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学原论 大学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甘妹著 著
- 出版社: 汉林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6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学原论 大学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之概念1
第一节 实质意义的犯罪1
第二节 形式意义的犯罪2
第三节 白领阶级犯罪3
第四节 经济犯罪4
第五节 潜在犯罪5
第六节 犯罪之相对性6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人之分类9
第一节 犯罪之分类9
第二节 犯罪人之分类11
第三章 犯罪学的意义及性质17
第一节 犯罪学的意义17
一、狭义的犯罪学17
二、广义的犯罪学18
第二节 犯罪学之性质20
第四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23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方法23
第二节 个别的研究方法23
第三节 综合的研究方法24
第五章 犯罪学的成立(犯罪人类学派)25
第一节 龙布罗梭之贡献25
第二节 斐利之贡献27
第三节 加罗法洛之贡献28
第六章 近代犯罪学的各理论31
第一节 社会学的犯罪理论31
第二节 精神病理学及心理学的犯罪理论37
一、精神病理学的犯罪理论37
二、心理学的犯罪理论37
(一)精神(心理)分析学37
一、体质生物学44
(二)个性心理学44
第三节 生物学的犯罪理论44
二、遗传生物学45
第四节 动态的犯罪理论46
第七章 犯罪的个人原因49
第一节 身体构造与犯罪49
一、犯罪人之身体特征49
二、体型、体质与犯罪51
三、其他身体障碍与犯罪58
第二节 精神的障碍与犯罪60
一、精神病与犯罪62
二、精神病质人格与犯罪66
三、智能不足与犯罪73
四、中毒性精神障碍与犯罪82
一、犯罪性之遗传85
第三节 遗传关系与犯罪85
二、遗传基因之研究87
三、孪生子之研究91
第四节 性别与犯罪93
一、男、女性犯罪在数量上之差异94
二、男、女性犯罪在方法上之差异105
三、男、女性犯罪在年龄上之差异111
四、女性犯罪之生理特性115
第五节 年龄与犯罪117
一、犯罪者之年龄分布117
二、犯罪种类与年龄120
三、初次犯罪年龄与犯罪倾向123
第六节 累犯者犯罪生活曲线之研究125
一、暴力犯罪与季节157
第八章 犯罪的自然环境原因157
第一节 季节与犯罪157
二、财产犯罪与季节158
三、性犯罪与季节159
第二节 时日与犯罪167
一、犯罪发生之时间167
二、犯罪发生较多之日期171
第三节 地域与犯罪173
一、国内不同区域犯罪现象之特色173
二、都市与乡村之犯罪比率174
三、都市与乡村之犯罪特色175
四、都市与乡村犯罪现象之趋势176
五、特殊地区与犯罪178
一、经济的发展与犯罪181
第一节 经济状况与犯罪181
第九章 犯罪的社会环境原因181
二、经济的变动与犯罪182
第二节 战争与犯罪191
第三节 家庭环境与犯罪193
一、缺损家庭195
二、不良家庭200
三、贫困家庭207
第四节 学校教育与犯罪212
一、犯罪者之学历212
二、犯罪者之学业成绩215
三、犯罪者在校时之学习态度218
第五节 职业关系与犯罪221
一、职业别犯罪率221
二、职业与犯罪种类225
三、失业、转业与犯罪226
第六节 文化环境与犯罪228
一、不良的书报228
二、电影、电视229
第十章 犯罪预测之研究233
第一节 犯罪预测之意义233
第二节 犯罪预测研究之发展235
第三节 犯罪预测之重要性239
第四节 犯罪预测之可能性241
第五节 犯罪预测之可信性243
第六节 犯预测在犯罪学上之地位244
第七节 犯罪预测之方法及技术245
一、巴杰斯之再犯预测法246
二、葛鲁克之再犯预测法249
三、希德之再犯预测法251
四、欧林之再犯预测法254
五、葛鲁克之少年非行早期预测法256
六、胡雷之少年累犯预测法258
第八节 我国之再犯预测研究266
一、再犯之社会原因的研究266
二、出狱者之再犯预测研究282
第十一章 犯罪被害者之研究303
第一节 犯罪学与被害者学303
第二节 犯罪被害者研究之发展304
第三节 被害者之概念306
第四节 被害者之分类310
第五节 各种犯罪之被害者特性314
第六节 犯罪被害之补偿立法344
第七节 犯罪被害之预防对策349
第八节 被害者学之展望356
热门推荐
- 3224942.html
- 3559251.html
- 663597.html
- 2349696.html
- 1633492.html
- 3520114.html
- 2870449.html
- 2342701.html
- 1960758.html
- 32571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4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8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7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6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