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省耕地土壤肥力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甘肃省耕地土壤肥力演变
  • 车宗贤,俄胜哲,袁金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2190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肃省耕地土壤肥力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甘肃省主要耕地土壤类型1

1.1 甘肃省基本情况1

1.1.1 地理位置1

1.1.2 行政区划2

1.1.3 农业生产状况2

1.2 甘肃省主要耕地土壤类型3

1.3 甘肃省耕种土壤分布5

1.4 甘肃省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和性状8

1.4.1 黄绵土8

1.4.2 灰钙土10

1.4.3 褐土14

1.4.4 黑垆土18

1.4.5 栗钙土22

1.4.6 灌漠土25

1.4.7 红黏土28

1.4.8 灰褐土31

1.4.9 灌淤土33

1.4.10 潮土35

主要参考文献39

第二章 甘肃省耕地土壤养分状况40

2.1 甘肃省耕地土壤养分状况40

2.1.1 有机质状况40

2.1.2 全氮状况41

2.1.3 碱解氮状况42

2.1.4 全磷状况42

2.1.5 有效磷状况43

2.1.6 全钾状况43

2.1.7 速效钾状况44

2.1.8 酸碱度状况44

2.1.9 微量元素状况45

2.2 甘肃省10种主要耕地土壤养分状况46

2.2.1 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状况46

2.2.2 微量元素状况49

2.3 甘肃省4个耕种土壤区土壤养分状况51

2.4 主要结论52

主要参考文献53

第三章 长期施肥条件下黄绵土肥力演变和土壤培肥模式55

3.1 试验概况56

3.1.1 试验设计56

3.1.2 分析方法57

3.2 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58

3.3 长期施肥条件下黄绵土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60

3.3.1 黄绵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60

3.3.2 黄绵土氮素的演变规律63

3.3.3 黄绵土磷素的演变规律67

3.3.4 黄绵土钾素的演变规律72

3.4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理化性质的影响75

3.4.1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pH的影响75

3.4.2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容重的影响76

3.4.3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77

3.5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79

3.5.1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79

3.5.2 长期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的影响80

3.6 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82

3.6.1 长期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82

3.6.2 黄绵土有机碳循环与平衡84

3.6.3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87

3.6.4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表观平衡90

3.6.5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的表观平衡93

3.7 基于土壤肥力演变的主要培肥技术模式96

3.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97

3.8.1 主要结论97

3.8.2 研究展望98

主要参考文献99

第四章 长期施肥条件下灌漠土肥力演变和土壤培肥模式101

4.1 试验概况101

4.1.1 试验设计101

4.1.2 分析方法102

4.2 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103

4.3 长期施肥条件下灌漠土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105

4.3.1 灌漠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105

4.3.2 灌漠土氮素的演变规律107

4.3.3 灌漠土磷素的演变规律112

4.3.4 灌漠土钾素的演变规律117

4.4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理化性质的影响121

4.4.1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pH的影响121

4.4.2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全盐含量的影响122

4.4.3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123

4.5 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123

4.5.1 长期施肥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123

4.5.2 灌漠土有机碳循环与平衡125

4.5.3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127

4.5.4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表观平衡129

4.5.5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的表观平衡131

4.6 基于土壤肥力演变的主要培肥技术模式133

4.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34

4.7.1 主要结论134

4.7.2 研究展望136

主要参考文献137

第五章 黑垆土长期定位研究及土壤肥力演变138

5.1 试验概况138

5.1.1 试验设计140

5.1.2 分析方法141

5.2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土壤水分的影响142

5.2.1 黑垆土水分的演变规律142

5.2.2 长期施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143

5.3 长期施肥作物产量演变规律144

5.4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垆土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146

5.4.1 黑垆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146

5.4.2 黑垆土氮素的演变规律148

5.4.3 黑垆土磷素的演变规律150

5.4.4 黑垆土速效钾的演变规律152

5.5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理化性质的影响153

5.5.1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pH的影响153

5.5.2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有效性微量元素的影响154

5.6 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156

5.6.1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素表观平衡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156

5.6.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157

5.6.3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素表观平衡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157

