质效果272
第三节 制度因素对货币政策的限制277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时间落后280
热门推荐
- 3434125.html
- 2273675.html
- 271114.html
- 716162.html
- 2264902.html
- 2181777.html
- 3443470.html
- 844510.html
- 1745904.html
- 3897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1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2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4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