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 西湖与城市的形态关系演进过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 西湖与城市的形态关系演进过程研究
  • 傅舒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53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城市史-研究-杭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杭州风景城市的形成史 西湖与城市的形态关系演进过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0.2 研究目的与视角2

0.3 关键概念释义2

0.3.1 “山水”一词的取义与理解2

0.3.2 “山水城市”一词的所指3

0.3.3 类似概念的区别4

0.4 研究综述与研究定位5

0.4.1 杭州相关的城市史研究6

0.4.2 西湖相关的园林史研究7

0.4.3 杭州城市规划相关的研究8

0.4.4 本研究的定位8

0.5 研究时间跨度9

0.6 研究方法9

0.7 研究框架10

1 江南城市与山水风景的发展历程11

1.1 江南的定义11

1.2 江南城市的特征与发展历程13

1.2.1 江南城市的选址与形态特征13

1.2.2 近代以前江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6

1.2.3 江南城市的近代化23

1.3 山水思想的形成与江南的造园实践27

1.3.1 山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7

1.3.2 江南的造园实践(苏州园林、杭州西湖)28

1.4 小结31

2 近代以前的杭州城与西湖风景32

2.1 杭州城的变迁32

2.1.1 地形形成与城市选址32

2.1.2 城市形态的演变(南宋—清)33

2.2 城外西湖风景的形成38

2.2.1 空间形态的落实38

2.2.2 山水风景内涵的演变43

2.3 小结59

3 城湖接续与西湖风景的城市化(近代早期)60

3.1 城外的“日本租界·通商场(1896年)”60

3.2 杭州城内近代化的背景与促因62

3.3 湖滨地区“新市场”建设计画(1914年)64

3.3.1 史料甄选64

3.3.2 计画实施的背景与过程65

3.3.3 计画内容与平面布局74

3.3.4 “新市场”计画实施前后的变化76

3.4 “建筑西湖环湖马路之计画”(1920年)与“筹设西湖劝业博览会计划”(1922年1927年)81

3.4.1 “建筑西湖环湖马路之计画”(1920年)82

3.4.2 “筹设西湖劝业博览会计划”(1922年1927年)84

3.5 西湖风景视角的变化90

3.5.1 新的图像记录技术与新视角90

3.5.2 导游书籍的刊行与风景观变化92

3.6 小结96

4 城湖一体结构的确立与西湖风景的消弱(1927—1978年)98

4.1 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99

4.1.1 1927年杭州市工务局成立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1927—1936年)99

4.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总体规划(1945—1949年)101

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城市总体规划(1951年)103

4.1.4 中苏友好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修编(1953—1957年)105

4.1.5 政治运动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1958—1978年)108

4.2 各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特征及其实施影响分析111

4.2.1 功能分区111

4.2.2 “以西湖为中心”的城湖一体结构116

4.3 西湖风景区内的各次建设及其影响分析120

4.3.1 整治恢复与局部建设(1949—1958年)120

4.3.2 建设停滞(1959—1965年)124

4.3.3 占用与破坏(1966—1978年)127

4.3.4 各次建设中的民众参与130

4.4 小结131

5 西湖与城市关系的再思考及西湖的再生(1979—2007年)133

5.1 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134

5.1.1 1983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修订134

5.1.2 1996年与2002年的城市总体规划138

5.2 历次城市规划与西湖保护相关的内容143

5.2.1 学术期刊及报刊记载的讨论内容(1983年前)143

5.2.2 城区带状限高(1983年总规)146

5.2.3 重要视点可视范围内的建筑控高(1990年空域规划研究)147

5.2.4 环状城区限高与湖滨地区详细规划(1996年总规)149

5.2.5 专题保护规划与数字技术辅助手段的新发展(2002年总规)152

5.3 西湖风景区的建设及其保护规划内容156

5.3.1 西湖整治工程(1976—1984年)156

5.3.2 1983年总规中的相关内容161

5.3.3 围绕世界遗产申请相关的规划与工程(2000—2007年)164

5.4 西湖及旧城保护中的民众参与170

5.4.1 义务劳动170

5.4.2 报刊舆论170

5.4.3 民间团体的自发调研171

5.5 小结172

6 结论与思考174

6.1 结论174

6.1.1 基于杭州城市历史变迁的纵向梳理174

6.1.2 城市视野中西湖风景观的变化与发展177

6.2 进一步的思考与拓展179

6.2.1 承载着中国传统自然观和文人生活理想的“山水”179

6.2.2 利弊两生的近代舶来概念“城市”179

6.2.3 调和对立关系进而促成一体融合的“山水城市”180

6.2.4 研究心得与后续拓展的可能性181

参考文献183

图表索引188

后记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