5.6.4 黑垆土有机碳循环与平衡158

5.7 基于土壤肥力演变的主要培肥技术模式159

5.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60

5.8.1 主要结论160

5.8.2 研究展望161

主要参考文献162

第六章 甘肃省耕地土壤定点监测与肥力演变163

6.1 九个国家级监测点概况163

6.1.1 620338号灌漠土监测点163

6.1.2 620339号灌漠土监测点164

6.1.3 620340号黄绵土监测点164

6.1.4 620341号黑垆土监测点165

6.1.5 620342号黑垆土监测点166

6.1.6 620343号淀淤土监测点166

6.1.7 620344号灰钙土监测点167

6.1.8 620345号灌漠土监测点168

6.1.9 620346号灌漠土监测点168

6.2 灌漠土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演变169

6.2.1 灌漠土监测点作物产量的演变169

6.2.2 灌漠土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176

6.2.3 灌漠土监测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183

6.2.4 灌漠土监测点土壤pH和容重的演变规律187

6.3 黄绵土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演变188

6.3.1 黄绵土监测点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188

6.3.2 黄绵土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194

6.3.3 黄绵土监测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00

6.3.4 黄绵土监测点土壤pH和容重的演变规律203

6.4 黑垆土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演变204

6.4.1 黑垆土监测点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204

6.4.2 黑垆土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211

6.4.3 黑垆土监测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17

6.4.4 黑垆土监测点土壤pH和容重的演变规律221

6.5 淀淤土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演变222

6.5.1 淀淤土监测点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222

6.5.2 淀淤土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227

6.5.3 淀淤土监测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31

6.5.4 淀淤土监测点土壤pH和容重的演变规律232

6.6 灰钙土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演变233

6.6.1 灰钙土监测点作物产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233

6.6.2 灰钙土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演变规律237

6.6.3 灰钙土监测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41

6.6.4 灰钙土监测点土壤pH和容重的演变规律242

6.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243

6.7.1 主要结论243

6.7.2 研究展望247

主要参考文献247

第七章 总论248

7.1 黄绵土肥力的演变规律249

7.1.1 黄绵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249

7.1.2 黄绵土全氮的演变规律249

7.1.3 黄绵土全磷的演变规律249

7.1.4 黄绵土全钾的演变规律250

7.1.5 黄绵土碱解氮的演变规律250

7.1.6 黄绵土有效磷的演变规律250

7.1.7 黄绵土速效钾的演变规律251

7.1.8 黄绵土pH的演变规律251

7.1.9 黄绵土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51

7.2 灌漠土肥力的演变规律253

7.2.1 灌漠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253

7.2.2 灌漠土全氮的演变规律253

7.2.3 灌漠土全磷的演变规律253

7.2.4 灌漠土全钾的演变规律254

7.2.5 灌漠土碱解氮的演变规律254

7.2.6 灌漠土有效磷的演变规律254

7.2.7 灌漠土速效钾的演变规律255

7.2.8 灌漠土pH的演变规律255

7.2.9 灌漠土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55

7.3 黑垆土肥力的演变规律256

7.3.1 黑垆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256

7.3.2 黑垆土全氮的演变规律256

7.3.3 黑垆土全磷的演变规律257

7.3.4 黑垆土全钾的演变规律257

7.3.5 黑垆土碱解氮的演变规律257

7.3.6 黑垆土有效磷的演变规律257

7.3.7 黑垆土速效钾的演变规律258

7.3.8 黑垆土pH的演变规律258

7.3.9 黑垆土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58

7.4 灰钙土肥力的演变规律259

7.4.1 灰钙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259

7.4.2 灰钙土全氮的演变规律260

7.4.3 灰钙土全磷的演变规律260

7.4.4 灰钙土全钾的演变规律260

7.4.5 灰钙土碱解氮的演变规律260

7.4.6 灰钙土有效磷的演变规律260

7.4.7 灰钙土速效钾的演变规律261

7.4.8 灰钙土pH的演变规律261

7.4.9 灰钙土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61

7.5 其余6个土类肥力的演变规律262

7.5.1 有机质的演变规律262

7.5.2 全氮的演变规律262

7.5.3 全磷的演变规律262

7.5.4 全钾的演变规律262

7.5.5 碱解氮的演变规律263

7.5.6 有效磷的演变规律263

7.5.7 速效钾的演变规律263

7.5.8 pH的演变规律264

7.5.9 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演变规律264

附图1 10种土类土壤剖面位置图266

附图2 4个长期试验定位点和9个国家级监测点位置图267

热门推荐